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基金买什么行业的好

选择适合长期持有的基金实际就是选行业、选龙头,这类行业基金更适合长期持有。比如消费行业的相关基金,包括食品、饮料、医疗、保健。因为这个行业的重复消费特性,公司的业绩理论上会没有天花板。长期来看,行业指数将继续创出新高,相关基金更适合长期持有。

基金买什么行业的好

宽基指数基金在所有的行业都是覆盖的,同时它的持仓基本都是行业龙头。这些行业的龙头公司创出新高的几率是很大的,所以对应的宽基指数基金会长期不断创出新高,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适合长期持有。

另外,如果一只基金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就很适合阶段性长期持有。当前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新材料等符合国家发展政策的行业基金值得长期持有。应该注意这种“长期”是有限的。

国家政策一转,这样的资金就拿不住了。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可能在十年或二十年后改变。持有这样的基金,一定要对行业的景气变化和配套政策的调整进行调整。其持有期无法与上述宽基指数基金、消费指数基金相比。理论上,贺宽消费产业基金的持有时间是无限的,是典型的长寿基金。

国内种养殖有哪些项目好

1、货基,也就是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各种流动性强的短期债券,短期理财工具,以及现金。货基流动性强,风险小,有些货基几乎等同于现金。最典型的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

2、债基,也就是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债、企业债、公司债等各类债券。债基收益略高于货币基金,风险较小。

3、股基,也就是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各类公司的股票。股基风险较大,收益也相对更高,像股票市场一样波动性比较大。

4、混合基金,投资于股票和债券,自然地,混合基金的收益介于债基和股基之间,风险和波动性也在债基和股基之间。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选择基金不能贪便宜:

在投资购买基金的时候选择价格较低的基金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购买基金的时候,一定要看基金的收益率,而不是看价格的高低变化,因为基金收益率是最能够表现出投资者在未来的投资收益的一个指标。

2、分红次数多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基金:

投资大师巴菲特管理的基金一般是不分红的,他认为自己的投资能力要在其他的投资者之上,钱放到他的手里增值的速度更快,所以投资者在进行基金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看的是净值的增长率而不是分红的多少。

秸秆废渣养殖黄粉虫生态养殖棘胸蛙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蛤,属水栖型中流水生活型蛙类,并喜穴居生活,是中国较大型的野生食用蛙类,主要分布在南方,山区村民称之为“山精”。目前正在进行人工养殖。

一、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

(一)栖息习性

棘胸蛙既能在陆地活动,也能在水中生活,一生离不开水。棘胸蛙生态条件要求较苛刻,要求“清、凉、静”的栖息环境。“清”就是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凉”则要求水温适中,最好终年水温保持在 l2~25℃;“静”就是要求栖息地远离人类活动区,林木葱郁,环境幽静。即使在夏秋季节,其栖息水温也不宜高于28℃ 。如栖息水温低于 12 ℃ ,棘胸蛙便进入冬眠状态;达30 ℃ 时,会出现夏眠,不吃食,也很少活动;超过35℃,活动异常,甚至死亡。

棘胸蛙喜栖息在底质为砂质的水域,要求水质中性至弱酸性,即pH 在6.0 -7.0 。人工养殖棘胸蛙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选择的合理性,即养殖场的生态环境是否适宜于棘胸蛙的生长和繁殖。

棘胸蛙是穴性动物.白天多匿藏洞中或洞口。洞穴位置靠近水面,洞口不大,但洞较深,多在 30 - 50cm 或更深。冬眠时,往往雌雄同居,大小共处一穴。

(二)活动特点

棘胸蛙习惯昼伏夜出。白天很少外出活动,只有到黄昏时分,才从匿藏处爬出,沿山坡或沟谷草丛寻觅食物,直至午夜甚至黎明时分,才返回洞穴栖息。通常在天气凉爽的晚上,其觅食活动最为频繁。棘胸蛙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只限于穴居周围几十米的范围内。

棘胸蛙感觉器官特别灵敏,尤其是对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每当热带气旋来临之际,天气闷热的时候,棘胸蛙往往会倾巢而出,蹲在潮湿的石崖高处,或在溪流的草丛中纳凉,并频频发出“啯”、“啯”的鸣叫声,声音洪亮,几十米远处可听到。山区的村民常以此来预测天气的变化。在繁殖季节,棘胸蛙也会发出鸣叫声。棘胸蛙攀爬和弹跳能力都很强。在自然条件下,为了觅食和其他原因,棘胸蛙常沿着水潭边的石壁攀爬,因而又有“石蛙”之称。在人工圈养条件下,也会沿着直立的池壁攀爬。

