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怎样做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投资热的原因主要是近两年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不少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和周围的环境问题。”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研究所所长和文龙说。家乐福食品部商品总监曾昭栋透露,目前在上海的19家家乐福门店中,有机蔬菜的销售量约占全部蔬菜销量的5%~7%,每家门店平均每天销售600公斤有机蔬菜。由于有机蔬菜的价格偏高,从销售额来看,平均占到全部蔬菜的22%。在古北、金桥、联洋等外籍人士和白领偏多的门店,卖得更好一些,销售额约占到30%。

怎样做有机农业

“刚开始那两年,因为从无到有,销售额每年同比上升30%~40%。后来销售稳定后,每年同比上升15%。”曾昭栋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上海居住的外籍和“海归”人士越来越多,对有机蔬菜相当了解,同时一些年轻的高收入群体也愿意尝试这种健康食品。此外,有机蔬菜的品种越来越丰富,除了蔬菜,现在还有各种杂粮。“刚开始,普通家庭可能觉得买有机菜心回来做家常菜太奢侈,其价格一般是普通蔬菜的5倍左右。但冬令季节磨芝麻糊的话,就愿意多花一点钱买有机的来尝试。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就养成了不定期购买一两样有机食品的习惯。”

不过,曾昭栋也认为,目前有机蔬菜的品牌选择还不够多,有些消费者每种都会尝试,但是还很难形成品牌忠诚度,消费习惯也比较随意。

多路资本盯上有机农业

“2005年之前,投资有机农场的大多是小资本,运作起来也比较谨慎。当时上海有机农场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是100亩、200亩的小农场。”和文龙介绍,“现在许多大的风险资金开始关注这个领域,投资规模也扩大到一两千亩的农场。一些风险投资商已经进入这个领域,比如上海同脉食品有限公司就是由‘风投’发起成立的。”

外资、个人资本也开始对有机农业发生兴趣。据了解,德国人卫能(GuyWiener)3年前买下了位于松江的上海崇本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每日生产的“锦菜园”有机蔬菜销往家乐福、乐购等各大超市。2008年9月,上海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彩虹农庄”正式开始营业,产自嘉定、青浦、金山等300多种沪郊特色农产品都可以在网上买到。目前“彩虹农庄”已经拥有200多位企业客户,一笔单子就可以销掉20万元的农产品。

和文龙透露,有一家开发过大型楼盘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上海崇明岛建立了数千亩的有机种植基地,招聘了曾经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技术人员办起了有机农场。

经营“彩虹农庄”的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詹锦川也透露,她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包括国企和民营企业,这一行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发展有机农业要过“耐力”关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可能是有机农业最先发展起来的城市。“上海的政府部门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无论是从生产技术水平,还是从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消费者对此的接受程度来看,上海都处于全国前列。”

不过,有机农业并不是有了大笔资金就能发展起来的。经营有机农场需要大量周密的技术储备,周期也相当长。和文龙说:“曾施用过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的土壤,要经过2~3年的转换期,才能将土壤中的残毒慢慢消除,孕育出真正的有机农产品。”

以建立质量追溯为例,詹锦川介绍,“彩虹农庄”一直在推行档案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对每棵菜产自哪家农场的几号大棚、用过几次用药、何时收割这样的细节都要详细记录,每天农庄的46家合作伙伴都要将数万枚农产品身份辨识条形码贴在他们生产的蔬菜、肉类或奶制品上。他们开发的这种32位身份辨识条形码,能保证其唯一性,但它不能与市场上常用的13位的商品条形码兼容,因此每个辨识条形码会为每盒蔬菜增加不到一分钱的成本。“别小看这些钱,日积月累,对农产品来说,增加的成本相当可观。如果要增加实名照片,其成本将更高。”

复杂的认证系统、苛刻的认证标准、长时间的转换期、大量专业有机农业技术人员、严格的质量追踪体系……有机农业的条件之多、成本之高,令很多投资者认为根本无法达到要求而退缩。一些投资者抱着赚快钱的心理进入这个行业后,才发现要等待很长时间,承受不了这个心理落差,往往半途而废,恢复常规种植或者把农场转手卖给别人。

有机农产品的发展途径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现有的农贸市场模式,但要完全取代它并不现实。这是因为有机农产品在种植、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门槛,其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能接受或需要。

然而,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农业的关注增加。一些创新的发展途径,例如直接从有机农场送货上门、社区支持的有机农业(CSA)、有机农产品的电商等,都在为有机农业提供新的销售渠道。这些新型的销售模式既能够降低有机农产品的成本,也能够让消费者更方便地获取有机食品。

另外,国家也在推动和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例如提供补贴、提供技术指导等,这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总的来说,有机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补充和丰富现有的农贸市场模式的过程,而不是完全取代它。两者可能会共存,并互相促进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5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