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电话

一、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417-7020001、0417-7020111,该校联系地址为中国辽宁省营口鲅鱼圈区熊岳镇、邮编为115009、联系邮箱为lnnzyjwc@163.com。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电话

二、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辽宁南部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市鲅鱼圈区,它东枕长白余脉望儿山,西携渤海北部辽东湾,北接活力之城沈阳,南牵浪漫之都大连。学院始建于1948年,历经辽宁省熊岳农业学校、熊岳农业专科学校、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等校名更迭,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双创”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

学院现占地1108亩,建筑面积25.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76亿元。校内建有教学服务型、科研主导型、生产实训型、自主创业型实训基地75个,可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承载项目功能的实训室、工作室91个,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教室196个。

学院现设农学园艺系、畜牧兽医系、农业装备工程系、食品药品系、园林系、智慧农业系、农业经济管理系7个系和朋朋宠物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4个二级学院。现有专业及专业方向53个,其中入选国家精品专业1个(园艺技术),国家教改试点专业2个(园艺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建设专业6个(园艺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园林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省级示范专业11个(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畜牧)、农产品质量检测、动物医学、农业生物技术、畜牧兽医、种子生产与经营、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省级品牌(特色)专业6个(园艺技术、动物医学、农业生物技术、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物流管理)。学院面向全国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9219人。现有本科自考专业5个,在校学习学生1115人;成人函授本专科专业12个,学生147人;有国外留学生35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9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11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教师20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7名,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先后打造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1部,主编“十二五”国家级高职专科规划教材36部,有国家精品教材2部,省级精品教材7部,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精品教材1部。主持国家资源库园艺专业建设项目和辽宁省农林牧渔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

学院始终坚持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形成了农业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双元、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企业实践体系三位一体的三体系。在该模式的总体框架下,系统探索和构建了各专业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在“为农民提供生活模式,为农业提供生产模式,为农村提供发展模式”的理念指导下,一批具有产教融合特征的职教成果——辽丰葡萄、台湾兰花、葡萄酒庄、宠物诊疗中心等实训基地发挥了产学研一体化育人作用。先后与宝地集团、海城三星公司、葫芦岛玄宇集团、上海朋朋宠物有限公司、北京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聘请台湾宠物美容大师、香港宠物繁育大师组建宠物大师工作室,为各专业开展生产性实训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提供了充分保证。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彰显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特色,与辽宁辉山集团、北京伟嘉集团合作办专业、建基地、搞研究、做服务。现与50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校外建有紧密型实训基地231家,成立校企合作联盟3个。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优者成才,能者成功,人人成长”的育人理念,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2014年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6年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荣获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国高职专科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上,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6年保持在90%以上。 “职业素质好、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是社会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朴实而深刻的褒奖。

学院持续推行“双研驱动”战略,自2001年起,先后立省级及以上课题247项,取得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175项;连续4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获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74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2项,77篇论文、著作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拥有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动物健康养殖中心等2个省级研究平台。以农作物品种选育与推广、动物健康养殖、节能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和保护地果树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为代表的一批科研成果,已在我国北方十几个省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院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现建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8个、科技扶贫点2个,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被辽宁省科技厅授予“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现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省政府新型农民培训基地。近年来,学院先后为省内外(包括新疆、西藏地区)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8万余人次,形成了高职学历教育和培训服务并重的办学格局。

学院积极打造国际化办学特征,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借鉴国外职教经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荷兰、日本、泰国、斯洛文尼亚等国的企业或学校签署友好合作交流协议;近三年已有3批共40名学生出国留学;对接“一带一路”培养留学生,累计招收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几内亚、喀麦隆、加纳、韩国、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60余名留学生到校学习。

建校70载,学院硕果累累,荣光奕奕。现为辽宁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营口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中国现代农机装备职教集团、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和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4个国家级职教集团的副理事长单位;连续十多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荣列全国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首批8所优秀校和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营口市“文明单位”等国家、省、市荣誉称号70余项。

严厉打击渗坑排污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羣众身体健康。下面是我收集的开展关于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按照县 *** 主要领导批示意见,我乡从2017年6月——11月,利用5个月时间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渗坑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 *** 环境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按照“严密排查、严格整治、严厉打击、严肃追究”的要求,全面排查我乡辖区内渗坑水质和纳污情况,严肃查处渗坑排污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环境违法行为,妥善处置、科学修复监测超标的渗坑,切实解决危害羣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推动全县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整治任务和标准

本次整治的渗坑是指:正在或曾经排放、倾倒、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经监测超标的天然或人工、有积水且无防渗漏措施或起不到防渗作用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坑、池、塘、井和沟、渠等(以下统称“渗坑”)。

(一)整治任务。一是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分工,认真组织排查,逐个监测,摸清渗坑水质及纳污底数;二是严厉打击利用渗坑、渗井等排放、倾倒或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贮存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等污染地下水的环境违法行为,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对排查出的渗坑按照不同类别制定整治方案,限期进行生态修复。

