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及讲解的目录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
附件1: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
附件2: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
前言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讲解
一、概论
(一)本办法制定的背景与依据
(二)本办法的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
(三)本办法实施的意义
(四)本办法增设的会计科目
二、生物资产的核算
(一)生物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二)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核算
(四)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
(五)林木资产的核算
三、农产品的核算
(一)概述
(二)农产品初始成本的计量及入库的核算
(三)农产品出库(出售)成本的计量及核算
(四)农产品期末计价及会计处理
(五)农产品清查盘点的会计处理
四、农业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农业生产成本的概念与成本核算的组织
(二)农业生产费用的分类与核算
(三)种植业生产成本核算
(四)畜牧养殖业生产成本核算
(五)林业生产成本核算
(六)水产业生产成本核算
五、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列报和披露
(一)概述
(二)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
(三)应收家庭农场款、应付家庭农场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
(四)家庭农场实际上交利润净额在利润表上的列示
(五)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变动表的作用及其编制
(六)生物资产及农产品减值准备和跌价准备明细表的作用及其编制
(七)生物资产和农产品有关信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讲解
一、概论
(一)本办法制定的背景与依据
(二)本办法实施的意义
(三)本办法的适用汜44-围与核算对象
(四)本办法增设的会计科目
二、社会性收入的核算
(一)社会性收入的概念和分类
(二)社会性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三)社会性收入的核算
三、社会性支出的核算
(一)社会性支出的概念和分类
(二)社会性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三)社会性支出的核算
四、社会性固定资产和折旧的核算
(一)社会性固定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二)社会性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
附录一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
附录二其他有关法规
畜牧业和工业企业的账务处理有什么区别
一、畜牧养殖业会计科目设置 在对畜牧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时,可以结合其生产过程进行账户设计,以完整反映其生产经营过程。 (一)农作物生长过程畜牧养殖业为了减少饲料外购成本,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玉米、小麦。为核算自行栽培的玉米、小麦等在收获前发生的种子费、农药、化肥、人工等费用,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小麦、玉米收获后或收获前直接作为养牛饲料,如秸秆作养牛饲料,在“原材料”科目中核算,按玉米、小麦等设置明细账。若收获后直接对外出售,在“农产品”科目中核算。 (二)饲料加工过程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耗用黄豆、玉米、小麦等及发生的人工费等,设置“生产成本”账户。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仓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劳保费、修理费、水电等间接费,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 (三)育牛生产过程为核算牛原价,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级科目,按“未成熟”和“成熟”设两个二级科目,分别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成母牛进行明细核算。 为核算成母牛的累计折旧,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按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不计提折旧。 为核算育牛过程中消耗的饲料、发生的人工及其他费用,设置“生产成本”账户,按“产畜”设二级账。 在实际育牛过程中,很难分清犊牛、育成牛、青年牛耗用的饲料费、发生的人工费等,因此,发生费用时,先在“生产成本——产畜”中归集,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犊牛、育成牛、青年牛的成本中。 同时,要根据奶牛育龄时间分别进行成本结转,即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成母牛。为核算奶牛(已进入产奶期)的饲养费用,设置“生产成本——鲜奶”科目。 为核算育牛过程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牛房的折旧费、劳保费、周转材料费、燃料费、修理费等,应设置“制造费用”科目。 期末,按未成熟牛与成熟牛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等标准在产畜与鲜奶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记入其成本。 奶牛产出的牛奶是乳牛业的最终产品,为核算其实际成本,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 为核算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和减值准备计提情况,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两个一级科目,反映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 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为核算淘汰的犊牛、育成牛、青年牛等销售实现的收入,应设置“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相应成本的结转应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为核算淘汰的成母牛销售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设置“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 二、畜牧养殖业会计核算 [例一]甲企业是以奶牛养殖为主并发展种植业的综合生产基地。二00陆年种植四0公顷小麦,玉米陆0公顷,本年发生种子费二四陆00元,其中小麦种子一5陆00元,玉米种子9000元。共发生人工费二四0000元,化肥及农药费90000元,浇水灌溉应付账款二0000元,小麦、玉米收获后全部加工成饲料。 (一)共同费用的分配率=(二四0000+90000+二0000)/(四0+陆0)=三500(元/公顷) 小麦总成本=一5陆00+四0×三500=一55陆00(元) 玉米总成本=9000+陆0×三500=二一9000(元) (二)费用发生时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小麦 一55陆00 ——玉米 二一9000 贷:原材料——小麦种子 一5陆00 ——玉米种子 9000 应付职工薪酬 二四0000 原材料——化肥及农药 90000 应付账款 二0000 (三)小麦、玉米收获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小麦 一55陆00 ——玉米 二一90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小麦 一55陆00
畜牧业和工业企业的账务处理基本原理一样,都是对经营业务进行核算和归集,只是由于核算的对象不同,在科目设置和结转时会有一些差别,以下是整理的畜牧业的账务处理流程,请参考并采纳。
一、基础科目设置
(一)设置一级科目:畜牧业生产成本。设置二级科目饲料 。
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耗用黄豆、玉米、小麦等及发生的人工费等,设置“生产成本”账户。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仓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劳保费、修理费、水电等间接费,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
(1)领用饲料加工原材料时
借:畜牧业生产成本——饲料
贷:原材料——黄豆等
(2)发生修理费、折旧费时
借:制造费用——XX车间
贷:原材料——机物料消耗
累计折旧
(3)期末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饲料
贷:制造费用——榨油车间
