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今年的菜价怎么上涨得这么厉害?

最近,我国多地蔬菜价格上涨,具体是什么情况?香菜、菠菜、花菜、白菜等蔬菜价格上涨很猛,有的蔬菜价格已涨过肉类,人们都直呼吃不起了,那蔬菜价格大涨的原因具体是什么?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具体有哪些?

今年的菜价怎么上涨得这么厉害?

一、蔬菜价格大涨原因具体是什么?

1.蔬菜价格大涨原因一:产量受损

全国各地因天气干旱或水灾的影响,使得蔬菜的产量严重下降,间接的就造成多地蔬菜价格纷纷上涨。

2.蔬菜价格大涨原因二:供应地区受不同程度的低温影响

在去年秋菜的生长关键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极端天气,且今年的气温比往年同期低了不少,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导致各种蔬菜生长缓慢,届时蔬菜的采收期延长,从而使得蔬菜价格上涨。比如像西红柿、有机花菜、香菜等蔬菜供应紧张,就使得价格大幅上涨。

3.蔬菜价格大涨原因三:运输成本增高

由于近期油价的持续上涨,使得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增加,而运输蔬菜的方式大多是靠大型货车运行的,这样一来所消耗的油费上涨了不少,届时运输成本增高,从而蔬菜的价格也跟着上涨。

4.蔬菜价格大涨原因四:2022年疫情的影响。

2022年整年疫情直接影响到我国蔬菜产量,截止到2023年,届时就会出现节前效应,蔬菜的需求量会逐步上升,但由于目前蔬菜供应量低,因此价格就会上涨。

二、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具体有哪些?

因素一: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蔬菜的价格,因为在农业生产上很大程度是靠天吃饭的,尤其是春秋季的蔬菜,多数都是露天种植,若是有极端天气出现,就会使蔬菜品质下降、减产,严重的会出现绝收情况,从而就间接的影响了蔬菜价格。

因素二:消费导向

虽说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对食物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每天所需的菜大多都是蔬菜,尤其是绿色蔬菜、生鲜蔬菜很受大众喜爱,因此人们的消费主要是蔬菜,自然蔬菜的价格就会上涨。

总之,蔬菜价格大涨原因具体是产量受损、低温天气及运输成本高造成的,而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及消费导向,因此今年的菜价就上涨了许多。

近期蔬菜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很多地方多采取封闭式管理,普通人都是不能随便出门的,所以很多人都会去超市买菜囤菜。那么疫情期间适合买什么菜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疫情期间适合买什么菜 1、西红柿

西红柿中除了含有番茄红素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西红柿可以做汤、炒菜、煮面甚至可以当水果吃,补充维生素呢。买回家也别洗,装保鲜盒放冰箱冷藏。

2、土豆

在疫情期间适合买的菜是土豆,这是因为土豆当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可以为我们的身体补充能量,而且土豆的做法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烹饪,制作土豆的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的。土豆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保存的时间相对于其他的蔬菜来说很长。

3、胡萝卜

胡萝卜对眼睛、头发和皮肤都有滋养效果,这段时间宅在家里天天抱着手机,眼睛很疲劳,平时多吃点胡萝卜可以补充胡萝卜素。胡萝卜最好买带泥的那种,不要清洗直接装袋保存。

4、黄瓜

在疫情期间可以多食用的蔬菜是黄瓜,因为在疫情期间你有很长的时间呆在家里,吃不完的黄瓜还可以用来做美容,而去黄瓜里面还有大量的维生素C,经常性的食用黄瓜还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所以特别小仙女们来进行食用!

5、南瓜

因为南瓜的保质期很长,放在冰箱的话可以保存大约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如果是比较老的南瓜的话保存时间会更长。

6、西兰花

西兰花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叶酸、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等。

7、香菇

香菇不仅美味,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香菇中含有的香菇多糖有增加免疫力的功效。虽然现在香菇不便宜,但一斤能买不少,放冷藏可以存放半个月。或者用热水焯烫后放冰箱冷冻。

