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刘家沟镇的经济发展

增强工业实力

刘家沟镇的经济发展

年末,刘家沟镇共有镇村企业26家,其中三资企业4家,基本形成了以蓬莱市焊接工具有限公司、蓬莱橡塑制品三厂为龙头,镇属、村办和村以下个体、民营企业互为补充的工业生产格局。“仙阁”牌焊割具、“仙山”牌防水胶布、摩托车配件、PVC涂层布、大规格地砖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品。当年,全镇乡村工业完成产值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86亿元、利润2250万元、利税3633万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391万美元。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年内,刘家沟镇政府调整激励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年内改建了集贸市场,新建了一条商业街,扩建了私营经济园区,新增商用建筑1000平方米。至年末,全镇共有个体工商户270户、私营企业39家,从业人员1200余人。当年全镇私营企业实现产值2650万元、销售收入2342万元;个体工商业户实现销售收入3689万元、利税560万元、利润410万元。

发展海洋经济

刘家沟镇水产工作一直坚持“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当年该镇完成水产品捕捞总产量8300吨;投资15万元,新上扇贝养殖筏架3.3公顷,调整海区0.67公顷,扇贝养殖区增加到40公顷;与马格庄镇刘旺水产公司共同投资100万元,新建造船厂一处,生产机动船只;投入15万元,在海岸岩礁区底播大规格海参苗15万头、鲍鱼5万头。当年,全镇实现水产业收入3500万元。

企业改制工作

年内,刘家沟镇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对所属的11个镇村企业进行改制:一是把规模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镇属蓬莱市电焊钳厂产权整体出让给原法人代表,组建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二是拍卖规模小、效益低的镇属蓬莱市兴华塑料厂,使其转为民营企业;三是把规模较大,但资不抵债的镇属蓬莱市第六塑料厂,切块对外分割租赁;四是对8个规模较小的村办企业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经过改制,全镇盘活资产5000万元,增收资金400万元。

内引外联项目

年内,蓬莱市橡塑制品三厂与昌邑马鹏亿先生共同投资680万元,组建了昌邑福鹏印染有限公司。蓬莱市山楂制品厂与烟台市外贸公司合作,由烟台市外贸公司提供无息借款280万元,建成容积1000吨冷风库(其中气调库容积500吨)一座,年内收储大梨、苹果1200余吨。蓬莱市焊接工具有限公司与台湾弘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资160万元,对压铸厂进行技术改造,为台商加工摩托车配件。蓬莱市海燕塑料厂与韩国客商合作,投入100万元,购入配套设备,开展来料加工业务,为外商提供的半成品玩具打色、上漆、包装,年内实现利税30万元。

发展高效农业

年内,刘家沟镇因地制宜,在布局上抓“一路两河(烟汕路、乌沟河、战山河)区域”高效农业示范规划的落实,在产业结构上重点发展优系果品、畜牧养殖和大棚瓜菜种植三大产业。年内投资43万元,改接优系红富士果树200公顷,果品套袋2500万个,全年该镇果品总产量达7762吨;投资100余万元,新建千只种貂场、千头养猪场、万只蛋鸡饲养场各1处和肉食鸡饲养大棚200个,全年该镇实现畜牧业收入5572万元;投入资金340万元,建成冬暖式高效农业大棚108个、普通拱棚450个,全年大棚瓜菜总产量达470万公斤,创收990万元。

私营经济园区初具规模

年内,刘家沟镇规划并建设了以汽车站为中心,向东西两侧辐射的私营经济园区。该区规划占地66公顷。通过政策引导,提供优质服务,完善配套设施,年内完成开发26公顷,基本形成框架。至年末,进区企业和工商户已有43家,入园资金总计1000多万元,年营业额3200万元,当年上交税金110万元,实现利润330万元。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铜仁地区也把发展畜牧业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着力发展养殖业。在铜仁地区如思南等县,建立了许多成规模的畜牧养殖场和试验养殖基地。铜仁地区的畜牧养殖业正以一种全兴的速度向前推进。但是,在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些管理比较粗放、技术力量跟不上的现状。我们都知道,畜禽良种是发展畜牧业的根本保证。

 为了缓解铜仁地区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状况,笔者经过多年调查研究,现就畜禽改良简单谈谈自己的粗浅想法和建议,以起到抛砖引玉之功用。

 一、认清畜禽管理及品种改良的重要性

 铜仁地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区,充分认识畜禽管理及品种改良的重要性对发展铜仁地区畜牧很有必要。近年来,地区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以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但畜牧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种畜禽经营无序,种杂质量差、品种老化、生产性能低下等突出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为此,把种畜禽管理及品种改良工作作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突破口来抓,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畜牧部门必须把畜牧业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制定相关的文件措施,每年制定畜禽品种改良繁育体系建设规划,认定“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科技为先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核心指导思想,改良畜牧服务体系,加强种畜禽管理,规范种畜禽市场,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为全区畜禽结构调整畜牧业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二、加强品种改良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改良体系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和主导作用是发展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改良站在全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中心的龙头作用,铜仁地区加大了投入和扶持力度,在各县改良站扩建了畜禽改良中心。但是,在一些地方还需进一步加强各县改良站的行政管理,必须实行市场化运作和企业管理,建立以站长负责制的指挥运作体系,负责统筹管理,协调改良中心和畜牧水产站的生产运营,进一步强化了在全区良种繁育体系中心龙头地位和主导作用。同时,必须规范基层改良站(点)建设,加快基层改良站(点)的服务体系基础,我认为应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统一布点,合理规划布局

 针对铜仁地区部分乡镇改良站(点)过多且相对集中而广,改良效果大幅下降的现状,要重点对全区的家畜人工授精站(点)全面普查,建档备案,在充分征求县家畜改良站和乡镇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乡镇实际,每乡镇配置1—3个改良站(点),做到覆盖面广、便捷、周到。

 (二)要统一管理,规范化运作,实行有证经营制度

 首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按程序开展工作。对全区已初步确定的各个改良站(点)、由专门委员会审核认定,颁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其次,对全区人工授精人员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建立个人档案,统一进行集中培训和考试,凭证从事品种改良工作。对未取得许可证及上岗证的,坚决予以取缔。再次,实行标准化系谱档案管理,系谱档案管理是品种改良的重要措施,防止近良配及遗传病的发生。

 三、正确处理种畜禽管理与生产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铜仁地区为了规划种畜禽经营程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做好良种方面工作,还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对家畜人工授精站(点)的验收鉴定工作。对无证站(点)依法予以取缔,严格实行许可证制度,通过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乡镇兽医站的密切配合,使种畜禽生产经营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特别是要对改良站(点)进行严格的验收鉴定,使改良站(点)的管理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为保证家畜品种改良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要根据实际,在不影响畜牧业生产的情况下,彻底淘汰营业性配种的劣质公畜。由于调整了家畜人工授精收费标准,少数人看到有利可图,开始饲养劣质公畜,劣杂种公畜参与配种,直接影响家畜改良质量,扰乱了供种市场。因此必须抓住在保证精种质量和借种能力的前提下,在养殖集中地区搞人工授精,不搞本交,做到上门服务。偏僻乡村依据种畜禽管理有关有法规,通过鉴定合格后,发给种畜合格证,才准许开展配种业务。饲养劣杂公畜的农户,县种畜禽管理执法大队首先进行说服教育,拒不改正的采取断然措施,以促进全区畜牧养殖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20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