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是哪三农?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0 23:49:32
三农分别是农业、农村、农民。
三农概念和三农问题的提法,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和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而独特的理论创造。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扩展资料:
2004年中国城镇化率只有41.76%,2018年城镇化率达到60%,15年时间城镇化率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十多年时间的快速城镇化,由每年的量变积累为现在的质变。
2004年的“三农”问题与当前的“三农”问题,已经不是同一个“三农”问题。
当前“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在人财物大量流出背景下,如何保持农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从生产秩序来讲,大量农民全家进城,他们是农村土地的承包者,但是他们不再种地。
而种地农户仅靠自家承包地无法获得适度土地经营规模,他们就要求流入土地以扩大经营面积。当农村土地承包者和经营者越来越分离时,采取何种农地政策,国家财政如何支农,就有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内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农问题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5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