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青蛙的繁殖技术

 青蛙的肉质鲜嫩、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还能起到清热解毒、消肿等效果,为了解决青蛙在市场上的需求缺口,避免野生青蛙灭绝,所以通过人工养殖青蛙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经济效益,而且也可以保护好野生青蛙,一举多得。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青蛙的繁殖技术吧。

青蛙的繁殖技术

青蛙的种类

 青蛙是两栖物,约有190种。其中分布广、数量较多的是黑斑蛙,其次是泽蛙、金钱蛙、虎蚊蛙。一般养殖的大都是黑斑蛙和虎玟蛙。

 黑斑蛙:体长约70-80毫米,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眼间距很窄。前肢短,批端钝尖,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皮肤光滑,背面有一对背侧褶,两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背面为黄绿或深绿或带灰棕色,上面有不规则的数量不等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腹面皮肤光滑呈鱼白色。雄性有一对颈侧外声囊,第一指基部粗肥,上有细小的白疣,有雄性腺。

 金线蛙:体长50毫米(雄体略小),头略扁,吻钝圆,吻棱不显,鼓膜大而明显。指端尖圆,后肢粗短,趾端尖圆,趾间全蹼。背面及体侧的皮肤有分散的疣,背侧有一对背侧褶。腹面光滑,肛部及股后端有疣。生活时背面绿色或橄榄绿色,后肢背面棕色横纹不显,腹面黄白色。雄性有一对咽侧声囊,第一指有婚垫,有雄性腺。

 泽蛙:体长40-50毫米左右(雄蛙略小),吻尖圆,吻棱圆,眼间距窄。指端钝尖,后肢较短,趾端钝尖。趾间的蹼约达趾长的2/3。背部皮肤有许多不规则、分散排列的长短不一的纵肤褶,褶间散有小疣粒,无背侧褶,头前端及腹面的皮肤光滑。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灰橄榄色或空灰色,雄性咽部深色,其余为白色。雄性第一指上浅色婚垫发达,有单咽下外声囊,咽部黑色,有雄性腺。

 虎纹蛙:体大而粗壮,雌性超过120毫米,吻端尖圆而长,吻棱钝,鼓膜大,前肢短,指短,指端尖圆,趾末端头圆,趾间全蹼,皮肤极粗糙,无背侧褶,背部有长短有一、分布不十分规则的肤棱,纵行排列,头侧口缘及腹面的皮肤光滑。生活时背面黄绿略带棕色,头侧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 的纹斑,腹面白色。雄性略小,有一对咽下侧外声囊,前肢粗壮,第一指上灰色婚垫发达,有雄性腺。

青蛙的繁殖技术

 1、种蛙的选择

 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受精率较差,第一年蛙产卵孵化率也较低,不适作种蛙。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经过选择后的种蛙按1只雄蛙2-3只雌蛙的比例放入产卵池待产,一般20平方米的产卵池可放种蛙1400-2000只。产卵池中要放置水草或种水莲花,其数量约占水面的三分之一。池上须种丝瓜或葡萄之类搭架遮荫。池的周围尽量避免强烈的声音和其它噪音。若在稻田的中央建立产卵池,产卵池内设产卵筐,产卵筐上口直径30厘米,下口直径70厘米,高40厘米。每个产卵筐放20-30组的种蛙。经常观察,如发现有卵块就捞出放到孵化池里,然后放走已产卵的雌蛙,使雄蛙继续抱对。

