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古代水产,北魏鲤鱼“贵如牛羊”,宋代卖鱼竟懂“制氧“吗?

我国食用水产品的历史是相当的久了,早在战国时,长江沿岸一带的人们就已经很普遍的食用水产了,这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就有相关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古代水产,北魏鲤鱼“贵如牛羊”,宋代卖鱼竟懂“制氧“吗?

而在岭南一带,由于这里江河湖泊分布广阔,又是滨海之地,所以这里水产资源丰富,古越人便因地制宜,向江河湖海索取大自然的馈赠,从而让古越人练就了一身让中原人佩服的造船本领。《越绝书?卷十》载:?越人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

水产

先秦至隋代

古代早期人们食用的鱼并不都是野生的,在南方,人们养鱼的历史便早已有之。《史记》载西汉时的楚越之地?水居千石鱼陂?,意思是用陂泽养鱼,一年下来可收得千石的鱼。可见自西汉时期起,养鱼也是古代长江沿岸一带农民的一大创收。

但从战国到隋朝,池塘养鱼均以养鲤鱼为主。这在《齐民要术?卷六?养鱼》中便有记载,里面介绍了鱼塘建设、自然孵化、密集轮捕等相关知识,且认为只能放养鲤鱼,?所以养鲤者,鲤不相食,易长又贵也?。

在隋朝以前,人们除了食用鲤鱼以外,鲫鱼、鲂鱼、草鱼、青鱼、鲈鱼也是人们的主要食用对象,只是这在当时鲤鱼大规模养殖的情况下,这些鱼的食用规模就显得没那么大了。

南北朝时代的北魏时期,洛水鲤鱼和伊水鲂鱼以肉鲜味美名满朝野,尤其是在当时的京城洛阳,更是达官贵人餐桌上的美味,价格一时居高不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洛鲤伊鲂,贵如牛羊。?这价格都堪比牛羊的价格了,主要是得益于当时的北魏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拓跋氏政权,对于长期食肉饮酪的游牧民族来说,鱼肉的软嫩鲜美显然是他们热衷于此的原因。

鲤鱼

唐代

时间来到了唐朝,这时鲤鱼就不让吃了,因为唐代?李?为国姓,?鲤?李?同音,为避讳?李?姓,严禁捕食鲤鱼,违者杖打六十大板。宋代方勺《泊宅编》载:?唐律禁食鲤,违者杖六十。?

因此积累了一千多年经验的养鲤业被迫停顿下来了,鲤鱼不让捕食了没事,人们就转而试养其他如鲫鱼,青鱼,草鱼等鱼,可偏偏到武则天时,竟下令禁渔,这对于以?饭稻羹鱼?的南方人民来说,无异于夺取他们的身家性命,崔融就曾上书反对,?江南诸州,乃以鱼为命;河西诸国,以肉为斋?。

就在武则天下令禁渔的当年五月,史称?江淮旱俭?,人们又不敢捕食鱼虾,致使饿殍遍野。以至于后来,武后对于人们的捕鱼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草鱼

宋代

到了宋代,水产业就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唐朝的?鲤鱼之禁?,使得全国上下的鲤鱼得以休养生息三百多年,数量众多。也因为是?鲤鱼之禁?,过去数百年人们改试培育其他鱼种,使得水产品朝多样化发展,至宋代,各类鱼种的养殖均已具有相当规模了。这李唐王朝可以说是间接的为我国古代的水产养殖多样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时的鄱阳湖滨的江湖水域成为了十分兴盛的鱼苗业集中地。南宋词人周密在《癸辛杂识》载:?江州等处水滨产鱼苗,地主至于夏,皆取之出售,以此为利。?就是说这里盛产鱼苗,到了夏天,地主们纷纷捕捞起来出售,以此得利。

当时宋代对于水产的需求非常旺盛,仅东京汴梁附近所产鲜鱼每日有数千担入京。而东京城内也有许多养鱼的池塘,著名的金明池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所养的鱼由官府专营。

宋代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需求量,主要是士大夫的数量为历朝之最,当时的士大夫很多都是由江南一带去东京汴梁乃至北方各地就职的,这些南方士大夫吃不惯北方的猪羊肉,迫切需要南方的水产品,所以有需求就有产量有利润了,这就致使一些商贩从各地运来水产品,或者干脆直接在京城周边挖塘养鱼。

海产

水产品易坏,长途运输的水产品就被干制或者腌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北宋时,人们卖鱼时,为了使鱼不死,将柳叶浸入水中,利用柳叶的光合作用,减少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的含量,这在现代看来,是相当科学的,不得不说,宋代老百姓真有智慧。

