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苹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苹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苹果树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通常树木可高至15米,但栽培树木一般只高3~5米左右,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西亚以及中国新疆,2013年全世界的苹果产量为8082万吨,毫无疑问是温带水果之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苹果树整形修剪技术吧!

苹果树整形修剪原则

苹果树整形修剪应该根据果园立地条件、品种、砧木、密度、树龄的不同,因地、因园、因树选择合理树形,采取相应修剪手法,调节生长结果关系,达到树势健壮均衡、早产、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苹果树整形修剪指标

1、树高:矮化树干高0.8~1.0米,树高3.0~3.5米,乔化树干高1.0~1.5米,树高2.5~3.0米,株间不交接,行间保留1~1.5米的作业通道,树冠覆盖率75%。

2、枝量:苹果树剪后亩留枝量8万条左右,其中中、短枝比例占到70%,顶花枝率占30%左右。

3、枝组:开心形初期以培养中小型枝组为主,着重选择主枝上斜生或背下的各类枝组,以后逐年培养成下垂状大型立体结果枝群。纺缍形小主枝以枝组状态着生,角度开张。

苹果树的纺锤形修剪

1、苹果树结构:树高3.0~3.5米,干高0.7~0.8米,中心干上配备小主枝20~25个,间距10~15厘米,主枝角度90~100?,上下较短,中部略长,株间交接率不超过10%,主要应用于矮化、短枝品种和乔化的临时树。

2、幼龄树修剪:幼龄树(1~5年)的修剪要点为整好树形、促进树势,为早果丰产奠定基础。壮苗不定干,弱苗(低于1米)在饱满芽处定干。疏除中心干上的强旺分枝,强化中心干优势。根据树形要求,从距地面70厘米以上开始,按10~15厘米间距选留出小主枝,按照螺旋状排列原则,逐年向上选留,达到纺锤树形要求。疏除背上枝、过密枝、重叠枝。

3、成龄树修剪:成龄树(?6年)的修剪要点为完善树体结构、培养结果枝。中心干垂直延伸,小主枝单轴延伸,枝干比以1:3为宜。小主枝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去大留小、去老留新的办法,有计划重点疏除超过主干1/3的过大主枝,培养小主枝,小主枝呈螺旋状排列。培养结果枝,一是选留培养侧生、下垂的中庸枝作为结果枝,二是疏除小主枝背上的强旺枝。

4、生长期修剪:萌芽前后,对中心干、主枝上缺枝部位在芽上方进行目伤,促发新枝。按照目标树形要求进行拉枝,1~2年生枝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拉枝,3年生以上枝宜于春季开花后至5月中旬(套袋前)拉枝,采取?一推二揉三压四定位?的步骤,使其拉到要求角度,并顺直不?弓?。对生长极旺不易成花的主枝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环切,疏除萌蘖、徒长枝、过密枝等无用枝,待幼树中心干和主枝延长枝长至40厘米时进行摘心,促发分枝。

苹果树的开心形修剪

1、苹果树结构:树高2.5~3.0米,干高1.0~1.5米,保留4~6个较大型的永久性主枝,角度为基角75?、腰角85?、稍角80?,插空排列,主枝无限延伸,主枝上均匀排布大、中、小型结果枝组,枝组呈下垂状,主要应用于乔化和半矮化果树。

2、幼龄树修剪:幼龄树(1~7年)的修剪要点为整好树形、促进树势、扩大树冠,为早果丰产奠定基础。

①栽后饱满芽处定干,对中央领导干及主枝延长枝于饱满芽处短截,促发旺枝。其余枝条缓放不剪,主干上1.0米以下枝条疏除。

②根据树形要求,从距地面1.0米以上开始,按照螺旋形排列原则,按40厘米左右间距选留基角较大,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永久性主枝,并扶持促势,加速延长生长,达到开心形骨架要求。

③疏除竞争枝、背上枝、过密枝、重叠枝、病虫枝,对主枝侧生枝、下垂枝培养成下垂枝组,促进早结果。

④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前提下,对未选作主枝的临时枝要尽量保留,促进枝条尽快转化,形成花芽,尽早结果。

3、成龄树修剪:成龄树(?8年)的修剪要点为培养结果枝组、扩大树冠、完成整形、实现立体结果。

①对树势旺、树冠较大的树,3年内逐步完成落头开心。第一步选两个较弱枝代头,落至应落高度的一半,第二步疏除落头处的一个主枝,留一主枝,并疏除主枝上的强旺枝和直立枝,第三步再落头至所需高度(即最上部一个主枝距地面的高度),完成开心。

