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洗衣粉也能跑了?A股又一悬案

9月27日晚间,广州浪奇发布了一则《关于部分库存货物可能涉及风险的提示性公告》,自曝公司价值5.7亿元的存货不翼而飞。

洗衣粉也能跑了?A股又一悬案

受此影响,9月28日,广州浪奇股价开盘即一字板跌停,直至下午三点以5.13元收盘。

前有獐子岛扇贝跑了,今有广州浪奇的洗衣粉失踪,A股的悬案一件接一件,最终受害的却是广大的股民们。

如此看来,在A股炒股不仅要有巴菲特般的选股能力,更要有福尔摩斯般的破案能力才行!

言归正传,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此次事件。

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广州浪奇和江苏鸿燊物流、江苏辉丰石化签订了物流仓储合同,将一批货物分别存放与这两家公司的仓库,库存货物价值分别为4.53亿元和1.19亿元。

问题在于现在广州浪奇要盘点货物,结果辉丰公司表示没有货物存放在仓库,因此没有配合盘点的义务。

于是,9月27日晚,广州浪奇发布公告称,公司存放在瑞丽仓库和辉丰仓库的货物可能会有丢失风险。

看到这,广大股民们肯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之前獐子岛家的扇贝也是如此,每到要发季度报和年度财务报表的时候,扇贝要么是死了,要么就失踪了。

水产的扇贝难以查证,但是浪奇的货物是洗衣粉,洗衣粉也能自己跑路不成?因此,广大股民们的破案方向都出奇一致,这批货物压根就不存在,只是浪奇用来掩盖问题而抛出来的假消息!

那么,事情真相又如何呢?我们现在只能从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经营数据上多处存疑

价值5.72亿元的存货不翼而飞,必须要先查一下公司的经营数据。

我们可以从会计账目了解到,一般一家公司的库存变化应该是:

上期期末库存+当期产量-当期销量=当期期末库存

从数据来看,2014年和2015年的库存都是正常的。但是从2016年开始,库存数据开始出现问题了,存货数据开始对不上。

公司2015年底的库存量是20.37万吨,2016年的产量为240.88万吨,库存加产量总共为261.25万吨。但是2016年,浪奇的销量竟然达到了330.35万吨。

明明只有261.25万吨的货物,浪奇竟然能够销售掉330.35万吨货物,而且卖完之后竟然还有10.53万吨。

一般情况下,公司的存货都是正的,以备不时之需。但是2016年的数据显示,存货不足的情况下,公司却出现了超出存货的销量。

2016年,公司销售了330.35万吨,比2015年销量暴增112.56万吨,增长率高达51%。在竞争激烈且较成熟的洗衣粉市场里,这个增长率显得有些过高了。

经营数据上而言,公司存在库存数据对不上,销量暴增的事实,都有些让人怀疑这家公司的产量、销量、存货等数据的真实性。

盈利能力差,负债过大

我们分析一下广州浪奇的盈利情况。

可以看出,浪奇的营收上自2014年到2018年都是在不断上涨,但是2019年营收出现了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上,五年内都是稳定在0.3亿元左右,但是在2019年出现了暴跌,降到了0.11亿元。

单从营收数据和扣非净利润上来看,现今的盈利能力还达不到上市时的水准。

还有现金流的数据也能说明一些情况,2015年至2019年,广州浪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金额分别为-4107万、-6.95元、-1.88亿、-4.42亿、-5.57亿。

持续为负的经营性现金流,让人怀疑这家公司经营的状况。如果是因为销量暴增,款项没有及时的回收回来的话,这也能成为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是,现金流常年为负的情况下,公司的负债必然剧增。

数据可知,2016年至2020年中,浪奇的负债从6.49亿元暴增为26.95亿元,利息支出也随之一路上涨,2019年的利息支出就已经达到了1.274亿元。

而参考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为0.11亿元,扣非净利润扣除利息支出后,公司的实际经营状态堪忧,可能是在亏损状态经营,需要靠借贷才能经营下去。

到这里,大致可以猜测得出,广州浪奇的销售数据和存货数据有存在造假的可能。

但是,2019年广州浪奇刚刚获得了一笔巨额拆迁款,怎么就需要借贷经营了呢?

