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农资 >

猪能不能吃棕榈粕?

棕榈粕纤维含量高,标准的应该用在反刍动物饲料里猪可以吃,没有害处棕仁粕亦称“油棕仁渣” 或 “棕榈仁渣” ,英文名为“Palm Kernel Cake”

猪能不能吃棕榈粕?

或“Palm Kernel Expeller”(简写PKC或PKE)。它是在榨压棕榈仁时,除去棕仁油的剩余物,初呈黑色泥块状,经去除杂质和控制水分加工处理后呈褐色小颗粒状。 主要产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主要加工出口地:马来西亚。2.1营养指标粗蛋白:14~17%粗脂肪:8~10%粗纤维:15~20%消化能:13.08兆焦/公斤粗灰分:5~7%磷锰铁等元素含量丰富,富含维生素B、E等水分:12%富含多种氨基酸气味:咖啡味和酒香味色泽:咖啡色其特点是:1. 营养丰富均衡,蛋白质氨基酸较平衡,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适口性好消化率高。2. 经高温后杀灭各种细菌,无污染,而且高温高压后营养组织重新组合。提高蛋白质和脂肪酸的品质,去除真菌、细菌以及有碍消化吸收的物质。3. 去核加工后,质感细腻,禽畜爱吃。4. 低于12%的水分,耐储存,放置安全,储存时间长达10个月。5. 可代替10~30%的玉米,也可用于蛋白质补充原料,适用于水产以及各种禽畜养殖。棕榈粕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棕仁粕的粗脂肪含量高,通常将其归为能量饲料使用,可按1:1替代玉米或麸皮,

或在替代时与蛋白饲料一并综合考虑到其中的氨基酸组成。使用棕仁粕替代玉米最直接的效果是饲养效果一致但成本大幅降低,从而使效益显著提高,使饲料企业、畜牧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棕仁粕价格低、无霉性、无副作用,其特别适合于反刍动物的饲养,如牛、羊、马、鹿等,在控制比例的情况下,也可适用于一般家畜如猪、鸡的饲料中。1.猪猪饲料中适量搭配棕榈粕可降低饲料成本,生长肥育猪前期饲料棕榈粕用了以3~%为宜,后期饲料棕榈粕用量可提高到5~7%,种公、母猪饲料中棕榈粕用量可为8~12%,仔猪可少量使用。2.鸡鸭棕榈粕可补充鸡所需的能量、维生素、锰及其他微量元素。配合甘露聚糖酶可用于5~8%左右,代替玉米,且不仅不会影响适口性,还可进一步提供磷、钙、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棕榈粕对鸭来说是优质的蛋白能量饲料,还可提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小鸭料添加2%足有,肥鸭料可添加5%足有,代替玉米或者DDGS,配合甘露聚糖酶用量可提高8~10%。对于蛋鸡、蛋鸭可作为蛋白补充饲料提高生产性能,大大降低饲料成本,且其毒副作用远远低于其他杂粕。 3.反刍家畜与单胃动物不同,棕榈粕所含有10%左右的脂肪为天然过熘胃植物脂肪,90%可过熘胃,在小肠内吸收率高。棕榈粕可用于反刍动物饲料不仅能值较高,适口性好,还能够提高优质的纤维,在奶牛、肉牛饲料中可用至15~30%。在日粮中可直接添加饲料可提供较高的高物质,添加量可以再10~15%,可提高牛乳和牛肉的品质。 4.水产饲料棕榈粕用于水产饲料可添加5~10%,所提供的能力值要高于麦麸,且其提高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要高于,麦麸、玉米等其他能量饲料、微粉效果好、增加水产饲料颗粒粘合度。

首先调质是关键:如果调质不充分,则直接影响小型饲料颗粒机造粒质量;其因素主要包括调质时间、蒸汽压力、蒸汽温度等,其结果主要指标反映在调质水份和调质温度上。调质水份过低或过高、调质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对造粒质量有较大影响,尤其过低均会使饲料颗粒造粒不紧密,颗粒破损率和粉化率增高,不仅影响颗粒质量,而且经筛分后的粉料反复制粒,会使加工成本增高,一部份营养素损失。

