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中国辽中在哪?

辽中县隶属于沈阳市,位于沈阳市西南部。东依灯塔市,南濒浑河与辽阳县相望,西邻台安县、黑山县,北接新民市,东北与于洪区毗连。地处东经122°28′至123°06′,北纬41°12′至42°47′之间。全县面积1645平方公里。下辖20个乡镇。

中国辽中在哪?

辽中境内属低洼平原,起伏甚微。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主产水稻、玉米、高梁、大豆等。全县有70万亩可利用水面,淡水养殖业兴旺,有鲢、鲤、鲫等鱼种。近几年,全县依靠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重视林、牧、渔齐头并进,并涌现出多个种粮大户,养鱼村、养猪村及养鸡村。2003年粮食产量42.7万吨,蔬菜产量37.8万吨,肉类产量10.9万吨,水产品产量7.4万吨。

工业发展较快,有化工、机械、冶金、纺织、造纸、印刷、食品、服装等十几个工业部门。其中工艺美术产品销往意大利、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地下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城乡集市贸易活跃,茨榆坨综合贸易市场辐射能力波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县商贸流通枢纽。

交通以公路为主,有沈环线、沈盘线、小小线三条线公路贯穿全县境,县乡及公路纵横交错。乡乡有客运班车相通,村村有柏油公路相连。

辽中位于沈阳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沈阳西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具备最佳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厚,人才云集,具备投资发展的最佳资源优势;产业发达,基础坚实,具备最佳的产业优势;政策优越,服务诚信,具备最佳的环境优势。辽中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全国菜篮子先进县、全国肉鸡生产基地、全国瘦肉猪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这些都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几年来,辽中县积极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以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工业企业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12个国家和地区在辽中县兴办外商投资企业30多家,沈阳机床银丰铸造有限公司、辽冶重工项目、沈阳不锈钢工业园、沈阳泵阀工业园、沈阳九星集团兴建的30万吨铜材生产线、沈阳久大集团改扩建的生产能力达到4万锭的生产线等,都为辽中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地形地貌

辽中县地处辽河流域下游,属辽河、浑河冲积平原。起伏甚微。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海拔由22米降至6米左右。东部茨榆坨一带有少数沙丘,西南部地势低洼。

地名由来

辽中县地名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县时,以“辽郡以西、辽水以东,宛在中央”之意而命名。或说县治旧称阿什牛录镇,此镇居于全辽中心之地,故名为辽中。或说因其境地跨辽河两岸,并位于辽河中游而得名。

历史沿革

辽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他们是境内最早的开拓者。

商、周时期已有部落和村庄,分属幽州和营州。

春秋战国时期,属燕国。

秦时期,属辽东郡。

西汉时在境内置辽阳县(今茨榆蛇公社偏堡子古城),仍属辽东郡。

东汉时期,属玄夷郡。魏晋因之。

西晋时期,分属高句丽和百济。

东晋时期,属前燕、前奏、后燕、北燕。

南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时,东部为高句丽割据。

隋时期辽河以西属燕郡。

唐为安东都护府辖境。

辽时属东京辽阳府所辖的汤州。

金时仍属东京路辽阳府辖区。

元时期属辽阳路、广宁路分辖。

明时期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地。

清时期先后为新民、辽阳、承德(今沈阳)、镇安(今黑山)、海城各府、州、县之属地。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百姓横遭刀兵之苦,激起参与以反帝为宗旨的义和团斗争。清政府为利于对人民斗争的镇压,便于辽阳、承德、镇安、海城等边缘地带各割一部,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二十七日,建立辽中县,并以清初时期所建韵阿司牛录镇(今辽中镇)作为辽中县府驻地。建县之初,隶属奉天府辽沈道所辖。

民国时期,属奉天省(后改为辽宁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仍为辽中县,属伪奉天省。

1945年“九·三”胜利后,不久又被国民党占领,设立辽中县政府,属辽宁省。

1947年冬,辽中解放。

1948年春,国民党二次占领辽中。

同年11月2日才最后获得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辽中县人民政府”,属辽西省管辖。

1954年划归辽宁省。为沈阳市辖县。

1955年属辽阳专署。

1959年,属沈阳市。

1964年,属沈阳专署。

1969年,属沈阳市至今。

1999年,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1999]69号)批准:一、于洪区:撤销翟家乡,造化乡、彰驿站乡,设立翟家镇、造化镇、彰驿站镇。二、辽中县:撤销四方台乡,设立四方台镇。

