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经济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湖南农林特产丰富多彩,盛产湘莲、湘茶、油茶、辣椒、苎麻、柑桔、湖粉等。湘莲是有3000多年历史的著名特产,产量历来居中国首位。
湖南为中国四大产茶省之一。岳阳是中国黄茶之乡其中最著名的茶叶品种“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岳阳君山独产。另有著名的茶中奇珍(贡茶)——三叶虫茶。
湖南的主要农产品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中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中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中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中国第2位,柑桔产量居中国第3位。著名土特产有黄花、湘莲、生姜、辣椒等。畜牧业和养殖业产量也位居中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武冈铜鹅、湘东黑山羊、临武鸭等,最为著名。湖南水产品生产的天然条件较好,鱼类资源共16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植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2014年,湖南省农业实现增加值2020.3亿元;林业增加值225.5亿元;牧业增加值682.4亿元;渔业增加值220.6亿元。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97.5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3.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2.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33.0万公顷。全省粮食总产量3001.3万吨。 湖南省工业门类齐全,全省拥有14家国家级开发区、1家综合保税区、67家省级开发区和29家省级工业集中区,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铅锌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等10个优势产业集群。工业领域有机械、轻工、食品(不含烟草制品)、电子信息、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9个千亿产业,有长沙工程机械、岳阳石化2个千亿产业集群,有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经开区4个千亿产业园区,有22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4年,湖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0749.9亿元,比上年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23.2亿元,比上年下降3.7%。 金融:截至2014年末,湖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255.6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2357.4亿元;个人存款余额16767.1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783.1亿元。
证券:截至2014年末,湖南省上市公司数量93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78家,境外上市公司15家。全省全年直接融资总额达1856.3亿元。全省有证券公司营业部255家,证券交易额41662.6亿元。辖区共有期货公司3家,成交金额达94485.7亿元。
保险:截至2014年末,湖南省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587.7亿元;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达226.3亿元。 国家级试验区、示范区: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国家综合保税区: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衡阳综合保税区、湘潭综合保税区
国家级高新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娄底经济开发区、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
沅江市地处湖南省东北部、洞庭湖滨,于公元522年置县(时称药山县)。1988年10月改县为市。,辖10个乡、10个镇、1个农场和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1989年成为湖南省首富市。市西南有绵延丘岗,北部是冲积平原,东南多芦荡沼泽,呈现“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的湖乡地貌特征。市域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特产丰富,交通便利,享有“洞庭明珠”、“江南宝地”的美誉。 农业基础雄厚。全境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优良的农业生长条件。近年,全市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广实用新型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基本实现了由产品农业向商品农业。由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的跨越,成为全国农业强市。全市耕寺70万亩(4.7万公顷),水面80万亩(5.4万公顷),湖洲90万亩(6万公顷),丘岗20万亩(1.4万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年产苎麻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亚洲第一大苎麻生产基地;年产鲜鱼6万吨,连续11年居全省第一,并推出万口网箱养殖的渔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鱼生产基地;年产优质稻40万吨,棉花3万吨,牲猪45万头,柑桔6万吨,是全国商品粮、棉、猪、桔的重要产地和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同时,还盛产乌鳢、龟鳖、泥鳅、鳝鱼、湘莲、黄花、蛇类等多种名特优新农产品,是湖南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出口基地。1994年被列入省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示范县(市),1995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区,2002年被列入国家农村能源试点市。沅江市农业科技园是全省五个省级农业科技园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设立在县级市的省级科技园。
工业独具特色。工业生产规模在全省首屈一指。现有工业企业500多家,其中骨干企业300多家,企业集团5个,初步形成了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造纸、纺织、食品三大工业支柱和化工、机械、渔具和建材四大工业体系,是全国食品工业重点市和造纸基地之一,有40多个工业产品获省优、部优、国优称号,畅销全国,并进入美、日、古、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沅江造纸厂、沅江化学厂、沅江纸业集团、鑫海绳网集团、湖南专用汽车制造厂率先跨入全省“百强企业”行列。2004年沅江市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基地。正向工业强市的目标迈进。