2019年12月10日,广州浪奇发布公告称,因广州市城市更新改造需要,广州土发中心拟对公司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东128号地块进行收储,拟收储地块补偿总额为21.56亿元。

此次拆迁让浪奇直接获得21.56亿元的拆迁款,网友戏称是公司经营65年的利润。由于拆迁“暴富”,许多人开始调侃,做企业还不如卖地。

但是,此次拆迁除了21.56亿元的拆迁款,更是让公司的股价直接暴涨了20%,市值达到了42.92亿元。获得了如此巨额资金的广州浪奇,即使股市存在经营风险,利用这笔资金也可以化险为夷轻松度过才对。

但是,在刚刚获得了21.56亿元拆迁款半年后,浪奇的负债便创下新高,达到了26.95亿元。

一边是拆迁获得的21.56亿元巨款,一边是创下新高的负债,浪奇发生了什么,它的钱又去了哪里?这些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猜测,这笔钱没有被用来缓解公司经营压力,才导致公司的负债仍在高位。

不仅如此,广州浪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时间节点也是在报表上的存货对不上之后。

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2017年以前,广州浪奇聘请的会计师一直都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但是20018年开始换成了中审众环会计事务所。

一家经营正常的公司,是绝对不会突然更换掉合作了多年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一般在业内而言,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公司考虑换一个更便宜的会计师事务所,减少成本支出;

二则是因为,会计师发现有问题,主动请辞撤出。

业界都清楚,会计师主动请辞极有可能是承担不起财务风险,选择了辞职。

从2018年会计师事务所排名来看,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排在了第四名,中审众环排在了第13名。作为国内排名前15的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即使有差距也不会太大,因此浪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缩减成本。

事情的节点,刚刚好是在2018年。那么,广州浪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便可以猜测,有可能是因为公司的经营状况出现了问题,需要在财务报表上做点什么,但是会计师觉得承担不了风险,便自动请辞退出了。因此才更换了一家新的会计师事务所。

广州浪奇实际情况如何还不得而知,但是獐子岛的教训历历在目,。此时此刻,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保护本金,避免被割韭菜。

广州浪奇价值5.72亿元的洗衣粉又去了哪里?

这桩悬案何时水落石出还有待后续进展,但是作为投资尤其要时刻擦亮眼睛,明辨公司的报表真假,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 | 周松涛(Cqiang5555)

来源 | 首席 财经 观察(ID:meirijingji001)

国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国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二、企业上市挂牌前遇到的财务问题

 一、存货核算

 对于工业和农业企业来说,存货是重点关注的科目,存货的核算一方面在定价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核查的难度也较高,造假比较容易。例如最近很热门的蓝田股份续集——獐子岛事件,是一种相对典型的存货造假手法。存货主要是海鲜,会计师要确定存货情况时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全靠抽样和估计。这样的存货占据了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重要内容时,通过它体现出来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会变得非常随意。

 因此券商和会计师会对存货的核算体系进行较为彻底的检查和盘点,帮助企业建立起一套较为规范和具备较强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制度,让存货核算变得更为可靠。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发现一些藏住的利润和掩盖的亏空什么的,一般都会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并对报表进行调整。这项工作对于例如前面提到服装企业来说其实很重要。例如未上市服装企业,通常来说在证券从业资格审计以前大部分企业从不计提减值准备,尽管对于报税业务来说没有任何区别(税务局不认存货减值),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非常重要,服装是一种贬值很快的存货,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减值计提,将难以看出自身经营情况的好坏。会出现一旦服装存货出现滞销无法变现,虽然账上看着企业的'账面资产仍然等于负债+权益,然而实际的价值却已经导致资不抵债了。

