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峡果蔬交易中心在什么位置?
三峡果蔬交易中心楼盘位于:西陵中南路81号。
三峡果蔬交易中心位于宜昌市西陵区中南路81号,地处宜昌城区,东临中南路,西接港窑路,南临桔乡路。项目总占地342.17亩(228116平米),建筑面积356789.07_,项目总投资14.555亿元,形成集蔬菜、水果、水产、冻品、副食、干货、粮油、日用百货等农副产品批零交易;配套仓储、物料配送、加工等服务;融合农产品超市、农场品交易展示中心等多功能与一体,整体形成“一站式”的现代农贸产品交易中心。在建项目分为:果蔬市场区、辅助配套区、仓储物流区三大功能区。项目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仓储物流中心86887.98_,冷库19388.54_,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和电子信息服务中心72288.54_,特产果品交易市场34322.74_,大宗水产品、肉类交易市场42000.08_,大宗豆制品交易市场27314.79_,大宗蔬菜交易市场51546.21_,及电子信息交易中心23040_。建成后拥有停车位1137个,其中屋面停车位576个、地上停车位261个、地下停车位300个。三峡果蔬交易中心项目是宜昌市民生工程,湖北省2016-2019年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项目,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同时还是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农产品价格采集定点市场。2017年4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简称“宜昌自贸片区”)正式挂牌,自贸区将带动住宅、商业地产以及土地快速发展,项目的价值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项目自面世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省市领导多次到项目实地考察,媒体多次采访报道,对三峡果蔬交易中心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支持。项目已汇聚原金桥、金东山干调、酒店用品、宜环市场、工联市场等众多10多年经营经验的实力商家进驻,已形成水果、粮油、干调、蔬菜、肉类冻品、水产、酒店用品、烟酒副食、餐饮等全业态聚集。2019年10月,三峡果蔬交易中心即将迎来一期市场整体开业。三峡果蔬交易中心以带动宜昌农副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农贸产品批发市场为平台,着力打造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和专业化、智能化的电子商务系统,从而实现各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互联互通,力争打造成为宜昌首个专业、规模、高效、经济、便捷的一站式农贸产品交易枢纽,引领宜昌对外经济贸易走向全球化。
当前价格:15800元/平方米。
物业类型:商业-商铺。
装修情况:毛坯公共部分带装修。
点击查看:三峡果蔬交易中心更多信息。
“青菜价格一个晚上翻了一倍,昨天还是每斤2元,今天变成4元了”“一斤菠菜要卖15元”“猪肉也在涨价”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上海市民发现菜价有波动,而且全国各地都出现类似情况。有自媒体将此解读为“这是物资短缺的信号”。这是真的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查证发现,蔬菜价格上涨不假,但与“物资短缺”关系不大。
菜价为何涨?
全国蔬菜价格变化,主要与近期全国多地降温降雨有关。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表示,进入9月后,寒潮和持续降雨天气对全国主要蔬菜产区造成一定影响,蔬菜供需偏紧,秋冬季蔬菜价格创下历年来新高。
按照往年采收情况,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各地地产蔬菜和南方产地蔬菜批量上市,加上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小幅下行趋势。
但今年9月下旬以来,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并迅速降温,导致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
上海部分农产品批发商也表示,本轮蔬菜价格上涨与“南北衔接断档”有关。以菠菜为例,本来这段时间供应上海的菠菜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山东聊城。但当地菠菜基地受淹,使得批发商转从其他产区寻找供应商,从而提高了价格。
菜价什么时候跌?
受天气和供求变化影响,菜价涨跌是常态。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开信息,目前南方产区的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能按期上市,这将推动菜价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只是在短期内,部分蔬菜品种可能还会上涨,但大趋势是回落。
就上海地区的蔬菜供应看,根据往年规律,从9月底开始,上海客菜供应将从北方产区逐步转移到南方产区,今年北方产区提前收尾,才导致菜价上涨。
不过,客菜和本地菜的供应量都在提升。
光明食品集团下属西郊国际、江桥市场、江杨市场等三大一级批发市场反馈称,经梳理排摸,目前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本市主要蔬菜供应的南方产地菜源均有保障。同时,三大批发市场正加大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组织辣椒、娃娃菜、豆类等花色蔬菜,从山东、河北、内蒙等地组织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从云南和福建等地组织西葫芦、笋类、绿叶菜等蔬菜,丰富近期的蔬菜市场供应。
地产蔬菜的供应也将增加。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表示,9月以来,天气逐渐转凉,有利于地产蔬菜生长。秋冬是最适合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生长的季节,产量高,品质好。
物资缺不缺?
官方统计还显示,菜价变化与天气变化和不同产区产期衔接有关,但这并不代表物资短缺。
首先,目前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并非年内最高。10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92,“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是127.66,“粮油产品价格指数”是108.6,环比前一天均略有上升。但如果放在全年看,以上指数并未处在最高位,最高位出现在今年2月,该指数在今年1月和3月也均高于目前水平。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综合测度和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批发环节价格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指数体系。该指数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类农产品价格数据,重点体现鲜活农产品、粮油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平。
其次,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在涨价。记者查询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最近7日(10月15日至10月23日)主副产品价格,其中蔬菜价格整体上涨幅度较大,肉类和禽蛋呈小幅上涨,但水产品、水果和油价均保持稳定。
其次,各种主副食品生产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年粮食有望高位增产。其中,夏粮量质并增,产量2916亿斤、增加59.3亿斤。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提高1.5个百分点。早稻实现增产,产量560亿斤、增加14.5亿斤,连续两年增产。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已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菜篮子”产品也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稳定。其中,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牛羊和家禽平稳发展,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4%,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8%。蔬菜水果量足价稳,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水果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小幅回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1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