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为什么最近蔬菜价格涨得这么狠呢?

最近,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们忽然发现,现在菜比肉贵了,比如菠菜价格已经超过了15元一斤,而猪肉价格只有十二三元。

为什么最近蔬菜价格涨得这么狠呢?

这次蔬菜涨价,尤其是叶类蔬菜涨得比较多,很多蔬菜的价格都突破了十元大关,比如,快菜苗13元一斤,西蓝花10元一斤。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上周也就是10月18日到10月24日,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5.62元,上涨12%,其中西兰花、茄子和菜花批发价格分别上涨26.8%、24.7%和24.6%。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最近蔬菜价格涨得这么狠呢?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

在思之想之看来,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原因。

第一,气候异常。

本来现在就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加上天气异常,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全国多地迎来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降雨比较多,而今年降温又比较早,天气寒冷。

降雨又降温,气候异常导致不利于蔬菜的生产,造成产量的下降。尤其是遭遇洪涝灾害后,蔬菜减产就比较厉害,供应减少,供需紧张,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浮。

也就是,天公不作美,异常的天气是蔬菜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

第二,生产成本上涨。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蔬菜的生产成本也在上涨,包括种子、肥料和人工成本都在提高,有的地方提高了30%。

因为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少农业生产资料也在涨价,尤其是化肥的价格涨得比较猛。

数据显示,上半年尿素的价格每吨价格大约在2000元左右,而最近都已经涨到了超过3000元。

而且人工成本也在上升,之前每人一天在100元以内,而现在超过了100元。

成本的上涨,自然也会体现到蔬菜价格里面。

第三,运输成本也在提高。

一方面,很多地方遭遇洪涝灾害,蔬菜批发商要全国各地区批发蔬菜,增加了运输的距离。

另外一方面,油价也在不断上涨。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创下了新年来新高,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14连涨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和25.7%,涨幅继续扩大。

这就造成了蔬菜的运输成本也在上涨。

因此,在以上几种因素叠加影响的情况下,蔬菜就出现了超预期的涨价。

对于我们的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怎么办呢?

其实,今年国家已经提高了养老金,总体涨幅是4.5%,1.27亿的退休人员享受到了养老金的上调,具体到每个人,涨幅不一样,实际上涨金额也有差异,但每月能多出一两百块钱,也有助于抵消物价上涨的影响。对于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人员,今年也有16个省份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高提高了100元。

对于困难群众来说,当物价涨幅达到一定程度,当地也会启动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当然话说回来,现在猪肉比较便宜,大家还是多吃一点猪肉吧。

市场乱了?该涨不涨,该跌不跌,近期的肉价、菜价、粮价是咋了

从11月4日开始的一场大寒潮,让北方大部迎来了降雪,且今冬的第一场雪就是暴雪。尽管华北降雪已停止,可东北仍在持续中,今年仍有大到暴雪。有网友表示,当地的积雪已有1米多深。

01、300座大棚被压塌

此次积雪不仅带来了严寒,同时也压垮了众多蔬菜大棚,网上到处都是蔬菜大棚被压垮的视频,让人看着心寒。据不完全统计,截止8号上午,沈阳新民地区有300多座蔬菜大棚被压塌。仅一个地方就有这么多大棚压坏,更别说其他地区。

在北京大兴的一个大棚中,老余正忙着和妻子清理大棚里的蔬菜,他表示大棚东北角被压塌,为了避免蔬菜被冻坏,他和妻子连夜奋战,将菜地里的蒿子秆采摘、洗净,再拿到新发地市场上卖。

因不少大棚压塌、蔬菜冻坏,蒿子秆供应量偏紧,商家给出6元的高价,但老余表示完好无损的蔬菜不多,就算卖出高价也赚不到什么钱,本钱都难以赚回来。

记者又去附近逛了逛,发现一片农田被大雪积压,而地里生长着的正是白菜。尽管白菜不怕冻,可今年寒潮提前到来,又迎来大雪,白菜难免会被冻伤,但找不到工人帮忙,主家一直没收。

