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乡镇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

2017乡镇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阜发〔2017〕2号)及相关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充分发挥产业扶持脱贫的?造血?功能和基础性作用,加快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乡镇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

 一、脱贫对象和目标

 (一)脱贫对象。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二)脱贫目标。产业扶持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产业扶持项目对脱贫对象的广覆盖。到2020年,通过产业发展带动30万贫困人口脱贫。

 责任部门:市扶贫办

 二、重点脱贫产业

 以调整农业种养结构为重点,立足贫困地区自然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扶持种植、养殖、加工、光伏、电商、旅游等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增收脱贫。突出开发式扶贫,加快土地流转和产权改革进程,大力发展特色规模种养,带动贫困人口增加经营性收入;依托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服务业?两区?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拓宽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空间;综合利用沿淮湿地、泉河生态示范区、沙颍河走廊等生态人文资源,合理开发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粮经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

 (一)特色种植产业。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支持贫困地区选准特色高效主导产业和贫困户脱贫产业,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规模形成,加快贫困区域优势品牌形成。支持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体,加快建设一批质量优、品牌强、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原料生产基地,扶持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种植业,优先扶持贫困地区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认定,加强品牌建设。抓好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开展高产创建,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推广粮食订单生产,推进粮油生产专业化,着力构建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稻米、优质玉米、优质大豆、优质甘薯五大绿色粮食生产区。依托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引导园区经营主体建设钢架大棚、日光温室、智能化温室等现代农业,提高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示范带动周边村、镇发展设施农业。以建设沿淮适应性农业发展带为契机,支持沿淮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巩固提升黄梨、莲藕、芡实、柳编等产业发展水平,配套完善物流冷链、加工储存、社会服务等产业链条。加快花卉苗木和名优特新林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采用林下种植、养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合理进行间种、套种农作物、中药材,放养鸡鸭鹅畜禽等,增加困难群众收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责任部门:市农委、市林业局、市菜篮子办

 配合部门: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粮食局

 (二)畜牧水产养殖业。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的要求,优化贫困地区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坚持扩大牛羊猪禽和特色养殖规模,坚持集约化养殖和适度规模养殖相结合,坚持?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扶持带贫规模养殖场、畜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支持颍东立华、颍上首农、临泉三得利等畜牧龙头企业加快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养殖企业通过?劳动就业、合作农户、入股分红、寄养托管?等带动贫困户脱贫。扶持有创业能力的贫困农户单独或联合发展家庭牧场、专业养殖及创建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沿淮草牧业,利用堤坝边坡地、滩涂地、生态林区连片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牛、羊等草食性家畜,打造沿淮生态养殖、休闲观光畜牧带。充分利用低洼地、滩涂地、河流、水塘等发展渔业和特色水禽业、特色水产业。支持临泉、颍上依托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等项目,引导农户养殖母牛、母羊,发展母牛、母羊养殖专业村,打造?中原牧场?。因地制宜发展养鸽、养兔、林下养殖等特色畜牧项目。引导xx白山羊、黄牛、皖北黑猪等品牌开发与利用,形成独具xx特色的畜禽系列产品,以产业带动和促进我市贫困群众增收发展。

 责任部门:市畜牧兽医局

 配合部门: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

 (三)特色加工产业。实施?百企帮百村?产业扶贫工程,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带贫能力强、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粮食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纺织加工、林木加工、烟草饮料加工、中药材加工、柳编加工、调味品加工等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打造产业集群,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实现永续脱贫。加快推进以米面制品、食用油脂、果蔬和肉制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规模化。发展壮大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柳编产业,发挥延伸产业链的集聚作用,注重扶持木片加工厂、拉丝厂、制绳厂、物流公司等相关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应用新技术,推进纺织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服装和家纺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品牌和配套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引导集聚手工编制、小饰品制作、电子器件加工、毛发加工、纺织服装加工、汽车配件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贫困群众搭建就业平台。鼓励支持建设村级就业扶贫车间,构建?来料加工点+来料加工经纪人+低收入农户?发展模式,承接本地产业集聚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加工订单,扩大增收途径,带动脱贫致富。