(4)完工入库时
借:原材料——XX
贷:生产成本——饲料
(二)牛群核算
(1) “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养牛企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即“基本牛群”,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以及待产的成龄牛的原价。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待产的成龄母牛群 。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产母牛和种公牛群” 。
(2) “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养牛企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即“犊牛群”、“幼牛群”的实际成本。
消耗性生物资产——犊牛群
消耗性生物资产——幼年群
(3) “养牛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养牛企业进行养牛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
为生产“牛奶”的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饲养费用,由“牛奶”承担的各项生产成本; 为生产肉用“犊牛”的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饲养费用,肉用“犊牛” 承担的各项生产成本; “幼牛群”的饲养费用,“幼牛群”承担的各项生产成本。(4)其他相关科目
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需要折旧摊销的,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比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进行处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比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处理。 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比照“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处理。 制造费用(共同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这些要按企业生产管理情况确定,比照“制造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处理。二、按生产管理流程发生的业务讲解账务处理方法
养牛业的群别:
(1)“基本牛群”,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
(2)“犊牛群”,指出生后到6个月断乳的牛群,又称“6月以内犊牛”;
(3)“幼牛群”,指6个月以上断乳的牛群,又称“6月以上幼牛”,包括育肥牛等。
(一)奶牛的饲养准备阶段的核算
包括发生购买饲料、防疫药品、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等业务的核算。
1:银行和现金支付购入饲料款,包括饲料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饲料采购成本的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饲料
贷:银行存款 / 贷:库存现金
2:现金支付药品款,包括药品购买价款和其他可归属于药品采购成本的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药品
贷:库存现金
3:银行和部分现金支付购入幼牛款,按应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幼牛该项资产的其他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
贷:银行存款 / 贷:库存现金
4:银行和部分现金支付购入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款,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该项资产的其他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贷:银行存款 / 贷:库存现金 (二)幼牛饲养的核算
包括直接使用的人工、直接消耗的饲料和直接消耗的药品等业务的核算。属于养牛共用的水、电、汽(由于只有一个表计量)和有关共同用人工以及其他共同开支,应在“养牛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核算,借记“养牛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而后分摊。属于公司管理方面的人工和有关费用,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5:养幼牛直接使用的人工,按工资表分配数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幼牛群 贷:应付职工薪酬
6:养幼牛直接消耗的饲料,按报表饲料投入数额或者按盘点饲料投入数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幼牛群
贷:原材料-××饲料
7:养幼牛直接消耗的药品,按报表药品投入数额或者按盘点药品投入数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幼牛群
贷:原材料-××药品
(三)牛的转群的核算
指牛群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进入又一正常生产期,包括“犊牛群”成本的结转、“犊牛群”转为“幼牛群”、“幼牛群”转为“基本牛群”、淘汰的“基本牛群”转为育肥牛(幼牛群)的核算。
8:“幼牛群”转为基本牛群,先结转“幼牛群”的全部成本,包括“幼牛群”转前发生的通过“养牛业生产成本——幼牛群”科目核算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幼牛群
9:“幼牛群”转为基本牛群,按“幼牛群”的账面价值结转,包括原全部购买价值和结转的饲养过程的全部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
10:淘汰的产母牛(基本牛群)转为育肥牛,按淘汰的基本牛群的账面价值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包括育肥牛)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11:“犊牛群”转为“幼牛群”,先结转“犊牛群”的全部成本,包括“犊牛群”转前发生的通过“养牛业生产成本——基本牛群”科目核算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犊牛群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基本牛群
12:“犊牛群”转为“幼牛群”,按“犊牛群”的账面价值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犊牛群 (四)产母牛(基本牛群)饲养费用的核算
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全部饲养费用全部由牛奶和犊牛(联产品)承担,不再构成产母牛(基本牛群)的自身价值。牛奶产品成本,应通过“养牛业生产成本——牛奶”科目核算。
13:产母牛的饲养费用,按实际消耗数额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牛奶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饲料
贷:原材料-××药品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14:牛奶成品入库,结转牛奶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产品)——牛奶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牛奶
(五)牛(生物资产)和牛奶(产品)出售的核算
包括犊牛、幼牛出售,牛奶出售的核算和淘汰产母牛(基本牛群)出售的核算。幼牛出售前在账上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淘汰产母牛(基本牛群)出售前在账上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这两种因出售交易而可视同产成品出售对待。
15:幼牛和育肥牛出售的核算,按银行实际收到的金额结算。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幼牛(育肥牛)
16:同时,按幼牛(育肥牛)账面价值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幼牛(育肥牛)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育肥牛)
17:牛奶出售的核算,按银行和部分现金实际收到的金额结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 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牛奶
18:同时,按牛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牛奶
贷:库存商品(农产品)——牛奶
19:淘汰产母牛(基本牛群)正常出售的核算,按银行实际收到的金额结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产母牛(基本牛群)
