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的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概况 位置面积 面积4466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37万(2002年)。
地形气候 勃利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东、南、西三面环山,西部山区属老爷岭山系,东部山区属完达山系,中部丘陵区为完达山向三江平原倾斜的过渡型地貌,西北部平原是松花江水系倭肯河的冲积平原。
境内海拔123--1008米之间,最高是段家岭李木营界山顶,最低是安兴水库地面。
勃利县地处寒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3--5月份,冷暖气温变化急剧,回暖快,3月末至4月初开始解冻,终霜在5月12--23日;季降水占全年的15%;天气干燥少雨多风。
夏季6--8月份,高温多雨,平均气温20.9--22.8℃,极端高温37.4℃;季平均降水30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秋季9--11月份,秋季光照充足,天气多晴好。
季平均降水100毫米,不足全年降水量的20%。
平原区和丘陵区初霜一般出现在9月26日前后。
10月末大地开始稳定结冻。
冬季12月--翌年2月,气候干燥寒冷,晴好天气增多,季平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仅占全年的5%。
县政府驻勃利镇。
邮编:154500。
行政区划代码:230921。
区号:0464。
拼音:Boli Xian。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勃利镇、倭肯镇、双河镇、小五站镇、大四站镇、镇郊乡、长兴乡、青山乡、罗泉乡、抢肯乡、吉兴乡、永恒乡、杏树朝鲜族乡、铁西街道办事处、城西街道办事处、元明街道办事处、新华街道办事处、新起街道办事处。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勃利县,以境内勃利河(今西北楞河)得名。
勃利,满语,“幸福、吉利”之意。
清代属三姓副都统管辖。
唐代曾在黑水府下设置勃利州,辽代属生女真五国部,据考证唐代的勃利州是辽代五国部之一的剖阿里部(剖阿里系满语“豌豆”之意),应在今苏联伯力一带。
清初为和屯噶珊之地。
三姓地方分为荒里、荒外,此地当时属荒外地。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拟设县治,未实现。
民国三年(1914年)派官吏实地勘查后,将依兰县东南地带析出,于四站(今勃利镇)置设治局,民国六年(1917年)改设治局为勃利县,属吉林省依兰道管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废除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勃利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
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伪满洲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勃利县由吉林省划归三江省管辖,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将本县西部地区划归林口县,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设置东满总省和兴安总省,与此同时又将勃利县由三江省划归东满总省所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勃利县划属合江省管辖。
全国解放后,恢复东北三省。
勃利县隶属干黑龙江省。
一九七〇年由勃利县析置七台河市。
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吉林巡抚等奏准,拟于依兰府东境增设勃利县,列为“暂行缓设”之列。
中华民国成立后,经过现场调查和履行呈请程序,1917年5月10日批准,设置勃利县。
设治委员于同年9月16日启用关防,县址设于大四站,定为三等县,隶属依兰道。
后因县城遭匪患,1919年秋迁至大碾子河镇老街基。
1929年2月,废除道制,由吉林省直辖。
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三江省管辖。
1939 年6月,将南境之林口村、古城镇、龙爪村和青山村划出,设置林口县。
1943年10月,划归东满总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
1947年2月,合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依兰县东南部双河地区划出,设置双河县,县政府驻双河镇,隶属合江省管辖。
1948年5月,撤销双河县,并入勃利县。
1949年5月,撤销合江省,改隶松江省。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划归合江专区管辖。
1957年1月22日,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原鸡西县的兴农、平安河和哈达砬子3个乡划归勃利县管辖。
1965年1月1日,将兴农公社划归鸡东县管辖。
同年2月2日,国务院批准,将七台河镇划出,设立七台河特区。
隶属合江专区。
1966年2月,将密山县境内国营兴北农场划归勃利县管辖。
同年9月,将茄子河、中心河两个公社划归七台河特区管辖。
1983年10月,将勃利县划归七台河市领导。
1992年,勃利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脉西麓。
北临桦南县,东接宝清县、七台河市,南部和西部与鸡东县、林口县接壤,西北与依兰县毗邻。
全县总面积4455平方公里。
全县共辖14个乡、镇。
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3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5万人,占 26.3%;满、朝鲜、蒙古、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9%。
县政府驻地勃利镇。
勃利之称的由来,大致有三种说法。
其一,勃利县因据古代勃利州而得名;其二,当时建置县治时,依兰道尹以“勃发、顺利”之意而命名;第三种说法,此地远于辽代,是五国部之地,称五国部城首为博和里国博和利,“勃利”则为“博和利”之转音。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甜菜、黄烟、亚麻等。
工业有亚麻加工、钢铁、建材、陶瓷、机械、粮油和食品加工等行业。
牡丹江至佳木斯、勃七铁路过境,并有鸡西至勃利、勃利至宝清、勃利至桦南等公路。
年均温3.9度,年均降水543毫米。
森林覆盖率达28%,有落叶松、红松、云杉等林木资源。
有金、大理石、煤等矿藏。
有马鞍山寨遗址。
化学胶管
多功能化学胶管是指有较好的耐强溶剂、强酸碱介质腐蚀性能,可用于输送苯[甲苯、二甲苯]酮[丁酮、丙酮、环已酮]酯[丁酯,乙酯]、醇、醛、烃、酸、碱、氯化烃等几乎所有已知的化学品种的软管。该溶剂软管广泛用于化工、油漆、涂料、油墨行业生产流程中输送及卸放涂料、染料、油墨、油漆、化学助剂及苯、酮类有机溶剂;储存、运输化工行业灌装卡车、驳船、码头或储存罐中输送及卸放各种溶剂、酸碱等强腐蚀性化学品;印刷包装行业中输送油墨(油性油墨及水性油墨)。
液压胶管
用途:供各种工程建筑、其中运输、注塑、农业机械,冶金=锻压、矿山设备、船舶、
机床,一级各种机械化、自动化系统中输送高压液体和液压传动用。期货总工具用液压胶管,主要用于各种手动,电动液压千斤顶或类似工具上,作传递压力源用,适用介质为液压油、燃料油、润滑油一级水、空气和水基液体(蓖麻油、脂基液体除外),介质温度:油类-40℃—+100℃,空气-30℃—+50 ℃,水乳液+80℃以下。
高压胶管
煤炭工业
煤炭工业用油管主要有液压支架胶管管。有些煤矿液压支架的压力要求已经提高,一部分钢丝编织胶管不能满足其性能要求,要求改用钢丝缠绕油管。此外,为防止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煤尘污染和提高生产安全性,增加了煤矿用油管的品种,如煤层探水封孔器伸缩油管,用于煤矿井下工作面综采前对煤层进行注水、注浆等作业。据报道,国内已有厂家生产,并经十几家煤矿试用,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石油工业
21世纪中国海洋石油开发战略中提出重点开发近海和浅海油田,因此,石油工业除了使用钻探油管、振动油管外,还要求使用浅海输油油管。浅海海底输油油管国内已有生产,但飘浮式或半飘浮式输油油管和深海海底输油油管仍然依靠进口。随着中国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实施,海洋石油开采对油管性能的要求将不断提高。
冶金行业
钢铁的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设备有连铸设备,分为电炉转炉和热炉转炉,其中对于胶管的要求是必须铠装外表,用来隔温降温耐烧,油泵和泵站使用中,除了要求达到合格的压力,就是耐老化要达到要求。
农田水利
十二五的头号文件把水利提上了议案并通过,投入了一万个亿的人民币做改革,其中在输水过程中尤其是负压的情况下,骨架高压胶管得以显示出自身的优势,使用寿命长,携带方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37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