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三农”为乡村振兴加“数”度
培育“新三农”为乡村振兴加“数”度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超大城市治理面临不少挑战。对此,市政协委员、腾讯公司副总裁兼西南区总经理认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就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有力抓手。?
重庆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为43.3%,居于西部首位,处于全国前列,已成为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高地。总经理在调研中发现,虽然重庆数字乡村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干部群众的数字技能素养、乡村治理服务的数字平台建设、乡村电商数字新业态的发展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要补齐这些短板,总经理建议抓好“新三农”培育:将手机应用小程序转为“新农具”,把乡村电商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培养具备数字技能素养的“新农人”。
提升干部群众数字素养,培养“新农人”。
联合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企业团队等多元主体,通过在线视频、集中授课、场景实训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乡村干部群众在政务平台、手机应用、直播电商等方面的数字应用技能素养,以及安全规范使用意识。
做好乡村数字平台建设,用好“新农具”。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联动,农户驱动”,通过数字技术服务,帮助乡村小农户对接外部大市场,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做好公共平台服务,升级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识,推动土特产品跨境打入海外市场。
培育乡村电商经营主体,干好“新农活”。
在返乡青年、农村能人和留守妇女等群体中,发掘培育电商能手,通过集中培训、直播实训和物流配套等多种扶持方式,带动周围村民以乡村电商带动就业致富。延伸乡村电商产业链,通过直播电商、短视频、游戏电竞和自媒体等数字工具,打通农产品的田间、生产间和直播间“三间房”,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特产、文旅和民俗的名片招牌。
立足“三坚持”做“三农”青年干部
“三农”工作是立国之基、治国之本。作为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要用思想去指导实际行动,让青年干部的热血浇灌出“三农”丰收之花。
坚持学深悟透,做懂农业的青年干部。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具体不可替代性,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根本。青年干部如果想要在广阔的农村舞台上有一番作为,那么学深悟透就是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是懂知识,基础的农业产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了解域内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情况,普通病虫害的防治和防止野生动物的侵袭等;
二是清基础,青年干部要对域内农业产业发展形势和优势产业相关情况有全面的掌握,也要对域内山川河流和人文知识有着充分的了解,农业未来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是以农业为基础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要做到结合各级农业发展目标打造属于自身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三是知政策,青年干部要利用学习能力的优势,不仅要了解国家政策的内容,更要了解出台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制定符合区域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又具有优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项目,从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坚持绿色创新,做爱农村的青年干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土地是农民的根本,也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产业发展和绿色环保从来都不是相对的命题,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要求青年干部要坚守绿色创新,把“爱农村”放在首位,既要守住农村的绿篮子,也要守住农村群众的钱袋子。
发展新思路,才能解决大难题,不断摸索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将产业发展链条不断拓展,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比如发展“认养农业”等,解决农村因劳动力外流导致的土地抛荒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做爱农民的青年干部。做基层工作说到底做的是人的工作,农业发展需要群众,农业发展为了群众,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青年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宣传党的政策,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走出一条让群众满意、群众认可的致富之路,夯实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康庄之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6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