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农资 >

汪清县的自然资源

汪清县有林地面积787106公顷,占汪清县总面积的89.3%,其中县属林业局有林地面积282000公顷。毗邻的黑龙江省宁安市、穆棱市和东宁县及俄罗斯、朝鲜,汪清县境内拥有丰富的林产资源,珍贵树种比重较高,红松、柞树、云杉、紫衫、椴树等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紫衫、黄菠萝更是保护树种。柞树林比例较大,其林地面积达23074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28.7%,柞木活立木蓄积量2304万立方米占活立木蓄积量的26.3%。其它如桦木、红松、落叶松林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汪清县的自然资源

汪清县活立木蓄积量为7250万立方米,有红松、白松、鱼鳞松、沙松、臭松、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柴油椴、白桦、赤松和色木等3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年可提供商品木材70万立方米。 自1924年开展地质调查以来,汪清县共发现各类矿产资源41种(其中:新发现6种),占延边州矿产资源的47.1%,现有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256处,资源储量29种,其中油页岩、石灰岩、金、铜、钼等资源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延边州主要优势矿产。

汪清县矿产种类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中,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等4大类。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油页岩、铀(天然气);金属矿产主要有:金 、铜 、铁、钼、铅锌 、钨、银、 钒、钛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石灰石、饰面用大理石、水晶、麦饭石、硫、泥炭等;水气矿产主要有:矿泉水、地下水(地热)等。

汪清县能源矿产:以油页岩、煤炭为主,特别是罗子沟油页岩。金属矿产:以金、铜、铁、钼为主,其次是钨、铅、锌。非金属矿:水泥用石灰岩、装饰用大理石、水晶、麦饭石等。 汪清县区域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平均年径流量为18.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7.47万千瓦,每平方公里占有19.4千瓦。其中嘎呀河流域12.7万千瓦,绥芬河流域4.77万千瓦。嘎呀河、绥芬河流域可开发站点25处,装机容量7万千瓦,年发电量2.22亿千瓦时,占汪清县水能资源的44.5%。

据《汪清县水志》记载,汪清县地下水埋深在1.5米—20米之间,地下水资源总量51511万吨/年,可开采量26980万吨/年,可利用量4952万吨/年。 2011年,汪清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581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629万元,比2010年第一产业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34643万元,比2010年第二产业增长25.9%;第三产业增加值160545万元,比2010年第三产业增长10.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19951元,比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4.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0.2:45.4:34.4调整为18.7:48.3:3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0%、71.9%、21.1%。

2011汪清县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60588万元,比2010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67.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6178万元,比2010年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8.9%。2011年汪清县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7506万元,比2010年国税部门组织收入增长125.3%;地税部门组织收入23001万元,比2010年地税部门组织收入增长33.5%。2011年汪清县财政支出185064万元,比2010年财政支出增长39.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113万元,比2010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7.7%;公共安全支出7845万元,比2010年公共安全支出增长3.6%;教育支出30673万元,比2010年教育支出增长6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852万元,比2010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5.1%;医疗卫生支出10867万元,比2010年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9%;农林水事务支出29316万元,比2010年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6%。 2011年,汪清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563公顷,比2010年增长24.3%;粮食总产量130954吨,比2010年增长17.5%。其中,水稻产量28823吨,比2010年水稻产量增长9.1%,每公顷产量5337公斤,比2010年汪清县每公顷产量增长5.5%;玉米产量66900吨,比2010年玉米产量增长69.1%,每公顷产量3726公斤,比2010年下降6.8%;大豆产量32617吨,比2010年下降23.5%,每公顷产量1462公斤,比2010年下降27.1%。

2011年,汪清县木材总产量42万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2.4%。汪清县共完成迹地更新面积922公顷,成、幼林抚育面积68859公顷,比2010年下降7.5%,零星植树35万株。2011年汪清县猪、牛、羊肉总产量为3986吨,比2010年增长22.1%。2011年年末汪清县大牲畜存栏5.6万头,比2010年增长15.2%,其中,牛存栏5.0万头,比2010年增长8.6%。猪存栏1.7万头,比2010年增长11.4%。羊存栏3.1万只,比2010年增长119.2%。汪清县共有畜牧业专业养殖户2214户。2011年水产品养殖面积964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333吨,比2010年增长1.5%。

2011年,汪清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2.4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10.3%。汪清县拥有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11311台,比2010年增长7.5%;耕作拖拉机配套农具35616部,比2010年增长111.4%;农田排灌动力机械2714台,比2010年增长31.0%。设施农业占地面积948公顷,比2010年增长8.5%,农村用电量7486万千瓦小时。 2011年,汪清县4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97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33.0%。其中:县属企业38户,实现增加值195629万元,比2010年增长34.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民营企业33户,实现增加值142136万元,比2010年增长47.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7%。

