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水貂的饲养技术方法

随着水貂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 饲养 水貂了,在水貂饲养方面有什么技术要求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水貂的饲养技术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水貂的饲养技术方法

水貂饲养技术

 1、准备配种期

 抓紧时间(12月末至元月初)注射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疫苗,并对种貂的膘情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加强运动的方式,减少脂肪的积累。特别是公貂,要养成戏耍的习惯;保持7、8成膘(体重指数以24~26为宜)。进入配种期,可在饲料中添加大蒜、大葱、胡萝卜等。

 2、配种期

 准确时间是2月中旬到3月中旬,此期的貂饲料营养要求全面。公貂饲养期短,饲料中添加瘦肉、鸡蛋补充氨基酸。近些年,在配种结束的4月就开始杀配完种的公貂卖皮,貂场开始只饲养母貂。

 3、怀孕期

 怀孕期又称为妊娠期,管理上要求精细。饲料防霉菌、防中毒;防激素化胎,防惊吓、防流产,防化胎空怀貂,在饲料里添加保胎药ve及黄体酮。

 4、产仔期

 貂进入4月中旬开始产仔,又叫产仔哺乳期。产仔期及哺乳期是养貂最难管理的时期及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近几年的产仔情况都是产得多、活得少,每只貂产仔数量差距很大,1只母貂最多产12只,少的产4只,平均产6~8只,但死亡率高,特别是产后不足2周死亡率达50%,还有的死亡率达73%。平均产3只不挣钱,只能保本;平均产4只以上有利可图。为达到这个目标,许多养殖户用奶粉、豆浆、鸡蛋喂仔貂和母貂。

 5、分窝期

 到6月底仔貂能自食饲料,体重近0.5kg(40~45月龄)就可断奶分窝,进入幼貂饲养管理期。分窝期管理得好坏影响成活率,采取二级、三级分窝法(根据仔貂发育状况,大小分批断乳),可提高成活率20%。

 6、防疫

 7月初注射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7、选种

 当年的幼貂到9月份体成熟,体重达1.5~2.0kg就可以选种(为初选)。母貂选留自己场母性好、奶水足、其所产仔貂成活率高的优秀个体;种公貂与外场调换,相隔的越远越好。初选留种数量要比实际选的数量多出30%,到9~10月份再定下留种的个体。留种的貂要分开饲养;不做种用的貂增加脂肪和含硫氨基酸饲料的供给,促进换毛,使其皮张增大。种貂的品质好坏关系到受胎率、产仔率、成活率,而三率直接影响到翌年的生产经济效益,好品种与劣质品种个体皮张能差1个等级,差1个等级就少收入几十元。目前的品种以锦州黑、美国短毛黑、胶州黑、红眼白等为优,多数以、饲养黑貂为主,很少有彩貂,彩貂的价格要比黑貂高出20%。种用标准最重要的是公貂体重达2kg以上,不超过2.5kg;母貂体重1.2kg以上,不超过2kg。体长:公貂鼻尖至尾根45cm以上,母貂38cm以上。健康无疫病:头眼灵活、好动戏耍、吃料饮水正常,无残疾、生殖器官无畸形、无患病史、无食毛症及咬尾病。繁殖能力:母貂产仔数在6只以上,且母性好;公貂配种能力在10次以上。达不到体长标准、出生晚的不能做种用;用过激素的貂不应留种;夏毛未退全不可选为种用,头体比例失常,有咬尾、食毛症不可选为种用。选种还要仔细调查引进的品种系谱,避免近亲。

 8、自然熟皮

 在饲料里添加脂肪和含硫氨基酸的饲料,可选用猪下水油脂、鸡肠及各种肉类、鱼等促进换毛速度,喂3个多月就可出皮,以11月至12月初为集中采皮时间。

夏季水貂养殖的主要任务及注意事项

 1、我们要给幼貂分窝(按照往年 经验 ,2只同性幼貂一笼饲养效果较好,采食量增加,还能减少自咬症的发生),并且要做好水貂的初选工作,包括水貂的阿留申检测,阳性貂就要淘汰。