棘胸蛙可弹跳 lm 高,即使是刚变态的幼蛙,也可弹跳 40cm 高。棘胸蛙刚到新的环境时,很不安分,往往利用其良好的攀爬能力和弹跳力进行逃脱。因此,养殖棘胸蛙时,不论是刚从野外捕回的种蛙,还是自行孵化养殖的商品蛙,都要做好防逃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棘胸蛙对噪音和震动异常敏感。当听到噪声,或感觉到有震动时,棘胸蛙即迅速逃回洞穴,即使是正在摄食,也会弃食而逃。因暴雨造成水位上涨和水流浑浊时,棘胸蛙会自行爬上高处,或入洞匿藏。因此,山区的村民称棘胸蛙为“山精”。

(三) 年龄与生长

棘胸蛙的生长速度取决于食物、温度和水质等因素。不同的生长条件,其生长速度差别很大。棘胸蛙蝌蚪完成整个变态过程需 90 - 130 天,有的甚至长达150天。棘胸蛙在蝌蚪和幼蛙阶段的生长速度略快于成蛙阶段的生长速度。刚孵出的棘胸蛙蝌蚪体长仅1cm 左右,体重约 0 . 05g ,在人工养殖时,从刚变态的幼蛙开始,进行驯食,幼蛙和成蛙也会吃食死料。刚变态的棘胸幼蛙体长2.0-2.5cm ,重 3-4g 。幼蛙阶段生长速度较快,第一年体重可达 20-40g ,翌年达 80-150g,第三年上半年可增至160~200g 。雄性个体的生长速度快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最大可重达750g,雌蛙个体最大重达 600g左右。

(四)饲料及饲料生产技术

棘胸蛙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差别很大。在蝌蚪阶段,自然条件下,早期小蝌蚪主要摄食水中体积较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如藻类和纤毛虫、草履虫等。后期大蝌蚪则吃食水中体积较大的苔藓、植物碎屑,甚至吃食蚊子幼虫等。在人工养殖时,早期投喂蛋黄,黄粉虫浆,之后投喂由麦麸、豆饼粉和黄粉虫等制成的混合饲料。

变态后的幼蛀和成蛙食性很广,且以肉食性为主。棘胸蛙主要吃食当地生生长繁殖的昆虫、蚯蚓、蜘蛛、金龟子、小蜈蚣、大蚂蚁和蟋蟀等动物。个别蛙类还摄食小螺和植物叶片等,食性复杂。人工养殖的话就可以养殖黄粉虫作为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黄粉虫的养殖方法简单,占地少,产量高而且饲料来源广泛,可以利用当地的农副废料,秸秆、米糠、薯渣、豆渣、花生壳粉、酒糟以及其他农村废弃物来养殖黄粉虫,再用黄粉虫来作为石蛙的饲料,把黄粉虫的粪便作为养猪养鸡或者养鱼的饲料,这也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生态养殖链条。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我国对秸秆饲料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饲料工业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目前仅限于挖坑青贮以及小规模的氨化处理,每年农作物秸秆的绝大部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如果我们每年能将作物秸秆的60%加以利用,经处理后加工成饲料,所发挥的效益相当于现在全国的全部饲料用粮约(8700万吨)。因此开发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是我国民族饲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全球的蛋白质饲料需求不断增加,蛋白质饲料严重缺乏,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蛋白质饲料的需求,在发达国家尝试的最重要且最经济的途径就是开发昆虫蛋白饲料资源和各类农作物秸秆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处理后的饲料原料。我国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昆虫蛋白资源的产业化。农业部已将昆虫饲料列为被推荐的10种节粮型饲料资源之一,国家畜牧发展中心也将昆虫养殖列入我国今后大力发展的7类养殖业之中。国家计划委员会将“黄粉虫产业化推进”列入2000年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农业部将“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列入2001年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等。所以目前应用较广的饲用昆虫资源主要就是养殖黄粉虫。

再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白酒糟或啤酒糟等饲养黄粉虫,成本低廉,方法简单,可大规模生产,效益也很高。一般每1吨湿白酒糟可以饲养成40公斤鲜黄粉虫,如果按每吨湿白酒糟20元人民币计算,则每养成1公斤鲜黄粉虫的饲料成本仅为0.5元。或者用木薯渣、豆渣、酱渣等废渣来养殖黄粉虫,那么一吨的木薯渣也就是40到50元,那么养殖出来的黄粉虫成本也就是几毛钱的饲料成本,而且黄粉虫的粪便还可以作为养鱼养鸡的饲料成分,也就很好地把农村的废料真正变成了优质的饲料来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的档次,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谓是利国利民的生态产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8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