 2、青蛙的交配交卵

 青蛙每年3-7月份都产卵,北方产卵迟些,南方各省3月份就开始产卵,4月份是产卵盛期。但种蛙的抱对、交配、产卵的早晚与气温、饲养池的水温及水的深度有很大关系。当水温15?C以上时雌雄蛙开始拒对。18-28?C是最适的产卵温度。在产卵季节将到时雄蛙不断地鸣叫吸引着雌蛙。雄蛙一般提早一星期左右发情。雌蛙未发情时拒绝抱对,已发情则常徘徊于浅水中或岸上依恋在雄蛙的周围,肚皮比平时膨胀,性冲动,食量忽减。青蛙没有交尾器,不能进行体内受精,而是通过雄性拥抱着雌蛙完成受精过程的,雄蛙的第一指内侧有膨大的肉垫,称婚垫。婚垫上富有腺体和角质刺,其分泌物和角质刺将加固拥抱的作用。当雌蛙成熟发情时,雄蛙即跳上雌蛙背上,将前肢搂抱在雌蛙下面,用小腿挤压雌蛙腹部,同时摆动两后足,磨擦雌蛙的泄殖孔,雌蛙将卵排出体外,雄蛙即射精于卵上。产卵后,雄蛙自行离去。雌蛙处于半休克状态,1-2分钟后,才慢慢地离开,到阴凉的地方安卧休息。青蛙抱对产卵的时间一般1-2天,有时也长达3天。产卵一般在夜进行,黎明前为最高峰,一只50克以上的雌蛙,每次产卵在一万粒左右。 青蛙产卵时要求安静的环境,轻微的振动可使产卵暂时停止,强烈的振动或长时间的干扰,会使它迁移产卵地点。产卵的进行取决于雄蛙的腿与足的活动,雄蛙腿足停止活动,雌蛙即停止产卵。如遇强烈的冷风侵袭,水温突然下降到15?C以下,产卵也就停止。此时可设法增温,使它正常产卵。在产卵期间,如果池内的雄蛙多于雌蛙,有同性相抱或两只雄蛙抱一只雌蛙的现象,第三者将一雄一雌同抱住,或反方向抱于雌蛙的胯部,使雌蛙不能正常产卵甚至死亡。所以产卵池的种蛙必须按一雄二雌(或三雌)的比例放养。

 3、人工催产技术

 性成熟的种蛙并非每只都能产卵。如环境不适合,发育不良,体质较差,气候恶劣等影响其产卵。为了使青蛙产卵及孵化整齐一致,必须进行人工催产。通常用脑下垂体注射法:将一只青蛙的头上顶壳打开,将大脑除去,在在脑之下有约半个粒粒大小的白色物体,即是脑下垂体。将脑下垂体放入沉淀管中,用玻棒加以研磨,加入生理盐水溶解后,用经过消毒的注射筒,给雌蛙进行腿部肌肉注射,注射两次即可使雌蛙产卵。

 4、人工采卵及孵化

 青蛙产下的卵又小又软,泥**、圆形,卵外有胶质膜保护,并互相吸附成片浮于水面,或附着在水草上。如果卵沉入池底,必须设法使之附在水草上。采卵时间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捞卵网和盛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放卵时要尽量保持原来的方向,即正面朝上,反面向池底。如果方向搞错,对孵化率有很大的影响。同一批卵要放在同一孵化池,这样孵出来的蝌蚪大小一致,方便管理。如果在一池中放不同期的卵块,孵出来的大小蝌蚪生长速度不一,弱小的就会逐渐衰弱而死亡。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C之间。在换水、换盘时,如水温突然升降5?C以上或水温低于4?C,高于28?C或强的惊动均可导致蛙死亡。因此,观察蛙卵孵化时动作要轻,不能随意搅动池水,以免蝌蚪幼体漂离卵膜,影响成活率。经过两天孵化,蛙卵略能摇动,3-4天即成蝌蚪形态,5天左右孵化小蝌蚪。

青蛙常见的病虫害

 l、气泡病

 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胀,常游于水面,精神不振,胃内充满气体。防治的方法是将病蝌蚪移于清水中,暂时不投食, l一2天后再恢复授喂,但数量不要太多,而且要煮熟。

 2、车轮虫病

 因寄生车轮虫所引起。发病的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尾鳍膜发白,常浮于水面。防治的方法是减少蝌蚪池的饲养密度,并且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硫酸亚铁为5:2)撤入池中,使池水含其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点四。