②对中庸偏弱的树,可一次性落头到位,要留20?30厘米保护桩,1?2年后去除。

③逐年疏除临时性枝,为永久枝扩大让路。一是疏除着生在主干上影响光照、体积过大的临时枝。二是根据树体光照情况,适当疏除过低主枝。

④培养枝组:利用下垂枝和果苔副梢连续延伸培养中型下垂结果枝,利用主枝侧生旺枝,通过拉枝使其变向,缓和形成结果枝,结果后利用果苔副梢连续延伸,培养大中型下垂结果枝群。

⑤更新枝组:对连续多年结果,生长势明显衰弱的枝组可采用缩、截、疏的办法及时进行更新复壮。

⑥注意事项:对疏枝所造成的较大伤口及时进行保护,对树冠郁闭、光照差的果园,应进行计划性间伐。多年结果,生长势明显衰弱的枝组可采用缩、截、疏的办法及时进行更新复壮。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摘要:观光果园是将果园作为观光、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一种绿色产业,集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果园既有果品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从旅游产业中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而广大游客可以通过果园的观光旅游使得向往温馨田园生活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那么一个好的观光果园该如何规划设计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观光果园规划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不同果树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观光果园必须根据各地的果树资源、生产条件、季节特征,因地制宜的选用合适的果树品种,切忌求新求异,盲目发展新品。

2、科学定位、突出特色

根据果树生产区域的自然特点,利用果树品种花果期与传统名牌等推出特色经营项目,满足游人求“特”寻“奇”的要求。发掘果树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开发自然、人文景观,结合现代农业技术把特色果树品种、特色果园环境,特色人文景观全方位突显出来,以适合不同游客的旅游观光需求。

3、保护环境多样性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生产优质、无污染绿色果品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能否吸引游客获得观光收入的条件和保障。观光果园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口福”,更重要的是“眼福”。

4、注重文化建设

在遵循果树科学管理的同时兼顾观赏性,使果园突出个性的美感。巧妙融入浓厚的乡土文化,创造出格调古朴,情趣独特,生意盎然的氛围,并采取多种方法,开展趣味性、科普性活动和参与劳作体验,寓教于乐,使游客流恋忘返。

观光果园规划设计内容1、生产用地规划

观光果园是以果树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重点规划内容就是种植果树的园地规划,把整个园地划分为若干个大区和若干个小区,小区是规划的基本单位,其面积大小依地形地势和功能需要而定。根据需要也可规划苗圃、设施区等。道路、排灌渠、防护林、管理用房建设的布局要考虑游览的方便。

2、观光休闲景点和绿地规划

观光果园除了一般果园规划之外,规划休闲观光景点和绿地也是其主要内容,要因地制宜地规划一些园林小品,如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荷池鱼塘等。同时还应建设一些休闲娱乐场所,以满足游客赏景、品茗、谈心、垂钓、棋牌、烧烤之类的休闲需求。依据地形来规划设计,尽量使建筑融入自然,使之有浑然天成之美感。

3、非生产用地规划

作为观光果园建设,应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服务设施及办公、生活设施等非生产性规划。非生产用地的规划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1)道路系统规划

观光果园的道路规划应考虑作业道和观光步道。主干道贯穿全园,与停车场、接待中心、果园、观光景点连接,有条件的还可辟出供游人漫步、游玩山间小道。

(2)排灌系统规划

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水源引水灌溉,做到水少能灌,水多能排,水旱无忧,旱涝保收,现代观光果园可适当规划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水渠营造多考虑游玩需求,有“小桥流水人家”,“泉水叮咚响”的意境则更好。

(3)防护林的规划

果树的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观光游客更渴望能在风景如画,绿树成荫的景观中休闲,因此在果园中规划防护林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起到防风、防旱、防冻的良好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园地的绿化和美化。

观光果园规划设计要点1、季相设计

在采摘园设计时,可考虑四区设置,即: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和冬景区,以此来体现丰富多彩的果园季相景观变化。

(1)春景区:可选各类赏花果树布局在一起,并点缀“人家”景观,既体现万紫千红的春景,又彰显果园人文气息。

(2)夏景区:宜选择高大乔木果树,并合理搭配在果园游览节点位置,合理搭配点缀不同成熟期的果树品种,如早熟苹果、晚熟桃、杏等。也可用一些藤本果树,如葡萄、猕猴桃等,搭建不同形式的廊架,以供人们纳凉、休闲、尝果;

(3)秋景区:主要体现果实和秋色。可把果、叶色彩艳丽的同类果树放要一起(如柿子树),构成较大面积的斑块或带状色彩美,也可点缀色相差大的果树品种,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4)冬景区:主要表现果树的树形美和枝条美,把不同树形的品种布局在一起,充分展示果树的形态美。

另外,在果树景观中,应适当配置一些果树的温室大棚设施栽培,延长观光、采摘时段,使四季品鲜果,隆冬赏桃花的景象成为现实。

2、品类设计

观赏果树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造景时既要注重个体观赏美,又要兼顾到群体协调美。

