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什么食品会最畅销?
作为一个资深食品从业人员,通过对这段时间的亲身体会和感触,总结了疫情过后相对最畅销的食品如下:
一,新鲜的果蔬
由于疫情期间物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品种的食品供应相对少,尤其是新鲜的果蔬,既能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又能丰富家庭餐桌。疫情期间很多人出于各种因素考虑会相对比较限制果蔬的购买和食用,有点计划经济时代的感觉,一旦放开,供应会更有保障更充足,那么对人体有益的新鲜果蔬会首推成为最畅销的食品。
新鲜果蔬
二,跨区域的不同地区的特色食品
很多年轻人喜欢旅游,喜欢领略不同地域的美好风光,品尝不同地区的美食,疫情结束开放后,虽然旅游也会逐渐放开,但是限于自身的各种条件,远水解不了近渴,通过网络第一时间购买跨区域的不同地区的特色食品就成为最快捷满足想法的手段,自然会迅速增高购买率。
三,适合聚餐的食品
疫情期间为了防控需要,大家都会尽可能减少聚餐,避免出现各种由于聚餐导致的问题,所以一旦危机解除,聚餐的次数会增多,那么适合聚餐的食品,比如说烤全羊、整鸡、排骨、海鲜等等食品的需求会骤然增高,自然就成为了畅销的食品。
四,保质期长可以用于家庭储备的食品
有了这段经历之后,大家的各种意识会增强,囤货为家庭储备应急食品也会成为一种趋势,那么相应的诸如午餐肉、压缩饼干、方便面、自热米饭、冻干水果、冻干蔬菜、冷冻奶制品、冷冻肉类、功能性饮料等保质期长且能够快速补充人体能量的食品会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
午餐肉
很多家庭可能会采取定期更新库存的方式来保持自己家庭的应急食品储备都在保质期内,能够在很多突发情况出现的时候,解决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
五,大健康类的食品
健康的概念也会更加深入人心,因为如果自身身体好,免疫力强,那么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所以大健康类的食品也成为最畅销的食品之一,主要有:
1. 保健类食品,比如黑桑葚、红枣、黑枸杞、桂圆、海参、阿胶、蜂胶、花粉、灵芝粉等等具有保健功能的药食同源的保健类食品。
2. 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鲜食食品,比如说虫草花、白灵菇、鸡胸肉、牛肉、深海鱼等等
总之随着大家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只要对身体有好处,能够提高自身免疫,能够增强保障的食品,都有可能成为畅销的食品。
日本的蔬菜价格暴跌。东京12月中旬的批发价格比前几年(过去5年的平均值)低了20%,是11年来最低的。受物价下跌影响,日本也在时隔13年后于12月启动了紧急供需调整措施。一方面,受暖冬影响,叶菜等蔬菜生长加快;另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反弹,餐饮住宿设施需求蒸发。天气持续转暖,家庭对火锅的需求减弱。
12月中旬,东京4个批发市场的日本国内蔬菜整体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97日元(约合人民币12.4元),比往年下降20%。同比增长18%。12月中旬,这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叶菜降价更为突出。从东京中央批发市场周市来看,12月第二周(11日至17日)白菜批发价格为15公斤346日元(约合人民币23.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萝卜批发价格为10公斤432日元(约合人民币27.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生菜也下降了50%。
由于今年没有台风登陆,秋季连续降雨将减少。气温比往年高,叶菜生长迅速。茨城、千叶等日本主产区货源充足。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了中国在日本的蔬菜价格,中国蔬菜在日本的价格不断上涨。日本2019年进口新鲜和冷冻蔬菜186万吨,其中约一半产自中国。虽然中国蔬菜在日本超市货架上不太常见,但与日本国内蔬菜相比,中国蔬菜更便宜,质量也在提高。
日本餐饮业长期使用中国蔬菜。从日本进口的大蒜和洋葱90%产自中国,但进口量已开始减少。春节长假结束后,由于出行限制等原因,从事清洁剥皮的中国加工厂推迟复工。从2月中旬开始,部分企业的大蒜进口量已从往常的一半下降到2月中旬的水平。从中国购买的去皮洋葱达到每公斤120日元左右,比春节前高出30%。中国生产的生姜占日本进口的大部分,东京的平均批发价上涨了5%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5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