 3、体外寄生虫

 青蛙体外寄生虫较为严重的是寄生在蛙体上的蛭类,常见于春夏两季,发病的青蛙体表面出现3毫米大小的灰绿色小虫,一头口了吸在蛙体上、中头游离状于水中。此种蛭类为水陆两生的,所以也有人叫陆蛭,其大小形状如白瓜籽,长2-2.5厘米,两头尖呈绿色,边发黄,腹面扁平,背面稍鼓起,全身多横环节,头部腹面有一吸盘吸于蛙体上,口在吸盘中央,尾部呈游离状。秋季陆蛭随青蛙入洞,冬季在青蛙群集时产卵。产完卵后成蛭即死亡,从蛙体上脱落,卵很快孵化成幼虫,咬破青蛙表皮,钻入皮内,夏季钻出表皮,用吸盘吸于青蛙体表,危害青蛙。此虫可用药剂防治。当发现蛙体上长有毛状的附着物或外表皮腐烂的情况时可将该患蛙用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稀释液(即50公斤水加药物5克)浸几天即可。

常规养殖的条件下,青蛙产量约为3000-5000斤左右/亩,具体产量会受到青蛙品种、养殖技术、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青蛙养殖方法:1、在温暖、避阳的地方建造蛙池,庭院小池可设一些灌水孔及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即可。2、将出膜后的蝌蚪放进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4天后投喂饵料,1周后转移至饲养池。

温馨提示:青蛙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一、青蛙养殖亩产量多少斤

1、青蛙亩产量

在常规养殖的情况下,青蛙的亩产量约为3000-5000斤左右,但由于青蛙的品种较多,体型不一,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式也因人而异,因此具体产量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2、青蛙养殖方法

(1)建造蛙池

①青蛙的养殖池主要分为产卵池、蝌蚪池、成蛙池这3种,蛙池需建立在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一般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

②若要在野外建立大池,池壁需抹上水泥,池底保留泥土。庭院小池可设置一些灌水孔及排水道,池水的深度以20-50厘米左右为宜。

(2)孵化蛙卵

①人工养殖青蛙必须从采卵孵化开始,蝌蚪出膜后可放进原孵化池或网箱中进行培育,投放密度以平方米600-800尾左右为宜。

②蝌蚪孵出后的第4天一般就能开始投喂饵料,饲养大约1周之后将其转移至饲养池,大约再经过20-30天后就能给蝌蚪投喂蝇蛆、红虫、水蚤,偶尔可以投喂一些豆饼粉、豆渣、豆浆、小球藻。

(3)分池饲养

将幼蛙驯养20-30天后,放干池水,并把大规格的幼蛙转移至成蛙池中,密度为60-80只/平方米,小规格的幼蛙可以继续留在原池中驯养。也可以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进行密集养殖,这些都是目前养殖青蛙的新方式。

(4)提供饵料

幼蛙进入成蛙池后其摄食量会增加,生长速度会变快,此时需要提供充足的饵料,同时要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一般以人工培养的红虫、蝇蛆、蚯蚓、球藻水蚤等蛋白质含量高、繁殖率高的活饵为主。

二、青蛙养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养殖证

填写养殖申请表,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材料等待农业局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颁发此证。

2、营业执照

如果是大型养殖场,要想成功发展就一定要办理营业执照,办理营业执照需要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等材料。

3、税务登记证

如果养殖的青蛙需要用来销售,那么养殖户还要办理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证可以在领取营业执照的30个工作日内申请领取。

4、动物防疫合格证

开办养殖场还需要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该证由兽医管理部门审查颁发。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此证由当地的省林业厅核发,但该证的办理流程较复杂,一般而言,养殖户不仅需要有种源的合法来源证明和种源单位的经营许可证,同时还要有5万元以上的资金证明才能申请办理此证。

6、畜牧兽医资格证

开办青蛙养殖场还一定要有专业的兽医师,若自身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可聘请专业的畜牧兽医师来养殖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20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