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供销合作社改革将迎来哪些机遇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并提出依托供销合作社等组织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要求。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日前分析了文件对供销社全面深化改革将带来哪些机遇。

供销合作社改革将迎来哪些机遇

邹天敬说,文件针对农村改革涉及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除了专门针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所明确的政策措施外,还有不少改革内容与供销合作社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例如,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扶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加大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力度;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等。

还有一些政策措施没有明确指出供销合作社但与其关系密切,如加强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覆盖全国的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文件提出,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并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上也提到了依托供销合作社基础。邹天敬表示,农业领域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经营主体普遍较分散,服务功能相对较弱,越来越需要在农村培育一个成体系、有规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组织担负起这个服务责任。

他说,供销合作社具有扎根农村、联系农民、点多面广的优势,既有经营性又有公益性,最有条件和基础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如能够创新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完全能够成为为农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和主渠道。

据邹天敬介绍,文件确定“积极稳妥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供销总社已下发通知,试点工作将着重围绕六方面进行探索:以县及县以下基层供销合作社为重点,密切与农民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系;以深化联合社改革为重点,切实转变行政化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以密切各层级之间的有机联系为重点,构建上下贯通、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以突出服务规模化为重点,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以突出流通现代化为重点,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以合作金融业务为重点,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金融体系。

参考:新华社一号文件解读:供销合作社改革将迎来哪些机遇?

我国的农业目前处于什么状况

有。

根据济南日报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北部新城平安街道大刘村、冷庄村确定将整体搬迁,省、市重点项目济南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就将在这里进行大规模建设。

拆迁是指取得拆迁许可的单位,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和政府所批准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法律行为。

农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良好基础

农业品种种植面积

目前,我国已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2022年,全国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48.1亿斤和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8.9亿斤和2.1亿斤。今年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中央财政紧急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各地全力抗旱救灾,强化田间管理,特别是近年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对农业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秋粮产量10220亿斤,比上年增加42.5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

小麦、玉米产量增加,稻谷产量下降。2022年,全国谷物产量12664.9亿斤,比上年增加9.7亿斤,增长0.1%。其中,小麦产量2754.5亿斤,比上年增加15.6亿斤,增长0.6%;玉米产量5544.1亿斤,比上年增加93亿斤,增长1.7%;稻谷产量4169.9亿斤,比上年减少87亿斤,下降2.0%。

农业机械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拥有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农用搬运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机械、水产机械、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设备、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动力机械等十多个种类的几千种产品,越来越多薄弱环节的装备和技术进入市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市场经过近十余年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05-2014年的黄金十年后,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业机械制造和使用国。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03%,较上年提高0.78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逐步完善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情况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已从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就显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发展结构优化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重要途径之一,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创新案例

新时代是数字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被数据重新定义,农业也不例外。数字农业是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在农业产业数字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实施育种研发计划、遗传改良计划和新品种培育等重大专项,推动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成立现代种业发展基金,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创新,现代种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来看,现代农业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及资本运作速度加快是两大发展趋势。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3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