 责任部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工商联

 配合部门:市扶贫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环保局

 (四)光伏扶贫产业。大力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通过扶贫专项资金、投融资平台、商业化投资企业、政策性银行优惠贷款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重点建设贫困村村级电站和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贫困户年收入3000元以上,以发电收益实现贫困村和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可持续增收,确保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责任部门:市扶贫办、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部门:市国土资源局、xx供电公司

 (五)电商流通产业。推广?互联网+扶贫开发?,大力开展电商扶贫。依托颍泉区、颍上县、界首市电商产业园以及阿里巴巴、京东、邮乐网、农商1号等电商,实施xx市农村电商扶贫工程,建设县服务中心、乡服务站、村服务点三级电子商务及配送综合服务网络,支持村服务点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农资代售、快递代理等服务。乡村贫困户建设开办网店,颁发?精准扶贫电商服务点?牌子,凡在此类?精准扶贫电商服务点?销购商品的,物流快递费用由政府给予适当奖补。免费对村服务点和农村网店经营户进行专业培训。引导贫困县(区)建设集农资及农产品价格、供需等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互联网+特色产品?品牌企业,扩大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鼓励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依托平台开展产业化经营。对在xx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销售我市贫困地区农产品、乡村快递物流企业在乡(镇)政府驻地建设快递网点,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责任部门:市商务局

 配合部门:市扶贫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财政局

 (六)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指导51个重点旅游扶贫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依托现有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古村古镇、文化民俗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积极开发建设一批休闲农庄、星级农家乐、观光小镇、特色住宿、农业主题公园、自驾露营、户外运动和养生养老等乡村旅游产品。加强旅游扶贫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区、蒙洼生态湿地和S256沿线风景道等乡村旅游线路。鼓励和指导旅游扶贫村成立乡村旅游发展协会,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试点工作。大力培育旅游扶贫村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开发农副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创建xx旅游商品品牌,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加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农家乐标准化建设,抓好旅游扶贫村示范工作,强化乡村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宣传推介工作,促进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

 责任部门:市旅游局

 配合部门:市扶贫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文广新(体)局、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住建委、市商务局

 三、产业扶持脱贫模式

 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与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确定具体产业扶持脱贫模式。

 (一)直接帮扶模式。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帮扶方式和资金额度,对有劳动力、有能力、有土地,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对象发展脱贫产业的,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给予一定额度资金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并由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

 (二)合作帮扶模式。支持以贫困村为单位组建专业合作社,可将贫困户享受的产业扶持补助资金、小额扶贫贷款等资金入社参股,享受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成果分红。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可投入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实施产业扶持项目。

 (三)托管帮扶模式。对无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足、无法转移就业的贫困户,可采取经营性托管、承包式托管、租赁式托管等方式,将土地等生产要素托管给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

 (四)股份帮扶模式。鼓励探索将脱贫对象的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或对参与股份合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项目资金补助,补助资金以现金入股,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结成联股、联利的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保障贫困户现金股份按照不低于银行基准利率的标准享受保底分红。各县(市、区)对吸纳贫困户入股的企业,给予贷款额度累加、补助及奖励等优惠政策。

 (五)社会帮扶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签约合作发展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订购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对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吸纳贫困人口达到一定比例、符合信贷条件的社会力量给予信贷支持,按照有关规定享受贴息补助。

 (六)资产收益模式。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支持贫困户通过租赁、委托经营等形式获取资产性收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除重点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外,其他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财政资金或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形成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渠道。

 (七)代种代养帮扶模式。对采用借母还犊、寄养付酬、反租倒包等模式带动贫困户的企业和专业大户,在品种引进和改良、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各县(市、区)利用现有政策,统筹相关资金对贫困户圈舍建设给予补助,补贴标准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确定。

 四、产业扶持脱贫平台

 (一)融资平台。设立市扶贫资金池,整合各类涉农产业发展资金和扶贫资金,重点扶持脱贫产业发展。用好金融扶贫贷款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助农贷?、?助保贷?等信贷新产品,以及?风险补偿基金+经营主体+银行?等融资业务。支持贫困县(市、区)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各县(市、区)尽快建立农业担保、保险体系,为脱贫提供风险保障。拓展农业产业保险险种,扩大扶贫产业保险覆盖范围,降低产业扶持脱贫项目风险,优先保障贫困户参加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险种。对现有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进行评估,对管理规范、运转良好的,通过脱贫资金补助、社会帮扶等方式进行支持。

