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你对乡村振兴有什么看法?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对农村的重视程度。确实近几十年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直都是农村贡献城市,是时候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我们的党起步于农村,当年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农村是我们的根基所在。振兴乡村是发展之所必须。

你对乡村振兴有什么看法?

农村的发展落后,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文化背景。今天不谈农村为什么落后,只谈谈如何改善和在改善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有很多乡村,到目前为止脱贫攻坚战已经完美收官。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贫困户就没有返贫的风险。正如乡村振兴计划的五个目标所指示,产业振兴稳定农民的基本生活来源,生态振兴保证发展的方式可持续,文化振兴从精神上脱离贫穷才是永久的繁荣。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和关键,只有把乡村的产业发展做好才可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目前,针对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许多人有着认识上的误区,要不就是简单地理解为加速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一提到乡村振兴首先定位成发展农业;要么认为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把握的问题。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另外,要形成发展“洼地”吸引人才入乡村。乡村人才振兴要运用政策、机制、机会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各类人才能够看到乡村希望、看好乡村未来、看见乡村生活,实现真正的“吸引人才到农村”。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依托于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动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组织振兴重在保证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组织振兴就是要以成千上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为抓手,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三治合一”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保证乡村振兴健康稳步推进。

博士农场赋能都市农业发展

3 月 21 日晚,拼多多公布 2021 年第四季度财报及 2021 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72.309 亿元,同比增长 3%,相较市场预测的 300 亿元略低。

同时,拼多多实现净利润为 66.20 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3.76 亿元实现盈利,这是公司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2021 年二季度公司净利润为 24.14 亿元。 “拼多多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不现实,未来的增长需要一定的策略性、结构性的进化。”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一位拼多多高管这样总结。

整体来看,拼多多虽然增长放缓,但电商基本盘稳定。随着持续增加研发投入,重仓农业,拼多多 “转型之路” 走得越来越稳。

01

增长放缓

电商大盘稳定

根据财报数据,拼多多第四季度营收增长明显放缓。

该数据从 2020 年四季度的 146% 下降 3%,季度同比增速创上市以来新低;全年营收增速从 2020 年的 97% 下降至 58%,年度活跃买家增速从 2020 年底的 35% 下降至 10%。

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表示:“2021 年第四季度,由于用户的增长放缓和活跃用户的波动,导致收入增长放缓,四季度利润的增长主要源于营销费用的缩减以及一次性的费用抵减。”

一年前,同样是在第四季度财报上,拼多多公布年活跃买家数达 7.884 亿,比阿里同期年活跃买家多 940 万,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这次,拼多多年活买家数再次突破纪录,在行业中领先,年度平台成交额和平均消费额都持续增长。财报显示,截至 2021 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为 8.687 亿,较上一年底的 7.884 亿,同比增长 10%。月活跃用户数方面,拼多多四季度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 7.334 亿,较 2020 年同期的 7.199 亿,同比增长 2%。

同时,平台年成交额 (GMV) 和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 (ARPU) 实现双增长。其中,年成交额 (GMV) 达到 24410 亿元,较上一年的 16676 亿元,同比增长 46%;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为 2,810.0 元,较上一年的 2,115.2 元,同比增长 33%。

这背后的原因,源于拼多多深耕电商基本盘不变,守住边界,没有向金融等其他领域横向进行无边界扩展。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持续重仓农业。新一季度的成交数据中,涉农订单增幅显著。

过去一年,平台累计产生了 610 亿件订单,同比增长 59%。据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透露,在农产品 “零佣金” 以及重投农业策略下,平台涉农订单的增幅尤为显著。在大部分电商平台聚焦在建设支付平台和下沉的大背景下,拼多多的电商策略一如既往,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依然保持着增长,可以看出电商大盘稳固。

02

从营销到技术 + 品牌

拼多多变轻

本次财报也凸显出拼多多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策略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重营销的风格在变轻,科研投入增加。

财报数据显示,四季度,拼多多营销费用同比下降 23%,而 2021 全年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30%。陈磊表示,拼多多在 2021 年把重点从过去的营销转向研发,这将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间接提升了拼多多的整体利润。根据财报,在通用会计准则下,本季度经营利润为 69.070 亿元,主要源于营销费用的缩减,以及一次性费用抵减。

同时,社区团购领域,多多买菜也在 探索 一个精细化运营的新道路。过去一年,社区团购竞争进入白热化,大量初创公司不得不退出竞争。各个入局企业都在寻找方式跳出低价补贴的套路。

多多买菜给出的答案是供应链建设和交付能力提升,为有资质的快递站点开发技术服务系统,重视末端交付等。

另一方面,拼多多从重销售、营销,转移到更为前沿的国货品牌构建路径上来。

近期,根据拼多多发布《2022 多多新国潮消费报告》,过去一年,新国潮、新国货品牌明显加快了上行新电商的步伐,入驻平台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超过 270%,并先后涌现出 327 个过亿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更加积极购买国货品牌,从一二线城市白领到小镇青年,都在把美妆、数码、家电、母婴等国货当作首选。尤其在广大的县城和农村地区,国货订单金额增长超 130%。

近期,“2022 多多新国潮” 行动中,美的、上海家化、立白、君乐宝、格兰仕、顾家家居、鸿星尔克、谭木匠、艾莱依、薇诺娜等百余家国产品牌共同上线首季 “新国潮消费季”。

拼多多也在向更多国货品牌倾斜,相比简单的补贴,更重要的是拉近国货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打造爆品。为此,拼多多投入 “百亿量级” 的资源包,从产品结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牌打造等领域,为传统品牌提供全链路的数字化服务。

相比于以往电商大力的重营销模式,拼多多正在 探索 一条轻便、普适、符合年轻人心智的新营销路径。

03

继续重押 “农业版图”

