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的饲料如何投喂?
不少的初养者对饲料投喂量的经验不足,唯恐会因饲料投放不足而饿死热带鱼,所以喂鱼时大量投放饲料。结果适得其反,使热带鱼越养越娇,鱼病多,死亡率也高。投喂饲料过多造成热带鱼死亡主要有两个原因:①不能被热带鱼立即吃完的剩余饲料残留在水中,因有机分解而造成水质恶化(消耗水中溶解氧,改变pH值,滋生病原菌等),影响鱼类的正常生理活动,引起鱼病发生,最终导致热带鱼死亡:②水体中饲料过分充裕,热带鱼摄食过度,造成消化不良而引起死亡。
热带鱼的不同种类、不同个体大小、不同的发育阶段,其摄食强度均有差异。在饲养过程中,应随时调整投喂量,以保热带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饲料投喂量的确定,可有两种方法做参考:①以鱼体重量计算,每天投喂的饲料量为鱼体重的3%~5%。②以鱼的摄食状况来确定投饲量。一般在投饵后,应在20分钟内将饲料吃完。20分钟或更长时间内仍不能将饲料吃完的,则说明投饵量过大。若鱼类在投饵后很快便将饲料摄食完毕,并还具有觅食动态,则认为是投饵量不足。此外,还要根据天气和鱼的生理状况来调节投饵量。晴天可多投。闷热天气则可少投;鱼体健壮、游动活跃时可多投,鱼体有病,游动呆滞时则可少投。投饵次数一般为每天两次。早晚各1次。冬天气温较低,鱼的摄食强度减弱,可以一天投喂1次。夏天酷热季节,投喂饲料可安排在早晨和黄昏的阴凉时间进行。
不同的饵料,其投喂方法各有不同。浮游动物等个体微小的饵料,可用吸管从培养容器吸取,连水一起放入水中投喂。水蚯蚓的投喂,最好放入专门的食物台中进行。水蚯蚓具有将头部伸入水中的习惯,因此会通过台底部小孔,自动将身体伸入水中。由于小孔的大小仅容一条水蚯蚓通过,所以食物台中水蚯蚓是逐条从小孔伸出的。热带鱼则在小孔处将水蚯蚓逐条摄食,这样可以避免将一次摄食量的水蚯蚓同时放入水中而造成污染。况且水蚯蚓一旦沉到水族箱底部,就钻人底层沙砾中,使热带鱼无法摄食。配合饲料多制成颗粒状,具悬浮性,可直接投放到水族箱或水池中,让热带鱼自行摄食。如果因事外出,不能每天给食,三五天不投饵料,鱼也不会饿死。但在离开前应按正常情况,投饵料和换清水,保证水质清新,氧气充足,不发生“闷缸”。鱼类虽然较能忍受饥饿,但绝不能因此在日常饲养中,有一餐没一餐,使鱼饥饱无常,营养不良,那是养不好鱼的,并且必将在鱼的生长、体质和色彩上反映出来。发生“鱼浮头”情况时,应立即开动增氧器,也可用换入新水的方法来增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增加水中氧气,任鱼浮头,不会有多久,鱼便会窒息死亡。发生鱼浮头的水族箱,说明鱼的密度很大,以及水质恶化,水温比较高。如果要使鱼不发生浮头,除正常的换水,维持鱼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外,其他措施主要是:①减少放养鱼类的密度;②少放大体形的和耗氧量高的鱼类;③在水族箱中适当多植水草,在没有水草的鱼缸内,移入一些浮游植物,如绿藻,其量以不碍观赏为准,也可保留一处玻璃上的附着藻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18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