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一个合格的超市管理者?
商品管理是连锁超市经营者必须具备的管理技能。商品管理不仅仅是采购商品,更重要是运用电脑信息管理系统,来实施单品管理,保持一个合理的库存,用数据分析、数据预测对商品进行控制,使商品管理先行于市场,先行于竞争对手,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商品营运目的。
商品的基础管理
做好商品管理的第一步是首先要查清商品品种,以确保经营商品总数相对丰富。在商品品种总量控制(不含生鲜、散装商品)上大体遵循以下原则:
商场经营面积在400平米至500平米,总品种数不低于4300种;
商场经营面积在300平米至400平米,总品种数不低于3500种;
商场经营面积在200平米至300平米,总品种数不低于2800种;
商场经营面积小于200平米,总品种数不低于2500种;
商场经营面积在100平米左右的,总品种数不低于2000种;
商场经营面积大于500平米的,按每平方米10至12种品种,增加商品品种数。
注意下列商品一定要保证供给:如30商品、DM促销商品、公司买断商品、公司总经销商品、公司定牌商品、日配送商品以及便民、利民商品、大副食类商品。
在日常营业时段中每天12:30前,超市门店必须拥有以下商品品种。其中蔬菜:24种;活水鱼:4种;河鲜:4种;小水产:8种;海鲜:10种;豆制品:12种;分割肉10种;水果10种。
而在每天16:30前,超市门店应做到必须拥有以下商品品种。
其中蔬菜:12种;活水鱼:2种;河鲜:2种;小水产:4种;海鲜:5种;豆制品:6种;分割肉:6种;水果10种。其他的熟食、主副食品等可根据门店经营面积所配置的设备、设施,再来确定12:30前与16:30前所必须达到的品种数。
如何解决缺品
在超市的日常经营过程中,有可能经常出现缺品,从而影响销售,因此超市相关部门应将商品出现缺品现象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将记录情况及时向门管部反映。
这其中可将超市全部商品一分为三,一是70商品;二是30商品、邮报商品、当令紧俏商品;三是淘汰商品、封仓商品和不可点商品。
在对淘汰商品、封仓商品和不可点商品及预报进货商品做统计时,均不应作为计算缺品的基数统计进去。
而对于门店“30”商品、邮报商品、当令紧俏商品的检查,则由营运副总经理确定检查次数、范围。
合理配置与陈列
为促进商品快进快销,有关人员也应随时检查商品配置与陈列,应注意将卖场前面的主通道两侧配置购买量多,购买频率高的商品。而卖场后面的主通道两侧,可配置新商品、季节性商品、流行性商品,将顾客引进来。
例如可以从经营现状出发来进行陈列:依次为厂方买断、厂方让利、当令、季节性商品、库存积压的商品。同时注意陈列架端头尽量配置高利润商品、特价商品、促销商品或厂方买断货架等。
商品陈列时要尽可能做到:
显而易见:商品正面要面向顾客,货架底层的商品可倾斜式陈列。
易拿易放:重物宜置下层货架,最上层货架的商品陈列不宜太高;散装商品旁边应配有拿取工具;忌把商品整盒地捆在一起;易滑动的瓶装、罐装商品需后退错位叠放。
量感充足:商品陈列高度控制在每一货架层高的60%至85%之间,不允许货架放空无商品,每一层货架一般不少于陈列3个品种。
先进先出:接近保质期的商品、先陈列的商品在前排,补充商品的陈列从后面开始。
关联性陈列:关联性商品陈列,可陈列在通道的两侧,或同一侧的不同层次、不同组的货架上,切忌放在中央双面陈列货架的两侧。注意生鲜区与食品货架的关连性陈列。
纵向陈列:同类而不同品种、规格的商品放在同一货架的不同层次的位置上,有利于顾客挑选,同时也体现商品的丰满,能起到较好的促销效果。
对于1.85米以上货架可采取的陈列方法是,1.7米左右以下品类纵向陈列,1.7米左右以上单品纵向陈列。
商品配置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a.按照顾客购物路径,合理布局商品堆头陈列位置、陈列方式和陈列的数量,加强商品自我推销力度。
b.按照营运部、采购部制定的货架商品陈列配置图、陈列商品(可每两个月调整一次)
c.超市更要尽早确定过期商品和应撤柜的商品,尤其要将以下的商品撤下:
发生霉变、异味、变色的变质商品。
严重瘪罐的商品。
包装严重损坏的商品。
商标脱落,标识不清、生产日期、厂家不明的三无商品。
计量不足,规格不清的商品。
严重锈蚀、玷污的商品。
旧包装或缺件的商品。
改善周围环境与氛围
