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猪断尾有什么好处

、提高成活率

猪断尾有什么好处

小猪出生后处于阶段时,猪尾巴过长会出现猪群或母猪压到尾巴,导致猪仔不能活动且无法挣脱,出现夭折的情况,及时断尾有利于提高猪仔的成活率,使其安全的度过哺乳期。

2、增肥防咬

小猪及时断尾能起到增肥的作用,把用来摇尾巴的能量转换成脂肪,同时也能避免在圈舍饲喂时,尾巴过长来回晃动,引起其它猪的注意力,从而引来追咬受伤,没有及时处理伤口而出现感染。

3、健康卫生

猪在饲养期间尽早断尾,可以保证自身的干净和卫生,主要是因为断尾后,排便时粪便或尿液不会黏在尾巴上,因此猪身不会被弄脏,另外小猪仔断尾的最佳时间就是出生后24小时内。

4、断尾方法

小猪断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电熔铁断尾,从猪尾巴距离根部2.5厘米左右的地方剪掉,也可以在尾骨的第2-3节处切割,将电容铁充分预热,稍微用力轻轻压下就能把尾巴切下,可以避免应激且出血量少。

一是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尾巴生长需要消耗一定的营养,尾巴活动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营养,断尾以后仔猪摄取的营养能更好地用于生长发育,有助于提升饲料效率。

二是有助于减轻异食癖。在养猪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圈舍环境差、营养供应不足等原因刺激,猪群有时会发生异食癖,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相互咬尾,如果猪已经断尾,就能减轻异食癖带来的危害。

三是有助于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猪的尾巴部位容易滋生病菌,从而增加猪的健康风险,断尾后能有效降低这一风险。

通常养猪场会在仔猪出生7天内进行断尾,这个阶段的猪恢复能力很强,有助于降低猪的应激,伤口也更容易愈合。

1、减少咬尾症,咬尾是猪的一种恶癖,原因很复杂,将仔猪断尾则有效控制该病发生。据统计,咬尾症在同群中一般可达20%-30%,由于该病的出现,降低了猪的饮食及抗病力,同时极易感染坏死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大大降低猪的生产性能。

2、节省饲料,提高日增重仔猪尾巴的功能是驱赶蚊蝇及同类嬉戏。虽然其作用不大,但猪每天摆尾消耗的能量占日代谢能的15%,无形中造成饲料浪费,如果把这部分能量用于脂肪沉积,可提高日增重2%-3%,还可节省饲料。

3、改善胴体品质,断尾后猪的肋间脂肪沉积增多,肌纤维变得细腻,咀嚼阻率降低,适口性增强,同时屠宰率提高4%-5%。

4、降低仔猪死亡率,仔猪断尾后,可提高窝成活率,原因是哺乳母猪有可能无意中压住仔猪的尾部,令其无法活动,仔猪又无力争脱,有的造成死亡。有的母猪有恶癖,专噬仔猪尾巴,断尾后则可避免。

猪断尾的好处如下:

第一,减少互相咬尾巴

第二,节省饲料

第三,幼崽容易成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2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