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银川中央空调维修价格

银川是宁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也是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中央空调作为一种常见的空调方式,在银川城市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作为一种机电设备,中央空调在工作过程中也难免出现故障,这时需要进行维修和保养。下面将为您介绍银川中央空调维修价格情况。

银川中央空调维修价格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中央空调维修价格因故障类型和维修难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故障维修费用会比较低,而较为复杂的故障维修费用则会较高。以下是一些针对银川中央空调常见故障情况的价格参考:

1.中央空调清洗保养价格

中央空调清洗保养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它可以解决中央空调杂质积聚,减少功耗和减少维修费用。目前,银川市中央空调清洗价格普遍在300元-800元/台,价格的高低视空调型号和复杂程度而异。

2.中央空调维修价格

中央空调维修价格因故障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常见的故障维修价格会比较低,而复杂的故障维修费用则会高一些。银川市中央空调维修价格在300元-1000元/次不等。

3.中央空调更换新配件价格

如果中央空调部件损坏或老化,需要进行更换,这时候会影响中央空调的正常工作。一般来说,更换部件价格比较贵,视具体部件来定,价格范围在500元-2000元之间。

综上所述,银川市中央空调维修价格在300元-2000元之间,视故障类型和维修难度而定。如果您的中央空调出现故障,建议及时联系专业维修公司,以保证安全和效果。

近期蔬菜为什么涨价了

凛冽的寒冬还没到来,“菜篮子”先沉了。

西兰花10元一斤,菠菜15元一斤,韭菜花更夸张,达到了18元一斤据农业农村部“全国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检测显示,进入10月份后,蔬菜价格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同比上升27.4%。

要知道,目前集贸市场的猪肉平均价格仅10.5元/斤,“菜比肉贵”成了真实又魔幻的吐槽,各种调侃段子也是层出不穷:前年猪肉炒白菜,舍不得放猪肉,今年变成了舍不得放白菜,穷得只能吃肉了。

可以说,狂飙的蔬菜价格,已经影响到了每一个家庭。有网友表示,价格太贵钱包撑不住,也有网友认为,菜农太不容易了,赶上“好行情”能让他们大赚一笔,也算是安慰了。

那么问题来了,菜价身价倍增,菜农真能大受其益吗?答案可能出人意料。

菜价为何会大涨?

事实上,从9月19日开始,有着中国蔬菜价格晴雨表之称的山东寿光,已经发现了“异常”。蔬菜价格指数连涨四周,且还有继续上扬的趋势。

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内,批发商们为收购菠菜而“大打出手”。去年同期的优质菠菜价格为2元/斤,今年已经抬到了5元~8.5元/斤,即使翻了几倍,也不够抢。

“太潮了,叶菜太烂了,至少损失一半以上。”和批发商们比起来,菜农的焦虑有增无减,“水在地里渗不下去,变成明水,好多人家的菜直接全被水泡坏了”。

蔬菜一年种两季,早的在6月20日前后,中期的在7月10日前后下籽,按照规律,可以充足供应,但事与愿违的是,今年的降雨量比往年明显偏多。

尤其九月下旬以后,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且降温迅速。受大范围、长时间连续降雨影响,不仅是山东,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蔬菜产区均出现菜田受淹现象。

也有村民建了温室大棚种蔬菜,同样损失惨重。由于大棚的外架需要架在土坡上,大雨浸泡后土质松软坍塌,整个也就垮了,大棚虽能挡住雨,却拦不住水,种子根本种不进去,就算勉强种进去了,出苗也很稀。

蔬菜采收困难,又导致收购成本大幅上升。露地种植的蔬菜,通常是机械采收,现在由于积水严重,只能通过人工采收。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纷纷上涨,就拿复合肥来说,仅9月份,化肥原材料价格的同比涨幅都在1倍以上。再加上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暖棚费用增加,不断拉高着蔬菜种植成本。

蝴蝶效应下,不少商户只得采取迂回路线收菜。比如,北京市场上的菠菜主要来自山东聊城,由于减产严重,只有辽宁有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西兰花主要来自河北廊坊、邯郸,但今年只能从宁夏银川大量采购。

非主产地本就缺少规模经济的优势,加上运输费用陡增,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值得一提的是,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年内已经涨了13次,星星点点的因素堆积在一起,最后就通过菜价反映到了餐桌上。

至于这轮菜价还要涨多久,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晶给出了预测:“短期内易涨难跌,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秋冬茬蔬菜定植,预计冬天蔬菜价格整体偏高。”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指出,随着降雨减少,蔬菜生产会有所恢复,但目前蔬菜基本属于散户运营模式,加上元旦、春节的到来,市场供需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接下来几个月蔬菜价格维持高位的可能性较大。

尽管如此,菜农们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是愁云惨淡一片。因为天气原因,今年的蔬菜产量不仅大不如前,再算上前期投入的种子、育苗、地租、人工、水电费、农资等费用,几乎赔得血亏。

菜农真能受益吗?