1、商品区要保持整洁、通畅、卫生。若发生下列情况要尽快解决:
店铺前纸屑满地飞,遮阳棚、橱窗等有厚灰;店铺前自行车、摩托车、小地摊拥挤不堪;
店铺立面字迹不清,晚上灯光不亮;店铺橱窗、柱头上广告杂乱无章。
2.店铺内购物环境、氛围适宜:
通道畅行无阻,地面干净无垃圾、纸箱;店内装饰物整洁、卫生;购物篮整齐、适当地放置于通道入口入;灯光明亮,墙壁无污损,无蛛网;地上无水渍,厕所无臭味、污物;POP广告、导购牌醒目、清楚,且无碍顾客通行;收银机干净整洁、运转正常;广告张贴整齐美观无污损,广告促销内容与实际销售商品的价格、规格、数量等相符。
如何做好店长
店长手册
一、 店长的身份
二、 店长应有的能力
三、 店长不能具备的品质
四、 店长一天的活动
五、 店长的管理权限
1、人员的管理 2、缺货的管理
3、损耗的管理 4、收银的管理
5、报表的管理 6、卫生的管理
7、促销的管理 8、培训的管理
9、奖惩的管理 10、目标的管理
11、情报的管理 12、对投诉的管理
13、突发事件的管理 14、降低成本的管理
15、安全的管理 16、和总部的联系
17、店面设备的管理 18、保密管理
六、 店长的自我检查
七、 店长的考核
本手册是帮助面包店各营业店的店长,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并更好的完成店长的工作任务。
一、 店长的身份
1、公司营业店的代表人
从你成为店长的一刻起,你不再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你代表了公司整体的形象,是公司营业店的代表,你必须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强化管理,达到公司经营效益之目标。
2、营业额目标的实现者
你所管理的店面,必须有盈利才能证明你的价值,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你的管理和以身作则,将是极其重要的,所以,营业额目标的实现,50%是依赖你的个人的优异表现。
3、营业店的指挥者
一个小的营业店也是一个集体,必须要有一个指挥者,那就是你,你不但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还要负担指挥其他员工的责任—— 帮助每一个员工都能发挥才能,你必须用自己的行动、思想来影响员工,而不是让员工影响你的判断和思维。
二、店长应有的能力
1、指导的能力
是指能扭转陈旧观念,并使其发挥最大的才能,从而使营业额得以提高。
2、教育的能力
能发现员工的不足,并帮助员工提高能力和素质
3、数据计算能力
掌握、学会、分析报表、数据]从而知道自己店面成绩的好坏
4、目标达成能力
指为达成目标。而须拥有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以及掌握员工的能力
5、良好的判断力
面对问题有正确的判断,并能迅速解决
6、专业知识的能力
对于你所卖西饼、面包的了解和营业服务时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7、营业店的经营能力
指营业店经营所必备的管理技能
8、管理人员和时间的能力
9、改善服务品质的能力
指让服务更加合理化,让顾客有亲切感,方便感,信任感和舒适感
10、自我训练的能力
要跟上时代提升自己,和公司一起快乐成长
11、诚实和忠诚
三、店长不能有的品质
1、 越级汇报,自作主张(指突发性的问题)
2、 推卸责任,逃避责任
3、 私下批评公司,抱怨公司现状
4、 不设立目标,不相信自己和手下员工可以创造营业奇迹
5、 有功劳时,独自享受
6、 不擅长运用店员的长处,只看到店员的短处
7、 不愿训练手下,不愿手下员工超越自己
8、 对上级或公司,报喜不报忧专挑好听的讲
9、 不愿严格管理店面,只想做老好人
四、店长一天的活动
1、 早晨开门的准备(开店前半小时)
A:手下员工的确认,出勤和休假的情况,以及人员的精神状况。
B:营业店面的检查:存货的复核、新货的盘点、物品的陈列、店面的清洁、灯光、价格、设备、零钱等状况
C:昨日营业额的分析:具体的数目,是降是升(找出原因)、寻找提高营业额的方法
D:宣布当日营业目标
2、 开店后到中午
A:今日工作重点的确认 今日营业额要做多少
今日全力促销哪样产品
B:营业问题的追踪(设备修理、灯光、产品排列等)
C:营业店进期的西饼、面包进行销售量/额比较
D:今天的营业高峰是什么时候?
