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镇的特色经济
中天酿造业自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始,已有逾二百年的悠久历史,其用料考究、工序独特、工艺精湛、品质优良已享誉川内外,素有“百年工艺,中天酿造”之称。由于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依靠科技支撑,初步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规范化、市场化、商品化、社会化。镇内组建了酿造协会,连接骨干企业24家,截止2007年上半年,中天镇现有酿造企业24家,工业小区占地100余亩,有注册商标“川龙”、“四虹”、“兴欣”等10余个,为仅次于郫县豆瓣的全省“第二”调味品牌。
中天镇以搞好资乐路“蚕桑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在天灯村、普照村新栽良桑达到860亩,全镇共新栽桑2790亩,160万株。建成了260亩的井市村柚子生产基地和220亩的叶家村椪柑基地。自2003年大力实施畜牧业“千万工程”以来,镇内建成了年出栏3000头大型猪场2个(富乐和道虎猪场),建成猪业家园2个(普照村和团灯坝村)88 户,5个在建的30头以上生猪养殖扩繁场;建成了3000只以上的养鸡场1个,1000只以上的养鸡场1个,实现畜牧业产值4720万元。
中天镇规模以上企业5家,主要产品豆瓣、泡菜畅销川内各地,远销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昆明等20多个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年加工海椒、青菜、榨菜等10万余吨,年产值超过2亿元,实现利税2500余万元,带动乐至县石佛镇、宝林镇,雁江区老君镇、中和镇、保和镇,简阳市平泉镇、施家镇等10余个乡镇农户发展种植业、竹编业、运输业,年增加农民收入9200余万元。酿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对镇域经济发展起着龙头支撑作用,占全镇GDP的40%。
崔庙镇位于郑州市西南25公里,地处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向豫东过渡地带山区边缘,地势四面高,中部低,沟壑纵横,坡地毗连,平原散割。该镇政府针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近郊型农业,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镇由原来零散传统养殖发展为现在的规模化养殖强镇。
该镇不仅优先对养殖业用地优先解决,还积极从良畜禽新品种、养殖新技术上为养殖户提供支持,成为养殖户最坚强地后盾。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逐年提高,由42%提高到50%。养殖数量大增,家禽存栏量达到58万只,生猪存栏量达到3.1万头,山绵羊存栏量达到2.2万只,大牲畜存栏9800头,年肉类总产量达9000吨,蛋类总产量达5320吨,全镇养殖户达到2865户。其中规模养殖户达到236户,养殖业逐渐发展成为新的产业。粮食附加值提高养殖业发展并带动运输业,饲料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为富余的劳动力解决就业岗位420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1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