蔬菜的特殊性,决定它们不能进行长期存储,时效性极短。因此,虽然菜价上涨,但消费者如果不愿买单,农产品批发商就会减少收购,最后菜只能烂在地里,两头不受益。

犹记得今年3月底,一则短视频揭开了“菠菜贱农”的面纱——在邯郸市的一个农贸市场附近,由于车上的菠菜迟迟卖不出去,一对农民夫妇,最终不得不将这车1300斤的菠菜,以15元的低价,既不舍又无奈地处理给了菜贩。

如今,时间才过去半年,菠菜却从当初的无人问津,到了“菜比肉贵”的地步,但已无菜可收的菜农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菠菜价格不断飙涨,而坐以待毙。

“手里有菠菜的菜农,可能还能赚点钱,但这个钱,只能说是老天爷赏的,到明年又该亏钱了。”有奔赴东北进菠菜的菜贩表示,“现在东北的菜农很高兴,但他们想不到,只要菠菜供应恢复正常,还有谁会担着每斤菠菜光运费都要一块多的风险,千里迢迢去进货?”

通常来说,蔬菜交易过程中有包括菜农、菜行、批发商、零售商和购菜者这几类参与者,处于金字塔最下层的菜农,对定价没有任何话事权,能控制价格的往往是菜行和批发商。

菜行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在蔬菜成熟时大量收购,待得菜价涨到最高点时出手,此后蔬菜会流进全国各省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再由批发商转入各大商超进行零售,超市会根据批发价格最终定价。层层加码的过程中,菜农始终是最弱势的一方,能获得其中的一成收益,已是万幸。

而无论蔬菜生产、加工还是流通,这条产业链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种成本的攀升,一方面让蔬菜的批发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也让蔬菜利润率不断走低。

根据农业农村部重点检测的28种蔬菜年均批发价来看,2011~2019年,我国蔬菜价格呈现着波动上升的趋势。

但价格上涨,并不代表着“赚钱”。据农业农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蔬菜行业利润率高达85%,这一数据到2018年将为40.09%,整体蔬菜成本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8年时间,跌了约45%。

“想要把菜经营得好,还得砸更多的钱。”在河北省正定县西舍村,清源禾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清山介绍,由于环保要求,近年来合作社在农药的使用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尽管今年肥料一再涨价,也只能硬着头皮用。

“这些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虽然提高了蔬菜产品质量,但也增加了投入成本。”黄清山说,除此之外,真空预冷等设备的投入也很大,“这个账不能细算,细算就该哭了。”

就像无法走出的怪圈,菜价卖的再高,但菜农就是不赚钱。对于这点,黄清山感到无奈:“有年夏天,市场上的香菜曾卖到了每斤五六十元甚至80元,但因为天气影响,地里香菜少,没了量,还怎么赚到钱,多数情况下,某种菜价格很高时,广大菜农基本是处于亏本状态的。”

时至今日,大部分人还是一味将菜农的处境归结于“盲目跟风种植”,但蔬菜行情变化极快,踩到点上并不容易,能感受到今天市场对菜的需求,却无法预知明后天会是怎样的行情。

其次,正常的生产情况下,蔬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一到上市季节,基本都是批量上市,在相关产品的原产地附近,经常出现烂市的情况。

好在农业部门已经开始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指导农业种植,但探索尚未完全成熟,靠天吃饭的菜农,仍然要面临冒险的“博弈”。

通货膨胀来了吗?

一说到涨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通货膨胀,今年尤其明显。

不只是蔬菜,各类商品价格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上涨,上到大宗商品、能源,下到毛巾、纸巾等日用品,全球都涨了一轮。

印度蔬菜价格翻番、日本肯德基无薯条可卖、韩国一公斤牛肉1090元通货膨胀的舆论压力下,国外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疯抢潮”,宜家、沃尔玛的货架被购买一空。

按照经济学理论,如果货币发行多了,会使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但需要厘清的是,央行并没有大量印发货币,国内此次蔬菜大涨,更多是因为极端天气因素,导致蔬菜大减产,从而引发供需失衡。

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网络上也有人不断宣扬“通胀来了”,再看看现在,猪肉已经跌破成本价格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本次菜价上涨的种类大部分是绿叶菜,而像胡萝卜、土豆等农作物,并没有出现离谱的价格。