3、 中午轮班午餐
4、 下午(1:00~3:00)
A:对员工进行培训和交谈、鼓舞士气
B: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上报
C:四周同行店的调查(生意和我们比较如何)
5、 傍晚(3:00~6:00)
A:确认营业额的完成情况
B:检查店面的整体情况
C:指示接班人员或代理人员的注意事项
D:进行订货工作,和总部协调
6、 晚间(6:00~关门)
A:推销产品,尽力完成当日目标
B:盘点物品、收银
C:制作日报表
D:打烊工作的完成
E:作好离店的工作(保障店面晚间的安全)
五、店长的权限
1、从业人员的管理
A:出勤的管理:严禁迟到、早退、严格遵守纪律
B;服务的管理: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回头客
C:工作效率管理:不断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速度和工作的质量
D:对不合格的管理。一般分两种情况:
*对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再培训
*对无药可救的员工进行辞退工作
2、缺货的管理
缺货是造成营业额无法提升的直接原因,所以,在下订单时,必须考虑营业的具体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应有意识的增加订货数量,以避免营业额原地不动或不断滑坡
3、损耗的管理
损耗分为内部损耗和外部损耗
店长必须明白损耗对于盈利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在面包的经营中,每损耗一元钱,就必须多卖出3~5元的物品才能弥补损失,所以控制损耗,就是在增加盈利。
A:内部损耗
营业店主要以收取现金为主,是面包店的主要收入。如果在收银的环节上,由于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损耗,将直接影响你所管理店面的营业额,其中最大的人为因素是偷窃现金或更为隐蔽的盗窃公司财物。
(1)当店员发生下列情况时,店长应提高警觉,观察店员是否有损耗动机
*员工没有请假就擅自离开门店
*店员无证据却怀疑他人不诚实
*收银机内零钱过多(或当天收银不进银行)
*店员的工作态度异常
*店员抱怨报表难以和现金收支核对起来
*店员抱怨收银机有问题
当发生以上问题时,店长应及时调查,知道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迅速解决。
(2)店员误入歧途时,有几种表现
*先进短溢,所收现金总是少于报表数额,甚至为了配合现金收入制作虚假报表。
*产品短缺,所收西饼数目或结算核查数目时总和报表数目不符和
*员工自己购物,通常将高价物以低价方式购入
*员工给顾客找零时,故意少给
*店员监守自盗
*开门和关门时偷窃产品
*下班或轮休时,偷窃产品或现金
当发生以上情况时,第一要抓住有利证据,第二要坚决开除(上报公司后执行)
(3)作业疏忽产生损耗
*价格牌放置或标识错误
*帐目检查错误
*店门没锁好
*物品有效期已过
B:外部损耗
(1)供货、搬运或勾结员工造成的损耗
*出货单有改过的痕迹
*出货单模糊不清
*在没有点收之前,产品上了货柜
*搬运工快速点收自己送来的产品,并留下出货单
*不让营业员仔细点收
*产品进入店面时,不通知店员
*搬运工快速给店员或店长免费样品,施小恩小惠
*企图威胁检查他的店员
*店员私自向车间订货
*店员对她的工作不快或对公司强烈不满
*员工有不寻常的财务压力
(2)订货和验收不当造成的损耗
*应该订货的产品未订货,而不该订货的却订了
*没有验收品名、个数、品质、有效期、标签
*忘记将验收好的产品上架
解决的方案
----订货要适量,但一段时间要有意识多订一些数目,以提高营业额
----订货前,要严格检查存货量和卖出量
----参考以前的订单
----单笔大订单,应要追踪情况
----核对送货的出货单
----问题产品一律拒收,拒收产品应写明原因并同时签下送货和店长的名字
----暂时没有出货单的产品,必须记下产品的名称数目,以便日后核对
(3)退货处理不当造成的损耗
*面包、西饼的保质期已过的必须退货
*脏、破损的产品必须退货
*没有订货而送到的(除新产品,有通知外)必须退货
*退货单要和实际数目相符,一起送到总部,不能私自处理
*对由人员故意损坏而造成的退货,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4)商品被顾客偷窃的损耗
*顾客带大型的包进店
*顾客携带物品离店,没有付钱
*顾客边走边吃,不付钱
*顾客数人一起进店购物,掩护偷窃
遇到以上情况,店员应随时注意,主动上前服务,以降低偷窃机会
问题一:日本公司人员级别:组长、课长、部长、社长、会长,分别相当于我们中国公司的什么级别? 会长:董事长 社长:总经理 部长:某个部门负责人 室长:办公室主任
问题二:日本的公司中部长和课长哪个职位高? 部长高,部长相当于各部门的一把手,课长就相当于科长!