 责任部门:市财政局

 配合部门:市扶贫办、市政府金融办、人行xx中心支行

 (二)服务平台。切实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扶贫工作机制,加强基层脱贫攻坚扶贫队伍建设,确保每个贫困村有一支驻村工作队、一名驻村干部、一个帮扶单位结对帮扶、指导产业发展,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帮扶责任人进行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和实施帮扶项目。帮扶单位自觉履行帮扶职责,充分利用单位优势资源,帮助结对帮扶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

 配合部门:市扶贫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三)营销平台。支持商业服务网点、农资交易配送网点、农畜产品交易网点建设,大力推广电商营销模式,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支持贫困地区与大型超市和城市社区合作,拓展生鲜农产品、特色产品?农超对接?、?基地+社区直供?等多种形式,实现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与城镇消费群体对接。在鲜活农产品产量较大的地区建设一批生鲜冷链物流设施,力争每个县建成一个兼具城市、乡镇配送功能和区域集配功能的物流中心。

 责任部门:市商务局

 配合部门:市扶贫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畜牧兽医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

 (四)项目平台。指导各县(市、区)编制产业扶持脱贫规划,建立产业扶持脱贫项目库,按年度动态调整,滚动实施。各县市区要根据贫困原因和产业需求,逐村、逐户确定产业扶持脱贫项目,建设村级就业扶贫车间,建立产业精准脱贫工作台账,落实帮扶责任人、扶持资金、扶持项目和工作进度。对列入市级以上产业脱贫示范项目的,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责任部门:市农委、市扶贫办

 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畜牧兽医局、市林业局、市旅游局、市商务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环保局

 五、组织保障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产业扶持脱贫工作,各产业脱贫工程分管领导、牵头单位负责产业扶持脱贫工作的组织实施。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分工,制定落实相关政策的措施,加强配合,做好上下衔接、协调推动、督促检查等工作。各县(市、区)是产业扶持脱贫的责任主体,要成立专门机构,按年度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导语:人们总是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未来的生活。计划,考虑的是未来,但它的依据是“过去”。接下来我整理了畜牧业工作总结与计划,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为认真总结一年来工作,及早谋划和安排好下年工作,根据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上报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上报我县XX年畜牧业工作总结和XX年畜牧业工作计划。

XX年,全县畜牧业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收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良种、饲料、防疫、服务四大体系建设,以肉牛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乌骨鸡特色产业,狠抓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推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主要生产任务完成,科技推广步伐加快

1、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预计存栏大牲畜11万头,其中肉牛10万头,与上年持平。存栏生猪16.52万头、肉羊8万只、禽130万只,分别比上年增2.8、-0.3和0.4。出栏肥猪16.5万头、肉牛7.3万头、肉羊14.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2.9、1.1和2。完成肉类总产31225吨,禽蛋产量170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6.2。出栏肉禽225万只,与上年持平。畜牧业产值预计37120万元,比上年增长3。 2、科技推广力度加大。一是加大畜禽良种推广力度,抓好劣杂公牛工作,共1775头。完成肉牛冻精改良19036头,完成计划任务的106,比上年增4.7,产犊13282头。

引进优良种公猪5头,种母猪25头,完成猪品种改良30063窝,其中人工授精改良6548窝,完成计划任务的109。二是抓好示范扶持,年内发展乌骨鸡养殖示范户19户,建鸡舍1310平方米,存栏鸡8580只,出栏12320只。发展5头以上母猪养殖示范户28户,建圈1185平方米,饲养母猪688头,其中能繁母猪165头,为全县生猪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抓好肉牛产业发展,认真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继续巩固示范成果,建设示范户164户,依托示范村扶持发展存栏2头以上能繁母牛、种草2亩以上、全面推广配套技术的肉乳兼用牛养殖挤奶示范户9户,挤奶母牛11头。三是加大饲草饲料推广力度,大力开展农田种草和秸秆青贮技术,全县利用良田好地种植人工牧草7940亩,青贮玉米10085亩,完成全年任务100;抓好秸秆青贮工作,全县共配备铡草机188台,制作青贮饲料2.2万吨、完成计划任务的110。四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由县级

