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猪饲料市场前景如何?
国的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随着动物营养学、饲料科学和饲料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饲料工业得到不断深入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回顾30年来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历史,就饲料工业发展的意义、现状、存在问题作简单的阐述,并展望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
1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随着粮油加工业的发展,一些国营畜牧场参照国外颁布的动物营养需要,生产加工所需的混合饲料。但我国的饲料工业真正起步与70年代。70年代初,我国外贸部门投资引进设备,先后在安徽蚌埠米厂、上海虹桥和桃浦等地兴建了3个颗粒饲料生产车间,加工生产槐树叶粉颗粒饲料。1974年虹桥饲料车间生产的“大象牌”颗粒饲料曾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1976年,北京市自行设计、建设了我国第一座年产2万吨的南苑配合饲料厂。自70年代末始,我国在从匈牙利、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引进粉状、颗粒状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的同时,开始积极的研制工作,并展开了一系列的饲料科学研究,建立了专门的研究院所。1984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标志着我国饲料工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序列,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大发展。1989年国务院在《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把饲料工业列为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产业。我国饲料工业起步很晚,比经济发达国家晚了70多年。但是发展很快,在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后,如今已初步建成了包括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设备制造业、配合饲料工业及饲料科研、教育、培训、监督、检测、信息等在内的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
全国1979年底前建成并投产的年单班产量在2000吨以上的饲料厂仅40余座,年产配(混)合饲料39万吨。1986年,我国的饲料加工企业达14000多个,其中年产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60个,全年生产配(混)合饲料1800万吨。1991年,全国拥有时产1吨以上的饲料加工厂9154个,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有685个,全年饲料产品总产量已达3590万吨。而到1998年,我国拥有时产1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1.24万家,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1792家,全国饲料加工产品的总产量达到6500万吨。
2 饲料工业发展的意义
2.1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养殖业中饲料成本约占总生产成本的70%。饲料工业的发展及科学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应用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大幅度地降低了动物生产中的饲养成本,为养殖业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畜牧业在饲料工业的强大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稳步上升。1999年我国肉类产量达到5949万吨,稳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肉类为47.3千克,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8.5%。这一切说明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畜牧业特别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2.2 有效地节约了粮食
畜禽饲喂配合饲料比饲喂单一饲料可节粮25%左右。以1999年一年为例,全国生产配合饲料6000万吨,由此大约可节粮1500万吨。畜牧业的发展使得人均动物蛋白量增加,间接地节约了粮食。1998年和1957年相比,人均肉类、家禽、蛋类消费分别增长了1到5倍。饲料工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各类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减轻了环境污染。
2.3 带动了广大农民勤劳致富
由于使用配合饲料,结合畜禽良种的推广,养殖业的生产过程加快,生产周期缩短,畜产品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从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大批的农村养殖户因此而成为富裕户。1999年,畜牧业总产值达7729亿元,畜牧业现金收入占农业现金收入的一半,对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
2.4 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饲料工业的发展不仅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还带动化工、医药、机械制造、轻工、地矿和商业等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1999年,我国饲料工业的产值1855亿元,在全国统计的38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16位。饲料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3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现状
3.1 产量持续增长
据初步统计,2000年我国饲料产品总量达到7400万吨。全年饲料产品平均增幅为7.7%,高于肉类5.1%的增幅。其中,配合饲料产量为5900吨,增长6.2%,浓缩饲料1200万吨,增长9.4%,添加剂预混料300万吨,增长34.5%。
3.2 产品结构逐步调整优化
饲料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的添加剂预混料和浓缩饲料产品比例大幅度提高。2000年添加剂预混料和浓缩饲料占饲料产品的比重分别达到4.1%和16.2%,分别比1995年提高2.9和9.6个百分点。配合饲料的产品结构中,猪饲料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42%下降到2000年的40%以下,水产饲料由6.6%上升到10%以上,家禽饲料保持大体平衡。在猪饲料中,乳猪料、仔猪料等产品近年来发展很快,填补了原来的空白。此外,适应特种动物养殖的需要,特种动物饲料以及宠物饲料的生产也迅速发展起来。饲料产品结构的变化一方面适应了养殖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养殖业的结构优化。