疫情期间蔬菜食用技巧 备一些耐储存的新鲜蔬菜

冬天最能放的就是大白菜啦,北方人都会专门囤大白菜过冬呢。

除了大白菜,包菜(卷心菜)、花菜、西兰花、胡萝卜、白萝卜、冬瓜、莲藕等这些蔬菜,都比较能放。紫薯、红薯、山药这些也有维生素,可以买一些。

试一试冷冻蔬菜

蔬菜冷冻以后,营养流失可以忽略不计。

可以在超市买冷冻好的豌豆、玉米粒、胡萝卜粒等,也可以自己弄。这样下次做饭的时候,省去了洗洗切切的时间,效率更高。

别忘了蔬菜干制品

香菇、木耳、笋、海带、黄花菜、干豆角、花菜干、笋干这些蔬菜,都是可以买干制品的。有些蔬菜晒干以后,比新鲜的时候还好吃。吃之前,用水泡发一下就好,非常方便。

疫情期间买的菜有病毒吗

可能会有病毒,但是几率会比较低。

接触性的传播途径,是我们在买菜过程中比较担心的。菜上如果沾有病毒,再带入家中,确实存在感染家人的风险。但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不难发现,其实新冠病毒也是有弱点的。

它怕高温,在56°下30分钟、乙醚、乙醇(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都能有效杀灭病毒。

面对这样的病毒,平常大家是不用担心的,勤洗手,用酒精消毒就好。但是对于菜市场来说,他们并不会对蔬菜水果这样消毒。

疫情期间去买菜如何防护 1、进菜场戴口罩

进入菜场一定要全程正确佩戴口罩,遮住口鼻。手不要接触口罩外侧,更不能拉下口罩交谈、进食。

2、注意洗手

回到家后,第一件事情要先洗手,然后再把口罩取下来,再洗一次手,避免口罩上的细菌病毒再次污染手。处理食物前后也需要洗手。洗手前,手部不要接触眼睛和口鼻。

3、保持距离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因此买菜时与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过多说话,不要争吵。

4、必要时消毒

回家后可以用消毒液或消毒湿巾,对门把手、钥匙、手机等物品进行擦拭消毒。

蔬菜是我们大家每天都要吃的一种食物,而通常我们大家也都知道,蔬菜的价格一般是比较低的,但最近的蔬菜价格上涨的很厉害,那么蔬菜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近期蔬菜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蔬菜价格在每年进入9、10月份开始上涨,主要是天气转凉,蔬菜生长性下降,同时,进入夏季,高温和暴雨如果频发,蔬菜的生产、仓储和运输受到较大的影响,部分地区蔬菜价格短时间内上涨速度会较快。频发的极端气候对蔬菜生产、仓储、运输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菜的需求量增多,在蔬菜包装等环节费用增加,价格上升。蔬菜仓储及运输费用的增加:冷冻、仓储、油价等。蔬菜种植成本的增加:种子、化肥、基础设施、人工等。产地与销区距离加大:城市化的进程导致主产区与主销区距离加大,仓储及运输费用增加等。

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

10月2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介绍,未来一个时期的生活必需品供应特别是蔬菜价格,还面临着更多挑战。一是马上进入冬季供应期,本市蔬菜开始由北菜供应转向南菜供应,运输距离加长,再加上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北方暖棚费用增加,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二是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地管控措施趋紧趋严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三是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召开在即,两节将要到来,需求量逐步上升,会出现节前效应。从全国看,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

北京10月以来部分菜价涨超50%

10月26日,北京市召开第24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十一过后本市蔬菜特别是叶类菜价格持续上涨。监测显示,近期批发端蔬菜供应量有所下降,由于本市流通渠道的多样性,市场终端货源仍然充足,供应平稳。但十月份以来,蔬菜价格总体呈波动上行趋势。10月1日-25日,我市蔬菜平均批发价,月环比上涨39.8%;综合零售价月环比上涨20.4%。部分叶类菜、鲜嫩蔬菜上涨幅度更大,有的超过50%或更多。今年下半年随着全国生猪养殖恢复、出栏量增加,北京市猪肉价格持续下行。10月1日至25日,7家批发市场猪肉日均交易量61.5万公斤,月环比增加15.1%。平均批发价16元/公斤,月环比下降4.2%;平均零售价在29.24元/公斤,月环比下降9.1%。目前,生猪供应充足,消费进入旺季,供需趋于平衡,价格也开始呈现恢复性上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2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