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韭菜疫病的防治方法

韭菜疫病是韭菜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韭菜、葱类和大蒜等蔬菜。露地、保护地栽培韭菜均可危害,保护地栽培重于露地栽培。梅雨期长、雨量多的年份发生危害重。

韭菜疫病的防治方法

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枯萎,直接影响产量。

韭菜疫病怎么防治?韭菜疫病的防治方法危害症状根、茎、叶、花苔等部位均可被害,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重。

叶片及花苔染病,多始于中下部,初呈暗绿色水浸状,长5~50毫米,有时扩展到叶片或花苔的一半,病部失水后明显缢缩,引起叶、苔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白霉(孢子囊梗及孢子囊)。

假茎染病,水浸状浅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湿度大时,其上也长出白色稀疏霉层(即为病原菌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

鳞茎被害,根盘部呈水浸状,浅褐至暗褐色腐烂,纵切鳞茎内部组织呈浅褐色。

鳞茎被害后影响植株的养分贮存,生长受抑,新生叶片纤弱。

根部染病后变褐腐烂,根毛明显减少,影响水分吸收,大大缩短根的寿命。

发生特点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 de Haan侵染所致。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卵孢子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风雨或水流传播,萌发后以芽管的方式直接侵入寄主表皮。

发病后湿度大时,又在病部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重复侵染。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25~32℃,相对湿度90%以上。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韭菜疫病的主要发病盛期5~9月。

韭菜疫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

连作、田间积水、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棚室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年度间梅雨期长、雨量多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要点①轮作换茬:发病地与非葱蒜类蔬菜轮作2~3年,避免连年种植。

②清洁田园:韭菜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防止病菌蔓延。

③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④加强栽培管理:选好田块,精细整地;深沟高畦、清沟排水;韭菜分苗时严格检查,不从病田取苗栽种;保护地要及时放风、降低棚内湿度。

⑤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

药剂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悬浮剂800~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

韭菜疫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要点,就给大家讲这么多,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学以致用,栽培出优质高产的韭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到农业之友--韭菜频道,查看更多关于韭菜的信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