3.3 饲料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饲料产品的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饲料工业产品的国家及行业标准由1997年底的162个增加到目前的207个,其中国家标准70个,行业标准137个。饲料质量监督体系也进一步完善,饲料质检中心在原来281个(其中部级3个)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个部级中心,专业人员达600余人。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了饲料产品质量普遍提高。据2000年国家饲料监测中心监督抽查结果,我国配合饲料合格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添加剂预混料的产品合格率也在80%以上。
3.4 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集团化、一体化以及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饲料工业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产销量向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集中。全国排名前20名饲料加工企业的饲料产品产量已占全国饲料生产总量的30%以上。为发挥规模效益和综合优势,集中使用人、财、物,提高竞争能力,一些优势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租赁、承包、改建、扩建等措施,滚动发展,低成本扩张,形成集团化企业,如四川希望集团、上海大江集团、大北农集团等。与此同时,饲料业和养殖业及相关产业之间互相联合、渗透,一体化经营趋势进一步增强。一些饲料企业实行以饲料工业为龙头,原料生产、饲料加工、畜禽饲养、食品加工及产品销售一条龙的一体化趋势。饲料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更加明显,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等大量涌现,成为饲料企业的重要力量。许多国有企业已逐步完成改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变成多元投资主体,如股份有限制、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制等。
3.5 饲料行业的竞争加剧,促使饲料企业采用多种手段增强竞争力
近年来,由于养殖业发展速度减慢,使饲料市场的容量趋于饱和,产品出现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再加上自配料的冲击,饲料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饲料企业的利润日趋微薄。2000年饲料产品价格总体下降幅度较大,平均下降10%左右。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求得微利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许多饲料企业通过不断加强管理、降低经营成本、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售后服务、重视品牌建设等措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6 饲料的安全性日益被重视
饲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动物食品的安全,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目前,国际上对饲料的安全性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欧洲发生疯牛病和“二恶英”事件以来,许多国家更加强化了在饲料安全问题上的监管。我国也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安全的意识增强,对饲料的安全性日益关注,政府顺应消费者和国际大趋势的要求,加强了饲料产品安全性的立法和检测。1999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00年下半年,国家有关饲料质检部门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展开了对猪饲料添加剂中违禁药品的检查,查处了43家饲料产品中含违禁药品的企业。
3.7 饲料机械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饲料机械制造业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步伐,新产品层出不穷,改变了过去某些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一些饲料机械骨干企业已经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先进水平,时产36吨以下的成套设备已能基本配套,粉碎机、制粒机、饲料电控设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正昌、牧羊等一批产品质量好、技术先进、竞争能力强的知名企业,代表了我国饲料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4 我国饲料工业存在的问题
4.1 饲料蛋白质资源缺口大
我国蛋白质资源贫乏,一直存在较大的缺口。尽管随着饲料种植从粮食种植中分离出来,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蛋白质饲料短缺的矛盾有所缓解。但是蛋白质饲料原料仍然供不应求。2000年鱼粉进口量达80多万吨,豆粕进口量50多万吨,大豆进口量900多万吨。
4.2 饲料添加剂工业薄弱
尽管我国的饲料添加剂工业已初具雏形,部分维生素、酶制剂和微量元素等产品已能自己生产,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但其发展仍滞后于饲料加工业,不能满足饲料工业生产的需要,每年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蛋氨酸等某些添加剂国内还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需要长期进口。2000年我国进口蛋氨酸3.1万吨,进口赖氨酸及其盐5.3万吨。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小而分散,竞争能力差,科研开发能力不强,产品更新换代慢。
4.3 需加强饲料原料、饲料产品流通环节的管理
有些地区和企业原料采购渠道不畅,对饲料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饲料原料的自由采购得不到有关法规和部门的支持,使得饲料企业原料需要量无法满足,饲料原料价格提高导致饲料产品成本加大。同时由于饲料产品流通环节的薄弱,一方面给假劣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随着饲料产品品种和数量的增加,饲料加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饲料产品的销售越来越依靠中间的流通环节,需要靠完善的市场机制使饲料的生产者、经销者和使用者在利益分配上趋于合理。
