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头雁在飞行中有一个特点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6 14:50:51
迁徙时多呈小群,通常20-30只排成“人”字形或“V”字形迁飞,边飞边鸣,鸣声高而洪亮,声音似“hang-hang-”。
斑头雁(学名:Anser indicus)是中型雁类,体长62-85厘米,体重2-3千克。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性喜集群,繁殖期、越冬期和迁徙季节,均成群活动。
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分布于中亚、克什米尔及蒙古国,越冬在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和中国云南等地。
答:斑头雁在飞行中有“人”字排列的特点。
斑头雁在交配后,就会在湖泊岛屿或河心岛营造自己的巢穴;
4月中上旬衔草、茎叶及干藻碎块筑巢穴,巢穴内铺有草、藻、棉花、碎布、绒羽。一旦发现其他雁入侵巢穴,会奋力驱赶。在巢建成后的10~12天内产卵,每窝产卵2~10枚,卵呈圆形,纯白色,雌雁负责孵化,雄雁在旁边守卫。
29天后幼雏出壳。
2~3天后由母雁带领,有时幼雏登在母亲的背上,外出觅食。9月初于薄暮至晚夜迁离。
经常以某种队形来飞,通常是后面的鸟飞在前一只鸟的侧后方,因此就有了常见的“人” 字形队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6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