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请问现在养羊前景怎么样?

您好楼主根据梁山县畜牧局大地三羊养殖合作社具体帮您分析一下养羊的前景:农民饲养小尾寒羊比饲养其他品种绵羊经济效益要高出3~4倍,因小尾寒羊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每胎2~3羔,其他品种绵羊一年仅生一胎,一胎一羔,双羔极少。小尾寒羊不但产羔多,而且生长发育快。所以饲养小尾寒羊要比饲养其他品种绵羊经济效益高的多。据计算每年养一只小尾寒羊(可繁殖母羊)能收入1500元,养一只其他品种可繁母羊一年仅能收入450元。

请问现在养羊前景怎么样?

小尾寒羊近十几年来价格一直高于其他绵羊,特别是1993年以来,小尾寒羊价格暴涨,活羊每市斤达10元之多(当时正常价格每市斤只有3元左右)。小尾寒羊是我国及世界优良品种羊,比其他品种绵羊的价格高20%~30%是合情合理的,要高出2~3倍则属非正常现象。不能视为是小尾寒羊的真正价值。关于价格问题今后还会有起伏,但最低价格也要高于其他羊的价格。

小尾寒羊是肉裘兼用羊,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对羊肉的需求,现在正向着肉用方向发展。在最近几十年内羊肉是热门货,小尾寒羊又优于其他羊(生长发育快、产量高、肉质好),所以小尾寒羊呈发展趋势。

加入世贸组织,对畜牧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畜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内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决定了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目前,在价格上,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比,猪肉高50%,牛肉高76%,羊肉高52%,禽肉高50%,而在畜产品价格构成中占主要部分的饲料粮,价格低于国内市场20%~70%,其中玉米低70%、小麦低28%、水稻低36%。这一高一低,就为我们的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造就了双重优势。从国外低价进口饲料粮发展养殖业,以高价出售我们的畜产品,比较效益十分显著。

国际市场对畜产品需求量很大。日本每年需要进口肉类250万吨,韩国50万吨,俄罗斯230万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盟等对我国的畜产品需求量也很大,畜产品出口的机会很多。国内市场畜产品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世界年人均消费肉蛋奶126公斤,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肉蛋奶315公斤。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现在人均消费肉蛋奶67公斤,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蛋奶的需求量也在急剧上升。如果我国人均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肉蛋奶总量需增加85%,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肉蛋奶总量需增加4倍。现在国内一些大城市正在逐年减少畜禽饲养量,增加需求量。如上海市现在年需1000万头生猪,其中自产200万头,从市外调入800万头。北京年均消费生猪900万头,自产不足200万头。牛羊肉在国内一直俏销,价格稳定,全市年出栏280多万只羊,基本全部在市内消费;奶的需求量更大,临沂作为上千万人口的大市,目前只有2.88万头奶牛,全市人均牛奶占有量仅为8.2公斤。如果人均达到109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全市需要增加30万头奶牛。

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看,发展畜牧业,是转移劳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从根本上使农民富裕起来的必由之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高的达到70%~80%,有50%~70%的耕地种草养畜,城市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全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美国,农民仅占总人口的3%。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都经历了四步曲:第一步,农民以种粮为主转变为畜牧业为主;第二步,畜产品丰富了,就带动了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食品加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第三步,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其他工业;第四步,农民富裕了,农村生态环境好了,有钱的城市居民由城市返回到农村居住。我国人多地少,每个农户只有5亩~6亩土地,吸纳劳力少,生产率低,单靠种粮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不能解决增收问题,农民永远也富不起来。广大农民也应紧跟世界农业发展潮流,走种草养畜,大力发展畜牧业,然后再由农村转移到小城镇搞食品加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路子。这是多数农民的富裕之路,也是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于2003年5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畜牧业是承农启工的一大产业,在现代农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步伐,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到202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实现44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比2000年翻三番,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3000元以上。”畜牧业一旦发展到这个程度,就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此带动的食品加工业也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届时多数农民将转变为城镇居民,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等难点热点问题就会得到较好解决。

成品羊按质量论价格,育肥羊现在全国活羊价格基本上在13-14元/斤之间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采纳

中国的畜牧业发展现状怎样?