(二)整治标准。按照省、市、县关于开展渗坑专项整治行动的统一要求,对排入、倾倒工业企业有毒污染物的渗坑,无论面积大小一律进行治理和土壤修复;存有有害污染物的渗坑,无论大小要对存有的废水进行处置、恢复地貌;主要污染物(COD、氨氮、色度、异味)超标1倍(按照功能区划类别执行相应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且对敏感区域产生影响的渗坑,要报市环保局、省环保厅备案并对其进行生态恢复治理,水质要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超标1倍以下的,渗坑所在地乡镇 *** 要负责组织实施治理,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并对其进行定期监测(每月不少于一次)。

三、方法步骤

渗坑专项整治时间安排为2017年6月至11月。

(一)安排部署阶段(6月)

乡 *** 于6月30日前完成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并报县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排查整治阶段(7月1日—10月31日)

对渗坑的排查工作要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切实查清辖区内渗坑底数和排污源,对与重点河流相连的沟渠、坑塘要徒步排查,对排查出的每个渗坑都要建立台账并登记造册。要对渗坑水质进行监测,对超标的渗坑要监测底泥和周边土壤,对底泥和土壤超标的要监测周边地下水水质。渗坑的整治按照发现--监测--制定方案--处置--修复过程进行。渗坑的治理工作要坚持“三专”原则,即(专家制定治理方案、专业公司进行治理、专家组织达标验收)。整治过程中,要明确整治标准、要求、时限。按照“四严”(严密排查、严格整治、严厉打击、严肃追究)要求,8月31日前,完成所有渗坑的修复工作并监测达标,要有监测和验收报告。对涉及排污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罚、整改到位。

(三)督查总结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乡 *** 对辖区内渗坑整治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于11月20日前将整治完成情况报县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乡 *** 负责由乡长从延兵同志全权负责渗坑专项治理工作,分管副乡长董长松具体负责治理工作,各站所按职能分工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二)建立档案。乡 *** 在治理过程中要建立本辖区的渗坑档案(动态管理数据库),实行台账管理,纳入日常监管工作中。县环保局要建立全县的渗坑档案(动态管理数据库)。

(三)及时上报。渗坑整治工作要做到排查、监测、整治同步进行,10月底前完成治理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成果及时上报。

(四)信息公开。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及互联网等媒体,及时公布相关工作落实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公开内容应包括:渗坑名单及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数据结果,修复方案、修复结果、监测达标、污水处置等情况。

为保护我市饮用水水源,改善饮用水水质,保障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及《营口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统筹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供应保障等相关情况,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摸清水源地底数及污染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解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环境污染问题,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原则

各镇区 *** 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

要以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环境综合整治及一、二级保护区内排污口取缔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坚持统筹兼顾、长效管理原则

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水源地环境管理体系,实施饮用水水源地常态化管理。

二、整治范围和工作目标、时限

(一)整治范围

本次环境综合整治范围为经省 *** 批覆的大石桥市地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处(周家水库、三道岭水库),地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4处(第一水源地、第二水源地、第三水源地及南楼水源地),共6处。

(二)工作目标、时限

本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间定为三年。

2017年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二级保护区内排污口拆除、取缔工作;一级保护区内生活垃圾、养殖场粪便堆积的清理工作;一级保护区破损市政管道、化粪池修复工作;一级保护区内养殖场、饭店等污染源的搬迁取缔工作。

2018—2019年利用两年时间,分期分批完成其他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搬迁取缔工作。

三、具体工作内容

(一)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工作

营口市环保局利用2017年1—3月份3个月时间,完成了我市6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各单井及一级保护区周边环境及污染源现状调查工作。我市要在营口市环保局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在6月底前完成核查工作,确保全面掌握我市6个地表及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基本情况,摸清各饮用水水源地底数。

(二)开展未来供水、用水规划的编制工作

市房产局要科学安排,统筹规划,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我市未来供水、用水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要本着同等条件下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对水源地或单井保留与否作出明确说明。市水利局要对口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完成拟废弃水源地或单井的关闭和封井工作。

(三)开展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封区管理工作

各镇区 *** 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封区管理工作。确保我市在用热备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不再有新的建筑、新的养殖场等污染源,确保污染不再加重。

(四)完成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清理、取缔工作

各镇区 *** 确保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排污口取缔工作。

各镇区 *** 根据排查情况,按照“一井一案”的原则制定整治方案,确保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生活垃圾、养殖场堆积粪便的清理工作;2017年10月底前完成破损市政管道、化粪池修复工作;在2017年12月底前完成一级保护区内养殖场、饭店等污染源的搬迁取缔工作。