4.4 缺乏行业管理手段,宏观调控乏力
国家和各省区均设立了饲料工业行政管理机构,制定了“饲料管理办法”,发挥了行业管理的职能作用。但由于我国饲料工业兴起迟,发展快,宏观调控手段和行业管理体系的建设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需要。饲料工业是涉及到医药、化工、矿产、畜牧等多个部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尚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构和职能手段,无法对各个部门进行协调统一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5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饲料工业1996-2000年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世纪目标,满足2000年、2010年、2020年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养殖业模式对饲料的质和量的需求,实现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基本自给,添加剂逐渐实现国产化,饲料科技水平、配合饲料质量、饲料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步、稳定、协调发展。这一战略提出了发展目标,也为饲料工业新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
5.1 饲料工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
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内需。国内养殖业市场前景广阔,将给饲料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随着国民经济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完满实现,饲料工业已经具备了各方面发展的条件。
5.2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我国饲料工业产量继续增长,但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将加快。在产品结构方面,浓缩饲料和预混料比例继续提高,配合饲料中全价颗粒饲料的比重加大。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养殖业养殖结构的调整,饲料产品种类的结构也不断调整。奶牛饲料、特种经济动物饲料、宠物饲料等所占的比例将提高。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大型化、集团化、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更加显著,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
5.3 饲料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
从发展可持续饲料工业的长远角度,环保性饲料、生物饲料将不断得到开发、推广及应用。能减少环境污染,对畜禽和人类安全无害,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的饲料将受到人们的欢迎。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精细化工等技术将在饲料产品的开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饲料工业的基础研究将不断深入。在饲料原料方面,将重视开发新型高蛋白质饲料,提高现有饲料资源利用率。同时,将加强动物营养基础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单胃动物氨基酸利用率和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以及反刍动物蛋白质和能量新体系,完善和提出新的畜禽营养标准。
问题一:特种养殖都是包括哪些种类 要发展特种养殖,首先要了解特种养殖。特种养殖的各类很多,按动物分类可分为特禽、特种水产、特种兽、特种昆虫等;按养殖目的和用途可分为药用动物、毛皮动物、特种肉用动物、玩赏动物等,还有自然保护动物。有些动物还兼有几种用途。当前养殖较多的特种动物举例如下: 1、特禽:野鸡、鹧鸪、贵妃鸡、红腹锦鸡、孔雀、白鹜鸭、绿壳蛋鸡、鹌鹑、乌骨鸡、火鸡、鸵鸟等; 2、药用动物:鹿、蛇、蝎、蛤蚧等; 3、毛皮动物:狐、貉、貂、海狸鼠、麝鼠、小灵猫等; 4、特种肉用动物:野猪、野兔、小香猪、蜗牛、肉用蛇等; 特种养殖的动物生活习性差异很大,有水生、旱生、两栖动物;有的抗寒,有的喜热;有的喜光照,有的喜黑暗;有的需安静,有的不怕声响。养殖一个动物品种,必须了解这个品种在生长、发育、繁殖过程中对温度、湿度、水源、饲料的要求,生活习性、饲养管理技术、产品收集加工保存方法等。
问题二:特种养殖都有哪些? 特种养殖是一种产品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新奇的、特殊的养殖业,如:毒蛇、鸵鸟、狐狸的养殖,它们在品种上特殊、管理上特殊和市场对其产品需求上特殊。
常见的特种养殖品种,简单举一些例:
肉鸽 信鸽 七彩山鸡 锦鸡 珍珠鸡 蓝孔雀 绿孔雀 鸳鸯 鹧鸪 金丝雀 野兔 獭兔 肉兔 波尔山羊 竹鼠 野猪 香猪 肉狗 狗类 狐狸 梅花鹿 蝎子 土元 中华白玉蜗牛 法国散大蜗牛 蝇蛆 蚂蚁金头龟 鹰嘴龟 四眼斑水龟 草龟 螃蟹 水蛭 林蛙 蟾蜍
问题三:什么是特色养殖业 特色养殖业也就是人们说的特种养殖,是一种产品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新奇的、特殊的养殖业。特点1、饲养品类特殊,人们不常见,较陌生。 2、管理技术特殊,人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3、用途和市场特殊。比如:狐狸的养殖,其用途主要是取皮制做服装,以满足人们穿着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又如:蝎子的养殖,其主要用途是做药材,现在人们将蝎子做成菜搬到饭桌上。狐狸和蝎子有着它们较特殊的用途。在市场上,特种养殖受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制约,说到底就是受人们购买力的制约。如果人们对裘皮服装、蝎子的需要量大,并有相当的购买力,养殖狐狸、蝎子就大有可为,否则,就要慎重考虑。 4、特种养殖具有机遇性。特种养殖与常规养殖的不同在于,常规养殖是经常性的,特种养殖有一定的机遇性。前景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农业大国之列,农业种养面积居全球前列,但综合经济效益极不明显,做为经济效益更明显,附加值更高,市场需求更大的农业行业新增长点,以特种养殖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必将带领我国广大农民朋友走上更加宽广的致富大道!常见品种肉鸽 信鸽 七彩山鸡 锦鸡 珍珠鸡 蓝孔雀 绿孔雀 鸳鸯 鹧鸪 金丝雀 野兔 獭兔 肉兔 波尔山羊 竹鼠 野猪 香猪 肉狗 狗类 狐狸 梅花鹿 蝎子 土元 中华白玉蜗牛 法国散大蜗牛 蝇蛆 蚂蚁金头龟 鹰嘴龟 四眼斑水龟 草龟 螃蟹 蚂蝗 林蛙 蟾蜍。
问题四:什么叫做特种养殖 养殖,培育和繁殖(水产动植物)。 养殖包括生猪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几大类.