好。

1、行业需求: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迅速,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技能背景: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具备电气、自动控制和机械多方面的技能,在现代化畜牧养殖企业和兽医医疗设备公司等相关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个人觉得最近市场比较低靡,受大环境影响,这不是人为就能改变的,现代畜牧业的前景广被看好。

一、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中国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面临着严峻形势,任务艰巨。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

建设现代畜牧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优质安全的品牌畜牧业,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畜产品的安全面临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挑战的情况下,大力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是应对畜牧业生产面临的挑战、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要把畜牧业品牌建设作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制定和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通过发挥优秀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畜牧业品牌建设的途径和经验。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继续呈现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主要畜产品持续增长,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继续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畜牧业产值已经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我国生猪存栏5.23亿头,占世界存栏总数的50.9%,居世界第1位;绵羊2.19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的18.72%,居世界第1位;山羊2.46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的25.14%,居世界第1位;牛1.89亿头,占世界存栏总数的9.2%,居世界第3位。肉类总产量达10845万吨,禽蛋(不含鸡蛋)843.6万吨,鸡蛋3578.6万吨,奶类3785万吨,其中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禽蛋产量占百分之八十,鸡蛋产量占百分之四十,奶类产量占百分之五。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奶类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二、我国畜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养殖户缺乏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生产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小规模生产,自然经济仍占居一定的主导地位。在养殖业方面则体现为以散养为主,处于家庭生产的副业地位。这种散养模式与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养殖业相比相距甚远。散户养殖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尤其在思想意识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业的需要。大部分散户养殖户仍旧把农业养殖当作家庭收入的一个补充形式,加之这些养殖户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这也成为在农村大规模发展养殖业的一大障碍。

2.2 环境污染严重

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尿如果处理不好,则直接造成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现今无论是大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还是小规模的家庭散户养殖,对畜禽的粪尿处理还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批量的露天堆放或是直接排入河流,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同时这些大量放置的粪尿也造成了一些人畜疫病的发生。现有解决方法一般为水冲式和沼气利用。采用水冲式清粪则需要大量的处理污水,这些污水如能经过分离后排入农田的话可以达到利用效果,如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对地表水的污染也很严重。另外,畜禽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的CO2、NH3、H2S、CH4 等有害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会危害人类健康,加剧空气污染,引起地球温室效应。但收集利用加工成沼气的话将实现再利用。

2.3 饲料资源短缺

长期以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粮食生产。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有一定程度增长,但增幅不大。同时我国人口也在增长,加之畜牧养殖用地因各种原因逐年减少,加之我国粮食产量相对下降的现实,畜牧业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受到粮食产量的制约。畜牧业飞速发展导致饲料用粮大幅上升,目前我国的饲料用粮约占粮食的1/3,则存在着人畜争粮的问题,这种饲粮短缺的情况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畜产品药物残留高

随着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等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在实现降低动物死亡率,缩短动物饲养周期,促进动物产品产量的增长的同时,同于操作和使用不当以及少数养殖户在利益驱使下违规违法使用,造成畜产品中的兽药及一些重金属、抗生素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兽药残留增加,使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

2.5 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不力

我国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畜牧养殖要求,虽然我国在畜牧养殖方面的科技研究工作一直很受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一些地方政府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没有足够的意识,许多“高产、优质、高效”的畜产品培育技术的利用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与畜牧业资源有效利用。此外,我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使畜牧业养殖技术推广困难,阻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三、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3.1 提高农户对养殖业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地大量散户养殖户占相当大比重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用好养殖技术知识。养殖实用技术的普及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不同层面的养殖实用技术传授,举办各种培训和学习班。另一方面要转变养殖户的观念,只有转变养殖户传统的养殖观念,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整个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结构转变。

3.2 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

根据各在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建设规范化的养殖小区或养殖场,政府部门制定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认真执行,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支持规模和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建立规范化的养殖小区或规模化养殖场,这样才能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的合理利用。加快优势畜产品的区域布局,着重利用各地的有利畜养资源,发展有竞争力的畜产品品牌。实现产量规模化、效益化并具有市场竞争力。

3.3 标准化生产

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水平,就需要建立健全我国农副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搞好各类标准化示范养殖区和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建设。从源头上实现畜养水平的提高,使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竞争力。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加工、检测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这也是实现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无论农产品还是畜产品,只要有质量、有品牌,就会提高市场竞争力。

3.4 加强良种体系建设

制定并推进牲畜群体遗传和畜牧品种改良计划,充分利用我国畜禽繁育项目的科研成果,重点扶持规模大、运行良好的种畜禽场的建设和改造,造就一批龙头企业,加快繁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快生产性能测定站、种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种畜禽场审批。建立健全种畜禽管理数据库,开展优良种畜登记工作;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尽快发布省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严格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口审批。同时加大畜禽良种的保护工作,加大打击的执法力度。

3.5 科学管理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我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环节薄弱的弊病。畜牧养殖生产需要科学严谨规范的方法和态度,现代化的养殖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有效的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疫病防控管理体系,是推进现代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现代化的畜禽养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8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