(1)树形不同的果树因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而形成各异的树形。常见的有蔓生、丛生、灌木和乔木等等。规划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品种特性,进行人工控制,塑造树形。景观设计时,树体大小、高低要错落有序,过廊应使用篱壁形或棚篱形品种;自由休闲区、休憩区应使用丛生或灌木品种;生产区也要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安排品种。总之,既要满足优质果品生产,又要按一定的艺术组景,构成体量更大、视觉艺术更明显的造型。

(2)叶片果树叶片的大小形状、色泽质地各有不同。叶片的颜色从初春的绿色到盛夏的浓绿,再到秋天的红、橙、黄、深绿兼有之。这些特征在做景观设计时一定要细致的研究,叶形过渡要自然有序,还要考虑秋季叶色的协调一致和点缀效果。

(3)花朵是大自然之秀。在休闲采摘果园中,花的色泽芳香、姿容和美妙无疑是最重要的景观元素。不同果树花朵的形状和颜色均不相同,形态特征各异,开花期也不相同。在做设计时就要注意花期接近,色相对比较大,花朵大小相近的可做相邻设置,反之应做分区设置;颜色配置上也要注意由近浅色到远深色,给人以厚重的感觉。

(4)果树的果实形状多样、色泽各异、大小不等。不同种类的果树、同种类果树的不同品种的果实特征也各有千秋。圆、高圆、扁圆型、葫芦型应有尽有;红、橙、黄、绿、紫各色齐全;小如珍珠大如篮球。千奇百怪的果实也构成了独特的果园景观。

3、造型设计

造型设计既要满足果树的生产要求,又要与园林艺术相结合,高度体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

(1)从树形考虑可选用多种常用的树形,安排在毗邻地块,满足果品生产,同时构成鲜明对比的景观效果。把这些果树按协调一致和功用进行整形,再按其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布局,一行一列,呈线性展开,构成一种具有节奏韵律感的果树景观。

(2)充分使用果树丰富多彩的花色、果色通过嫁接,把一个种类的不同栽培品种接在一棵树上,增加果树景观的科学性和观赏价值。也可在一棵树上选择不同花色、不同果色、不同果形、不同成熟期的果树进行组合,这样在一棵树上既有花,又有果;既有幼果,又有成熟果,显示出独特的观赏效果。

(3)注重立体美设计立体设计要充分利用景观园地形,结合乔化果树、矮化果树、藤本果树、丛生果树和草本果树的树形和高差,加上其它园林要素,设计多层次的绿色复合空间,形成丰富的轮廓天际线构成良好的视觉形象。

如何规划建设观光果园按照休闲农业功能的基本要求,可以分成采摘体验区、景观带与景点区三种类型。

1、采摘品尝区

对于采摘园景区内现有的果树,可对其进行适当改造,使其具有观光休闲、采摘品尝、果品销售功能。

2、游道景观带

主要规划布局在果园景区的主干道两侧,宽幅30米左右,可选择适宜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桃、李、杏、樱桃、石榴、大枣等优良品种栽植。合理利用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大棚栽培、延迟栽培等科技手段,确保果园三季有花、四季有果。这类果园主要发挥观赏功能,给游人创造优美环境。

3、观光果园景点

沿果园景区小道成比例向外辐射,按照一园一色的特点建果园景点。这类景点园面积不一定大,但要小巧玲珑、特色鲜明。从品种选择到树体管理,都尽量追求新、奇、特、美。

观光果园设计技巧不同地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背景,观光采摘果园规划布局原则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要点:

1、将观赏植物布置在园区外围,配合园区景观起到美化环境、与外围景观融合的作用。

2、将果树植物布局在园区几个核心区域,既体现果园主题,又便于集中管理,降低养护成本,同时景点集中,便于游人游览。

3、果园内有布局“水景观”,增加灵气,增添秀色。沿泉溪、池塘可设置了观赏性小瀑布景观,开园后还将利用水泵进行循环,以保证水流动。在满足观赏功能的同时,“水系”还能为果园的灌溉用水提供条件。

4、园内丰富果木品种,空间上分区布局。园区结合百果园的地形特征和整体规划,为每一种类的果树专门划分一片区域。

5、配套建设水果品尝、展示、销售、与科普教育中心及其他配套的餐饮、游憩、环卫服务设施。

果园种什么水果果树好果树品种最好选择适宜于本区域的土壤、气候条件和自身的管理水平的果树;品质优良、容易栽培的果树;具较高的树体、花果观赏性的果树;鲜采食用和市场购买食用品质差异大的果树。因此可以考虑樱桃、草莓、葡萄、猕猴桃、枇杷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3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