另一个大棚内,菜农正抢收油麦菜,此时的油麦菜只有市场上一半大小,可因这场大雪,大棚被压塌了不少,其中一座更是全部压塌,蔬菜也被压垮。

如果不及时将油麦菜采收,那很快就会冻坏,菜农只能忍着严寒,拿着剪刀贴地割菜。菜农表示,附近的8个棚子都是她的,每个大棚投资2万元左右,而如今大棚被压垮,预估维修费用要好几万。

今年北方雨水太多,菜农的蔬菜产量低,本来就没赚钱,能保本就不错了。如今大棚又压垮了,还得重新维修,并铺设棚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菜农还称,被雪压垮的蔬菜已经不能再长了,早就冻死,现在只能尽量去采收。

02、多种蔬菜被冻坏

尽管才11月初,可今年的初雪毫不含糊,因北方不少地方是“雨夹雪”,雪的重量比寒冬的雪更重,这才是众多大棚被压垮的主因。

受此次寒潮的影响,不少蔬菜被冻坏,且河北、山东不少地方,蔬菜本该上市,可因菜农的惜售等涨,结果在此次寒潮中被冻烂,不得不说太戏剧。

1、生姜被冻坏

如果说上半年行情最惨的是土豆、番茄、大葱,那下半年必然是生姜。从8月份开始,行情就跌至4-5毛一斤,9月份新姜上市后,价格仍然没涨,主要是产量过高,且库存量充足。

5毛的价格,对姜农来说可就亏大了,毕竟北方雨水多,不少生姜泡水烂掉,产量减少了价格又跟着缩减10倍,从去年的5元一斤跌至如今5毛,姜农一亩地亏上3000元左右。

因价格太低,亏损太多,很多姜农索性不卖,等行情涨了后再说。那些勤快的姜农,早就将姜放在地窖中保存,可仍有不少姜农直接将姜放在地里。

按照以往经验,11月下旬或12月份才会降雪,且初雪多为小雪,因此姜农并没考虑今年寒潮来得这么早、这么猛,结果这场大雪直接让不少生姜冻坏,结果半年的辛苦全部打水漂。

当然,受其影响,近日生姜价格开始上涨,山东平度,产地价已涨至8-9毛一斤,比起此前涨了4毛,洗姜为1.4-1.5元一斤,价格也迎来走高。

看着生姜慢慢涨价,很多菜农后悔没提前将生姜收回家里。

2、萝卜

今年的萝卜行情还算利好,10月中下旬时,零售已卖出3-4元的高价,产地也涨至8-9毛一斤。为此,不少菜农不急着卖出去,等着后面行情涨到1元后再卖。

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寒潮,也让不少萝卜地被大雪覆盖,萝卜再耐寒,但短期内气温从10℃以上降至0℃以下,还是被冻坏。

此外,白菜、大葱、芥菜、胡萝卜、甘蓝等均是如此,因很多菜农舍不得卖出去,又没有提前收回家,结果被冻坏,前期的投资打水漂。

03、蔬菜又得涨

此次的寒潮,导致不少蔬菜大棚损坏,等农民维修好,再种植新的蔬菜,又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

同时,不少乡间小路泥泞,出行比较困难,这使得蔬菜运输难度大,如宁夏不少地方就出现这种情况,涉事面积1453亩,蔬菜产量2088吨,有生菜、红薯、娃娃菜、甘蓝等。如今的华北大雪尽管告一段落,可雪后将迎来降温,蔬菜长势缓慢。

如此来看,接下来蔬菜供应又将紧张,短期内蔬菜怕是难以下滑,可能刚跌的蔬菜又要涨回来,大家咋看?

