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简便的检验土壤化学成分的方法
土壤化学成分检验方法:测定方法有化学分析方法、基于光电分色方法、土壤电导率间接测定方法,以及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并在发达国家初步得到应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等。
常规化学分析法
代表土壤肥力的土壤成分含量及测试方法主要有: pH值 (电位法)、有机质含量(络酸氧还滴定法)、全氮(半微量开氏法)、无机氮含量(靛酚蓝比色法)、硝态氮(校正因数法)、全磷(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有效磷(Olsen法)、全钾(火焰光度计)、有效钾(OAc法)。有时还需要测定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阳离子交换量(ECE,Cation Exchange Capacity)等。
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精度高,但存在化学浸提剂提取元素单一,分析过程繁琐、速度慢,费时费工等不足。
基于光电分色和电化学传感器方法
光电分色方法测量土壤养分是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及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首先使用相应的浸提剂浸提土壤、肥料或作物植株,使有效成分进入溶液,并与特定的显色剂发生反应,生成某种有色结合物,溶液颜色的深浅就反映了溶液有效成分的含量。
土壤电导率间接测定法
土壤中的盐分、水分、有机质含量、土壤压实度、质地结构等,均不同程度影响土壤电导率变化。通过测定土壤电导率,可为分析产量、评价土壤生产能力、制定精准施肥处方提供重要依据。
电导率传感器具有响应快、成本低、耐久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实时获取土壤分布图的一种重要技术。然而,电导率测定仪获得的数据和多个土壤参数关联,不能定量测定土壤成分含量。鉴于上述,国内外学者研究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连续、实时测定土壤养分的方法。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
近红外光谱分析是将近红外谱区(780 nm-2526 nm)的光谱测量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交叉结合的现代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复杂样品的直接快速分析。它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生物化学、 纺织品、农产品等领域,成为质量控制、品质分析和在线分析等快速、无损分析的主要手段。
土壤肥料测试中心暨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经国家计量认证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国家实验室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为非营利、社会公益性技术服务机构。主要承担肥料、土壤调理剂、植物、土壤及土壤环境等样品的委托检验和仲裁检验,行政委托的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发证检验,境内外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产品的田间肥效试验。开展分析检验技术、肥料和土壤调理剂评价、耕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等研究,为行政管理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提供参考。其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分析室,成立于1959年。农业部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肥料秘书组挂靠本中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45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