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农资 >

市场上的净水器有上千种,教你如何选择一台净水器?

市场上的净水器有上千种,教你如何选择一台净水器

市场上的净水器有上千种,教你如何选择一台净水器?

1.0序

2.0自来水常见污染物种类

3.0自来水水质简单判定方法

4.0关于水质的几个误区

5.0常见净水器类型

6.0选择净水器的建议

7.0净水器品牌选择建议

1.0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饮用水安全问题,安装净水器的比例越来越多。市面上的净水器品种繁多,鱼龙混杂,至少有上千种品牌。那么该如何选择一款净水器呢,今天就和大家讨论讨论如何选择净水器。选择净水器前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如自来水中有哪些污染物?当地自来水水质如何?超滤过滤固体,纳滤过滤大分子,反渗透过滤离子。

2.0自来水常见污染物种类

自来水中常见的污染物有三大类,固体、大分子和离子,具体又有8种之多,我们常听到的超滤过滤固体,纳滤过滤大分子,反渗透过滤离子。说的就是三种常用的过滤技术及去除的污染物。由于纳滤本身特性,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过滤区间还可以被超滤和反渗透覆盖,因此纳滤技术未广泛应用。

3.0自来水水质简单判定方法

自来水水质怎么样是我们选择净水器的先决条件,由于我们都不是专业人员,没有专业仪器,无法做出准确的测量,但是生活中细心观察还是能够做出一些简单的确定,如下是我搜集的一些不用仪器的简单判定方法,大家可以参考。

3.1观颜色、嗅味、看浑浊度是辨别水质好坏最简便的方法,清洁的水是无色的,一旦水出现明显的颜色、气味等异常,则说明水质可能受到污染。洁净的水是无味的,水受不同物质污染,就会产生不同的味道,如含有机物的水发甜,含高价铁的水发涩,含硫酸镁或硫酸钠的水发苦,含氯化钠的水发咸,含硫化氢的水有臭鸡蛋味。这些颜色、味道异常的水都不宜饮用。

3.2自来水烧开后有水垢,则水中钙镁离子多。水垢一般指水烧开后的一层漂浮物、锅底一层**或白色硬物等。水垢的形成是因为在高温下,水中的碳酸会和钙镁离子起化学反应产生碳酸钙,碳酸镁等不溶于水的物质,这些物质沉淀堆积后就形成了水垢。

3.3清晨打开水龙头,水发黄。主要是管道铁锈造成的,只需放水1至2分钟,黄水消失即可正常使用,但是铁锈一直存在,只是使用中不易察觉而已。等发现时其实已经累积到一定量了。

3.4早上接水刷牙时闻到消毒水的味道,目前自来水的消毒主要用氯气、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水中的"消毒水味"应为水中余氯气味。用氯消毒是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为了保证管网到用户水龙头的水质安全,管网水中必须保持含有一定余氯,以起到消毒作用,控制水中的微生物指标。余氯容易挥发,烧开水的时候,水开了打开盖子让水汽挥发几分钟,余氯就挥发掉了,可以放心喝。

3.5住在高层的用户,由于城市的工业化使得水源受到污染,小区二次供水污染严重,加上国内自来水厂工艺落后,高层的自来水相对水质更差一点。

3.6悬浮物和矿物质超标是农村或家庭水井水质差的主要表现,水质矿物是否超标,可以根据平时装热水或是开水的容器来判别,如果经常或是大量出现水垢,则矿物超标无疑。

3.7用自来水泡茶,隔夜后观察茶水是否变黑,如果茶水变黑,说明自来水中含铁、锰严重超标。

4.0关于水质的几个误区

4.1打开水龙头接出的水呈乳白色并带有很多小气泡,但是静置一会就会变成透明色,如下图所示,这是由于管网维修或改造时空气进入管路,管道水压升高,空气在管网压力作用下形成大量细微气泡,掺混在水流当中,形成白色的水花,使自来水呈现乳白色,这是正常现象,不是水被污染了。

4.2目前测试水质好坏的仪器主要是TDS检测笔,人们对TDS检测笔的使用存在一定误区。水中的重金属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同样钙镁也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两者的大小尺寸基本一样,如果反渗透净水器能把钙镁离子过滤掉,同样也能过滤掉重金属离子。而钙镁离子的浓度是可以用TDS检测笔测出来的。如果单纯使用TDS检测笔检测一杯水来决定这杯水的好坏是片面的,如果对比检测净水器的入口和出口,如果出口的纯净水TDS值比较低,是可以说明净水器制出来的纯净水水质是好的。

注:TDS仅能测出水中的可导电物质,但无法测出、等物质。它的导电仪器能测出水中的可导电物质,如、重金属和可导电离子。

5.0常见净水器类型

5.1超滤净水器

超滤净水器是一种利用多级滤芯物理性过滤掉水中杂志的净水器,核心部件是超滤膜,一般安装在第四级(一般采用五级结构),超滤膜的孔径约为0.001-0.02微米,超滤膜可以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杂质、铁锈、部分细菌和胶体。结构简单,自来水压即可满足要求,无需配置增压泵及相关的控制回路,没有废水排放。

