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夏天鱼病该如何去防治呢,我的鱼老生病~

夏季是鱼类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鱼病流行的高发期。常见的鱼病有传染性鱼病、寄生性鱼病及泛池。

夏天鱼病该如何去防治呢,我的鱼老生病~

一、成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鱼病

1、传染性鱼病:传染性鱼病包括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病和细菌引起的肠炎、赤皮、烂鳃,这三种病也称“老三病”。预防措施有:

①池塘每隔10-15天用1ppm漂白粉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ppm浓度全池泼洒1-2次;

②流水养殖采用药物挂袋效果较好,每隔10-15天挂一个疗程。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每袋150克,或漂白粉每袋250克放入水中,连挂三天,也可用5-1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

③出血病可采用武汉科洋生产的“克暴灵”全池泼洒,以1米水深计算,每瓶10亩,或硫酸铜0.7ppm全池泼洒,连用两天,每天1次;

④肠炎、赤皮、烂鳃病常以并发症形式表现出来,可采用北京中大安特生产的安特氯海因,每瓶4亩全池泼洒,或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

2、寄生性鱼病:寄生性鱼病有中华鳋、指环虫、锚头鳋和鱼鲺病,可用武汉科洋生产的“克虫王B”,每瓶5亩全池泼洒,或北京中大安特生产的鱼用敌百虫,每袋4亩。

二、鱼种常见的鱼病

1、鱼种传染性鱼病:常发生的有肠炎、赤皮、烂鳃、白头白嘴、烂尾病等。治疗措施为:

①肠炎、赤皮、烂鳃的治疗同成鱼养殖;

②白头白嘴,以水深平均1米计算,用生石灰15公斤全池泼洒;

③烂尾病也称尾柄病,以水深平均1米计算,用安特氯海因每瓶4亩全池泼洒。

2、寄生性鱼病:寄生性鱼病如中华鳋、指环虫、锚头鳋和鱼鲺的治疗同成鱼养殖。另外还有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如车轮虫、斜管虫和小爪虫病等。车轮虫、斜管虫的治疗可用克虫王B兰瓶,每瓶5亩,或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小爪虫病的治疗可用1-2克/米(水深)亚甲基蓝全池泼洒。

三、泛池:夏季池塘极易出现泛池,是池塘水中溶解氧不足引起的一种死鱼现象,多发生于5-9月份。一般情况下,天气闷热,阴天气压降低,暴雨过后等,池塘会出现泡沫并伴有腥味,鱼虾常常浮于水面聚集于池边。其预防措施为:

1、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每隔10-15天换一次水,水质浓度过高应及时加注新水,水源条件较差的可设一个存水池。晴天中午开机2小时左右。

2、注意巡塘,发现泛池立即打开增氧机,同时注入新水,减少或停止投饵。

3、用明矾或石膏粉全池泼洒,也有一定作用。

译文

关于预防KHV的通告

致各锦鲤业者及流通业者:

为了防止KHV的蔓延,严禁进行升温治疗!!

经研究,现已确认经过升温治疗的锦鲤属病毒携带鲤!

2005年,因锦鲤的销售和移动等,KHV病毒携带鲤成了其感染源,并在各养殖场扩大感染的疑似事例时有可见。

在依靠锦鲤产业大量出口的我国,生产无病毒的锦鲤并持续流通,是维持和发展锦鲤产业不可缺少的条件!

发过KHV病,并通过自然治愈或升温治疗的鲤,经过PCR(重合连锁反应)检查,也有呈阴性的个体存在。所以,这些看上去健康的鲤还是会持续发病的。

感染了KHV病后,水温调至32℃进行升温治疗的鲤,在长达14个月后体内仍存有KHV病毒,像这样的鲤,稍有压力就会陷入不良状态,鲤自身的免疫力低下时,病毒也会重新活性化。以水产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相关研究机构都已通过实验确认了以上结论。

以前的“自然治愈的或经过升温治疗恢复的鲤,不会传染给其它鲤”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样的鲤,虽然体内持有KHV病毒,但表面看来是健康的,也没有什么症状。所以,买卖、代养、出品品评会等流通或移动情况成为扩大感染的原因的可能性极高。

各位养殖业者及流通业者要正确认识到“自然治愈或升温治疗过的鲤仍持有KHV病毒,并会成为其他锦鲤的感染源”这一研究结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防止KHV病毒的蔓延。

农林水产省消费·安全局

畜牧水产安全管理课水产安全室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2 10:53:52编辑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26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