宋代丰富的水产也直接影响到了水产烹饪的发展,像一些当今名菜早在宋代时期被已有了身影,比如?冬瓜鳖裙羹?、?红烧鮰鱼?、?荆沙鱼糕?等等。

明代

到了明代时期,此时的水产发展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内陆的水产发展几乎没什么变化,而东南沿海一带的人们原本主要食用的江河湖泊的水产渐渐的变成了海产。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东南沿海一带的人们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捕捞经验,不仅捕捞量相比历代有明显增长,而且品类也繁多,比如有海参,海龟,瑶柱,海带,黄花鱼,带鱼,纹鱼,青鳞鱼,目鱼,金钱鱼,龙虾等等,那时的渔民已能根据鱼类发出的不同声音,捕捞其对应的海产了。

还有鲎(h?u),一种生活在海底的的非常古老的生物,?似蟹,足有十二?,当它顺风游动时,会扬起背甲游动,于是?望其帆取之?,渔民已能根据它的习性来捕捞它了。

此时的人们已开始利用滩涂进行海产养殖了,这不得不说是古代水产发展业的一大进步。《广东新语?地语》记载:?广州边海诸县,皆有沙田七八月时耕者复往沙田塞水,或塞葓(h?ng)箔。?这时已有了牡蛎、蛏、蚶、蚬、青蟹等海产的养殖。

清代

清代自从康熙年间废除海禁政策,允许开海贸易,在广东海关下设置专门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俗称?十三行?后,中国的水产发展已开始从国内走到了国际市场上。

自十三行诞生以来,世界各国的海味珍馐便纷纷涌入国内。先后通过十三行进口的海产有日本干贝,墨西哥鲍鱼,东南亚鱼翅,鱼肚,南洋群岛的龙虾,澳洲鲜鲍,加拿大象拔蚌等等,但这些珍馐更多的只是服务于上层阶级,普通老百姓难以享用。

所以清代水产业的发展到后期更多的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介入,而普通老百姓在水产饮食上的发展几乎跟前代没什么差别。

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水产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2014年10月1日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提到月销售额3万元;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一、个体工商户税收起征点:

1、增值税的起征点

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5000元;

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2、增值税的起征点

(1)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5000元。

(2)按次纳税的,每次(日)营业额100元。

注: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个人。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1.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除本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6%。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五)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服务、无形资产,税率为零。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二、个人所得税

(1)单项带征率征收:

应纳所得税额=销售额(或营业额)×带征率

单项带征率:

专营农副产品(含粮、油、肉、禽、蛋,不含水果、水产)为0.5%;

专营黄沙、石子、砖瓦、石灰的为0.5%;

专营烟、糖、杂货的为1%;

专营复合饲料的为1%;

专营水果、水产的为2%;

专营卤味、熟食的为2%;

租柜经营的为3%;

专营鲜花的为6%;

专营西菜、西式点心、咖啡类的为6%;

专营酒吧的为8%;

专营出租汽车的为6%;

专营汽车(拖拉机)货运业的为6%;

专营水上运输业的为4%

专营装卸、搬运的为4%;

承接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业务的为2%;

专营美容、烫发的为7%;

专营电子游戏机的为12%;

对纳入中介机构管理的个体经纪人的,为佣金收入的8%。

(2)综合带征率征收:

应纳所得税额=销售额(或营业额)×带征率-速算扣除数

(3)纯益率征收:

应纳所得税额=销售额(或营业额)×纯益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对专营饭菜、点心类的个体工商户,采用核定纯益率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纯益率为营业额的22%。

(4)查帐征收: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对按税务机关要求设置帐簿,帐目清楚,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齐全,核算规范,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个体工商户,经主管税务机关审定可按查帐征收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所得税起征点

(1)查帐征收、核定纯益率征收的纳税户不适用起征点。

(2)对采用综合带征率方式的带征户的起征点:

从事工业、手工业、商业的起征点为1500元;其他的为800元。

(3)采用单项带征率征收的,适用增值税、增值税同一起征点。

个体户增值税起征点根据个体商户经营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除了增值税外,个体工商户应缴纳的税收还包括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因为个体商户所涉及到的行业较多,所以税收的计算方式也都不同。国家为了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个体户免收增值税。

博湖县因拥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县名。县辖五乡两镇,驻县单位有巴州种畜场、农二师25团、27团种马场、宝浪油田项目开发经理部等,总人口5.66万人,由汉、蒙、维、回等18个民族组成。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现为16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3.2%。县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芦苇、旅游、石油为主的资源优势,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有鲤鱼、池沼公鱼、草鱼、鲢鱼、赤鲈等30多个淡水鱼类品种,是博湖县优势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博湖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水陆并进”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以博斯腾湖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大水产资源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水产产业化进程,把作大作强水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认识培育水产支柱产业的重要性

博斯腾湖具有良好、无污染的水域环境和丰富的饵料资源,适合鱼类生长繁衍。博斯腾湖水产业经历着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过程。80年代前利用原始渔业资源;

