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人才工作2019年总结5篇

篇一

人才工作2019年总结5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自治区、xx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旅游发展战略的形势要求,利用和争取各种有利资源,认真抓好人才工作任务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人才工作管理体系

建立人才引进的领导体制。我局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干部职工为成员的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局,高伟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人才引进日常协调工作,推进任务落实,组长全面统筹部署各项工作,副组长负责具体工作,各成员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二、深入开展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显著

(一)创新培养方式,加大人才队伍引进。借助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引进专业人才队伍,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xx县区域品牌项目、xx县全域旅游规划等重点项目为契机,引进项目规划团队。2019年引进了洛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伟、洛客(xx)科技有限公司滕飞、上海乡伴文旅有限公司朱胜萱、郑光强等多位国内创新驱动型人才为我县旅游群策群力,在全域旅游规划设计和典农河生态园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城市区域品牌设计等方面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新动力。

(二)推动旅游企业人才引进工作

1.2019年棚湖湾树莓生态景区(宁夏青禾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获得宁夏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旅游商品的研发,引进中国林科院树莓课题组专家团队、俄罗斯联邦国家预算科研机构“米丘林联邦科研中心”、丹麦nordetect公司高级专家及先进技术,开展红树莓种植技术攻关工作,树莓种植资源收集、新品种引进、筛选和快速繁育工作和树莓产品面向国内外营销等工作,研发推出了树莓保健口服液、树莓纯汁等旅游产品,为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活力。

2.成都置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成都置信集团公司的管理人才、建筑设计人才、营销团队,为企业的方案设计、优质管理提供了人才支撑,为企业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

3.宁夏昱嵘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立足闽宁镇原隆村,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引进了石梅、闫静等非物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原隆村建立旅游商品培训和研发基地,实现原隆村村民居家就业,技能就业,在2019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推出的旅游商品获得三等奖,为原隆红品牌在旅游商品市场生产打下坚实基础,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人才引进宣传阵地。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开栏、宣传横幅、led电子显示屏、媒体等宣传载体,积极宣传人才先进事迹及工作经验,宣传人才的动向、工作成果,便于大家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促进、互相帮助,营造出互助互利的良好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造就和聚集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体制、管理、服务和思维方式上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统筹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发展,积极发挥创新型人才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为我县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增添新鲜血液,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推动我县旅游行业的繁荣发展。

(一)加强社会旅游教育

加强旅游宣传,开展经常性的旅游社会教育,倡导合法经营,文明待客、公平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培养旅游目的地全体居民的旅游意识,了解旅游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以提高他们的支持旅游工作并参与旅游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大对旅游人才的有效激励

一是协调开展人才奖励机制工作。积极对接区市县人才工作相关部门,紧扣自治区、xx市、xx县有关人才奖励政策,积极宣传人才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协调人才及相关企业申报奖励资金,让旅游人才想来、能来。

二是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与引进的人才积极开展定时的联系,了解人才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调旅游人才在工作中遇到的临时性问题,优化引进人才的工作环境,让人才能充分发挥知识和技能优势,让新理念、新思想推动我县全域旅游快速发展。

篇二

根据xx人才工作服务局工作安排,市农牧局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我局人才发展,紧紧围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人才工作措施,为我市人才工作发展保驾护航。现就xx市农牧局2019年人才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9年xx市人才工作要点>的通知》(银人才组〔2019〕2号)《关于印发的通知》(银人才发〔2019〕5号)文件精神,结合“三农”业务工作,市农牧局明确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细化分工,认真抓好落实,将人才建设与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同安排,同部署。

(二)重视人才工作,研究部署人才工作。我局多次在党委(扩大)会议、局务会上,研究人才工作的安排部署,先后

印发《关于xx市农牧局“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调研驻村书记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组织局属系统高级职称人员进行专题讲座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19年xx市农业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关心和支持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定期调研解决具体问题;

不断营造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每周安排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讲座,共30期,57人,以讲促学,带动全局干部职工提高业务本领和知识水平;

严格按照评审程序,全力做好农业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工作。2019年共参与评审初级15人,中级59人,高级26人。职称评审工作预计12月底完成。

(三)做好各类优秀人才的评优推选工作。根据《关于建设xx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及市委、政府2019年人才工作重点任务要求,我局组织申报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2名,推荐自治区“塞上农业专家”4名,推荐全国十佳农民4人,“国内引才312计划”人员2人,向农牧厅推选上报21个人才项目,推荐全市首届“凤城领头雁”1名,评选全市“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十佳农民”20人,配合做好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有关工作,为全市农牧业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施展平台,促进人才不断成长。