时间:粉碎的原料在调质室内停留的时间范围变化很大(7-120秒)。调质室的大小则是决定粉碎的原料停留时间的决定因素。近年,制粒机的调质室趋于大型化,以便增加原料在调质室中的停留时间,提高调质程度。对于没有足够空间安装大型调质室的,很多公司将两个调质室串联到一个制粒机上以加倍停留时间。这种做法也有效地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

涡流:蒸汽进入后必需与调质室内的饲料粒子直接接触,使每一个粒子都能够被适当的加热并接受到所需的水份。饲料和蒸汽应在尽可能近的位置进入到调质室。调质室的轴由很多桨可以搅拌饲料的同时将饲料提到小室的上层,在呢里与蒸汽接触并结合,没有适当的涡流很多饲料不能接触到蒸汽,饲料也因此不会得到均一和适当的调质。

原料及其组成:制粒原料的构成以及原料成分(如脂肪、淀粉、蛋白质)地变化范围差异相当大。因此,当某种原料的某种成分大量的存在于配合饲料中时,其将对饲料的制粒性会产生影响。淀粉和蛋白有助于制粒,其能提高粘合力。然而,脂肪的纤维则不利于制粒,会产生不良颗粒饲料。

原料的质量:原料的促成成分有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水份和脂肪含量,其能改变获得良好的颗粒效果所需的蒸汽压力和温度水平。饲料组成越一致,则颗粒质量越稳定。同一成分的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同。由于不同供应商或加工条件导致的成分差异可能导致对蒸汽温度要求的明显改变。因此有必要将采购限制在那些提供相似并稳定的原料公司,便于生产质量稳定的颗粒饲料。在干燥过程中或霉菌生长而尽力了高温的谷物会降低生产高品质颗粒饲料的可能性。由于在谷物受热的过程中,热量和湿度开始了淀粉糊化过程。而糊化过程中一旦淀粉被转化,这一过程不能逆转,因此对饲料的粘合力几乎不能提供任何帮助。

冲模条件及规格:冲模是制粒的重要部件,饲料原料经过冲模地积压形成颗粒。冲模的厚度,凹处的数量以及孔径大小都会营销饲料通过冲模的摩擦力。当摩擦力增加时,温度升高,挤压力度增强,其结果是颗粒饲料的质量提高,但生产效率则下降。总的来说,拥有较小的孔径和较厚的冲模生产出来的颗粒质量会较好。冲模规格应同时满足获得高生产效率和高质量的目标。当冲模磨损货损坏时,磨损力增强,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由于磨损通常是不均衡,颗粒饲料的表面易遭破坏,所以颗粒饲料更容易发生破损,因而降低颗粒的质量。适当调质的粉料生产的摩擦力会小,对冲模照成的磨损也会小,因此生产量会提高、颗粒的硬度会增强。

温度:能使原料中的淀粉高度糊化是调质的目标。因为糊精能使饲料粉末胶合在一起形成颗粒。淀粉糊化的最低温度为82℃(180°F)。为预防由于条件变化而导致调制室温度低于这一水平,应将温度设置在高于此水平。为获得最高程糊化并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霉菌,调质室温度的变化范围应该在85-93℃之间。但是,过高温度会使酶和维生素失去生物活性,因此,调质室的温度应设置在推荐温度的较低端水平。建议:四川调质水份控制在15-17%;温度:70-90℃(入机蒸汽应减压至220-500kpa,入机蒸汽温度应控制在115-125℃左右)。

湿度:湿度在制粒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当的湿度和温度组合式调质过程是关键。湿度特别是在制粒机不同位置和原料中的含水量变异很大,必需加以控制。调质前粉碎的原料中的水份含量决定了还需要加入多少水以使粉碎的原料得到适当的调质。如果粉碎的原料中的水分含量低(10-12%)则需要更多的蒸汽来将水份含量提高到最佳调质所需的16-17%的理想水平。如果粉碎的原料起始水份含量较高(13-15%),则需要少量的蒸汽,因为调质过程中过多的水份会导致卷片并堵塞制粒机。蒸汽不仅供热,同时也提供水份。操作时压辊与环模间隙物料流量,物料出机温度的调控都对制粒质量有不同程度影响,颗粒粒径与粒长的选择也值得考虑。出料温度建议控制在76-92摄氏度左右(出机温度过低尤其造成饲料熟化不足,颗粒硬度降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13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