训,围绕重点产业,乡镇广泛开展科学养畜、畜禽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疫病防治、冻精改良、秸秆青贮、牧草种植、挤奶、乳品加工等技术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519期,

(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加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力度,全面推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防疫密度领导签字认可”制度,抓好畜禽常规免疫,推行免疫程序,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实施强制免疫,实施免疫标识和免疫卡管理。全县常规免疫注射猪瘟疫苗37.84万头次、猪肺疫疫苗6.68万头次、鸡瘟苗81.28万只、禽霍乱苗9.38万只、牛出败苗0.9万头;牲畜口蹄疫强制免疫注射67.2万头只次,其中牛19.3万头次、羊15.06万只次、猪32.83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30.72万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26.26万头,有效地控制了畜禽重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加强能繁母猪管理。 协助保险公司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建立能繁母猪管理档案,全面开展能繁母猪的防疫保健工作,参保母猪死亡出险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勘验、鉴定,畜牧局审核无误后报县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全县参保能繁母猪23871头,截至10月底,死亡836头,死亡率3.5,理赔595397元。能繁母猪管理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四)做好家畜血吸虫病查治工作。 按照省、州的安排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乐秋乡和××镇的家畜血吸虫病的查治工作,

对全县2个乡镇、7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的血吸虫病疫区的家畜进行检查和扩大化疗,共检查5136头匹只,检出阳性30头,阳性率0.58,共用吡喹酮42901.7克,投药21032头匹只。

(五)加强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 全县开展17个市场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共检疫各种畜禽493943头只次,其中:牛35087头,猪92270头,羊9400只,禽356336只,马属

850匹。检疫肉类3406头,对检出的病害肉按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六)依法开展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 规范了全县兽药经营市场,不定期开展兽药、饲料、畜禽交易、动物产品市场执法检查,建立动物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立案查处动物防疫监督案件4起,当场处罚2起,没收不合格饲料100公斤、假劣兽药12个品种,价值500多元。发放宣传材料3000份,制作展板15块,使5万多群众受到了教育。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为全州树立了榜样,受到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好评。

(七)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认真做好项目研究申报和储备工作。我局固定专人负责项目工作,随时掌握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投资导向,从县情出发,做好畜牧业发展项目的筛选、编制工作。共向省农业厅申报了肉牛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优质奶源示范基地建设、无量山绿耳乌鸡系列开发等8个项目。

其中:肉牛基地建设、肉牛冻精改良网点建设、优良牧草种植到位资金40万元,居全州第二位;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到位资金21.55万元,全州平衡;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到位44.08万元,居全州第二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养殖业建设到位资金174.12万元(XX年24万元;XX年150.12万元),居全州第一位;XX年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生猪)到位资金15万元,居全州第一位;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到位资金60万元,居全州第三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肉牛良种选育协作到位资金14万元,居全州第一位,共到位资金368.75万元。认真抓好项目储备工作,开展了优质牛肉开发前期研究工作,与乳业企业联系开发优质奶源乳兼用牛试验研究,编制了现代农业发展肉牛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秸秆养牛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项目、××县牛肉皮革加工项目建议书、××县无量山绿耳乌鸡系列开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畜牧业建设项目等。

二是认真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工作。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我局组成项目工作组,在乐秋乡东升、乐秋、麻栗、猪街、米加禄和××镇白云、得胜等10个村委会继续实施血吸病农业综合治理家畜圈养项目,在上年实施的基础上,截至10月份,完成实施户2156户,已验收1604户,圈养家畜25478头,完成项目任务的127。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建设项目:已完成4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并验收,扶持发展规模养猪户55户,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已建成投产,种猪已全部配上种,并开始向全县供精。

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养殖建设项目:XX年规划,XX年实施的“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养殖业建设项目”,涉及无量乡的新政和可保两个村委会,计划建设100户,共完成105户,其中:退耕农户105户,涉及420人,完成棚厩建设1895㎡,建青贮窖500立方米,饲料地255亩,开展科技培训1250人次,已超额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三是努力打造无量山乌骨鸡品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27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