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多因素影响蔬菜批发价上行,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吗?

对于有很多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当中都非常的注重自己的饮食习惯,因为一个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他们在生活当中变得更加健康,对于很多人来说蔬菜是生活当中的必需品,而且蔬菜的价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面影响他们购买蔬菜的频率,对于很多的人来说,他们都发现蔬菜的批发价格已经上升了,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疫情导致蔬菜的产量降低,并且蔬菜的运输也非常的不方便,下面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多因素影响蔬菜批发价上行,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吗?

一、疫情导致蔬菜运输不方便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他们在疫情期间所购买东西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快递,然而有的很多的人都发现快递在疫情期间的速度非常的慢,因为快递需要层层的消毒才能够送到消费者的手中,而对于蔬菜来说也是如此,对于那些需要远距离运输的蔬菜来说,它们也需要消毒或者是检测才能够流入到市场当中,所以蔬菜的价格有所上升也是非常正常的。

二、人们对于蔬菜的需求量增加

随着年关将近越来越多的家庭当中开始存一些蔬菜准备过年,这也就导致用户们对于蔬菜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如此一来因为蔬菜的运输非常的不方便,这也就导致蔬菜的批发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三、因为疫情蔬菜的产量降低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在疫情将近的时候,人们都是需要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的,然而对于一些菜农来说也是如此,然而因为这些菜农也需要居家隔离,就会导致蔬菜的产量变得很低,如此一来蔬菜的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我对?多因素影响蔬菜批发价上行,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吗??的回答,如果您还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这几天,上海因为疫情的原因,买菜,尤其是新鲜蔬菜变成了一个社会热题。其实每一次疫情发生带来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新鲜蔬菜的缺乏和涨价,这不难看出我们国人对于新鲜蔬菜的依赖性。

中国人有多爱吃蔬菜?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7年的数据,中国人均蔬菜消费量为377.17千克,位列世界第一,是美国的3.3倍,是日本和印度的4倍,韩国人的5倍。中国农科院2019年报告显示,中国蔬菜总消费量为52245万吨,分到我们每人每天就是1.04千克。

当然,这个数据包含了运输生产损耗等,实际上我们每人每天平均消费蔬菜在0.34千克左右,这已经是个很恐怖的数据了,要知道世界第一发达的美国人均每天消费蔬菜仅有0.1千克左右。

在我们眼里,不吃新鲜的绿叶菜就会不健康,这是中国人的社会共识,什么都好说,没有蔬菜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如今买菜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困难,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回想一下疫情最初的时候,有人提出了口罩市场化,这几天网上也有人提出了蔬菜市场化,放开限制,让蔬菜涨到天价就能解决这些地区的蔬菜供给问题。好家伙,这个理论大家听起来就很鬼扯,但它确实符合市场经济逻辑,问题是符合逻辑就可行吗?

可以预见的是蔬菜市场化,任由蔬菜涨价,势必会激发民众的愤怒和不满。那么针对稀缺性的资源,应该怎么办呢?

疫情之下,人是不能自由流动的,作为买方却不能自由选择卖方,就算有再多的蔬菜,市场本身已经失灵了。蔬菜本身的价格并不贵,我们之所以买菜贵,是因为其中最大的成本的人力成本,蔬菜零售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我们批发市场的蔬菜根本不值钱。

2019年中国蔬菜产量72102.56万吨,哪怕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蔬菜产量还是到了72700万吨,不降反增,可见我们在供给上毫无压力,这一切都要感谢1988年提出的“菜篮子工程”,这是以统一全国调拨各个地区的蔬菜供应的工程,南菜北运,西菜东送,保障全国人民都能吃得上新鲜蔬菜。

那为什么菜却贵了起来?因为勤劳的中国劳动力开始涨价了,现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菜比肉贵的情况。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转移支付,廉价的劳动力已经不可能再拥有了,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去接受这一现实。

目前蔬菜的价格在大城市中之所以还能保持相对较低的价格,原因就在于菜篮子工程的高瞻远瞩,它把蔬菜本身的种植成本压了下去,从而使得大部分蔬菜的涨幅不至于太惊人。但因为劳动力被限制了流动,无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价格上涨,这个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看得见的手去调控”。

在疫情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不能拍脑袋去思考,更不能听网上的风言风语,而是要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思考周全。我们要相信,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前景的,有困难有阻力,但我们终将越来越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5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