 二、股东占用企业资金

 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国情,企业的股东往往也是经营者,抱着个体户时的观念,认为企业和自身财产没有什么区别,想用钱时即向企业借,将企业变为自身消费的提款机。中介机构会要求企业主将股东或关联方占款全部清理,将股东和法人较为完整地隔离开来,甚至要求对大额、长期的借款要求支付利息。因为股东对公司占款不同于分红,在企业亏损时也可以拿走资金,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卷钱跑路。所以中介机构对于大额、长期、频繁的股东占款尤其是大股东占款是较为警惕的,一方面是直接关系到是否符合法定发行条件,另一方面,如果长期要求改正股东占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往往代表企业和股东存在一些深层次的治理问题。这里不便展开太深,但是这些深层次问题往往是关系项目成败的关键。

 三、成本核算

 虽然会计上有句老话叫做“肉烂在锅里”,即便大家最关心的净利润数字是正确的,这张财务报表也不见得是正确的。因为企业往往不止一种产品,各个产品的毛利率也不同。而毛利率是能够与同行业进行较好的横向比较工具,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如何正确地反映各个产品毛利率对于报表的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来说是重要的决策依据之一。而毛利率取决于收入和成本,收入通常是可以较为容易衡量的金融资产,而成本则涉及了材料的购买、上述提到过的存货、生产用料、人工、水电煤等费用、专项借款费用等等,而如果多种产品共用相同的生产设备或者人员,则容易产生成本分摊的问题,尽管总的毛利正确,但是分到各产品可能不准确。

 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是煤焦油提炼企业,从单一的煤焦油中提取多种组分,各个组分的产量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各种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同且时常出现波动,如果仅仅按照重量来分,那么量最大、价钱最便宜的沥青将会以负毛利出售,而单价较高的产品的毛利率将会较为畸形,高达90%以上也不奇怪。对于投资者直观感受来说,沥青卖的越多越亏。而在实际经营中因为原料产出的各成分不能自由选择,如果不能及时、足够地将沥青销售出去回笼现金,那么企业经营将很快面临困境。因此这种成本分摊方法对于决策来说存在问题,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准确地反映各个组分的毛利情况呢?有人提出一种按照全部组分的销售总收入分摊成本的方法看似还不错,但是在实践当中,一批组分的产物往往会以不同类别集中存储,在连续生产中很难分清以不同采购价购入的原材料所分离出来的组分混合之后的成本应当如何归集,因而可操作性相对较差。到底应该如何选择较好的计量方式,好似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特别压倒性正确的方法。

 所以,选取一套科学、可比较性较好、正确反映产品或服务情况的成本归集体系对吸引投资者、判断投资价值来说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券商和会计师所致力工作的内容之一。

 四、现金结算

 实际上,所谓的“现金结算”指的是使用现钞收付,尤其在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大部分居民的日常消费是无法通过POS机而是以现钞结算的。因此这类问题也会构成一些消费、服务类企业的根本性上市障碍。因为这两大类行业往往位于增值税链条的两端或者根本没有增值税,那么相关收入的核查将会存在较大的困难。不幸的是,在目前中国大陆的诚信制度和法律环境下,一个害群之马带来的是全行业的A股IPO之路封堵。

 一个典型例子是餐饮行业,它的特殊之处是上下游都可能是现金收付,实际上在现实当中餐饮小店也是很难管的,采购和财务老板一般都会任命自己的亲信甚至老婆去干这些岗位。道理很简单,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太厉害。首先是采购菜品原料的价格、品种、新鲜程度不同,价格差别很大。但是反映到财务信息上这些都无法体现而只有金额和数量;

 其二,菜肴,尤其是传统中餐制造过程中的用料浮动空间很大,设想如果有个一天用10斤油的餐馆,厨师偷走3斤恐怕都对口味没有太大的影响,更多的门道各位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其三,各位吃完到前台结算付款时,是不是遇到过如选择现钞付账或者不开发票就可以抹个零头打个折什么的?付了现钞的话,这笔款恐怕就离开了餐馆的财务体系。所以综上所述,餐馆的进货、制造、销售都不准而且很难查,连税务局对他们都很头疼,更甚者,老板恐怕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挣了到底有多少钱,所以更不要说IPO了。如果上市,要操纵个业绩确实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餐饮企业上了几家以后就再也没看见新的了,要么卖给消费类基金,要么往国外市场走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很赚钱但是上不了市的行业。所以奉劝个人投资者不要轻易参与餐饮行业的合伙经营。