问题三:日本的部长科长课长相当于中国的什么职位?部长职位高吗? 日本公司里的职位(由高到低),各个职位对应的英文,依次如下:(在国际商务中,只为的英文比职位的中文更世界通用,从英文对应中文就可以了)
会长 Chairman
社长 President
笔头副社长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副社长 Vice President
?务 Senior Managing Director
常务 Managing Director
取缔役 Member of the Board Director
?U理担当役员 Comptroller / Controller
非常勤役员 Outside Director
监?艘? Auditor
本部长 General Manager
本部长代理 Acting General Manager
部长 Department Manager
次长 Associate Department Manager
副部长 Associate Department Manager
支店长 Branch Manager
所长 Division Manager
课长 Section Manager
课长代理 Acting Section Manager
Deputy Section Manager
系长 Assistant Section Manager
主任 Supervisor
问题四:日本的大小官员如何产生的?它们官员的名称? 日本的行政区划与中国的不同,不能一一对应,但是可以参考中国的二十七级级公务员制度。
日本的统治机构分设立法、行政、司法部门,采用三权分立制。
立法机关:国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唯一的立法部门,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两院分别由选举产生的议员所组成。
行政机关:内阁――由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组成。内阁行使的有关行政权对国会负有共同责任。
司法机关:法院――由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简易法院)组成。所有的法官都独立行使职权,只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日本的政治结构中还有作为“国家象征”的天皇,由以上可知日本的整个政治制度可称为“议会君主立宪制”。日本天皇只是国家民族的象征。
日本内阁内设如下三类行政组织机构:
1、 内阁辅助机构:包括内阁客房、内阁法制局、人事院和安全保障会议等,主要任务是辅助总理达成,协助内阁工作,审理有关提交内阁进行决策的事项。
2、 总理府及其下属机构:总理府是由总理大臣亲自担任首长的行政机关,是统一 *** 各部政策的重要官厅。总理府除本府外,还包括直属机构和委员会厅。
3、 行政省――即中央 *** 的部级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行政省都设有大臣、政务次官、事务次官和大臣秘书官等职位。
十二个省及其职责如下:
外务省:主管国家一切外交事务,下设9个局;
大藏省:主管国家财政、金融税收,下设7个局和直属1个厅;
通商产业省:主管工商企业,振兴国内外贸易、管理外汇和负责度量衡管理事务,下设7个局和直属3个厅;
法务省:执行国家有关司法行政事务,下设7个局和直属1个厅、2个委员会;
农林水产省:主管有关改良和发展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业以及增进农村、渔村的“福利事业”下设5个局和直属3个厅;
邮政省:主管有关邮政、储蓄、汇兑、保险、电气通信等国营事业,下设6个局;
文部省:主管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行政事务,下设6和局和直属1个厅;
厚生省:主管增进和提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公共卫生有关事务,下设9个局和直属1个厅; 建设省:主管有关土木、建筑等综合行政事务,下设5个局;
运输省:主管国内外陆、海、空运输事务,下设7个局和直属3个厅、1个委员会;
劳动省:主管工会组织,调整劳资关系,规定劳动标准等有关劳动事务,下设5个局和直属2个委员会;
自治省:主管地方自治事务,下设3个局。
日本国成立了相对独立于内阁的会计检查院,它的地位由宪法和《会计检查院法》确认,负责对国家的收入和支出的决算进行检查、对国家的会计工作进行一般监督的机关。