2000年,辽中县辖12个镇、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01627人,其中:辽中镇 82278人、于家房镇 21436人、朱家房镇 28806人、冷子堡镇 27056人、刘二堡镇 19160人、茨榆坨镇 55960人、新民屯镇 13278人、满都户镇 19241人、杨士岗镇 16892人、肖寨门镇 24575人、长滩镇 19432人、四方台镇 19302人、城郊乡 19847人、六间房乡 23709人、乌伯牛乡 16566人、养士堡乡 17068人、潘家堡乡 16312人、老观坨乡 13387人、老大房乡 15000人、大黑岗子乡 13303人、牛心坨乡 19019人。

2001年,辽中县辖12个镇、9个乡:辽中镇、茨榆坨镇、朱家房镇、于家房镇、满都户镇、肖寨门镇、杨士岗镇、冷子堡镇、新民屯镇、长滩镇、刘二堡镇、四方台镇、城郊乡、六间房乡、养士堡乡、乌伯牛乡、老大房乡、大黑岗子乡、牛心坨乡、潘家堡乡、老观坨乡。

2002年12月13日辽政[2002]323号批复:撤销乌伯牛乡、辽中镇,合并设立辽中镇。区划调整后,辽中镇政府驻地化工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80.34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20个社区居委会。行政区划调整后,辽中县辖12个镇、8个乡:辽中镇、茨榆坨镇、朱家房镇、于家房镇、满都户镇、肖寨门镇、杨士岗镇、冷子堡镇、新民屯镇、长滩镇、刘二堡镇、四方台镇、城郊乡、六间房乡、养士堡乡、老大房乡、大黑岗子乡、牛心坨乡、潘家堡乡、老观坨乡。

2005年7月5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辽中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同意将辽中县养土堡乡小帮牛村、城郊乡敖司牛村、孙家万子村划入辽中镇。

历史名人

谢荣策

谢荣策,1931年11月13日,诞生在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百般虐待。在他幼年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对地主老财仇恨的种子。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1948年辽中县解放后,担任茨榆坨村的儿童团长,参加了土地改革斗争。1948年3月11日,在掩护干部和群众转移时,被国民党骑兵团抓走。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毫无畏惧,英勇斗争,不幸被敌人杀害,年仅16岁。1949年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辽中县委员会追认谢荣策为革命烈士,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园,并为谢荣策立了纪念碑,碑上刻着:“谢荣策小烈士千古!”1984年3月,中共沈阳市委决定,进一步修建谢荣策烈士陵园。10月13日,谢荣策烈士像塑成,在塑像基座正面大理石上,原中共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李涛同志题写的“少年英雄谢荣策”七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怀念和哀思!

文物古迹

辽中境内现有较大型宗教活动场所4处。其中,南三台子天主教堂始建于1863年,经法国巴黎传教士承建,于1992年重建,占地9690平方米。

永安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又称北大庙),于1995年复建,1996年大雄宝殿落成。

辽中境内现有古遗址49处,其中新石器时期16处,古墓葬4处,明代烽火台和边墙1处,出土文物若干件。有现代纪念性建筑3处,其中小英雄谢荣策烈士墓座落在茨榆坨西山旅游区内。

水产养殖,国家有什么政策?

170cm

170cm。截止到2022年9月7日,根据查询北师大官网显示,北师大李双菲,体重60kg,司职后卫,广东河源人,身高170cm,球风十分飘逸,23届CUBA分区赛单核带队,对战北大,李双菲毫不手软,砍下31分,4板,全国赛携手刘禹彤、苏源圆为北师大夺得CUBA三连冠。去年全运会上李双菲...

查看更多

农业部对水产养殖户的扶持政策有:

1.渔用柴油涨价补贴。渔业柴油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要的强渔惠渔政策,是渔业历史上获得的资金规模最大、受益范围最广、对渔民最直接的中央财政补助,是中央“三农”政策在渔业的具体体现。2006年~2012年,中央财政共下达渔业柴油补贴资金728.78亿元,占全部补贴资金的81.66%,在几个补贴行业中资金量位居首位。但需要说明的是,在淡水渔业中,只有淡水捕捞渔船可以享受到这一政策,一般的淡水养殖业很少能享受该政策。

2.渔业资源保护和转产转业财政项目。大宗淡水鱼涉及此项目的为其中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该项目以省及计划单列市为单位安排资金,对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严重或生态荒漠化严重水域,以及放流技术成熟、苗种供应充足、增殖效果明显、渔民受益面大的品种,在增殖放流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