(五)开展水源保护区农业、畜牧业面源污染专项整治工作

市畜牧兽医局牵头,各镇区 *** 负责,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农牧业现状摸底调查工作基础上,2017年6月底前完成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业、畜牧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并组织全面实施。

方案中,要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的要求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范围;要制定种植业施用农药、化肥奖励政策,鼓励和引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种植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用有机肥,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业面源对饮用水水源造成的污染。

(六)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勘界立标工程

市房产局负责,各镇区 *** 和路政部门配合,确保在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6处水源地保护区的勘界及界桩、界碑、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的设立工作,各镇区 *** 负责辖区内界桩、界碑、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七)建立饮用水水源联动监测、监督性检查机制

市环保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在2017年5月底前组织建立水源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立饮用水水源监测、监督性检查联动机制。水利局、卫计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制定水源地监测、监督性检查方案,实现联合执法、数据共享。市 *** 建立联席会议机制。

(八)建立水源地卫生巡视员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水源地卫生安全监管工作,以填补环保、水利、卫计等部门在水源地检查、巡查工作上的时间不足,确保人民羣众饮水安全,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各镇区 *** 要在2017年6月底前建立卫生巡视员巡视制度,6处水源地每个水源地配备1—2名巡视员,人员由水源地所在镇区推荐,工资由我市财政拨付,实现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日常巡视365天全覆盖。

(九)建立并完善水源地监测能力

各镇区 *** 要根据国家饮用水保护有关规定,开展监测能力建设工作,2017年10月底前完成国家规定的地表水源地水质监测109项指标,地下水源地水质监测39项指标水质监测能力,同时启动辖区环境部门水源地水质监测、卫计部门供水水质监测工作,凡出现超标数据及时上报。

(十)建立水源地监管的常效化机制

1、各镇区 *** 对区域内的水源地保护工作负总责,环保、水利、卫计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切实做好水源保护工作,推进我市水源保护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2、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各镇区 *** 要在2017年6月底前编制本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应急预案,要根据各水源地周边不同的环境状况,做到一源一案,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3、各镇区 *** 要在2017年6月底前建立水源地污染“零报告”制度,每月月底前将水源地污染情况上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无污染发生进行“零报告”。如发生污染事故应速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

4、加大水源地保护的资金投入

各镇区 *** 要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划定专项资金,用于水源地整治工作,力争通过3年综合整治,使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环境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四、组织领导

市 *** 成立大石桥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整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

五、责任分工

(一)各镇区 *** 是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摸底调查、环境综合整治及封区管理工作。

各镇区 *** 负责组织开展辖区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排污口的拆除、取缔工作;一级保护区内垃圾清理、深坑填埋、破损的市政排污管道、化粪池的摸排修复工作;养殖场周边畜禽粪便垃圾清理工作;养殖场、饭店、废品回收站、刷车场等污染源的搬迁取缔工作;负责勘界立标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及封区管理工作等。

(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协调配合

1、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各镇区 *** 开展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做好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的指导工作。负责定期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排查,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行分级防护。

2、市卫计局负责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疫情防控、供水水质监督监测,及时发布饮水安全警报,协同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联动监测检查工作。

3、市畜牧兽医局负责饮用水保护区禽畜养殖户和养殖场排查分类,制定粪污无害化处理方案。推动集约化养殖,确保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内无禽畜养殖。

4、市农业经济发展局负责开展水源地周边镇区种植业地块摸底调查工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技术,开展一级保护区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并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补偿措施,营造生态缓冲区。

5、市水利局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水源地或单井的关闭和封井工作,组织开展拟废弃水源地或单井的关闭和封井。

6、市房产局及大石桥市源源水务有限公司负责未来发展供水、用水规划的编制工作;负责水源地勘界立标工作;加强饮用水生产与供应环节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状况的巡查工作,协同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联动监测检查工作。

7、市交通局负责勘界立标工程标志设立过程中的相关协调工作。

8、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协调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资金筹集和管理。

六、工作要求

(一)齐抓共管,协调配合

各镇区 *** 各相关部门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要强化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加强沟通协调,要按照本方案的总体要求分类制定方案,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二)强化保障,落实责任

各镇区、 *** 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工作体系,责任落实到人,使水源地环境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寻。

(三)经费保障

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按照营口市的要求,我市要加大经费投入,需投入配套资金

保证饮水安全工程顺利进行

保障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正常开展。将环境综合整治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

(四)加强舆论宣传

提高广大羣众保护饮用水水源的自觉性,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水源地所在镇村要建立村规民约,营造保护环境、保护水源的良好氛围。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要搞好宣传工作,对整治活动效果突出的村镇及时给予报道,树立典型。对仍没有行动和整治效果差的单位向社会曝光,限期整改,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1.开展关于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2.关于纳污坑塘排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3.深入开展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4.开展纳污坑塘排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5.组织开展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6.关于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7.开展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8.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9.2017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8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