20:同时,按产母牛(基本牛群)账面价值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产母牛(基本牛群)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三、按设置的会计科目讲解账务处理方法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的账务处理
养牛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主要是对“基本牛群”,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原价进行核算。其主要业务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例(1):企业外购成龄产母牛,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和上面(例4)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贷:银行存款 / 贷:库存现金
例(2):幼牛转为产母牛,应按其账面价值计算。和上面(例9)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例(3):产母牛淘汰转为育肥牛,按转群时的账面价值计算。和上面(例10)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育肥牛)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例(4):待产的成龄牛,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全部由牛奶(牛犊)产品承担,按实际消耗数额结转,在“养牛业生产成本——牛奶”科目核算。和上面(例13)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牛奶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饲料
贷:原材料-××药品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例(5):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母牛(基本牛群),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负差额)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或者:
借:银行存款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贷: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正差额)
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此例(5)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特殊“处置”。如果产母牛的基本牛群(生产性生物资产)淘汰正常出售,其会计分录和上面(例19、例20)会计分录属于相同类型。
(二)“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的账务处理
养牛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核算,主要是对“幼牛群(育肥牛)”进行核算。其主要业务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例(6):外购的幼牛和育肥牛(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计算。和上面(例3)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育肥牛)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例(7):自行繁殖的幼牛群(育肥牛),应按出售前发生的必要支出计算。和上面(例8)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育肥牛)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幼牛群(育肥牛)
例(8):产母牛淘汰转为育肥牛,按转群时的账面价值计算。和上面〔例10、例(3)〕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育肥牛)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例(9):育肥牛转为产母牛,应按其账面价值计算。和上面〔例9、例(2)〕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育肥牛)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例(10):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归属于幼牛群(育肥牛)等的费用,按应分配的金额计算,和上面(例8)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育肥牛)等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幼牛群(育肥牛)
例(11):出售育肥牛(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计算,和上面(例15、例16)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育肥牛
例(12):同时,按其账面余额计算,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育肥牛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幼牛群(育肥牛)
(三)“养牛业生产成本”科目的账务处理
“养牛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为饲养产母牛和待产成龄母牛等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即牛奶和牛犊的生产成本;饲养幼牛和育肥牛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分别养牛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其主要业务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例(13):产母牛和待产成龄母牛(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产出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实际消耗数额计算。和上面(例13)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牛奶(基本牛群)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例(14):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牛奶(产品)、幼牛和育肥牛(消耗性生物资产)、基本牛群(生产性生物资产)共同负担的费用,按实际消耗数额计算。和上面(例5)关于水、电、汽说明的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例(15):期(月)末,可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对上述共同负担的费用进行分配。和上面(例13)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牛业生产成本——牛奶(基本牛群)、幼牛群(育肥牛)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例(16):产母牛(生产性生物资产)所生产(收获—准则语)的牛奶(产品)验收入库时,按其实际成本计算。和上面(例14)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产品)——牛奶
贷:养牛业生产成本——牛奶(产品)
为核算淘汰的犊牛、育成牛、青年牛等销售实现的收入,应设置“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相应成本的结转应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为核算淘汰的成母牛销售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设置“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
“以生顶死”的混群核算技术方法,就是将各种 “畜禽”的饲养费用分别放在“生产成本”科目核算,而“畜禽”的价值分别放在“在产品”科目核算。各种“畜禽”期内出生和死亡周转不纳入账内核算,采取 “以生顶死”的办法,期末盘点实际数量。各种“畜禽”的价值不是按实际成本结转计价,而是根据垦区统一规定的价格和期末盘点实际数量计算,作为“在产品”。并运用公式计算出生产总成本(生产总成本=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期末在产品)。这种帐务处理办法,不影响畜牧业分群饲养管理,只是为了简化“畜禽”的核算。
现在,如“畜禽”运用“在产品”科目核算的,应将“在产品”科目转换成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两个科目,将“在产品”的数额一分为二,成“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两个数,分别在“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两个科目核算即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190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