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农产品需要食品经营许可证吗?
法律分析:销售初级农产品无需食品经营许可证。依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在我国,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都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食用农产品指的是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农产品,销售时应按照要求进行包装或附加标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五十七条 食用农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业活动,指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等农业活动,以及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指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干燥、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
农产品标准分为哪几级,初级加工需要什么证件
如果是食品加工企业的,必须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1、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小作坊是不用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因为小作坊达不到发证条件,但是它又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发证条件可以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如果是食品加工企业的话,是必须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的。
2、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应当先行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主体资格。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以营业执照载明的主体作为申请人。
3、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应当向申请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及其周围环境平面图、各功能区间布局平面图、工艺设备布局图和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四)食品生产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五)进货查验记录、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记录、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安全食品召回、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扩展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进行现场核查。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时,可以根据食品生产工艺流程等要求,核查试制食品检验合格报告。在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现场核查时,可以根据食品添加剂品种特点,核查试制食品添加剂检验合格报告、复配食品添加剂组成等。
现场核查应当由符合要求的核查人员进行。核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核查人员应当出示有效证件,填写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表,制作现场核查记录,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由核查人员和申请人在核查表和记录上签名或者盖章。申请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核查人员应当注明情况。
凤凰网-食品加工小作坊是否要申请生产许可证
百度百科-食品生产许可证
农产品标准一般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农产品初级加工一般需要生产许可证和生产资格证书,具体以当地的政策为准。农产品初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一次性的不涉及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即对收获的各种农新产品(包括纺织纤维原料)进行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沤软或大批包装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活动,以及其他农新产品的初加工活动。
一、农产品标准分为哪几级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代号为?GB?)和推荐性标准(代号为?GB/T?)。
2、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它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农业行业标准由农业部组织制定。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行业标准在相应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3、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指由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
4、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指在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国家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二、农产品初级加工需要什么证件
1、农产品初级加工一般需要生产许可证和生产资格证书,具体可到当地农资部申请,然后还要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2、农产品初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一次性的不涉及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即对收获的各种农新产品(包括纺织纤维原料)进行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沤软或大批包装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活动,以及其他农新产品的初加工活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19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