日本地方行政乓划分为都、道、府、县、市、町、村。即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京都府、大阪府),四十三个县,六百四十五个市,二千二百零八个盯,四百零三个村。此外,东京都还设有二十三个特别区(相当子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都、道、府、县知事(行政贫长》由国家任命。
按照自治制度规定都、道、府、县和市、叮、村是各自独立的地方行政机构在原则上它们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日本的地方自治制度采用“首长制”。地方公共团体的首长和议会议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
在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二十七级。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 国家级正职:一级
(二) 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
(三) 省部级正职:四级至八级
(四) ......>>
问题五:日本的官职称谓都有哪些? 他们的内容都太多了,我就跟你说下2中官职吧,一种是朝廷赋予的官职比如XX守之类的,但是正4位以上一般由公家所担任,除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强势人物,比如信长担任过正二位的右大臣,死后被赠正一位.还有一种就是幕府授予的职位,主要是被地方大名的守护,比如XX守护,这个守护和守是有区别的,XX守可以由很多人来担当,因为他们的祖上很多被授予过XX守,然后后代很多有自称XX守的,但是实际上这个XX守并无赋有该有的权利;而XX守护却是唯一性的,是由幕府直接统领的,但是幕府末期,地方的守护专权逐渐由他的XX守护代,也就是守护的代官所剥夺,这个也是战国时代的开端,像织田信长是尾张守护斯波家的守护代(代官),代官就是替守护来管理地方. 以上就是战国时期的主要官职,其实就是XX守护有着一种象征意义,其他的如幕府所专有的:问注所执事,引付头人,评定众,侍所所司,政所执事,这几个都是幕府的官员,是直属将军的官员,而像:大和守护,河内守护,伊势守护,武藏守护,上总守护,下总守护,常陆守护,近江守护,上野守护,越前守护,播磨守护,肥后守护,山城守护,摄津守护,尾张守护,三河守护,远江守护,骏河守护,甲斐守护,相模守护,美浓守护,信浓守护,下野守护,加贺守护,越中守护,越后守护,丹波守护,但马守护,因幡守护,出云守护,美作守护,备前守护,备中守护,备后守护,安艺守护,周防守护,纪伊守护,阿波守护,赞岐守护,伊予守护,筑前守护,筑后守护,肥前守护,丰前守护,丰后守护,能登守护,丹后守护,石见守护,土佐守护,日向守护,大隅守护,萨摩守护,伊贺守护,飞弹守护.这些个守护都是有地方的大名所管理,虽然都是幕府官职,但是权利却是大名的.这些个守护,其实就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一个个国(县),然后,几个国加在一起,有称为探题,如九州探题(像丰前守护,丰后守护,筑前守护,筑后守护,肥前守护,土佐守护,日向守护,大隅守护,萨摩守护都属于九州),如果一个亲幕府的强势大名去统领一块区域的话,授予多个守护对幕府来说会很复杂,所以有了XX探题,让一个强势大名自己去管理那块区域,那个强势大名可以把所属区域内的XX守护再封给自己的下属,这就所谓的代官由来,也可以授予不是自己的下属,但他确实统领着你下辖的国. 再有,战国时期,朝廷所赋予的XX守,已经没有任何的权威了,XX守或者是一些官位比较低的官职授予给个人,只是一种名望的表现,强势大名贿络朝廷官员甚至天皇,以达到XX官职以表现自己的一种声望罢了. 这里日本的官位和官职是分开的,“官位”代表官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享受某某级待遇”,“官职”代表实际执掌事务,特殊情况下,官位与官职未必需要完全相符上述相当表。在社区中的朝廷俸禄应按照官位统一计算。 在战国时期很多人都是只有官位没有官职,或者只有官职没有官位. 日本的朝廷的官名很多都是从中国的官名那里演变过来的,像朝廷的最高长官:关白,相当于中国的丞相,但是中国的丞相.关白退休后称之为太阁,实际上还是有着朝廷的决策能力,太政大臣官位相当于从一位,律令制中最高行政长官,别名大师,虽相当于唐代的相国,但基本上无任何特别职务.理论上为律令制度下的的最高长官,但自从关白出现后,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架空、成为一个“荣衔”。 ,而关白就是天皇的代言人,应该说,天皇就是日本的国王,但在武家建立幕府以后,朝廷的威仪尽失,关白,太政大臣都成了虚官,只是一种荣官,战国时期的日本国王都是由将军所称 将军全名是征夷大将军,征夷大将军在日本历史上原为大和朝廷为对抗虾夷族所设立的军事职位。将军由1192年至1868年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将军......>>