(四)加强教育培训,做好知识更新储备工作。选派干部职工4人到自治区党校、xx市委党校参加培训,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于7月初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班,于10月举办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xx市农业综合执法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xx市兽药执法监管培训班,于11月在浙江海洋大学举办水产养殖现代管理技术培训班,先后共组织350余人次参加培训。目前,农牧局系统拥有4名研究员和50余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均在兽医、水产、设施园艺、农经等技术一线进行技术示范、推广和应用。

(五)积极招才引智,突出科技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小高地”和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人才小高地”工程,于今年3月印发《xx市农牧局“人才小高地”建设实施方案》,以农业技术推广、畜牧技术推广和水产技术推广3个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平台,打造全市草畜、优质蔬菜、设施园艺、适水产业等方面的人才高地。目前已组建有机稻、长枣、设施果树、设施蔬菜、奶产业、牛羊肉和适水产业等7个专家服务团队。先后从清华大学水利系引进清洁水养殖团队,从中国水产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渔业机械研究所引进成员组成xx现代渔业院士专家工作站。

(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继续筛选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一定产业基础的青壮年农民进行产业技能培训,重点围绕“三精”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高参训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示范带动能力,年初已组织完成2017年全年培训计划,2019年拟在11月底以后,农闲期间陆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能力提升、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能力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能力提升等培训班,预计将组织150余人次参加。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产业各基层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多注重人才的使用,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和能力提高,部分人员缺乏对专业知识更进一步的钻研和思考,有安于现状的思想。

二是人员结构老化,缺乏创新创造的活力。由于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普遍较大,人员结构老化,而且专业技术人员自主经营和创新创造政策尚不明朗,部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够,限制了其专业优势和特长的发挥。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抓好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重点围绕“两学一做”,广泛宣传动员农牧系统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身心地投入到三农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组织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新一轮公共科目的培训学习。

二是加强人才培训管理工作。以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对全系统各类人才加强理论素养、业务知识、引领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培训,掀起你追我赶、学思践悟、拼搏奉献的热潮,营造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理论水平和业务本领。计划2020年申请50万资金对市县乡三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三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培训体系,加强对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对村党组织带头人着力增强他们熟知新时代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水平和热心服务群众的意识,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致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2门以上种养殖技术和务工技能,开展创业、实现就业,拓宽增收渠道。

四是鼓励人才积极参与创新创造。对有能力、有条件、符合规定、愿意进行自主创新创业的人员,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创新创业,发挥其专业带动和引领作用,更好地为全市农牧业工作贡献人才支撑的力量和作用。

五是建设人才高地和产业洼地。继续实施好农业特色产业“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拟举办两期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将设施园艺等产业打造为全市农业品牌,形成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带动能力强、吸收人才作用发挥充分的人才高地和产业洼地,不断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全市农业高效、绿色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篇三

按照区委关于今年人才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xx乡党委以实施“乡贤回归”为主要载体,紧紧围绕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环境建设,下力气、出实招助力乡土人才振兴,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聚焦党管人才,切实履行责任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人才政治性、重要性的认识,组织乡村干部特别是乡村两级班子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雅安市名山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以推动xx乡“花香茶海骑游茶乡”发展为目标,认真履行党管人才的政治责任,把人才工作纳入乡党委、村委重要议事日程。

(二)构建体制机制。成立xx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相关办所、村委负责人任成员,设立乡人才办,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全乡人才工作。出台《xx乡2019年人才工作实施方案》《xx乡党员和优秀人才创业联盟章程》等相关规章制度,为全乡人才工作搭建制度框架。坚持每季度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和常规日常工作相结合,全年共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4次,相关工作会、推动会6次。

二、聚力“乡贤回归”,助推乡村振兴

(一)抓好队伍建设。建立xx乡人才资源库,对全乡范围内的优秀人才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针对在外就业的优秀人才,要求村社干部入户访谈、电话交流,务必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梳理入库人才466人。建立党委联系专家制度,乡党委班子成员、乡办所主任、村社干部每人联系入库人才3-5人,定期沟通了解入库人才工作生活情况,反馈全乡经济社会建设情况。拟定于春节年前召开xx乡“乡贤回归”座谈会,邀请在外工作的优秀人才和本土人才共商全乡发展大计。

(二)成立创业联盟。为进一步整合全乡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搭建行业、金融、政府、民间等多方沟通协调平台机制,为“乡贤回归”以及xx的各行各业党员、优秀人才提供沟通交流和发展指导平台。经过半年的筹备协调,2019年6月,xx乡党员和优秀人才创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吸纳会员63人。按照“分类管理”原则,结合xx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联盟内设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茶企经营管理人才、茶家乐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5个行业类别,涵盖了xx乡主导产业发展的全部人才。

