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三农”领域的表现有哪些?
一是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尽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增强,城乡差距有所缩减,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与城市还有明显差距,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差等并没有根本解决。
二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广东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布约占全省的80%和70%,而人均GDP却不到珠三角的1/3,全省近80%的国内生产总值、77%的工业增加值、83%的财政收入均生产于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经济基础等原因,与珠三角地区的农业生产基础、农村面貌、农民收入的差距也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还分布有70.8万户、176.5万相对贫困人口、2277个相对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三农”内部发展不平衡。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广东省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生产、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农村仍然存在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治理滞后、涉黑涉恶问题严重,农村自治与法治、德治结合不够紧密,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流失,新的先进文化培育不足,树立文明乡风任务艰巨。
四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农业供给结构矛盾突出,优质绿色品牌农产品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压力大;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不紧,农业产业链条不长;农业装备设施发展滞后,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有效灌溉农田面积不足。农村金融保险创新落实落地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9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