无论变与不变,拼多多的策略都与当下电商大环境息息相关。

2021 年,短视频平台切入电商,传统自营平台继续强化物流,传统的网红直播电商遭遇重大变局,而行业用户基本见顶,电商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随着整体增长放缓,拼多多选择抓住电商新蓝海——农业。

在业绩会上,拼多多高管多次表示,在农业 科技 方面的投入怎么重视都不过分,“长期看来,农业 科技 是有利于我们提高盈利能力的。”

此前,第二季度财报发布时,拼多多同时宣布将专门设 “百亿农研” 专项,由 CEO 陈磊担任一号位,并称将二、三季度的利润全部投入到该专项。专项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 科技 进步, 科技 普惠,以农业 科技 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

“农业数字化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磊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农业的投入,过去一年,拼多多聚焦农业,并在农产品品牌、农业人才、物流仓储领域进行了新一轮重投入,目前已初见成效。

一方面,拼多多聚焦在农产品的 “线上化”,在多次 “农货节” 中,推出 “零佣金” 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优质农产品的补贴力度,通过 “百亿补贴”“限时秒杀” 等措施累计补贴超过 5000 万。另一方面,拼多多聚焦农业数字化,提升农业 科技 。

图:拼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

具体实施上,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同举办 “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邀约全球青年农业科研团队。这项比赛先后孵化了温室种植、无土栽培、AI 种植等多个前沿项目,目前正广泛应用于辽宁、安徽和云南等地。其中,参赛团队 “智多莓” 开发的自动化种植系统,已落地丹东东港的草莓大棚,帮助传统农户实现了 “一个大棚两人管” 到 “一人管七个大棚” 的产业升级。

据拼多多发布的《2021 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显示,以 95 后为代表的 “新新农人” 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崭新力量。截至 2021 年 10 月,平台新农人数量已超过 12.6 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 13%。其中,女性占比超过 31%,达到 39060 人;00 后占比超过 16%,达到 20160 人。同时,拼多多也积极推动农业上下游的精细化运作,从仓促、物流、农活源头等多个角度,提升农业现代化。

以农产品源头分级为例,拼多多平台积极提倡在源头为农产品种类分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拼多多平台上的丹东草莓,按照单果 20、30、40 克分成不同等级,40 克的能比 20 克的每斤贵 3 元到 4 元。其他大多数水果都遵循同样的道理。除了优质的水果,部分传统供应商拒收的 “花斑果” 等,因为价格实惠,口味良好,在拼多多平台上备受追捧。而对农产品进行源头分级,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拼多多起家于农产品,再次投入农产品科研,用数字化改造农业,与其用户基本盘相符合。 但农业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行业,很难创造短期利润。正如陈磊在业绩会上所说,农业和行业链条上的多个环节,是一个长期需要耐心付出的工程。 但在电商内卷的大环境下,拼多多的选择更符合长远的发展规划。

作者 安舆

编辑 胡展嘉

出品 零态 LT(ID:LingTai_LT)

博士农场赋能都市农业发展

暮春时节,走进满城区宋贾村力实草莓博士农场,进入大棚,一排排成熟的果实泛着光泽,惹人心动。

“我们采用两种方法育种,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抗逆性强、果皮相对较硬、耐储运,且口感比较好的新型草莓种植资源,目前已选育出20多个比较好的品系。”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介绍,他带领的博士农场团队通过草莓品种杂交,筛选出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草莓新品种,既能解决满城区草莓品种超期服役问题,又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国外品种一直占据我国草莓市场的现状。

打造“博士农场”聚力引智,推动都市农业面向未来。在保定,像这样的博士农场已签约落地51家,引进博士263名,涵盖良种繁育、设施农业、苗木花卉、智慧农场、农产品加工、中药材等多个领域。

着眼于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保定市以博士或博士团队等高层次人才为技术依托,聚焦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打造农业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和特色产业发展引领区,制定了《博士农场建设实施方案》《博士农场建设管理办法》,出台了用地指标、审批代办、资金支持、项目申报、服务保障、人才服务6方面20条支持政策。

博士农场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科技创新+高端引领”“对外开放+制度创新”模式,按照“整体推进、示范先行”和“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的发展思路,打造以“农业+”产业链为核心,平台、科技、投资等要素集聚,产前、产中、产后等链条完整,聚焦农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的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

已创建的51家博士农场含科研攻关型21家、成果转化型27家和企业孵化型3家,博士农场总规模12.95万亩,投资15.58亿元,形成技术标准(规程)61个,培育引进新品种164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80个,申请专利104个,累计培训3.8万人次,带动经营主体1136家,带动大学生就业395人。

今年保定市将持续推进博士农场建设,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改革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走出一条具有“保定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力争今年底博士农场达到100家。

围绕粮食安全夯基、设施农业突破、奶业振兴跨越、中央厨房预制菜崛起、龙头企业腾飞、数字农业示范、科技创新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乡村治理创新、农村改革深化十大行动,通过博士农场引领推动县级发展农业科技园,乡级发展农业产业园,村级发展农业特色园,重点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博士农场优先免费使用“直隶田园”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博士农场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特点、不同市场、不同需求”创立自有品牌,支持博士农场积极参加展示展销、商超对接、电商销售,着力打造影响大、带动强、市场广的“驰名品牌”。引导鼓励博士农场制定绿色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支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发挥科技在农业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积聚一批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通过政府、科研院校、企业(园区)、驿站、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开展科技协作攻关,重点加快蔬菜、畜牧和果品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研发集成,加强设施农业和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制推广,开展农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食品加工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在动植物品种选育、绿色有机食品标准推进和节水灌溉、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农产品品牌建设、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方面提供信息、科技、智力和人才支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2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