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鸵鸟养殖技术详细资料大全

《鸵鸟养殖技术》 是2004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尹祚华。主要讲述了鸵鸟养殖的知识与技术,内容包括:鸵鸟的起源和生物学特性、非洲鸵鸟养殖业的历史与概况、非洲鸵鸟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非洲鸵鸟的饲料与营养需要、引种与选购、饲养管理、常见疾病防治。

鸵鸟养殖技术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鸵鸟养殖技术 作 者 :尹祚华 编著 出 版 社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8-1 页 ?数 :147 I S B N :9787508207018 包 装 :平装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目录, 基本信息 字 数:109000 版 次:1 印刷时间:2004-8-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鸵鸟养殖是我国最近几年才兴起的行业,鸵鸟的皮、肉、羽毛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发展前景广阔。为了普及鸵鸟养殖的知识与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编写。内容包括:鸵鸟的起源和生物学特性、非洲鸵鸟养殖业的历史与概况、非洲鸵鸟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非洲鸵鸟的饲料与营养需要、引种与选购、饲养管理、常见疾病防治,共7章。可供鸵鸟养殖户、鸵鸟养殖场员工和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鸵鸟的起源和生物学特性 一、鸵鸟的起源 二、鸵鸟的分类地位 三、鸵鸟的生物学特性 四、鸵鸟的解剖特点 第二章 非洲鸵鸟养殖业的历史与概况 一、非洲鸵鸟养殖业的历史与概况 二、非洲鸵鸟养殖业的概况 第三章 非洲鸵鸟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一、非洲鸵鸟的形态特征 二、鸵鸟的生活习性 第四章 非洲鸵鸟的饲料与营养需要 一、饲料营养物质的分类及作用 二、饲料的概念及分类 三、饲料的营养价值及日粮配合 第五章 非洲鸵鸟的引种与选购 一、鸵鸟的引种 二、如何选购鸵鸟 三、如何选购小鸵鸟 四、如何选购种蛋 第六章 非洲鸵鸟的饲养管理 一、种蛋的管理 二、孵化设备与孵化条件 三、孵化期的管理 四、出雏期的管理 五、雏鸟的饲养与管理 六、生长期鸵鸟的饲养管理 七、种鸵鸟的饲养管理 八、鸵鸟的繁殖 九、非洲鸵鸟的运输 第七章 非洲鸵鸟常见疾病防治 一、预防疾病的基本措施 二、病毒性传染病 三、细菌性传染病 四、寄生虫病 五、其他常见病

 在 饲养 孔雀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那怎样去防治好孔雀常见的疾病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孔雀常见的疾病及防治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孔雀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孔雀球虫病

 由于孔雀的食性很杂,目前市场上尚没有全价的孔雀专用饲料,而且孔雀是垫料平养或散放的饲养模式,所以很容易感染球虫病,严重危害幼龄孔雀的生长发育,并且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免疫抑制或失败,诱发多种疾病,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

 临床上患群可见孔雀拉西红柿样的粪便,不爱活动,饮水增加,有的孔雀拉水样粪便,维持两天后出现血便,患病孔雀两翅下垂,浑身发抖,眼结膜苍白,迅速脱水消瘦,很快死亡。

 二、综合防控

 1.全价饲料亟待推广。由于区域内孔雀暂没有形成规模化饲养,无市售的全价饲料,经常饲喂一些青草和玉米面,致使孔雀营养不均衡,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极易感染球虫病,故应提供可口且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

 2.饲养模式亟待改进。散养模式造成粪便不能及时清理,地面潮湿污浊,适宜球虫繁殖,孔雀直接接触含有球虫卵囊的粪便,会导致反复感染,造成恶性循环。

 3.治疗上,一般投以控制球虫病(地克珠利或磺胺氯吡嗪钠等)的药物为主,辅助投一定的肠道消炎药(环丙沙星或诺氟沙星等)和止血药维生素K3。5~7天为一个疗程,重者可间隔3天后重复应用一个疗程。

 时下特种养殖的兴起,也给我们畜牧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无限商机。为了能适应市场,愿我们所有同仁能携手当地的特种养殖户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创辉煌。

孔雀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孔雀蛔虫病

 预防:

 1、将发病孔雀与大群隔离饲养,以免排出的虫卵污染环境和器具。禁止孔雀食用污染的水和饲料,减少循环感染的几率。

 2、改善环境卫生,粪便、垫料要高温发酵处理,使蛔虫卵在体外无法生存。饲槽和饮水器应每隔1~2周消毒一次。

 3、定期对孔雀群进行驱虫,每年可进行2~3次。对患禽随时进行治疗性驱虫。

 4、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孔雀自身免疫力。

 治疗

 1、饲料中添加优质多维(200毫克/千克)和维生素C纯粉(200毫克/千克)。

 2、及时隔离发病孔雀。

 3、用药期间,每天更换一次垫料(该户以沙土做垫料),并用0.15%敌百虫溶液喷洒地面进行消毒,注意不要让孔雀饮用到敌百虫溶液,以防中毒。

 4、用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空腹时投服,每天1次,连用3天。间隔一星期后再投服一次。

孔雀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孔雀组织滴虫病

 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羽毛蓬乱,翅下垂,呆立或嗜睡。下痢,粪便呈**、浅绿色,偶尔带血。

 防治:在饲料中加入0.04%痢特灵连喂7日,同时按35毫克/千克体重给予左旋咪唑,间隔2日后再投药1次。也可试用甲硝唑(灭滴灵)治疗。

孔雀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孔雀球虫病

 由于孔雀的食性很杂,目前市场上尚没有全价的孔雀专用饲料,而且孔雀是垫料平养或散放的饲养模式,所以很容易感染球虫病,严重危害幼龄孔雀的生长发育,并且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免疫抑制或失败,诱发多种疾病,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

 临床上患群可见孔雀拉西红柿样的粪便,不爱活动,饮水增加,有的孔雀拉水样粪便,维持两天后出现血便,患病孔雀两翅下垂,浑身发抖,眼结膜苍白,迅速脱水消瘦,很快死亡。

 二、综合防控

 1.全价饲料亟待推广。由于区域内孔雀暂没有形成规模化饲养,无市售的全价饲料,经常饲喂一些青草和玉米面,致使孔雀营养不均衡,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极易感染球虫病,故应提供可口且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

 2.饲养模式亟待改进。散养模式造成粪便不能及时清理,地面潮湿污浊,适宜球虫繁殖,孔雀直接接触含有球虫卵囊的粪便,会导致反复感染,造成恶性循环。

 3.治疗上,一般投以控制球虫病(地克珠利或磺胺氯吡嗪钠等)的药物为主,辅助投一定的肠道消炎药(环丙沙星或诺氟沙星等)和止血药维生素K3。5~7天为一个疗程,重者可间隔3天后重复应用一个疗程。

 时下特种养殖的兴起,也给我们畜牧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无限商机。为了能适应市场,愿我们所有同仁能携手当地的特种养殖户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创辉煌。

>>>下一页更多精彩?孔雀养殖知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7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