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1.进鹅前15天:清理鹅场环境,点小鹅。如果是公家养殖户的养殖模式,需要向贵公司订购小鹅。请清扫鹅场道路、院落,清理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打扫屋外的环境,把鹅舍周围的字和东西去掉,锄草,打扫院子,让屋内的鹅粪,羽毛,垃圾都找得到,屋外的环境也要合理。鹅梯田和鹅场清理出来的污物,要送到离鹅场几干米的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2.进鹅前14天:打扫鹅舍,把能搬出去的器皿全部搬到屋外清洗消毒。彻底清除残留的饲料、粪便、垫料、羽毛、灰尘等。在房子里,注意打扫天花板、墙壁、地面、门窗。清洁设备包括水桶、饮水机、塑料网、温度计、炉子、工作服、水桶等。3.进鹅前13天:冲洗鹅棚,从上到下冲洗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不应有粪便、灰尘等脏有机物残留。地面和1m以下的墙面要边刷边洗。饲养设备,包括水桶、饮水机、塑料网、温度计、炉子、工作服、水桶等。房子内部的任何表面都应该清洗,直到没有污垢附着。冲洗是使用消毒剂的有效基础。洗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里到外。4.进鹅前12天:检修设备。维护设备,设备要能保证完成喂养一批鹅,否则就要更换。供暖、通风和照明设备的维护。5.入鹅前11天:室外消毒,清扫道路、庭院,用生石灰或烧碱消毒。可以使用3%的热碱水进行消毒,或者可以在棚外和整个场地的道路上以及在室内直接清除生石灰。消毒后,表面脏的地方会转到地下。消毒剂要喷到每个角落。新型畜牧消毒王中王可用于消毒。6.进鹅前10天:给鹅舍消毒,干鹅舍第一次消毒。同时,将屋外清洗消毒后的饲养设备搬进鹅舍。地面及L米以下的墙壁用火碱消毒,天花板及墙壁可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消毒剂要喷到每个角落。7.进鹅前9天:安装设备、脚手架、塑料网、防护网,挂上温度计、湿度计。如果提前安装育雏网,温度计划湿度计距离床面和地面5厘米。如果在地面养鹅,要注意垫草是否有霉菌。格栅表面应无毛刺。人员进入消毒环境前应进行消毒,换上干净的衣服和鞋子,不能因漏进漏出而破坏消毒效果。8.进鹅前八天:安装好设备,地面水平凸起的鹅棚会有6-10cm厚的垫料。放饮水机和开盖板,50-70只雏鹅配一个开盖板,从上至下对整个鹅舍和器具喷洒聚维酮碘消毒剂。墙壁刷的是生石灰乳,地面还是用2%的火碱消毒。检查门、窗、通风口和屋顶,确保没有最后一批鹅留下的灰尘。地面干燥后,移入被褥。6-10厘米。设置饮水机和餐盘,50-70只小鹅一个餐盘,40只鹅一个饮水机。安装加热设备。9.进鹅前七天,第二次消毒,用聚维酮碘从上到下喷洒整个鹅舍和器具。墙壁刷的是生石灰乳,地面还是用2%的火碱消毒。检查门窗和通风口。10.进鹅前六天:熏蒸消毒,关好门窗和通风孔,检查是否漏风。检查温度和湿度。为提高熏蒸消毒效果,站内温度应尽可能在24℃以上,相对湿度应在75%以上。剂量按每立方米空间42毫升福尔马林和21克高锰酸钾计算。或者熏蒸室每隔6米放一个熏蒸盆,先放高锰酸钾,然后从房间门最远端依次倒福尔马林。速度要快,防止呛到,出门后立即封门。11.入鹅前五天: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口、排气扇,充分通风。注意:人进出的区域一定要消毒,换干净的衣服和鞋子,搬进来的物品也一定要干净。每家门口设一个消毒池(盆)。12.进鹅前四天:关好门窗,做好进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保温措施、饲料、药品和疫苗、煤炭等。13.进鹅前3天:组织工作,落实饲养、投料、药物储备,发现不足及时补齐。14.进鹅前两天:育雏室的设置和预热。用塑料和隔出来的鹅棚的1/3作为育雏室,至少用两层塑料布。鹅1-5天的育雏密度为每平方米18-26只。冬季鹅舍开始升温,要注意检查炉灶是否能正常使用,是否有漏烟、倒烟和火灾隐患。屋顶等。,以确保没有最后一批鹅留下的灰尘。地面干燥后,移入被褥。15.入鹅前一天:夏秋两季的早晨开始烤火预热,使舍内和育雏犬的温度达到要求。育雏温度一般为31℃,湿度为60%-65%。准备好记录表格和其他工具,准备好小鹅饲料和疫苗。