 五、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在上面提到的餐饮行业是相对容易实现的,但是在一些制造业企业也会存在现金结算或者通过账外的财务体系以避税的情况,我们有时将这种现象叫做体外循环。

 对增值税应税企业,包括绝大部分制造业和工业企业来说,如果在报表内藏匿利润,那么老师傅仅仅看报表的几个关键科目和勾稽关系有时就能发现马脚,根本不需要去到现场。但是体外循环就相对比较难了,因为根本没有进入公司对外报送的财务系统,相应的成本、费用和收入也都几乎是配比流出了。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仍会存在破绽。通常会有以下异常之处:

 a.费用配比不正常,例如水电煤气的耗用量与同样工艺的其他企业相比明显偏高、人工费用工时明显偏高等。最终反馈出来的结果就是毛利率会偏低,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偷走了公司的代加工费;

 b.辅料耗损率明显偏高、废料处理价格明显偏低或偏高等。出现这类问题时,往往从管理层的老婆儿子小三七大姑八大姨同学发小身上去找线索;

 c.销售和采购时发生的费用偏低或偏高等等;

 d.以上几点中提到的参数随着时间不同大幅变动。

 不过,体外循环对券商来说还算是不难查的,因为拟上市企业的体量较大,上述的反常之处产生的偏差比较大。此外在轰轰烈烈的财务大核查运动中,证监会的高压也间接的给予了券商要求企业交出股东和高管及其血亲全部个人账户的流水资料,因为如果体外循环的金额很大,是不太可能放在这些个人账户之外的。如果使用个人账户进行供应商的付款和客户的收款,那么流水肯定会非常频繁且金额较大,很容易鉴别出来。然而,对于新三板级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体外循环只是老板用来给自己搞点零花钱,那还真的很难查。

 在实践中,也会有企业因为个人账户使用方便(对公账户节假日和晚上不能使用)设立了个人名义开设的结算账户。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最终经财务核查确认企业仅仅依靠个人账户进行结算,并在将相关往来款项全部纳入公司财务体系的话,只需要将个人账户关停即可,不算很致命的障碍。

 六、生物资产

 农业企业是上市公司造假的高发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生物资产。生物资产主要是农产品养殖、种植产业使用的会计方法,养殖看起来可能稀松平常,但是达到上市公司规模时,要弄明白一家养殖企业里有多少动植物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价值是一件很复杂,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比较容易做的是大型牲畜养殖业,例如猪牛羊等,因为单只的价格相对较高也容易数清,还可以打耳标精确记录年龄。同时因为大型牲畜的上述特点,饲料和水的耗用量应当也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来,最后大型牲畜都是需要在政府定点屠宰场屠宰、检验检疫、缴纳税费的,所以这个环节的数量也可以有效控制。

 综上,大型牲畜养殖业的收发存环节都相对可控,IPO难度相对其他农业养殖企业要低很多,但仍然存在一些诸如“借用”周边农民大型牲畜以弄虚作假的案例。此外,由于动植物还会繁殖甚至迁徙、洄游等等,对于一些难以计数的生物资产例如水产(你们知道我在说谁)、昆虫和甲壳动物、真菌、地下作物等等,如果内行想玩弄外行简直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同时农业企业位于增值税链条的最上游,很多农民生产的物资和生物资产都是没有发票的,财务造假中增值税这一大块成本大大减少,也不需要有大量现金构造存货,造假成本低而上市收益高,很多人就把中介机构拉下水、甚至中介机构把企业拉下水一起干了。因此对IPO财务核查来说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对农业企业通常敬而远之。事实证明,农业企业也是IPO造假的重灾区。前年定谳的万福生科、前几年的胜景山河、新大地其实都算是和生物资产、现金结算、体外循环这三者中至少两者搭上边。