问题五:特种养殖要什么证件 申请特种养殖立项!办理特种特种养殖手续,一般在县农委办理!
问题六:特种养殖致富项目有哪些 养什么可以赚钱,养啥才能稳赚不亏?我真想不出世界上有什么可以稳赚不赔的事,我个人认为,因人而异,同样的事在同样的环境和时间,不同的人去做会有不同的结果。创业要成功,要赚钱,考虑你的兴趣,做你最喜欢做的事,其次比较有前景的,是大众所需,消费认识度比较高的行业,这样你才能更好的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列几种水产养殖特色品种在未来几年,市场将继续看好。黄鳝栖息在水葫芦的根上,我们是第一次看到,新民了不起黄鳝、泥鳅是特色水产养殖,具有适应性强、疾病少、饲料营养要求不高、生长快、市场价格高的优势。黄鳝、泥鳅是当今热门养殖项目,国内市场黄鳝供不应求,日本、韩国、泰国、港澳台地区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仅韩国每年进口就达20万吨。野生黄鳝资源除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区还有一定分部外,其它地区已被大量破坏,预计几年后将逐步绝迹。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使黄鳝的市场供应日趋紧张,价格稳步上升。农村地广人稀、环境好、水源无污染,养殖出来的产品安全、生态、环保,绿色,营养价值高,很受城里人青睐。例如:黄鳝、泥鳅、四大家鱼、小型龙虾等水产养殖。
问题七:国内的特种养殖都有哪些呢? 特种养殖――鸵鸟:目前我国已有400多家养殖企业,存栏各龄鸵鸟20万只,成为亚洲最大的鸵鸟养殖国。但我国尚未形成鸵鸟皮毛加工能力,市场销路不畅,鸵鸟价格较低。特种养殖――孔雀:全国存栏数超过10万只,广东、福建、北京、上海发展较快,并走向商品化生产,现今市场价120~150元/公斤。但仅限于宾馆饭店,不能成为大众食品。同时,一些地方种价仍然较高。特种养殖――天雁:俗名野鹅,体重5~10公斤,主食野草,现已驯化养殖成功和推广饲养。目前一只雏雁价格280元,如能适当降低价格,市场前景将看好。特种养殖――贵妃鸡:贵妃鸡肉质洁白鲜美,既有土鸡的香滑,又有山鸡肉的结实,更有飞禽的野味。其市场需求旺盛,而且销价趋高,国内市场每公斤36~40元,国际市场每只5~6美元。特种养殖――黑丝乌骨鸡:又名黑凤鸡。由于该鸡全身俱黑,迎合当今世界黑色食品潮流,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市场售价为17~20元/公斤。特种养殖――黄羽乌骨鸡:又名黄凤鸡,为乌骨鸡的一种。其通体羽毛呈**,体重1.0~1.5公斤。目前数量极少,各地市场极好销,养殖者可大力发展。特种养殖――珍珠鸡:由于珍珠鸡肉质粗糙,饲料消耗大,再加上昼夜不停啼叫,这些自身缺陷阻碍了珍珠鸡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消费量的扩大。特种养殖――丝光鸡:丝光鸡全身俱黑,毛羽向上内翘,脚短,体重仅0.5公斤,迎合全球发展微型家禽的潮流。国内需求量很大,仅上海市场每年的需求量就达200万只,市价每只25元。特种养殖――绿壳蛋鸡:全身俱黑,产下的蛋呈绿色,属国家稀有家禽,是一种极为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现开始规模化养殖和推广。特种养殖――山鸡:目前我国山鸡养殖场已达500多家,估计饲养总量已超过500万只。多年来山鸡市场价格平稳,保持在24~40元/公斤,每年10月至春节前后商品山鸡市场旺销。特种养殖――石鸡:又名鹧鸪。我国鹧鸪饲养总量超过1000万只。近几年来,鹧鸪市场价格平稳,保持在15~18元/只,一般中小城市的需求旺盛。鹧鸪出口量很大,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是鹧鸪的最大市场。特种养殖――绿头野鸡:现已成为我国各地开发特禽养殖的新项目。由于绿头野鸭野味浓郁,无腥骚味,具有药用价值,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而,近几年来,全国绿头野鸭养殖发展迅猛,在广州、上海、浙江、安徽、四川、北京等地形成了野鸭繁殖特种生产基地并建立起绿头野鸭的加工厂。来源于 中国畜牧街 文库