(三)加强培训指导。由乡党委牵头,与蒙顶山茶叶交易所、雅安农商银行xx分理处、红草微家建立合作指导机制,为回乡人才提供创业咨询、项目孵化、金融支撑等服务。结合农民夜校教学加大农村实用专业技术培训力度,组织农村优秀种养殖人才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班,累计取得手工茶资格证46人,厨师资格证43人。同时,积极与区就业局合作,加大获证人员的外出务工推介力度,介绍外出务工30余人,开办茶家乐、农家乐农户12家,其中“怀林农家乐被评为“2017年名山区民宿达标户”。

(四)突出示范引领。结合xx乡茶旅融合发展,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回乡创业人才的政策支持和典型宣传,如扶持九间楼村“退伍回乡”人才杨拓积极发展以草莓采摘为主题的体验农业,截至目前已建成草莓大棚15个,年产值40万,带动周边农户100人就业,公司下一步还将发展有机蔬菜定送服务。扶持“返乡大学生”李柏林夫妇发展茶叶加工,目前已注册“井中月”品牌,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就近销售鲜叶30多万斤。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人才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还需加强。乡村干部对什么是人才工作,如何做好农村层面的人才工作的理解认识还不够深入,有的认为优秀人才都留在了城市,在家的都算不上人才,有的认为农村发展滞后,谈人才工作意义不大。

二是推动人才工作的办法措施不足。对如何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推动“乡贤”带资金、带项目、带人才回归,助力乡村振兴的办法措施力度还不够。

三是人才结构较为单一。大部分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府、医疗、教育等部门,企业经营管理、种养殖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深入学习市、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人才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人才氛围和环境。

二是加强人才工作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奖励政策,“走出去”招智引才和加大本土实用人才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

篇四

今年以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四个xx建设”和全区重点工作,在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的业务指导之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各项人才惠企政策,全力推进服务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围绕“十件实事”,坚持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不断加大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力度,在高端引进、重点培养、激发活力、经费支持等方面精准发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

1.人才工作基本情况

(一)认真落实“5150”人才倍增计划。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关注,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才不漏报、得实惠。山东万里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罗远哲、山东晶体材料有限公司李瑞纲已通过“5150”创新人才答辩、实地考察环节。

(二)认真落实重点产业集聚计划(创新类)。为了支持企业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人才,助推我区经济发展,认真做好泉城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集聚计划(创新类)人才申报工作。xx人民医院、xx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20家62人入选重点产业集聚计划,发放补贴66.6万元。

(三)积极引进外国专家项目。(1)2019年度山东天岳晶体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泉城高端外专计划”项目类入选外专重点资助项目。经过申报、实地考察和计划项目有关事项进行确认等审批环节,获批省引智项目资金50万元。(2)xx丰农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中的“引进国外圆葱标准化种植示范推广级土壤修复改良”项目省级资助计划,资助经费20万元。将帮助企业在外国专家引进,以及种子、土壤修复改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落实千层次创新人才政策。xx二机床集团有限

公司黄炎等15人入选第五批xx市千层次创新人才,累计资助经费48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我们将随时掌握受资助人才在资助期内的工作状态,确保资助资金使用准确无误。

(五)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做好人才分类认定工作。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等原则,根据认定程序,进行初审。截止到目前网上已注册企事业单位270家,符合高层次人才申报条件的225人进行了申报,市人才审批通过149人,已发证103人。其中:认定省级产业领军人才5人;

市级领军人才5人;

高级人才139人。

(六)建立完善院士专家基层服务工作站。2019年申报“华强方特(xx)旅游发展有限公司”、“xx风农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万里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截止到目前有11家“院士专家基层服务工作站”。借助“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实施”活动,引进部级、省级和市级等15名专家深入的企业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难题50余项。

(七)深入开展人才资源调查。深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了调研活动。调研采取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发放高层次人才引进调查表等方式,调查企业430余家,医院10家,教委系统77家,人才总数达到65855人。其中:博士1038人,硕士3491人,本科23361人,其他人员37965人。xx区人社局及时建立台帐,将调研信息输入电子信息平台,构建了“高层次人才供需信息库”。

(八)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工作。为贯彻落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要求,我局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向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确保我区区域范围内高层次人才均同时有“单位专员”和“窗口专员”提供服务。已上报2名高层次人才办理“山东惠才卡”。我们将根据省市部署,保证专员配备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九)大力实施“鸿雁计划”。为助推经济发展,帮助企业招揽人才,区人社局组织xx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岳集体材料有限公司、xx润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分3批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院、吉林大学等20所外地重点高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60余人,其中硕士65人、本科200人。

(十)做好博士后人才服务工作。xx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王传英符合省科研项目资助指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申报条件,为此我局特为她申请配套专项资金资助三万元。

(十一)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平台服务。为企业进行高校网开户、审核已开户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就业协议书、解约协议书等。截至目前在我处开户人事代理单位总数已达480家。2019年共在网上审核了160家招聘单位350条招聘信息,审核毕业生网上就业协议2816份。