最新(2015)国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中航集团:

洪都航空(600316)洪都科技和洪都航空关联交易较多,预计未来注入洪都航空概率较大,是内生增长最强劲的整机企业。

成飞集成(002190)国防主管部门还在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长期看好军工行业的发展,后期仍然存在整合预期。

中航飞机(000768)运输机、支线客机板块,军工企业改制、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军民融合加深等进入兑现阶段,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航动力(600893)航空发动机的主机板块,2014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资产交割,公司存在发动机板块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成发科技(600391)预计将注入中航集团发动机板块的优质传动资产,2012年已完成传动事业部的建立,资产注入前景明确。

中航动控(000738)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板块资本运作平台,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的企业,存资产注入预期。

中航电子(600372)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细则出台,之后将进行分类改革和试点,作为中航集团旗下公司,市场对于中航电子的改革期待较大。

中航机电(002013)航空机电系统的唯一平台,托管集团旗下机电资产18家公司,剩余14家仍存继续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预期。

中航光电(002179)公司为C919大飞机提供集成设备安装架、系统支架和连接器等,是综合设备柜的唯一供应商,对外并购将是公司的战略规划。

中航黑豹(600760)农业运输车的骨干企业,向高科技环保电动车发展,第三大股东东安发动机是国内最大的汽油发动机生产企业,有想象空间。

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目前在集团直升机板块业务整合顺利,且市场效益明显,军品总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已逐步成熟。

贵航股份(600523)公司控股股东与中航汽车签订增资协议,增资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变更成中航汽车,后期有资产注入预期。

中航重机(600765)股权划转后海翼集团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将极大强化与海翼集团在液压及锻造领域的上下游关系,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ST三鑫(002163)公司是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新材料

上市公司,由于业绩堪忧,未来大股东资产注入预期加强。

深天马A(000050)资产注入之后管理协同效应提升将推动公司经营效率稳步提升,带动产业链配套运转,推动盈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长.

飞亚达A(000026)央企中航国际的下属企业,预计潜在的激励机制改善可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时有整合预期。

中航地产(000043)航工业集团旗下产业除航空、军工类产业以外,还包括非航空民品和第三产业,对集团旗下众多资产整合预期提升。

*ST东安(600178)公司处于集团公司的汽车板块,业绩一直不如人意,后期存在大股东的相关资产注入预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华锦股份(000059)华锦股份业绩亏损,实际控制人实力雄厚,并有意将华锦股份打造为石化产业平台,未来资产重组值得期待。

北方国际(000065)北方国际的主营业务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国内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铝业加工制造等,存在作为相关资产整合平台的预期。

北化股份(002246)大股东变更为中兵投资,有利于发挥公司在纤维素产业及特种化工板块中的整合作用,可在集团层面有效实施产业整合。

长春一东(600148)生产和销售重、中、客、轻、轿、微等各种型号的汽车离合器,农用车离合器;生产和销售各种铝、锌压铸件产品.

光电股份(600184)集团光电板块中,仍有体量庞大的优质光电资产未上市,同属兵工集团的江南红箭资产注入预期加强。

北方股份(600262)公司是国内传统的专业化矿用自卸车行业龙头企业,生产各种型号的"特雷克斯牌"传统自卸车。

北方导航(600435)作为兵工集团的下属上市公司,集团将举全集团之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后期整合预期加大。

凌云股份(600480)汽车产业未来将以节能减排为方向快速发展,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整合提供新一轮发展机遇。

晋西车轴(600495)产品涵盖国内外各型铁路机车、地铁、轻轨等轨道车辆,重组并购北方锻造后,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车轴企业。

北方创业(600967)大股东内蒙一机是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研制基地,兵器集团还有不少和坦克、轮式战车相类似的装甲车资产有待整合。

江南红箭(000519)公司作为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先进材料公司,未来有望成为集团非金属先进材料整合的平台。

中国医药集团:

国药一致(000028)实际控制人国药控股增持后,有望获得国药体系内更多的资源倾斜,受益央企改革试点带来的制度红利。

国药股份(600511)国药集团被确定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试点企业,公司是国药控股旗下重要的麻药平台,有望迎来改革整合。

天坛生物(600161)大股东中生集团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所、武汉所等,有望成为血制品平台、疫苗平台抑或中生集团的整体上市平台。

现代制药(600420)此前并购的容生,川抗等企业,随着后续15亿定增资金的到位,公司在2015年也有望开启外延并购的新高潮。

中国建材集团:

北新建材(000786)大股东对子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引入外部投资者等举措将提升公司竞争力。

洛阳玻璃(600876)中国建材集团及所属中国建材玻璃公司承诺,计划三年内,以公司为平台,解决与龙新玻璃等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方兴科技(600552)新材料平台,2014年8月混改,以公司控股、高管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进行改革。

瑞泰科技(002066)瑞泰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熔铸锆刚玉系列耐火材料和熔铸氧化铝系列耐火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将受益于国企改革。

中国玻纤(600176)集团公司入选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企董事会行使三项职权的双项试点,成为改革焦点企业。

国投集团:

中成股份(000151)中成股份主营业务为成套设备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和境外投资,受益于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

国投新集(601918)公司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确立了"立足煤炭、发展电力、延伸煤制气"的战略,国投系改革加速。

国投电力(600886)国企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集团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公司作为集团电力能源建设运营的重要平台,有望从中受益。

中纺投资( 600061)安信证券借壳,在交割完成12个月内,对存在同业竞争关系的基金和期货 相关业务有望以资产注入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国投中鲁(600962)江苏环亚借壳上市,通过重组等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带动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尝试。

中粮集团:

中粮地产(000031)公司控股股东中粮集团,成为国资委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公司有望成为相关领域的整合平台。

中粮屯河(600737)公司将以混合所有制作为手段,为下属企业引入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私募股权等,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中粮生化(000930)中粮生化是首批改革试点企业之一,随着后续细化改革政策的落实以及第二批试点的公布,公司有望受益。

中国诚通集团:

中储股份(600787)公司向普洛斯定向增发转让15.3%股权,引入后者作为战投,开启央企混改,预计将出现在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单中.

冠豪高新(600433)冠豪高新定位为集团特种纸业务发展平台,若获得与冠豪高新主营业务相同或类似的业务机会,优先让与冠豪高新。

岳阳林纸(600963)作为林浆纸一体化龙头,公司造纸所需纸浆部分自给,林产200万亩,具有林业资源优势,是国资改革潜在受益标的。

恒天集团:

恒天海龙(000677)公司控股股东恒天集团获股权划转,将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有望成为恒天集团整合平台。

恒天天鹅(000687)恒天天鹅重组交易标的为华讯方舟特种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有望获新股东资产注入,转型为移动宽带网络服务商。

国家电网公司:

许继电气(000400)许继电气正步入特高压收入,智能电表业务不断突破、海外业务不断拓展的时期,同时受益"一带一路 "战略及国企改革。

平高电气(600312)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司受益"一带一路"和国网海外规划,集团存在整体上市预期。

国电南瑞(600406)国家电网会继续推进以旗下具备条件的公司整体上市为目标的改革,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受益集团资产证券化。

国电集团:

国电电力(600795)公司作为中国国电集团常规能源的整合平台,未来资产注入预期强烈,且受益于电力体制改革。

长源电力(000966)公司收购国电集团湖北公司旗下中华山、乐成山等10个风电前期项目,拟开拓新能源业务,后续资产注入可期。

英力特(000635)凭借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通过继续剥离亏损的非核心资产和提高盈利水平较好的产品的占比,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平庄能源(000780)公司主要煤种为褐煤,公司内生增长一般,集团公司承诺适当时候将元宝山、白音华矿注入到上市公司。

上海上实集团:

上海医药(601607)新团队实现平稳过渡,制定三年过千亿目标,而作为上海本地医药企业,有望明显受益于国企体制机制改革。

百联集团:

上海物贸(600822)主营业务包括金属材料、矿产品(不含铁矿石)、化轻原料、建材、汽车及配件、机电设备、进出口贸易等。

百联股份(600827)商贸零售作为完全竞争类行业,剥离资产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未来更深层次改革有望陆续推进。

第一医药(600833)作为集团公司旗下的医药零售平台,有望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光明食品集团:

海博股份(600708)以出租客运和现代物流为主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整合相关物流资源,融入光明食品集团主业,实现协同发展。

金枫酒业(600616)作为集团公司旗下酒业平台,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光明乳业(600597)第二期激励计划有望再次激发公司活力,引爆国企改革热情,是集团旗下国企改革的先行者。

上海梅林(600073 )探索混合所有制经营,公司2014年12月发布股权激励方案,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国企改革提速。

上海城建集团:

隧道股份(600820)国企改革有望持续发酵,上海国企改革的推进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突破仍是大概率事件。

上海地产集团:

金丰投资(600606)绿地集团借壳对象,绿地集团业务包括建设建筑、酒店及商业运营等,还涉足能源、汽车、金融等领域。

中华企业(600675)公司借助国企改革东风,加速解决同业竞争并做大做强,收购资产增强发展后劲,国企改革预期较强。

上海电气集团:

自仪股份(600848)国资改革代表企业自仪股份推出重磅重组方案,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园区开发和经营。

上海电气(601727)公司将推进整体上市,聚焦能源、工业装备和服务三大领域,立志成为中国的西门子。

上海机电(600835)作为机电一体化设备唯一上市平台,集团旗下上海电气自动化设备等资产注入的预期增大。

上海文广集团:

百视通(600637)百视通吸收合并东方明珠,注入文广集团优质资产,树立了文化类国企改革典范,给其他文化类国企改革带来了示范作用。

上海纺织集团:

龙头股份(600630)公司作为集团旗下的纺织平台,存在相关的资产整合预期,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申达股份(600626)公司将成为上海国资委进行新兴产业整合的平台之一,申达股份正在和多方资本接触,拟引入战略投资者。

上海国盛集团:

棱光实业(600629)华东设计院借壳对象,上市公司将转型成为建筑设计行业领军企业,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耀皮玻璃(600819)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上海地产集团,其是对上海国有房地产资源进行整合基础上成立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

上海华谊集团:

双钱股份(600623)

公司在加强轮胎主业内部投资同时,也在探索兼并收购模式,进行主业扩张。

三爱富(600636)华谊集团经过3~5年的推进,基本完成国企改革总目标,制订了集团整体或核心资产上市方案。

上海机场集团:

上海机场(600009 )上海机场集团未来将通过一个上市公司整合集团内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集团资产进入上市公司预期加强。

上海建工集团:

上海建工(600170)公司在建筑施工设备设施领域获得长足发展,接下来将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挖掘更多创新动力,继续寻求发展。

上海交运集团:

交运股份(600676)集团将突出主业发展重点和制度创新重点,对自身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加快核心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锦江国际集团:

锦江股份(600754)向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和控股股东募资30亿,弘毅投资占锦江股份总股本约12.43%,成为第二大股东。

上海久事公司:

强生控股(600662)来自大股东久事公司的李仲秋被聘任为新任总经理,这将是强生控股又一次变革的出发,集团整合值得期待。

申通地铁(600834)申通集团集轨道交通

投资等多项职能于一身,而久事公司则是国有投资经营控股公司,后续整合预期强烈。

上海兰生集团:

兰生股份(600826)东浩兰生集团证券化率极低,多数资产都在上市公司之外,有资产注入的预期。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上汽集团(600104 )作为上海的标杆国有企业,新的管理层履新后,旨在激发企业后续发展动力的国企改革有望继续深化。

华域汽车(600741)有望享受上海国企改革加快红利,通过推动新一期股权或现金激励计划、引进战略投资者等。

上柴股份(600841)公司控股股东上汽集团已经进行国企改革和激励,也将对上柴股份的管理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上海城建总公司:

城投控股(600649)城投控股在引入战投弘毅投资后的一举一动牵动市场,已于2014年11月份停牌。

上海报业集团:

新华传媒(600825)公司属于重要国企改革股,为集团公司唯一资本运作平台。同时,公司非常重视新媒体业务布局。

上海仪电电子:

仪电电子(600602)公司退出非主营业务,集中资源发展主营业务,有利于推动公司业绩的长期发展。

飞乐音响(600651)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进度可能快于市场预期,公司将推动股权激励方案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上海实业集团:

上实发展(600748)上实发展目前身具上海自贸区、国企改革、土地流转 、养老 地产等多个市场热门概念。

上海水产集团:

开创国际(600097 )公司自上海拉开国资改革大幕起就被寄予改革先锋的厚望,重大事项终止,不过后期预期犹存。

申能集团:

申能股份(600642)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未来以上市公司为平台,是集团推进国企改革的载体,公司整合优质资产步伐加快。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

上港集团(600018 )发布员工持股方案,公司近72%的员工参与认购且锁定三年,更加有利于提升港口运营效率,缩减成本。

中山中汇投资:

中山公用(000685)引入复星作为二股东,很可能是广东国企改革第一单,中山市政府意在对接复星整体资源,对中山公用进行改制。

圳振业集团:

深振业A(000006)深圳国资委有五个A股上市地产公司,深振业为深圳国资委唯一增持的公司,较大概率成为国资委整合平台。

广东广晟资产:

中金岭南(000060)公司可能成为广晟资产集团旗下除了稀土矿产之外的矿产资源整合平台。

风华高科(000636)可能成为广晟的电子信息

资源整合平台,广东国企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电子信息类企业要注入同类上市公司。

广晟有色(600259)已经通过定增收购了稀土资产,成为广晟集团整合稀土资源的上市平台。

广东商贸控股:

广弘控股(000529)不仅是集团旗下而且是广东省国资旗下唯一的食品类上市平台,未来可能成为广东省食品行业的整合平台。

广东粤电集团:

粤电力A(000539)公司在建机组将于2015年、2016年相继投产,且集团资产注入可期,未来装机规模有望大幅提升。

广东水电集团:

粤水电(002060)公司是控股股东广东省水电集团下的唯一上市公司,集团旗下还有优质的水力发电、医院、旅游度假等资产。

广东广新控股:

省广股份(002400)集团公司旗下的广告文化创意平台,通过实现营销传播链条的全贯通,推动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

佛塑科技(000973)佛塑科技属于科技型企业,未来可能做股权激励,可能作为新能源和新材料平台。

星湖科技(600866)星湖科技在2014年1月引入战投汇理资产,可能整合集团公司旗下生物医药及食品资产。

珠江钢琴集团:

珠江钢琴(002678)广州国资委绝对控股,拥有众多可整合的文化资源;已经做过股权激励,存在国企改革预期。

广州无线电集团:

广电运通(002152)国企改革大潮下,公司在管理层激励、员工持股等激励措施上有望取得突破,业绩增速可望提速。

海格通信(002465)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其中员工持股计划认购3500万股,价格之高及锁定期之长,体现公司员工对海格看好。

珠海华发集团:

力合股份(000532)珠江金控经过多次举牌,合计股份达到30%以上,可能作为珠江金控的金融资产整合平台。

珠海格力集团:

格力地产(600185)51.94%股份转让给珠海投资控股,格力地产为三大核心之一,未来有大可能性获得优质资产注入。

广东广业资产:

贵糖股份(000833)广业集团下面还有其他矿产资源,贵糖股份可能成为广业矿产资源的整合平台。

宏大爆破(002683)民爆综合服务,广东广业资产主营环保、燃化能源、矿山、现代服务四块业务。

广州百货集团:

广百股份(002187)存在集团整体上市预期,有望成为广州市国资唯一的商贸零售资产整合平台。

广州岭南国际:

东方宾馆(000524)广之旅总裁陈白羽出任公司总经理,广之旅拥有丰富的旅行社客源资源,公司可能成为打造旅游产业链的平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23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