此外,蔬菜生产周期短,叶菜如小白菜、菠菜、韭菜等生产周期约在30~50天左右,比猪肉这种动辄大半年的生产周期要好太多,因此,供应端的问题也只需要这点时间就能缓过来。

退一步讲,我们还有“菜篮子工程”兜底,这项在1988年就开始建立的服务体系,正是为了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局面而生。

历经33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从一个蔬菜匮乏的国家,一跃成为全球蔬菜最丰富的国家,产量、消费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居民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蔬菜。

目前,我国蔬菜产销量已占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年产量超过7亿吨,人均占有量1000斤,平均一天约三斤蔬菜,从长远来看,供应方面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所以,蔬菜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的概率是不大的,反过来,此次的蔬菜价格上涨,也不是因为通货膨胀带来的。

再多说一点,我国还是全球唯一拥有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大部分商品基本都能自给自足。

近来年,我国还在不断增强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尤其在粮食、能源、矿石等原料方面,当价格出现大幅异常时,我国会动用储备物资,保障供给从而平抑物价。当大宗商品的价格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就能维持在目标范围之内了。

尽管供应链暂时受阻,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北方雨季的结束和南方蔬菜的上市,不久后就能看到菜价的渐渐回落,大可不必为恐慌而恐慌。

不如趁着菜价还未降下去之前,先享受难得的“吃肉自由”吧。

在做菜的时候一般都是会讲究荤素搭配的,那这蔬菜在我们的饮食中有什么样的功效和作用?为什么近期的蔬菜都出现了涨价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蔬菜的功效和作用

菠菜:菠菜可以通血脉,止咳润肺,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而且能够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消化。

油菜:油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对进入人体内的致癌物质有吸附排斥的作用,有防癌的功能。油菜还能增强肝脏的排毒机制。

萝卜:萝卜具有下气宽中,消积导滞,止咳化痰的功能,常吃可以治疗胃气上逆,食积胀饱等。

西红柿:西红柿可以美容,还可以助消化,促进骨骼钙化。

近期蔬菜为什么涨价了

“前期连续降雨对蔬菜的生长造成了影响,蔬菜受到冻害、浸泡、物理损伤,而这些影响并不会在异常天气结束之后复原,很多蔬菜出现烂根、烂心等现象,只能被丢弃,会影响整个一茬蔬菜的供应,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在分析本轮菜价上涨原因时,张玉玺说,北京的蔬菜供应是输入型的,在不同的时间吃不同产地的蔬菜,“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恰恰吃的是10月份降雨区的蔬菜,受到降雨影响比较明显,产量大幅减少。”

张玉玺介绍,今年9月份,他还去山东、河北、河南等产地看了秋季蔬菜的长势,“非常好,大家都认为今年秋季蔬菜供应会好于往年,但没想到出现这样的连续降雨天气。”他说,一些产地,如山西原本是蔬菜输出地,今年也要从外地拉蔬菜保障本地供应。“可以说之前主要供应北京市场的一些产地蔬菜,现在要供应全国。”

除了降雨,连续10多天没有太阳,一些大棚蔬菜生长受到影响。近期虽然降雨减少,光照充足,北方大棚生产的黄瓜、圆茄、长茄的产量有所回升,价格也出现松动。但是由于降温,大棚西红柿成熟时间延长,“秧上的西红柿不变红,采摘量下降,价格也在上调。”由于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菜价居高不下的状态在短时间内难以扭转。

据新发地统计,10月26日北京新发地蔬菜供应量1.52万吨,比平常偏少。“正常来说要保证价格平移稳定,市场的蔬菜供应量需要在1.8万吨以上。”

北京10月以来部分菜价涨超50%

10月26日,今日,北京市召开第24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十一过后本市蔬菜特别是叶类菜价格持续上涨。监测显示,近期批发端蔬菜供应量有所下降,由于本市流通渠道的多样性,市场终端货源仍然充足,供应平稳。但十月份以来,蔬菜价格总体呈波动上行趋势。10月1日-25日,我市蔬菜平均批发价,月环比上涨39.8%;综合零售价月环比上涨20.4%。部分叶类菜、鲜嫩蔬菜上涨幅度更大,有的超过50%或更多。

隔夜蔬菜可以吃吗

隔夜菜一般能吃,但是最好不要吃,因为大多数绿叶蔬菜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再加上蔬菜放置时间过长,使蔬菜中营养成分会随着时间流失掉。而且食用后容易对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负担,并且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还会引起中毒的现象,平时最好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5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