2011年,汪清县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36327万元,比2010年增长20.3%;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66682万元,比2010年增长37.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增加值21154万元,比2010年增长7.8%;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增加值48782万元,比2010年增长3倍;木材加工业实现增加值53727万元,比2010年增长18.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39105万元,比2010年增长8.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0916万元,比2010年增长7.3%。

2011年,汪清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9072万元,比2010年增长40.7%;实现利税总额121851万元,比2010年增长227.2%;实现利润总额94516万元,比2010年增长312.1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911万元,比2010年增长420.9%。

2011年,汪清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067万元,比2010年增长5.8%。汪清县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6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50.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24999万元,比2010年增长3.5%。 2011年,汪清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8300万元,比2010年增加108300万元,增长32.8%。从三次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投资2538万元,比2010年下降44.8%;第二产业投资218007万元,比2010年增长40.2%;第三产业投资217755万元,比2010年增长28.1%。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例为0.6:49.7:49.7。

2011年,汪清县采矿业、木材加工业和水电资源开发分别投资23698万元、33430万元和63243万元。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08432万元,比2010年增长20.5%,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4.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2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300%,所占比重为0.5%;私营经济投资293399万元,比2010年增长39.7%,所占比重为66.9%。比2010年,汪清县施工项目13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个,完成投资284511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4.9%。

2011年,汪清县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18441万元,比2010年下降6.2%,其中:住宅投资15981万元,增长38.1%。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面积20.6万平方米,增长50.1%;竣工面积11.2万平方米,下降6.2%;商品房销售面积11.8万平方米,增长16.1%。商品房销售额20117万元,下降1.1%。

2011年,汪清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67万元,比2010年增长17.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8741万元,比2010年增长15.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426万元,比2010年增长27.0%。城镇实现零售额109733万元,比2010年增长17.4%;乡村实现零售额27434万元,比2010年增长17.4%。

2011年,汪清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35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14.7%。其中:进口总额27万美元,下降93.2%;出口总额2208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42.1%。2011年,汪清县与域外投资商合作项目58个,2011年,汪清县到位资金50.4亿元,比2010年增长56.9%。

2011年,汪清县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714万元,比2010年增长7.9%。2011年,汪清县收发函件53.2万件,包裹2.2万件,特快专递4.9万件,投送报刊390.3万份,杂志14.1万份。

2011年,汪清县共接待游客18.8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3.7%。

2011年末,汪清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57250万元,比2011年年初增加100565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454696万元,比2011年年初增加67105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3557万元,比2011年年初增加19799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26310万元,比2011年初减少3121万元。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隅,北、东与俄罗斯接壤,边界长约3000千米。本省以边境大河黑龙江而得省名,简称黑。全省辖3地区,11地级市、18县级市、49县、1自治县。面积46万平方千米。人口3640万,有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伦春、赫哲、柯尔克孜、鄂温克等民族。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冰雪资源堪称全国之最。全省的地形大致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分别位于西部和北部。林地面积19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1.9%,绝大多数为天然林,是开展森林旅游的好地方。全省江河纵横,水资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江河湖泊气势宏大。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别具一格,民俗、民情浓郁,少数民族历史源远流长。黑龙江省是北魏和辽、金、清朝的发祥地。作为自古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现已发现4.2万年前的先民遗址——嘎仙洞,拓拔鲜卑祖先最初居住的旧墟石室。在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中,有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有以狩猎为业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达斡尔族等。特殊的人文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构成了黑龙江省古朴、原始、神奇的旅游资源。哈尔滨、大庆、伊春等一批城市都具有浓郁的北疆都市特色,秀美山川、森林草原、湿地、江河湖泊可提供生态旅游。此外还有东北虎园、丹顶鹤栖息地、北极光、火山口森林以及大厂矿、大农业、大油田等工、农业以及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界河开展的对俄边境和跨国旅游。以上旅游资源形成了冰灯雪雕观赏、滑雪游乐、狩猎探险、漂流观光、疗养休闲、避暑保健、环境生态、历史遗迹、民族风情、边境跨国等一批特色旅游。

从高空鸟瞰,黑龙江省的地形大致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分别位于西部和北部,东南部山地属长白山系的一部分,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及完达山。松嫩平原位于西南部由松花江及其支流嫩江冲积而成,三江平原则位于东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两片平原均为省内主要的农产区。黑龙江省偏处北纬四十三点五度以北,最北端的汉河更在北纬五十三度的位置,故此冬季漫长而寒冷,长达七个月之久从十一月至翌次三月为严冬期,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其实,纬度犹如地球的一把量温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的高低还取决于太阳照射地面的角度。在南方地区,中午时分太阳直射地面,故气温急升,汉河的日照角度却只有大约十六度,因而昼短夜长,冬夜可长达十八小时。从九月上旬开始,西伯利亚的寒流便到达汉河,气温显著下降。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千里冰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也万里雪飘,气温低于摄氏零下十度的地方更会出现滴水成冰珠的现象。