 2、绝窝、空怀的老母要淘汰,埋植褪黑激素,提早取皮。

 3、分窝后的仔貂驱虫,包括疥螨、消化道线虫、附红细胞体。(金海三维立体驱虫组合推荐:金乐清+金舒乐+金常乐)。

 4、分窝后的仔貂接种疫苗,包括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出血性肺炎、肉毒梭菌(鉴于以往水貂发病情况,建议犬瘟热在接种14天后进行二次加强免疫,效果更好)

 5、夏天温度较高,细菌大量繁殖,蚊蝇滋生,传染病易盛行,水貂会大量腹泻,一定要加强消毒,一周至少三次;饲料办入环丙氨嗪,并喷洒蚊蝇通灭,消灭蝇蛆,同时做好肠道保健,投放益生菌(金海金常乐)。

 6、防饲料酸食,温度升高,饲料也很容易酸败,水貂食用后也容易腹泻,呕吐,严重的死亡,所以饲料要做保鲜处理(建议拌入金海金立酸),调节饲料ph为6.0,抑制细菌繁殖的同时,还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促进钙形成络合物,防止水貂尿结石的发生。

 7、正直育成期,水貂长个头,这是决定皮张大小的关键时期,此时水貂营养需求大,采食量逐渐增多,一定要给够食量,合理搭配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促进仔貂的生长发育(建议饲料拌入加多宝,1%貂狐貉预混料)

光照与水貂的养殖

 水貂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所谓光照控制,就是采用人工或者现代电子技术,模拟自然光照周期的变化,为水貂的繁殖、换毛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便使水貂生产向着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水貂的生长发育和配种繁殖已经与自然光周期的变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自然状态下,水貂随季节更替,即随自然光周期的变化每年繁殖一次,换毛两次。而在人工控光状态下,可以使水貂在一年的任何时期均能进行繁殖,并可以有效地缩短繁殖周期,实现两年产三胎。同时可以使水貂冬皮提前成熟,提前屠宰,节省饲料开支和管理费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人工控光方案与开始缩短日照的日期无关。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给予水貂短日照也可促其夏季长冬毛。但在生产中应注意,水貂的冬毛生长有一个无应期。冬毛成熟后,延长光照时间,虽可加速性器官的发育,但并不引起夏毛的生长,直至进入妊娠期后,夏毛才开始生长。如果在冬毛成熟前延长光照,会阻止冬毛发育,抑制性器官的生长。因此,养殖场户应注意掌握好人工控光的最佳时期。

 生产中一般从12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开始每天给予1小时光照,至1月1日延长到每日8个小时,之后每隔5天增加15分钟―30分钟,至次年5月1日,日照时数达到15小时25分钟。采用此种方法,可明显提高水貂的配种受胎率。如要促进冬毛成熟,生产中一般在6月21日开始进行控光饲养,大多采用40瓦日光灯照明,人工光照周期变化为本地自然光周期变化速度的两倍,每周调整一次,使光照时间迅速缩短,促使冬毛迅速发育,一般于10月6日冬季毛皮即可成熟。

 配种结束后7天―8天即用电灯延长光照,每天光照时数达到14个半小时,开灯期间打开控光棚小室盖,使水貂充分接受光照,直至开始产仔再停止增光。采用此法,初生仔貂活泼、健壮,且仔貂成活率较高。

为了获得质量好的水貂毛皮,必须掌握水貂的特点,根据其不同生理时期的需要,有区别的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貂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准备配种期(当年9月至第二年2月)

