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养殖蚂蟥怎么养殖技术

蚂蟥即水蛭,养殖水蛭需要建设宽为3m、深为1m、长度不限的水池,底部可放入少量石块作水蛭的栖息场所,挑选健壮无伤、大个宽体的优质品种作为种蛭,养殖期间可喂食田螺、昆虫、蚯蚓,还有凝固的牛血、羊血、猪血等作为食饵,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30℃,入冬前可将池水排出后,再盖上禾草进行保温,9-10月份即可捕捉出售,水蛭养殖管理方法参考:

养殖蚂蟥怎么养殖技术

一、建设养殖池

水蛭养殖池可建设在房前或者屋后,挖宽为3m、深为1m、长度不限的水池养殖,或者利用池塘、水沟、低产田等地块,挖沟起埂为连沟式的养殖池,沟宽为3m,埂宽为40cm、高为80cm,保持水深为60cm为宜,两头分别建设排水口与进水口,池底铺设少量石块或者树枝作为水蛭的栖息场所。

二、捕捉与种蛭的选择

1、竹筒捕捉方法。

用刀将竹筒削成两半,切掉中间的疤节,将畜血涂抹于竹片内,再按照原来的形状捆绑好,插入水田的角上,让水将其淹没,然后用树枝搅拌田水,让血的腥味逐渐扩散,水蛭闻到腥味后就会到竹筒内吮血,然后在第2天早晨取出竹筒,就可捕捉到水蛭。

2、竹筛捕捉方法。

竹筛里面放入用纱布包着的内脏或动物血,将竹筛绑在竹杆尾端,用手拿起竹杆的另一端,推动竹筛在水田内慢慢移动,当水蛭嗅到腥味后,便会进入竹筛内,此时再将竹筛提起,即可捕捉水蛭。

3、选择种蛭。

挑选健壮无伤、每公斤大约120-150条的大个宽体金线蛭作为种蛭。

4、收获期。

水蛭为雌雄同体,每条都可进行繁殖,水蛭在泥土中产卵,每次大约产孵茧1-4个,每个孵茧中大约有15-35条幼水蛭,一般在7月份开始孵化,30天内可长到2cm以上,9-10月份即可捕捉进行加工。

三、养殖管理

1、水蛭主要吃螺类,每亩养殖池可放养25kg左右的田螺、福寿螺作为水蛭的食饵,也可以喂食昆虫、蚯蚓等,每隔7天左右需喂1次动物血,可将凝固的牛血、羊血、猪血分成小块投喂。

2、在养殖期间,需要保持水质清澈不被污染,特别是在7-8月份,气温比较高时要经常换水,适宜水温在15-30℃之间,低于10℃或高于30℃,都会影响水蛭的健壮生长,温度比较低时水蛭会停止摄食。

3、冬季来临前,可把池水排出再盖上禾草,有利于保持泥土湿润,让水蛭在泥土内安全越冬,也可以加深池内的水,避免池水出现冻结。

4、每亩水池放养密度,以初春期间投入种苗20kg左右为宜,进入秋季可收获鲜品1000kg以上。

水蛭

水蛭是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水蛭味咸、苦,药性平和。归肝经。有小毒。

怎样养殖蚂蟥 养殖蚂蟥的6种方法

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水蛭的 饲养 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水蛭的饲养技术

 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可刺入人畜皮肤吸血,并有释放麻醉剂,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觉。水蛭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体形呈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长4~10cm,宽0.5~2cm。以自然捕捞为主,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中国南方在1995年前后,开始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

 被发现的蚂蟥约700种,约100种生活在海洋中,约70种生活在陆地,余下都生活在淡水环境。蚂蟥是吸血动物,头尾各有一个吸盘,前段有口器,可刺入皮肤吸血,并有释放麻醉剂,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觉。吸血量非常大,是其体重的2?10倍。能耐饥饿。在野外草地中蚂蟥有时会被误认为蛞蝓。

 蚂蟥曾用于医疗,其唾液中有血管扩张剂,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凝固,减低因血液积聚所引起的高血压。在西方使用蚂蟥来医疗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且一直沿用到19世纪。现在已经很少用蚂蟥做这种用途,但在整容手术或接驳手术中仍有使用。在德国被用来治疗骨关节炎。

 水蛭 - 生活环境生活在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嗜吸人畜血液 ,行动非常敏捷,会波浪式游,也能作尺蠖式移行。每到春暖即行活跃,6~10月均为其产卵期,到冬季往往蛰伏在近岸湿泥中,不食不动,生存能力强。[3]