旅游资源丰富。沅江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首批内陆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粮、鱼、麻、全市有大小景点120处,集中分布在南洞庭湖、赤山乌和市城区。南洞庭湖是国际公认的重要湿地,集湖光水色、乌屿汀洲、文物古迹、珍稀物种和动人传说于一体,蕴含着洞庭湖纵横八百里,上下千万年的巨大时空演变脉络和深刻的渔耕文化渊源,被旅游名家誉为“我国湖光胜景第一处”。湖面烟波浩森,水天一色,鸥鹭翔泳,舟帆奔流,渔歌飞扬,古塔凌云,岛屿星落;有珍稀动植物数十种,尤其不泛弥足珍贵的中华秋沙鸭、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湖中明山、朗山二孤岛是洞庭湖流域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上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两处,古墓达1300多座,其中有大量东汉前年后的名人墓葬和珍贵文物;清代石塔凌云塔、砖塔镇江塔东西相对,遏浪横江,工艺精湛,气势磅礴,堪称水上建筑艺术的不朽杰作。近年,日本、德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的游客纷纷前来旅游观光。
社会事业兴旺。洞庭湖博物馆是全省最大的县级博物馆,馆藏文件3万余件;湘北市场是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国内特大县级市场拥有店铺及摊位达5000多个;城区湖心路被誉为全省最美一条街;教育、卫生、体育工作连年创先进。近年市一中学生罗卫东、周小平分别夺得国际奥林匹克物理及化学竞赛金牌。
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华中经济圈内,南部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建成了独具特色的“银沅经济走廊”,北部依托资源优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省级优质高效农业开发示范区。沅江自古以来是湘北地区的战备要地。水路连湘、资、沅、澧四水,直通长江,是湖南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陆路南接长石铁路、长常高速公路,北连南茅大桥,省道1831线纵贯全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有一级公路与益阳相连,距离仅26公里,属于长沙一小时经济圈。水路有高速客轮直达长江。沅江港口年吞吐量100万吨,是湖南四大港口之一,千吨级码头正在兴建。
投资环境宽松。近两年,全面加强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公园、市场等建设及市容整治成效卓著,新建设了桔城新区,市区面貌焕然一新。为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成立了“沅江市招商局”、“沅江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等为投资者服务的专业机构,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简化了投资手续,加强了服务协调,规范了妨法行为,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沅江市信息通畅,商卖云集,经济活跃、市场繁荣,社会安定,是长江流域经商办实业的黄金宝地。沅江人民勤劳朴实、文明好客,热诚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开创大业。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带全局性、方向性的重要工作来抓。各级人民政府应理顺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二、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各地实际,加快制定以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要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加大扶持,统筹协调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全面健康发展。政府各部门要依据规划,形成合力,积极主动支持和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三、各地要适应农产品加工业需要,建设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围绕基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农产品基地生产相配套的信息化服务、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提高农业规模效益。积极引导农民兴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培养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企业改革。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存量资产,整合资源要素,组建企业集团。龙头企业要不断密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确保农民增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五、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有条件的企业要组建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有序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培育大型流通龙头企业,在大宗农产品主产地、集散地,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产品综合或专业市场,加快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我省优势农产品出口。七、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省内外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港澳台资金和国外资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帮助指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开展与国际大公司,尤其是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农业跨国公司的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省地方金融证券办、证监局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难问题。八、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投入和税收扶持。要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扶持和引导资金,并根据财力增长逐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对各部门的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应适当整合。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安排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季节性收购信贷资金应重点安排,优先办理。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需要,依照有关规定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资金担保机构。税务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给予税收优惠支持。九、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休闲农业的组织领导,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要积极发展规模化种养、农产品与旅游产品加工和餐饮、住宿、农产品流通等,推进农业产业经营,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十、认真落实国家和有关部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政策,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严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政策,确保农产品运销渠道畅通。十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法加强监督,督促本决定的贯彻执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34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