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蟾蜍(癞蛤蟆)前景怎样,市场销路如何,
挺好的,人工养殖蟾蜍采集中药材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即降低养殖成本,又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
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米深,注意及时排水,水温在16~28℃时为生长发育最适温度,随着蝌蚪的生长变大,要注意及时分池,一般经过2个月后开始变态幼蛙。幼蛙饲养要注意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放养30~50只为宜。要防止逃失和天敌侵害。
在阳光强烈时,可以喷洒水以防皮肤干燥。在秋末即要为蟾蜍准备好越冬场所,可以在饲养池的角落处堆放干草使其越冬,北方寒冷可另建越冬温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应比冰冻层大1倍为宜。
蟾蜍病害的预防方法:
1、切断传播途径,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蛙类的饲养管理,是病害防治的重要原则。?
2、定期对栖息环境消毒,禁止使用有污染的水源及饲料。
3、在引进种蛙前,要调查种源场是否有病情,绝不在有疫情时引种蛙。在蛙的购入、捕捞放养、转池时,对其使用的器具、放养的环境及要放养的蛙体均要进行消毒。
4、对进入场内的物资、车辆、用具等,要严格消毒,以免带进病原引发疾病。?
5、保证提供营养全面、充足的饲料,不饲喂霉败变质饲料,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如水温、水质等条件,提高蛙体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6、发生疫情时,要迅速更换池水,对栖息环境封锁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疾病扩大蔓延。在治疗上,要收集各方面有价值的材料,正确诊断,对症下药。
癞蛤蟆的药用价值
性味腥、温,有毒。
归经心经,
功效解毒、止痛、开窍等。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
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中国著名的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蟾酥有利有弊,毒性很强,不能直接服用,需要提炼加工!
目前药用蟾蜍需求量较少,并不适合规模养殖。而且一些需求蟾蜍的药材单位、科研单位几乎都有自己的养殖基地,很少从外面收购。如果我们盲目进行养殖,到时候面临的情况可能就是养殖出来没有人要。
目前来看,养殖癞蛤蟆是一场骗局!
癞蛤蟆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需求量小,根本不适宜规模化养殖。一些人把养殖癞蛤蟆宣传成暴利行业,其实是别有目的的。这些人多为一些炒种单位,他们主要想要高价把种苗卖给你。
虽然也会给你签订一些回收合同,给的价格看似非常高,但是回收合同的要求根本很难达到。比如需要完整的蟾衣,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无论再小心蟾衣都会有一定的破损。其实蟾衣的药用价值和完整程度并没有任何的关系,这只是炒种单位不回收的借口。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对待癞蛤蟆养殖,不要被炒种单位的虚假宣传蒙蔽从而上当受骗。如果真要养殖,一定要事先了解好市场,找好收购单位,并且学习掌握癞蛤蟆养殖技术才可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17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