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什么是“三农”

什么是“三农”

什么是“三农”

什么是“三农”?很多人熟悉但又说不上来的概念

乡村振兴,是媒体上的高频词儿,其中经常提及的“三农”又指的是什么呢?大家可能对三农的说法也不陌生,但真要说文解字地说哪三个农,卡壳的回答不少。

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

三农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农业是本体,农民是主体,农村是载体。

“三农”特别基础,但又特别关键,它要解决的难题和困境不少

(1)全球8.2——10亿人营养不良。

(2)全球1.13亿人吃不饱。

(3)20亿人食物过剩体重超标(柳叶刀)

(4)地球表面积只有3%可耕地,中国人均可耕地1.35亩。

(5)农产品仅有2/3被食用,1/3被浪费,尤其水果、蔬菜。

(6)全部粮食,人类消耗仅18%,71%用于生产动物饲料。

可见,“三农”首先要回答人类吃什么、是否吃得饱、如何吃得好的问题。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好吃不饱,但也有很多人吃得太好,耕地、粮食的分布很不平衡,不仅仅全球如此,就中国来说,东西南北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统筹兼顾的同时,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三农”工作才能真正搞好。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的权利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时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农村地区实行的是充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

概念分析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是研究三农问题的关键,这需要从居住地域、从事行业、主体身份来考虑。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9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