黑龙江省偏处中国东北角,是中国气温最低的省份。在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世界公认的两大旅游资源:森林和冰雪。省会哈尔滨的冰雪节晶莹生辉,尽显冰雕艺术的魅力。桃山原始森林狩猎之旅,游客可享受雪猎的乐趣。黑龙江省夏季气候温和,太阳岛、五大连池、镜泊湖等,都是各具特色的避暑胜地。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相继开发了冰雪风光、避暑休闲、边境跨国、狩猎、观鸟、蒸汽机车观赏、民俗风情、界江风光、生态环保、漂流垂钓和森林漫步等30多种特种专项旅游项目。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有的旅游资源,使黑龙江省成为初具规模的特种专项旅游基地。

本省周围有大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等山水环境。境内松花江、嫩江冲击平原为东北大平原一部分,有肥沃的黑土。以小兴安岭(平顶山海拔1429米,本省最高峰)为界,平原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三江平原,也叫三江低地,一般海拔不过50米,多沼泽湿地。西部称松嫩平原,呈波状起伏,海拔150-200米,北端有永久冻冻土分布。“鹤乡”扎龙设有自然保护区。小兴安岭西麓的德都县境内有因近代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多种火山地貌,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和药泉山,分别为著名的旅游和疗养胜地。张广采岭深处的宁安县境内有“地下森林”奇观,古代火山爆发形成的山洞连绵曲折,内有杂草林木和野兽。

神州“北极”的气候本省属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但白昼较长,日照充分。一月平均气温-30℃~-18℃,七月18℃-22℃。西北端漠河被称为我国“北极村”,最低气温记录-52.3℃(1969年),常年无夏,夏至前后间或可见神奇的北极光。省内无霜期3~5个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60%以上降水集中在六、七、八月。时有春早、夏涝和秋季霜冻危险。

粮仓林海,农牧发达本省森理草原和宜农荒地广大、松花江、嫩江流域有大片沃土荒原,是有名的“北大荒”,解放后,建立起100多个国营农场。现全省有耕地1.3亿亩,人均6亩,居全国之冠。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商品率(50%)也最高,是全国最著名的余量省,“北大荒”成了“北大仓”。粮食作物有春小麦、玉米、水稻、高粱、大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甜菜、亚麻和向日葵产量居全国第一:经营尚志烟、阿城蒜很有名本省也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红松、落叶松为主要树种。木材蓄积量16.4亿立方米,约全国的四分之一而居首位。伊春有祖国林都之称。山区有貂、水濑等珍贵的毛皮兽,还有人参、鹿茸虎骨、麝香等名贵药材以及木耳、蘑菇、松子等林副产品。本省还是全国主要牧业省之一,牲畜主要是牛、马。嫩江下游为全国著名的奶牛饲养基地。哈尔滨的优良猪种白猪也很有名。河湖中盛产鲜鱼,本省境内松花江产鱼量约占全省一半。黑龙江、乌苏里江特产大马哈鱼,镜泊湖特产大白鱼。

“动力之乡”的工业交通本省解放后建成为我国机械、石油、煤炭、森林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号称动力之乡,以生产大型发电机、汽轮机、锅炉等动力设备和工具仪表著称。齐齐哈尔是我国机车工业中心之一。本省重工业还有大庆的石油和鸡西、鹤岗、双鸭山的煤炭,伊春的森林工业等。轻纺工业主要产化纤、亚麻布、冰鞋、皮革、乳制品、塘、酒、纸等。本省铁路长7400千米,居全国首位。公路以中南部最密集。松花江等通航河段冰期可通行马车。哈尔滨有航空通北京、沈阳和本省佳木斯等地。

重要的工业城市哈尔滨市为本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249万多。本市是东北解放较早的城市,市内有东北烈士纪念馆,市北松花江上的太阳岛为避暑胜地。冬天兆鳞公园的冰灯展览及其附近尚志滑雪场也很诱人。齐齐哈尔市为嫩江中游工商交通中心,人口109万多。伊春市为小兴安岭林区中心城市,人口79万,附近有铁力森林旅游区。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人口分别为58万、50万,为东南部新兴工业城市,附近有唐代满族地方政权渤海国古迹和壮观的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大庆市为新兴石油工业城市,人口71万多。还有煤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18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