在我国,蔬菜、肉类以及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变化都比较频繁,但基本都遵循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经济学规律。

可最近这段时间农产品的市场彻底乱了,比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蔬菜的价格应该随之下降,可实际上却依然保持高位,该跌不跌。

再比如鸡蛋价格,由于鸡蛋价格长时间低迷,国内蛋鸡产能已经跌至需求量以下,价格应该迎来上涨才对,可现在鸡蛋价格仅在4.5元左右,该涨不涨。

下面让我们具体看一下,为什么近期的肉价、菜价和粮价该涨不涨,该跌不跌。

1、肉价

目前,国内猪肉平均价格为9元/斤,羊肉35元/斤,牛肉39元/斤,鸡肉9元/斤。

当下正处于肉类消费淡季,同时由于前两年的高价,不论是生猪,还是肉牛和羊的养殖量都明显增加,而且现在依然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肉价应该持续下降才对,可实际情况相比于之前,羊肉、鸡肉、猪肉的价格都有0.3%-1%的不同幅度的涨价。

那肉价不降反涨的逻辑是什么呢?其一、我国养殖端分为明显的产区和销区,不论是产区的活畜、活禽还是屠宰后的肉类要到销区都需要经过交通运输,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导致运费增加,最终会附加到肉类价格上。

其二、由于疫情,现在很多地方封控严格,给交通运输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产区产品难以达到销区,刺激价格上涨。

其三、疫情之下,终端消费者囤肉积极性提高,贸易商也有补库的操作。

不过大家不要担心,肉类价格不会一直这么上涨。

后续,随着各地封控放松,交通运输恢复之后,价格最终还是会回归市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价格还是会降下来。

2、菜价

进入3、4月份之后,我国很多地区也都进入到了春天,蔬菜加快生长,产量明显增加,往年这时蔬菜价格都会明显低于春节期间的菜价。

可当下蔬菜的价格相比春节期间并没有明显下降,甚至一些地区价格还更高,据新发地市场统计,当下市场的蔬菜平均价格为2.22元/斤,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1.35元/斤。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的平均价格也未3元/斤左右。

蔬菜价格该降不降的逻辑是啥?第一个原因就是运费价格的上涨,而运费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成品油价格的大幅涨价,另一方面是因为各地疫情管控,交通运输受阻,蔬菜又有严格的时效性,就进一步增加了蔬菜的运输难度。

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地区蔬菜的运费相比之前价格上涨了50%。

第二个原因就是产销脱节,虽然产区蔬菜产量在增加,但因为物流受阻,产区蔬菜难以达到销区,销区蔬菜依旧是供不应求,价格不断被炒高,就拿上海为例,娃娃菜12元一斤,西红柿15元一斤,大葱12元一斤。

4月份,随着各地物流运输的恢复,以及蔬菜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各地蔬菜价格有望持续降价。

但考虑到运输成本的高涨,蔬菜价格暂时还难以明显回落。

3、蛋价

受饲料价格不断涨价,鸡蛋价格有持续低迷运行的影响,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内蛋鸡养殖一直处于去产能的状态,目前全国蛋鸡产能已经低于正常的鸡蛋需求量,鸡蛋价格应该高位运行才对,可目前的蛋价也仅仅维持在4.7元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终端需求低迷的影响,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并没有明显变化,变化较大的是餐饮、食堂等集中消费,以及食品加工厂等的消费量,受疫情影响很多地方的餐饮停滞,学生听课,工厂停工,致使鸡蛋需求低迷,价格难以上涨。

好在近期,因为疫情封控,居民囤积鸡蛋,而且交通运输受阻后,销区到货较慢,贸易商拿货积极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疫情稳定地区的鸡蛋价格,尤其是山东、河南的鸡蛋价格都迎来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不过随着鸡蛋价格的上涨,贸易商拿货态度将会趋向于谨慎,4月的鸡蛋价格将会呈现窄幅震荡偏强的走势,有涨但不能大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0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