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我养殖的虾夜晚会发荧光,是患病了吗?

您养殖的虾可能患了荧光病,一般认为由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引起,该菌是其中一种危害最大的革兰氏阴性海洋弧菌。荧光藻感染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但虾体不会发光。

我养殖的虾夜晚会发荧光,是患病了吗?

病症:夜间虾体发光,厌食,活动力差,虾体瘦弱、生长慢,体色暗浊、肌肉白浊、烂尾,几天之内即可造成养殖对虾大量死亡 。虾苗期和养成期均有发生。肝胰腺是弧菌感染对虾的其中一个主要器官。哈维氏弧菌感染会导致对虾的肝胰腺细胞坏死和肝管萎缩。急性病,尤其危害幼体,5-6月雨季为发病高峰期。在虾养殖中,感染哈维氏弧菌是十分麻烦。已有研究表明,哈维氏弧菌可以虾类爆发多种疾病,包括①细菌性败血症;②肠道表皮组织损伤,阻碍消化系统运行;③发光的弧菌病(患病的动物可以在黑暗中发光);④斑节对虾的黑壳病;⑤细菌性白尾病,该疾病已经报告称有大量死亡的案例,其中受影响的虾在尾部显示白色或不透明的病变,这是由于肌肉坏死引起的。

致病机制:哈维氏弧菌有几种已知的致病机制和毒力因子,包括溶血素、蛋白酶、脂多糖(LPS)、结合铁的能力、与噬菌体的相互作用、生物膜的形成和群体感应。致病性可能是两个或多个毒力因子共同或依次的相互作用。

如果您想确认您养殖的对虾患了什么病,可以将虾送往离您最近的检测机构检测。广东旋达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一个不错的检测机构,在很多地方都有水产检测服务中心,您可以在旋达检测的公众号上查看离您最近的服务中心送检,他们也会给您很好的养殖防治建议。

流行情况

该病于1992年6月首次在厄瓜多尔发现,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1993年厄瓜多尔因此减产15%,许多虾场关闭。接着感染地区迅速扩大到全美洲,包括秘鲁、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美国的夏威夷。1999年传入我国台湾,湛江地区也已发现有托拉综合症流行。据邢华报道,2000年下半年,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岛有此病发生,2001年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等地区开始规模暴发,死亡率高达40%-60%。主要感染14-60日龄仔虾。带毒亲虾和虾苗的运送、水和水中的动物、水鸟粪便、冰冻虾(病毒可在体内存活一年以上)都可能是传染源。该病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在实验室用人工感染可以使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生病。

症状

托拉综合症有三个症状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急性期、过渡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病虾全身呈暗淡的红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细小附肢(如末端尾肢或腹肢)的表皮上皮,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皮坏死;过渡期在受感染的虾池中不少虾出现多数随机、不规则的黑色沉着的表皮病灶。

慢性期淋巴器官感染病毒,此时无明显症状。有些没有定期取样的虾场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暴发托拉综合症,直到收获时才发现大量虾不见了,而又无法解释。托拉综合症流行后残存的虾其外观和组织病理上没有任何症状及坏死,只有淋巴器官的球状体是对虾托拉病毒持续感染时惟一最明显的病灶。细胞形成球状堆积,而缺少正常淋巴器官小管的中心导管。慢性感染期后存活下来的病虾终生带毒。

诊断

根据症状、组织学和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采用DNA探针和聚合酶联反应进行确诊。

预防措施

据邢华报道,放养前采用综合清塘法彻底清塘,整个养殖过程,尤其在南美白对虾养殖10天后应经常采用光合细菌,每立方米水体泼2-5毫升或“清水净”,每立方米水体泼0.25克,以改良虾池水环境。同时每15天投喂2-4次含有抗病毒药饲每千克饲料中加免疫多糖2克,“生物酶活性添加剂”1克及“白虾红体消”5克。

预防方法

外泼药与内服药饲相结合。全池遍洒“强克101”超碘季铵盐,每立方米水体0.2克,连泼2天。第三天泼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每立方米水体0.2克。隔2天后再全池泼“清水素’,每立方米水体0.3克及活性炭、过氧化钙、平炉渣合剂,每立方米水体5克。内服药饲3-5天,每天投喂2次。每千克饲料内加“白虾红体消”植物抗病毒蛋白15-20克、生物酶活性添加剂l-2克、稳定型维生素C含量33%,2-3克及鱼油10-20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4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