畜禽 饲养 方式有哪些?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畜禽饲养方式,一起来看看。
畜禽饲养方式
一般指牲畜就食饲料的方式,包括以饲料就牲畜与以牲畜就饲料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多在畜舍饲喂,故称舍饲;后者是使牲畜自行采食生长、遗留在土地上的饲料,故称放牧;部分舍饲、部分放牧的称半舍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饲养方式不尽相同,但从放牧到舍饲是人类社会多数地区饲养方式的总趋势。同时,放牧和舍饲本身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饲养方式的变化反映畜牧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
放牧畜牧业中最早的饲养方式是完全利用天然饲料的游牧。游牧适合牲畜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习性,天然饲料又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且能自然更新,在牲畜稀少的古代是游牧用之不竭的饲料资源,因此游牧曾是人类很长历史时期中的重要生产活动。随着牲畜增多,出现了畜多草少的矛盾,依靠放牧的畜牧业便转入长期停滞的阶段。直到生产力发展了的近代,开展了草地改良,放牧才又得到发展。天然草地的改良,是放牧条件的大变化,是使天然草地不断减少天然成份和增加人工成份并最终成为人工草地的过程;也是放牧所利用的饲料从自然资源变为人类劳动的产品的过程,以及逐渐改游牧为定牧的过程。放牧这种历史悠久的饲养方式,对开发、利用大面积草地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由于电围栏、畜牧业机械、畜用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以及飞机播种,放牧地水利工程的兴建,优良品种和疫病防治新技术的推广,生产管理的改进,而使放牧逐步走向现代化。
舍饲舍饲是从作为放牧的补充开始的。由于放牧受到天然饲料的限制, 种植 业成了越来越重要的饲料基地,舍饲逐渐变为主要饲养方式。舍饲的发展反映畜牧业对种植业的依赖增加,也反映畜牧业在农区的发展。舍饲为发展不适于放牧的畜禽,扩大畜牧业的内容提供了条件;同时加强了人对牲畜的控制,有利于采用新技术。工厂化饲养是舍饲的现代化,可全面控制环境,使牲畜成为整个畜产品工厂机器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显著地提高了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半舍饲半舍饲有的是由于放牧不能满足饲料的需要,故补以舍饲;有的则是舍饲畜牧业为了利用可供放牧的饲料资源,如附近的天然草地、田边野草等。半舍饲的形式有的是白天放牧,晚间舍饲;有的是夏秋放牧,冬春舍饲;也有的是育成阶段放牧,育肥阶段舍饲,并在地区上形成同一牲畜先在牧区育成,后在农区育肥。饲料工业的发展,添加剂与补充饲料的广泛应用,使完全不结合舍饲的纯粹的放牧趋向减少。
有时饲养方式也指畜牧业中的经营形式,如中国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中的牲畜统一饲养或公有私养(分散给社员家庭饲养),私有私养(社员私有的牲畜分别由各自饲养)等。
畜禽是什么
是指采用畜、禽等已经被我们人类人工饲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过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0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