 生活习性:水蛭属冷血环节动物,在中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人工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杂鱼类、蚯蚓等作饵。

水蛭的生长繁殖

繁殖习性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时互相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出体外,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繁殖方式与相似)

水蛭的人工饲养

沼泽、泥塘养殖

 沼泽、泥塘水生植物茂盛,有机物质、腐殖质含量较多,浮游生物、水生植物丰富,因此,只要建好围栏,防逃、御天敌侵害即可。此种模式投资成本较低,管理、捕捞较麻烦。

 稻田套养

 在稻田中挖沟渠、溜沟作为水蛭主要活动场所,一般按?井?,?十?等形状开挖,分沟溜式和泥塘式两种。溜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和觅食,一般宽0.4米,水深0.3-0.5米,溜沟面积占总面积10%左右;泥塘式是在稻田内部开挖泥塘,泥塘与稻田沟渠相通,沟宽、沟深均为0.4米左右,深为0.5-0.6米,占稻田面积15%左右,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水蛭危害。一般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也不要使用化肥,最好用动物粪便较理想,不仅有利于稻子丰收,也是水蛭的好饲料。

 水泥池养殖

 建水泥池20平米左右,宽3米,长7米,高度1米?1.2米,水深0.5米,做好进、排水设施,室外水泥池中需投放水草等植物,以便水蛭栖息。新建的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种蛭,其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 、氢氧化钙等)需经过20天的淡化后才能投苗,不能一次性投苗,待养殖池总体环境条件趋向食物链总体平衡以后,才能逐步加大投种量,一般每平米投放100条。

 标准化集约精养:

 建议池塘长90米,宽7-8米,池深1.2米--1.5米,水深0.5米--0.6米,做好进、排水设施,建设泥土栖息地,高出水面0.3米,上面种水草,以遮阴防晒,使用40目聚乙烯网布做好防逃 措施 。一般每亩水面积投放种蛭2000条。

水蛭的应用治疗

 该品为医蛭科动物水蛭及蚂蟥等的干燥全体。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适合人群:体弱血虚、孕妇、妇女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禁服。

 水蛭食疗作用:味咸、苦,性平,无毒。归肝经。气腥善行,入血破散。破血逐瘀,通经消症瘕。该品破血力大,适用于瘀血停滞引起的经闭、肿瘤包块以及跌打肿痛等病症。该品苦降开泄,味咸入血,善破血分瘀滞而消肿,为作用强烈的破血逐瘀药,主治血瘀重症。

 做法指导:凡血热瘀结下焦,症见少腹硬满、发狂之蓄血症,多与虻虫、大黄、桃仁等配伍。凡月经不行,积久成?,可与虻虫、桃仁、熟地黄同用;若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症瘕,食少劳嗽,渐成虚症者,可与莪术、三棱、黄芪、当归等药为丸,以祛瘀扶正。

 临床

 治疗急性结膜炎:用活蚂蝗3条,置于6毫升生蜂蜜中,6小时后取浸液贮瓶内备用。每日滴眼1次,每次1~2滴。治疗380例,绝大部分是双侧性结膜炎,全部治愈。治愈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除治程中除滴眼后1~2分钟稍有疼痛外,未见不良反应。对慢性结膜炎及翼状胬肉也有一定疗效。

1、选址建池:蚂蝗养殖场需要选择背风向阳,避风之处,还需要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修建养殖场。蚂蝗养殖池的宽度3米,深1-1.2来,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养殖池最好用水泥磨平,这样防漏水也便于养殖管理。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蚂蝗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蝗栖息。

2、水源要求:养殖蚂蝗还需要有适合的水源,水源好坏直接影响蚂蝗生存,发育和繁殖。相比野生蚂蝗来说,人工养殖的蚂蝗密度就大多了,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井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容氧量。

3、种蛭的选择: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公斤(2000—2500条)。种水蛭的品种根据各地情况来选择。

4、蚂蝗孵化:蚂蝗一般在11℃以上可以繁殖产卵,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油蚂蝗,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兔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蚂蝗投放20公斤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他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蚂蝗越冬:蚂蝗的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蚂蝗自然越冬。这种方法省时省力,适合大面积商品蚂蝗养殖。也可以将育种蚂蝗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这种方法可使蚂蝗正常生长和活动,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蚂蝗天敌与疾病防治:蚂蝗养殖要注意它们的天敌,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都是蚂蝗的天敌,它们的抵御能力比较弱,软体动物都这样。可采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蚂蝗养殖生病比较少,蚂蝗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关键是水源要好。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蚂蝗,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29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