3.渔业互助保险保费补贴。“十六大”以来,在中央出台一系列推动农业政策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背景下,渔业保险的探索步伐不断加快。2008年5月,农业部正式启动渔业互助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工作。试点险种确定为渔船全损互助保险和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中央财政分别补贴保费的25%,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最高补贴保险金额每人20万元。渔船全损互助保险试点区域为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部分重点渔区。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试点区域为浙江省岱山县。2009年8月,扛苏省正式启动渔业政策性保险,为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确保渔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该省探索出了一种新型保险组织模式——省财政对参加渔业保险试点的投保渔民给予投保保费25%的补贴的基础上,将渔业互助保险年度保费“打包”再保险,即渔业互助保险巨灾超赔再保险。

4.发展水产养殖业补贴。

(1)水产养殖机械补贴。2008年,农业部和财政部预拨下达2008年农机购置补贴款40亿元。与2007年相比,补贴资金规模扩大的同时,扩大了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其中,增氧机、投饵机和清淤机3类水产养殖机械首次纳入补贴目录。

(2)水产良种补贴。水产良种补贴的起步是2006年的《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开展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运行机制调研,探讨水产良种补贴方法”。2007年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及水产良种补贴政策调研组奔赴各地进行调研取证,一些地方的水产良种补贴已经启动,但大多数涉及的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

(3)养殖基地补贴。山东省深入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工程,计划用5年~8年时间,整理改造老旧鱼塘350万亩,新开发鱼塘150万亩,形成500万亩现代渔业生产基地。仅2007年、2008年两年省级财政投入就达3000余万元,改造池塘12万亩,新开发池塘2万亩。

5.渔业贷款贴息。水产养殖业贷款贴息目前只在局部地区自行开展,主要对灾害造成的再生产能力下降、对符合地方发展要求的企业技改、新产品开发、固定资产投资等给予贷款贴息。(1)渔业救灾复产贷款贴息。2008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财政安排200万元贷款贴息补助专项资金,按受灾经济损失比例分配给各市、区,各市、区政府按不少于1∶1的比例配套专项资金,支持辖区内因2008年初寒冷天气造成严重损失的水产养殖户(场)救灾复产。贷款期限由农信社和受灾水产养殖尸根据需要和实际生产周期自行确定,贴息贷款补助期限为1年。当受灾水产养殖尸贴息总额小于或等于两级政府安排的贴息资金总额时,实行全额贴息;当受灾水产养殖户贴息总额大于两级政府安排的贴息资金总额时,则按比例实行部分贴息。2008年10月,广东省阳江市出台了渔业复产贴息贷款工作方案,支持遭受台风“黑格比”重创的渔业救灾复产。市本级财政安排补助专项资金1500万元,专项用于辖区内受灾户,尤其是“全倒户”、养殖受灾(损失10万元以上)大户和大船(60匹马力以上)船主的恢复生产性贷款,符合条件的,由市、县(市、区)财政按7∶3的比例给予1年期贷款贴息。2009年7月,福建省清流县向受特大洪灾影响的养鱼户发放贴息贷款。由“清流溪鱼”发展协会担保,依托清流农行“惠农卡”,采取3户~4户联贷方式,由县财政支付利息,给予每产受灾养鱼专业户5万元的3年授信贷款。

渔业企业技改、新产品开发贷款贴息,养殖业贷款贴息,水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等。2009年,福建省根据相关规定,认定77家企业为省2009年~2010年度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将在两年内享受到10万元的贷款贴息补贴。湖北省洪湖市从2009年起,对符合该市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向的重点投资项目实行财政贷款贴息和有偿扶持相结合,首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万元,属于贷款建设的项目,实行全额贷款贴息,贴息期1年~3年。2006年,海南省海口市出台《海口市本级财政支农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区域内从事水产品培育、生产、加工和流通等项目的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提供财政支农贷款贴息资金。养殖面积达1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专业尸可获得不超过50万元的财政支农贷款年贴息资金,养殖面积达50亩以上的企业及其他组织可获得的财政支农贷款年贴息资金不超过100万元,贴息期限为1年~3年。

6.税收优惠。为支持引进和推广良种,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渔业,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对用于培育、养殖以及科学研究与实验的进口鱼种(苗)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为降低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水产养殖业造成的重大损失,2008年度增加“其他鱼苗及其卵”免税计划4000万尾(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8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