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竹荪种植以后管理方法
大棚竹荪种植后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点:温度管理:保持大棚内适宜的温度,促进竹荪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通常,竹荪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最适温度为22~25℃。湿度管理:竹荪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在大棚内,可以通过喷雾、浇水等方式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光照管理:竹荪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适当的光照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在大棚内,可以通过调节遮阳网来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通风管理:保持大棚内空气流通,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通风时,要注意避免风速过大,以免影响竹荪的生长。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竹荪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竹荪造成伤害。总之,大棚竹荪种植后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素,为竹荪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竹荪健康生长。
大棚竹荪种植后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温度管理
竹荪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8~30℃,适宜温度为15~28℃。播种后2~3个月是菌蕾发育期,此时气温不能低于10度
## 水分管理
竹荪菌丝生长的培养基和土壤要求酸度在5左右。要保持培养料和土层含水量的相对稳定,不能过干或过湿。晴天温度较高时要注意每隔两三天喷水一次,保持培养料和覆土的湿度
## 光照管理
适当用弱光照射刺激菌球,每天揭开遮阳覆盖物50~70分钟,视天气情况而灵活掌握
## 肥料管理
竹荪生长旺盛期需要根据菌丝分布情况适量施入化肥,帮助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产值优势
## 病虫害防治
注意观察竹荪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以上就是大棚竹荪种植后的主要管理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18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