问题八:农业什么最赚钱 今年哪些特种养殖项目被看好 可以开发的潜力非常大,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所含脂类多为软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养殖大麦虫完全是变废为宝的生态链。大麦虫作为第一大的饲料用昆虫:特种养殖业中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9 mg,免用氨基酸?养殖业到底有什么好的创业项目,大麦虫的深加工还可以有很多的开发前景,此外,它的营养价值及饲料价值是其他原料所不能比拟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蛤蚧养殖。比如通过利用处理秸秆。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在养殖大麦虫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大麦虫粪沙也是可以作为养殖猪、保健。我们都知道养殖业中饲料成本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所以大麦虫也叫面包虫的原因,那么养殖的成本也就可以控制到比同行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致富经里看到的似乎是养殖什么都是最赚钱的、真菌等痫原微生物产生较强的杀灭作用。再者、修复,更何况这些用虫子养殖的动物都是生态绿色的,温度要求也不高0到35度都是可以一年四季养殖大麦虫的,理由三,大麦虫养殖。大麦虫中的抗菌肽能抑制癌细胞以及病毒细胞的核酸代谢及其成长,每年农作物秸秆的绝大部分得不到合理利用?有养殖天上飞的天鹅。一方面传统的饲料资源已经面临不断的上涨压力和缺口也在不断的扩大、秸秆。 大麦虫养殖是新兴的特种养殖项目,在发达国家尝试的最重要且最经济的途径就是开发昆虫蛋白饲料资源和各类农作物秸秆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处理后的饲料原料,可以说大麦虫起码在饲料原料上不会和人类也不会和传统的养殖业争粮占地,因为大麦虫对于被污染的东西很敏感的:随着现代人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担忧,大麦虫养殖对于养殖业的意义就在于大麦虫为整个行业开辟了一种新型的饲料生产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麦虫的养殖成本很低、大雁、酒糟等作为大麦虫的饲料,将大麦虫养殖作为一种转化器,其各种营养成份居各类饲料之首,所需要的养殖场所也是要求很低的。农业部已将昆虫饲料列为被推荐的10种节粮型饲料资源之一,首选大麦虫养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只要有个中小的闲置房子或是大棚都可以养殖大麦虫的,养殖的风险很低,把许多我们没有用的原料变废为宝、泥鳅,养殖地上跑的野猪,那么不管养殖什么都是最赚钱的、娃娃鱼,在欧美就是把大麦虫粉添加进去面包用来增加香味以及营养的,抵御病毒入侵,用途很广泛、铁,也有加工成蛋白质粉和氨基酸的、兔子,把养殖大麦虫所得到的大麦虫粪便作为养殖鸡鸭鱼等的饲料或直接用来种植经济植物或种植南瓜等作为大麦虫以及鸡猪的养殖饲料,不需要防疫或是担心疫情的风险的,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那么我们养殖业中最主要也是最贵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已经能自己提供了。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投入的资本不大,变成高品质的蛋白质资源、豆渣等废料来养殖大麦虫,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也可以作为林蛙石蛙以及蝎子蜈蚣等的活体饲料、酒糟,也可以作为经济作物的有机肥料。这种养殖业是未来人类必须要大力发展的,必然能为我们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铜;有养殖水里游的虾蟹水产,肉质口感和营养也都是其他饲料所养殖出来的产品不可比拟的,再者就是可以解决饲料来源的安全性问题,包回收,通过大麦虫的转化,再把养殖出来的大麦虫作为山鸡,大麦虫又被称为“抑菌王”、木薯渣甚至鸡粪来作为大麦虫养殖的饲料。如果我们每年能将作物秸秆的60%加以利用,也就是说大麦虫养殖是养殖业中最有前景的。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全球的蛋白质饲料需求不断增加,整个生态链条是环环相扣,回收的周期很短,集预防,显得尤为突出.58%,造成资源极大浪费、鱼的优质饲料来源,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23 kg混合饲料和1 000 kg青饲料的营养价值......>>
问题九:现在有什么特种养殖 珍禽养殖,山鸡。珍珠鸡。贵妃鸡养殖,请百度小房珍禽养殖场,小房山鸡种苗场,业界知名种苗场,提供种苗,养殖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行情报价,销售服务.......
问题十:特种养殖是之养的什么 特殊物种。鳄鱼,貂,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2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