80年代后建立渔政管理体制,实行渔业许可制度,走以法治渔的道路;

90年代以后进入渔业捕捞、加工经营新阶段;

到目前的养殖、捕捞、加工、销售综合经营的产业化初级阶段。博湖县水产产业化体系虽已初步形成和建立,但产业链条不健全,产、供、销一条龙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发展机制不健全。博斯腾湖目前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其巨大的资源极不相称,巨大的资源开发空间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

“九五”期间,自治州提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博湖县在对博斯腾湖经过多年开发利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提出了“水陆并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强化管理抓水产”的思路,博湖水产业日益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2001年县第六次党代会上,将水产业做为我县的五大支柱产业提出,并做为当前首要扶持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提出了“湖泊经济”的发展 口号 。近几年,我县经过对水产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利用,水产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到2002年,博斯腾湖水产品产量达到4090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200余万元,比建县初期增长了一倍多。

二、积极创造水产业发展的优越环境

为进一步挖掘博斯腾湖水产资源潜力,博湖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出水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强水产养殖开发的组织领导。2001年底成立了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水产养殖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对沿湖滩涂、沼泽地和被淹没土地进行实地勘察,初步划出了4万亩适宜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地带,由县人民政府统一规划进行实施。二是积极制定水产发展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了《博湖县水产养殖开发带优惠政策》(博党办[2001]142号)、《中共博湖县委员会、博湖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博党发[2003]7号)、《关于博斯腾湖围栏养殖管理的实施意见》(博政办[2003])60号)等一系列文件,采取水产养殖政府每年贴息50万元,大湖苗种投放资金政府每年保证不少于100万元,配齐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以及水、电、税收、水产基地建设和水产市场开发等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县内外水产发展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积极建立与水产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与技术交流。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的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水产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我县在多年的水产合作过程中,与上海水产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等水产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并多次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县进行授课和实地考察。同时聘请了本地多年从事水产工作的3名退休高级工程师共同研究开发博斯腾湖水产资源。

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水产品种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无污染的天然绿色水产品前景广阔,名、特、优水产品的发展潜力也日益增强。为此,我县一是在稳定天然捕捞量的同时,采取一年四季活鱼上市的方式,保证天然野生鱼类的均衡上市。二是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充分利用湖滨水产养殖的自然优势,大力引进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引导渔民和农牧民打破常规传统的养殖方式,精养名特优水产品种,以无公害产品为主,主养赤鲈、云斑鮰、虾、蟹、乌鳢等。减少鲤、鲫、鲢、鳙鱼等常规鱼类养殖。目前沿湖水产养殖户已达70余户,面积达5000余亩,其中名特优品种占到了30%以上。三是通过不断探索水产开发wenmi.net的新模式,积极引进先进的水产发展理念、经验和技术,多渠道快速实现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经过对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的多年开发、管理、利用经验,2003年,经自治区水产专家组论证同意,我县对博斯腾湖西南小湖区整体承包经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开招商,引进了浙江绍兴市多年从事水产发展的投资商。通过浙江发展水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方式以带动和发展沿湖的水产发展,尽快扭转我县传统土地为本的发展观念,真正实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快速推动我县经济的发展步伐。目前,我县已吸引内地3名大户来博湖县投资开发水产养殖,他们成功精养的蟹、虾等名特优品种,极大地带动着我县农牧民发展水产养殖的信心。这是外来户的加盟,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而且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通过西南小湖区整体经营承包的成功运作,使我县与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成功缔结为友好县区,这将为联合开发博斯腾湖水产等自然资源,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不断发挥水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我县在建立水产业龙头企业之前,一直以捕捞鲜鱼,出售冻鱼的传统生产方式缓慢发展,年产量停留在2000—2200吨左右,渔业生产工具原始而单一,经济社会效益很低。80年代,初步建起了鱼制品企业,开始生产商品鱼罐头,但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使鱼制品产销量很低,水产渔业效益低下。随着池沼公鱼资源的迅速壮大,1998年在原有的鱼罐头食品厂、水产饲料加工厂、水产供销中心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以水产产业化为目标的水产龙头企业---蓝翔水产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抓生产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实施对企业的技术改造。通过完善设备,建设标准化质量保障体系,积极与国内先进省区市进行横向技术交流和合作,实现了加工技术的顺利嫁接和有效跨越,拥有了自己的水产品牌—“斯腾”,取得良好效益。1999年,蓝翔公司生产的水产加工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也由原来年产量250吨的鱼制品厂发展到年产3000吨的现代综合水产企业。形成了冻烤系列出口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其中池沼公鱼制品在日本市场被评为特A产品。池沼公鱼产品出口也填补了新疆鱼类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的一项空白。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2002年初,我县以内引外联的方式引进辽宁丹东诚丰公司,组建成蓝翔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企业整体产权出让,使企业进一步适应市场,做强做大。公司拥有罐头厂、养殖场、烤鱼车间、急冻车间,以池沼公鱼深加工为主,年生产能力在3000吨左右,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年出口创汇200—300万美元。主要产品包括公鱼系列和鱼制品罐头食品,其中公鱼系列散烤公鱼、带卵气烤公鱼、油炸公鱼、水煮公鱼、单冻公鱼、串烤公鱼、鲫鱼串、烤麦穗鱼、河虾串等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深受欢迎。目前,在各种水产品的出口的同时,国内各省区都有“斯腾”品牌的产品。2001年公司所产的辣味鱼罐头被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公鱼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腾湖”水产品被评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公司采用绿色环保加工工艺,开发绿色特色水产食品,已取得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正在积极申报NACCP认证。2002年,企业经自治区外经贸厅审批获得产品直接出口权,实现了为当地直接创汇的能力。蓝翔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不断地调整博斯腾湖水产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龙头带动作用。

