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农作物新品种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农作物常规育种是在大面积或大量的植株中进行筛选,从中发现有优良性状的植株后,再逐年培植、逐年筛选,直至得到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新品种为止,一般需要3到4代以上的时间。如美国伊利诺斯州农业试验场,研究选育出的一种玉米,使群体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从10.95%,增加到26.60%,整整耗费了70年的时间!所以说,一位农业专家一生中能够培育出一个良种也就很不简单了。

农作物新品种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常规育种利用的是自然发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人为地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也可以起基因突变,称“诱发突变”,这种突变有可能在短时期内发生。利用诱发突变培育良种,称“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有化学诱变、核辐射诱变、光诱变等,激光育种属于光诱变的一个新的分支。

最简单的激光诱变适用于颗粒籽种,如小麦、水稻、谷类、籽播蔬菜类等。其方法就是选用合适的波长、功率和时间对籽种直接进行照射,然后播入土壤按常规方法培育,从中选出有异变特征的植株,以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比较复杂的激光诱变育种就要麻烦一些。以西南师范大学培育甜橙为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概的情况。该大学是从1975年开始用氦—氖、汝玻璃、氦-镉等激光器对锦橙进行诱变育种的。他们将经激光照射的3200个幼芽,高接于20年生锦橙树冠外围斜生层上,对长出的初生枝保留基部4至5个芽进行短裁修剪。因为大多数突变通常都局限在初生枝基部的5至10个芽内,1978年高接的枝序结果后,分别进行果实的品质分析和鉴定,从中筛选出变异较大的8个枝序。1979年从这8个枝序上取芽,再次高接于18年生的成年结果的红桔树冠外部,获得激光照射的第二代。1982至1985年逐年结果,显示出遗传稳定性。1986年通过鉴定,终于育成了早熟、多糖、少核的甜橙新品种。

激光在培育动物新品种的工作中,则是利用了生物遗传工程技术。把两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细胞融合在一起,构成另外一种新细胞,就制造出了另外一种新的生物体。如用激光微束给称为“龙角”的蚕卵细胞打孔,然后从中注入称为“黑缟”蚕的某种染色质溶液,经过孵化培育,就得到了具有特殊性质的新品种蚕。

哪些农作物适合非洲种植?你有哪些了解呢?

光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应用。1、光技术:利用农用钠灯增加光照时长可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其品质和产量,出现病虫害时还可以通过改善及优化光照条件来提高防治效果。2、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收集农业种植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这样可为农业种植提供参考数据。3、生物技术:此技术可保证种子的生产质量,让种子从发芽到生长期间能够被人为控制,利于提高种苗的品质。

一、光技术

1、种植水果时,可利用农用钠灯增加光照时长,这样既能缩短生长周期,又能提高果实的品质(比如增加甜度,优化其本身色泽)和产量。

2、出现病虫害时可分析其发生原因,然后通过改善、优化光照条件来提高防治效果。

3、在农业生产种植中使用光技术还能有效调节各地区的种植条件,合理运用人工光源利于扩大种植规模、控制作物的生长条件,从而起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作用。

4、利用光技术可降低自然条件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通过调整红蓝光的比例、提高光源的使用效率可有效控制农作物所需光照,还能强化人工控制能力,改善作物生长条件,使其健康生长。

二、信息技术

1、农业生产信息管理信息化

(1)和传统的农业模式(精耕细作)相比,大规模、集成化农业种植生产模式具有更大的管理难度与更多的信息量,若依然以传统模式去管理,则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漏洞。

(2)在农业生产种植中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结合有关的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收集农业种植数据并展开科学分析和整理,这样可为农业种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3)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但能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有效数据,还能指导生产种植方案,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若在种植期间遇到技术问题,可利用信息系统查询、获取专业指导。

(4)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农产品的品质会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所以在农业生产种植中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监测气候变化,根据各地的气候变化规律制定有效的种植计划,让农作物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5)目前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进行农业生产种植还可以在农业经营管理、生产工具等方面使用此技术。

2、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技术

(1)传感技术

①传感技术是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此技术能够对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测,而且还能及时掌握有关于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数据,从而实现农作物生产精细化管理。

②传感技术可以检测水分情况、光照情况,当作物缺水时可做到及时灌溉,确保其生长所需。

③当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比较大时,种植者可以利用此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外界环境进行检测,然后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对种植策略做出调整,这不但有利于实现农作物生产全过程监测、保障农作物的生产环境,还能及时满足农作物的生产要求,提高种植农作物的有效性。

④运用传感技术可以减轻种植者的工作压力,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还能保障作物的生长质量,这对实现现代化农业种植管理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2)无人机技术

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规模比较大,单纯依靠人力去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不但效率低下,且耗时耗力,而使用无人机技术可达到自动化巡查,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还能快速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三、生物技术

1、进行农业生产时,生物技术也经常被应用其中,特别是育苗期。生物技术能够保证种子的生产品质,使种子从发芽至生长期间能够被人为控制,这对于提高种苗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培育农作物时可借助生物技术来防治病虫害,比如增强种子的生长能力,提高农作物本身的抗病能力。在无菌环境下,可利用人工诱导的方式帮助幼苗进行生长,这种育苗技术更为精细,可让幼苗的生长能力得到保障,为后续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3、使用生物技术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在具有生物技术做支撑的条件下,绿色环保型杀虫技术可以在保障农作物的基础上,减少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量,这样既能实现绿色生产种植,又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4、综上所诉,在农业生产种植中使用生物技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但能够提高农作物种苗的生长品质、强化其抵抗能力,还能持续研发新品种,使农作物的多样性更为丰富。

哪些农作物适合非洲种植?你有哪些了解呢?

大家都知道非洲是很热的地方,很多人好奇哪些农作物适合非洲种植?你有哪些了解呢?

第一点非洲是世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和主要出口地区之一。非洲盛产可可、咖啡、棉花、小麦、玉米、高粱、小米、木薯、棕榈油等农产品。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包括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咖啡、可可、茶叶、甘蔗、烟叶、橡胶、除虫菊、丁香、椰子、香蕉、乳香、科拉果和阿尔法,等等。

第二点小麦的产值居非洲第一。玉米是南非居民的主食,也是南非最重要的作物。南非是非洲最大的糖生产和出口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葵花籽和花生。南非是世界第十大葵花籽生产国。非洲大陆的高原地区广阔。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脉和高原约占非洲面积的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第三点热带经济作物。包括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咖啡、可可、茶叶、甘蔗、烟叶、橡胶、除虫菊、丁香、椰子、香蕉,以及非洲特有的乳香、没药、卡里特果、可乐果、阿尔法等。柑橘、苹果、梨、桃、杏的主要产量较大。80%的南非水果主要出口到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市场。

第四点非洲主要种植玉米和粮食作物。非洲是一个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土壤中的有机质会被雨水冲刷,导致土壤普遍为红壤和贫瘠土壤,不适合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作物。非洲种植的水稻基本上是当地培育的水稻品种,是高产旱稻品种。这取决于充足的降雨量和良好的农艺管理,其实非洲也是有很多农作物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0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