5.2反渗透(RO)净水器

反渗透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对水施加一定的压力(克服渗透压),使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包括重金属),有机物以及细菌、病毒等无法透过反渗透膜,从而获得纯净水和无法渗透过的浓缩水,浓缩水一般作为废水排掉。由于反渗透膜的固有特性,因此反渗透净水器都配置有增压泵以及控制净水系统工作的其它部件(主要是高/低压开关、电磁阀、变压器等)。水中的重金属都是离子级别的,很小,一般的过滤去除不了.但反渗透膜可以有效过滤掉水中的重金属。

6.0选择净水器建议

6.1通过3.0自来水水质简单判定方法进行判定,判定结果满足1到7条任一条的则建议必须安装净水器。

6.2如果能确认饮用水为山泉水,无水垢且当地没有重金属污染,则可以判定水中污染物主要是泥沙等固体,则建议安装超滤净水器;

6.3如果你住在高层,自来水必须经过二次加压,建议安装反渗透净水器;

6.4当地水污染严重,附近有因水质问题导致癌症高发,则建议安装反渗透净水器;

6.5小区建成超过5年时间,自来水管路老化则建议至少安装超滤净水器;

6.5烧开的自来水水垢严重,则建议安装反渗透净水器,可有效去除导致水垢的钙镁离子。

7.0净水器品牌选择建议

选择净水器最重要的是看技术,其次是品牌。关于安装哪种类型(技术)的净水器,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心里应该有底。

关于品牌的选择,这里以反渗透净水器来说明:

1).如果你不在乎价格,想省心,可以选择品牌净水机,任何一个品牌即可,因为各个厂家采用的都是最新的反渗透技术,效果和性能无须担心。价格在2000元以内。

2).如果你对净水器稍微懂一点,或者之前有使用经验,建议你可以在网上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反渗透净水器。价格在800元以内。

3).如果你动手能力强,喜欢DIY,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建议你可以在网上购买配件自己组装一台净水器,价格在450元以内。

注:最近自己刚组装了一台反渗透(RO)净水器,有兴趣组装的可以看我的头条文章,也可以去我的火山视频看组装过程。(火山号:551989667)

DIY组装反渗透(RO)净水器最全版,如何花400元组装上千的净水器

如上是我的一些建议,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建议可以留言给我,感谢大家支持。

摘要:全屋净水器的安装步骤为确定水管进水总线、确定全屋净水系统各设备的具体安放位置、规划安装空间、做好施工准备、备好相关施工材料,关掉总进水阀、进行安装即可。全屋净水安装完成后,保养与设备维护也很重要,注意滤芯需要定时更换、打开总进水球阀,对净水器进行调试等。具体的全屋净水器怎么装以及全屋净水如何进行保养与设备维护,咱们一起到文中来看看吧!一、全屋净水器怎么装

人体组织中,水分占了70%。水质好坏对人体健康关系极大。为了呵护家人健康,许多家庭纷纷考虑安装全屋净水系统,以有效改善水质。那么全屋净水器又该如何装呢?

1、确定要安装全屋净水系统时,应事先联系净水器专卖店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测,由装修公司配合,确定水管进水总线。

2、确定全屋净水系统各设备的具体安放位置。前置过滤器一般放在水表和总阀之后不远处,预留地漏、排污管道及电源。各相应设施应远离发热源,避免太阳直射。此外,净不器如果和热水器相隔太近的话,要加装单向阀。

3、规划安装空间,并确定安装高度,请装饰公司绘制好示意图。

4、做好施工准备,备好相关施工材料,关掉总进水阀,按设计布置图,确定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5、安装完成后,打开总入户水阀,检测是否有渗漏情况,并清洗净水器。把控制阀设置为冲洗状态,等冲洗完成后,将控制阀设置为运行状,按说明书调好控制阀。

二、全屋净水如何进行保养与设备维护

1、首先,在用户新购买了净水器以后,不管是哪种过滤的类似,超滤或者反渗透,都会配有不同类似和过滤效果的滤芯,在经过了初步的安装以后,需要打开水龙头和净水器的进出水口,对整机进行冲洗15-20分钟,这个过程可以清除掉设备中本身的杂质和保护液等,从而保证后期净水器使用的水质质量。

2、如果如果净水器已经处于使用状态,应该保证让超滤膜长期保持湿润,不能太干燥,这样可以防止超滤膜的干化,后期就不会因为干化问题而导致过滤水的效率和质量。

3、如果家中长时间未住人或者净水产品长期未使用,那么在开始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对净水器设备进行冲洗和对机器内残余的水进行排出处理,以避免喝到有安全隐患的水。

4、在净水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的过程中,如果因为不确定的原因发现净水器出现了故障,建议在没有维修经验的情况下,不要私自进行拆卸,首先应该关闭净水器的阀门,停止净水器继续净水,如果使用的是全屋净水,滤瓶应垂直地面拧紧,不可倾斜或者横向来拧紧瓶盖。

5、遇到自来水停水,应先打开排污龙头将管理泥水,铁锈,大分子胶体排尽后再打开净化水龙头。

6、先关闭自来水总阀,再连接净水器,接口要缠生胶带,不能漏水。打开总进水球阀,对净水器进行调试,可在净水器下放一块干毛巾,看是否有水滴渗出。

7、智能家用净水器的滤芯需要定时更换,更换得太晚水质受到影响,更换太早会造成浪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30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