(十二)做好企业代理档案服务。为企业做好签约应届毕业生档案接收、入职员工档案调入和借阅、离职人员档案转出等服务,截至目前共存放企业代理档案7000余份。2019年为存档人员提供档案调转、借阅、存档证明、材料复印等服务1000余人次。

(十三)做好职称继续教育平台审核工作。根据xx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启动通知的要求,为已在我处办理人事代理的企业提供继续教育平台学习的复核确认,目前共审核申报企业76家,通过53家,共有531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网络审核后进入平台参加了继续教育。在职称集中申报期,根据企业存档情况对专业技术人员确认和申报进行审核,2019年共计为33家企业的260名专技人员的申报进行了存档审核。

2.(十四)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档案接收。根据xx市就业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处的要求,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于每年7月份开始,11月份结束。在此期间每周抽调工作人员前往市里进行档案分类、捆扎,并派专车将大批档案运回人才中心档案室编号存放。2019年共提取应届毕业生档案1530份,在我处存放的1998-2019历年未就业毕业生档案达12000份。为该部分学生提供借阅复印、考研政审、档案调出、政策解答、学生党员信息核查等服务共计1500余人次。

3.(十五)全力做好全区专业技术职称工作。一是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工作:2019年度,全区共推荐申报了工程技术、卫生技术、体育教练、经济、律师等专业共24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市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二是做好专家管理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的申报;

组织2019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推荐申报;

做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元旦春节慰问工作。三是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根据xx市的统一安排,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全区已在xx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注册了443家单位,注册专业技术人员17017人。

(十六)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目前,我区共有中、初级民办培训学校9所,截至2019年,全区共培养高技能人才1340余人;

组织各类职业技能鉴定1580余人,1080余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制造业技能鉴定590余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560余人。截至2019年11月,全区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劳动者达24900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含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达4090余人,齐鲁首席技师11人,泉城首席技师2人,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十七)成功举办xx区创业大赛。8月28日上午,由xx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主办,xx区劳动就业办公室、山东泛亚宏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xx区2019创业大赛”在山东师范大学保利实验学校拉开战幕,此次大赛通过报名、初评后共有8家企业进入最终决赛。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大赛当天落下帷幕,分别评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选手分别获得6000-20000元奖金。

篇五

按照《xx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2019年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县红十字会认真做好各项人才工作任务,现将2019年人才 工作总结 如下。

一、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人才工作

县红十字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人才工作由专人负责,截至目前,召开2次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认真落实人才工作相关制度要求

制定人才工作制度,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识,加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和作风建设,组织全会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影片,并进行测评考试。

三、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培训力度

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向各科室传达学习《xx县“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及时了解各类人才工作政策。及时参加全县各类人才工作会议。县红十字会邀请县农业专家3人到乌斯河镇甘密村开展了以讲授种植、养殖技术为主的培训会。参训村民达50余人。组织干部参加了2019年全省红十字备灾救灾能力建设培训班,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备灾救灾能力。各业务科室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会议、支部集中学习会议,全体干部集中学习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省委十一届党代会,四川省第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等,及时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变化。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认真做好人才发展计划。根据发展的实际,根据全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计划、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措施。二是实施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特长和优势,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三是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逐步完善人才工作学习制度、例会制度、工作定期讨论交流制度,促进人才能力提升。四是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强化沟通协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人才 工作计划 和目标的落实。五是继续落实人才职称评聘晋升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支持。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营养配餐员。

1.2 职业定义

根据用餐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运用营养学的基本知识配制适合不同人群合理营养要求的餐饮产品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熟练、准确的计算和操作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正常的色、味、嗅辨别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中级营养配餐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营养配餐员或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或相关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实习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餐饮职业(如烹调、面点、餐厅服务等)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连续从事餐饮相关职业(如烹调、面点、餐厅服务等)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理论知识考试合格者方可参加技能操作考核。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均为9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中级120 min,高级120 min,技师150 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实习场所或标准教室进行。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忠于职守,热爱本职。

(2)讲究质量,注重信誉。

(3)钻研业务,开拓创新。

(4)遵纪守法,协作互助。

2.2 基础知识

2.2.1 常用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1)蔬菜类。

(2)水产类。

(3)畜禽类。

(4)粮食类。

(5)果品类。

(6)调味品类。

2.2.2 饮食营养学知识

(1)营养素的基本知识。

(2)人体对能量需要的知识。

(3)食物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基本知识。

(4)各类食物营养价值评定知识。

(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

(6)平衡膳食基本理论及合理膳食制度。

2.2.3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1)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知识。

(2)个人卫生安全知识。

(3)环境卫生安全知识。

2.2.4 成本核算基本知识

2.2.5 法律基础知识

(1)食品卫生法的相关知识。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3)商标法的相关知识。

(4)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5)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6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