问题六:日本公司最大是什么职位?经常听到有三种,课长。社长。董事长。董事算不算?还有没更大的?以上又怎么算 场团公司的情况下:
会长 董事长 董事社长 社长 次长 部长 课长 主任 系长 班长
非集团公司的情况下:
董事长 董事社长 社长 次长 部长 课长 主任 系长 班长
普通公司的情况下:
董事长 社长 次长 部长 课长 主任
小公司的情况下:
社长 部长 课长
问题七:日本企业中的职位是怎样分类和排序的? 日企里的职位名称和权力:
(一)最高层取缔役会:董事会
会长(会长):是等同于我们所说的董事长,当然这个称呼的日本说法还有一个是“董事长”,可这个说法是出现在台资企业、中国大陆企业(比如中日合资)中的多,其初衷恐怕在于有这个入乡随俗的需要。会长一般是从董事会中选出的,通常可能是上任的社长,年纪和名望在董事们中都很高的,但一般是个名誉职位,有名无实了。
社长:是个骇会长难分实权谁大的职位。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社长也是从董事中选出的,是一家公司的最高执行长CEO,日本的公司法里没有对这个职位的权责以明确描述,是要根据公司内的制度来限定的,通常社长是代表着公司行使权力的,是公司的代表。前任和现任的区别大家明白那个微妙关系么?所以会长和社长孰轻孰重在公司的情形是各不相同的。
常务、?务:常务和专务在日语里有对应的正式说法分别是“常务取缔役”和”?务取缔役”,简称“常务”、“?务”,于是你就应该清楚他们其实只是董事会里的职位而已,都是董事会委任的,都在负责一定的领域,但不供职于企业,不是企业职员编制。董事会任命的职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社长、副社长、?务、常务。
(二)在管理职(管理职)
在管理职位称呼中,从高到低依次是:部长(部长),次长(次长),课长(课长),系长(系长),班长(班长)。
部长:顾名思义,这里是一个部门的头。
次长:在企业中式辅佐部长的职位,一个部门负责人的代理人,相当于副部长也是督导课长的人。
课长:是部门里一个课的负责人。但这里有分两种情况;其一、如果一个公司里单独设有一个课,那么这个职位的人名片上会印成比如:“经营课长”;其二、如果一个公司里的课是设立在部下面的,即这个课长上面还有次长的话,那么这位课长的名片应该“经营课课长”。
系长:和部长?次长这个组合一样,系长也是课长的候补、代理角色。从管理组织的角度来看,系长这个职位是直接对应现场监督的,所以虽然是隶属在课长以下的单位,但对外也有直接如“经营管理部出纳”这样的称呼。也有很多企业没有系长,主任的上一级直接是课长。而在一些钢铁冶炼制造企业干脆是以“挂长”(挂长)这个职位来等同于系长的。
班长:制造型企业还不能不提到班长,这个有时和“担当者”的位子似乎平级的。
(三)其他职位称呼
主任:主任也不大好用英语定位,这个头衔可大可小,但起码是个chief的意思在里面了。
担当:这个职位称呼出现较多,用中国话算是负责人,具体说来就可大可小了。总之明白这个职位在整个体系里是什么地位就好,即低于主任管理职位的。
职长(职长):主要说建筑行业的现场的操作员的指挥监督。
问题八:日本部长和课长哪个职位高啊 社长?`部长?`课长?`系长?`主任
递减,就只知道这些了,我们的日本外教讲的
问题九:名侦探柯南里警部、本部长等职位关系是什么啊,到底是谁的官职较大啊 警部是日本警察的警衔,本部长是警察日本的职务,日本警察的官职高低主要看警衔。
日本警察阶级:警视总监-警视监-警视长-警视正-警视-警部-警部补-巡查部长-巡查长-巡查
从高到低
警视监:服部平藏(大阪府警本部长)
警视长:小田切敏郎(东京都警视厅刑事部部亥),远山银司郎(大阪府警视厅刑事部长)
警视:茶木神太郎
警部:目暮十三,白鸟任三郎(目暮的属下,资历比目暮低),大泷悟郎,大和敢助,中森银三,山村操,横沟参悟,横沟重悟,荻野彩实
警部补:佐藤美和子
巡查部长:宫本由美,高木涉
巡查:三池苗子
问题十:日本企业的员工等级如何划分与命名的. X X X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3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