此期为生长发育期,喂养好坏对配种和全年生产有很大影响。9-10月老种貂秋凉食欲渐旺应增加营养,幼貂生长发育旺盛应增加动物性饲料。11-12月只需维持营养,肥少喂,瘦多喂,调整肥瘦。1~2月此时身体最肥,应适当控制饲料量,增喂动物脑、鱼肝油以促进发情。种貂应多晒太阳,加强运动。

二、配种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

公貂应喂给以肉类为主的质量高,适口性强、易消化的日粮,另加喂骨粉,配种公貂中午要补饲肉、奶、蛋一次,公母貂都应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d、e。管理上着重区分发情和发病,捉貂放对时要防止跑貂。

三、妊娠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

要根据妊娠进程逐步提高营养水平,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饲料要稍稀,每日3餐的饲料量比例应为3:2:5,早餐提早,晚餐推迟给饲;南方应适当增加喂食次数,喂后2-3小时应撤出食盘。妊娠末期母貂的补充饲料和奶蛋等应单独饲喂。

四、产仔哺乳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

日粮和饲喂方法基本同于妊娠期,补充饲料和奶蛋按妊娠期用量喂到产仔完全结束。鱼、肉、谷物、果蔬等饲料应随产仔的增多和仔貂的生长按比例逐渐增加。当大部分仔貂都达到20日龄时,应从总饲料量中扣除母貂所需部分,余下部分按仔貂数量平均分配,以后随仔貂日龄的增长按比例地增加饲料量。

饲料要细,稀稠适宜,要按母貂产期和仔貂数目有区别地分配饲料,仔貂20日龄开始吃饲料后,可人工补饲。

五、幼龄貂育成期(6月上旬至8月下旬)

断奶分窝前要准备好足够的笼舍,对用过的空笼舍要扫刷干净,用热碱水洗刷,再用清水冲洗,干后垫上垫草。断奶分窝一般在40--50日龄,哺乳期有人工补饲的,分窝可提前到32--40日龄;亦可根据母貂护理能力和仔貂发育情况适当提早和推迟,分窝后10多天可同性双养,然后分开单养,同时结合选种,把种用与皮用分开。

育成期最初几天给予分窝前的日粮,然后转为育成期日粮?基本上只有鱼肉、谷物,果蔬类饲料,不再用蛋、奶等饲料:分窝60天内,能吃多少就给多少,分窝后61-90天可用营养价值低的鱼肉,并适当提高蔬菜,谷物比例,此时应定期喂维生素e,b,和土霉素,饲科要稍稀。分窝后91-130天,日粮中可加喂豆浆,分窝131天以后直到取皮,可供给足够的蛋白质饲料,并加喂鲜血、豆浆、油脂等,保证吃饱。北方日喂2次,夏季早餐要提早,晚餐要推后,冬季相反;冬季饲料要稠要加温。

喂食要按性别、吃食情况区别对待,使仔貂发育一致;分窝90天内每天每头应喂氯化铵0.3-0.5克,以防尿结石。种貂应给与必要的补充饲料,以保持中上肥度,使冬绒生长良好。9月下旬以后严禁开灯,应适当垫草以起梳毛作用,或人工梳理缠结毛。

六、成年貂恢复期(种公貂在3月下旬,种母貂在6-8月下旬)

公貂配种后约20天内,母貂产仔哺乳后约20天内,给予配种期或产仔哺乳期的日粮,但食量应少于幼龄貂,管理同幼龄貂。

七、产皮貂换毛长绒期(9-11月)

产皮貂以肥为好,每天饲料总量可达8两以上,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饲料一般占67-70%,鱼禽畜内脏、血液、蚕蛹等均可多种配合利用,还可多喂豆油、棉籽油等油脂,谷类饲料占总量25%左右。如无缺维生素征象,不必增喂维生素。早加垫草,可帮助梳毛。8月份每日自然光照耍少于12小时。以上各期都要注意防止饲料腐败,食具、笼舍、地面保持清洁,经常消毒,添加垫草,注意防暑御寒等管理措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1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