五、继续强化水产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不断强化提高两个渔场和一个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确保苗种供给、捕捞这一基础性水产经营环节的正常运转。通过养殖场多年发展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逐步实现了养殖品种向高产、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目前养殖场已经成为我县一个重要的优质特色养殖基地。自2001年以来,我县已完成本地野生名特优品种赤鲈、云斑鮰的人工繁殖及人工驯养科技攻关,2002年实现人工繁育赤鲈苗100万尾,云斑鮰20万尾。2002年,成功完成了南美白对虾、云斑鮰、赤鲈、翘嘴红舶、加洲鲈、螃蟹、湖藕等7个项目的科技攻关,为今后大面积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发建设博斯腾湖水产苗种早繁基地。该工程已于2003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底竣工。早繁基地主要是利用博斯腾湖特色优良鱼类品种及国内外名特优品种建设年产早繁良种鱼(虾)苗1—2亿尾,培育大规格优良鱼类品种100吨,供应本县养殖开发带、大小湖资源增殖及南北疆市场所需的优良品种,示范养殖部分名、特、优商品鱼的综合良种生产基地。基地的建成,将为博斯腾湖乃至新疆的渔业发展起到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同时开工建设的博斯腾湖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也将于今年完工,该中心将集科研、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生产以及保护动物经营于一体,3—6年可实现博斯腾湖流域水生野生动物放流及鱼类生物学、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饲料、鱼病防治的关键技术,极大地改善博斯腾湖流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三是加大水产品牌宣传促销力度。转变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和原产地保护意识,积极申报博斯腾湖野生鱼类绿色水产品认证。建立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申报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加大“博斯腾湖牌”、“斯腾牌”、“西海牌”商标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扩大博湖水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今年采取了设立博湖鱼销售专营网点,县财政补贴网点建设经费10万元的方式,建立建全营销网络,保证常年供应博湖鲜活鱼、冻品鱼和软包装半成品鱼,通过产品均衡上市,树立博湖鱼的品牌,把博湖绿色水产品更好地推向了市场。

六、做好技术推广和服务

良好的水产技术服务是发展水产养殖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我县水产养殖起步晚,农牧民发展水产养殖顾虑较多等因素,我县在积极扶持鼓励和大户带动的情况下,在水产养殖开发工作的重点乡、镇配备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或挂职。基本上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使每一个养殖村都产生了1—2名养殖技术骨干。同时渔业科技人员每年到乡、镇举办3至4期养殖技术培训班,年底统一举办养殖技术研讨会,促进农民养殖技术提高。通过加强渔业科技部门和养殖户的结合,参与或带领养殖户举办水产专业协会等服务组织,在农牧民养殖户中推广应用渔业科技部门及时总结制定重点养殖品种的规范化养殖技术,定期向养殖户提供技术资料和市场信息资料,更好地促进生产和销售。

七、积极推进水产资源整体开发经营步伐,加快水产产业化体系建设

按照整体整合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目标,大力实施水产产业化经营战略,根据目前湖区水产渔业资源由我县统管的经营管理现状,加快资源整合和生产经营优化组合步伐。充分利用博斯腾湖资源优势,实现博斯腾湖资源的增值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水产产业化体系建设,实现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的产业化整体经营目标。通过主攻大湖增值与保护,发展湖滨、湖湾养殖,提高大湖产出能力,规范小湖生产经营,搞活流通加工,树立品牌形象,强化以法治渔,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水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

到2005年,实现水产业(含芦苇业)占农业总产值由目前的13%提高到18%;

到2010年,实现水产业(含芦苇业)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通过整合实现全博斯腾湖水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体经营,实现水产业的飞跃发展,力争把我县建成疆内乃至西北最大的集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品加工、生产、批发、销售为一体的水产基地,把水产业做成博湖县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为推动博湖乃至巴州的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5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