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垂钓红尾副鳅
红尾副鳅的分布很广,所以在各地都有一些颇具特色的钓法,,但是大体上来说,思路相差不大,都是采用石蚕做钓饵,大坨石块在前,鱼钩在后,因为水流比较急,替代铅坠的鹅卵石会沉底,然后坨石沉底,能冲刷挂着石蚕的鱼钩浮底,红尾副鳅会追食石蚕,然后伺机起竿。
而我们现在则用小矶竿,用铅坠在后,串钩和线组略绷紧,然后矶竿斜插地面,和地面呈60度夹角,因为铅坠锚住了钓组,线组略为紧绷,一旦有鱼给口,会轻微的拉动竿稍,也就所谓的抖尖子,这个时候顺势收线,往往都能中鱼。
看似简单,实际上有几个问题,是必须要注意的。
1、不建议用铅坠,而是用河边的鹅卵石代替铅坠;
因为红尾副鳅喜欢生活的水域水底,多石缝、石穴、石块,采用铅坠,不管是什么形状的,都会导致铅坠挂底,而直接用河边的鹅卵石代替铅坠,既能起到抛竿配重的作用,鹅卵石锚在水底,也不会挂底;
2、可以使用单钩,也可以串钩,但是子线距离不宜太长
理由同上,如果铅坠到单钩,或者串钩子线的间距太长,很容易导致鱼钩锚在石缝、石穴上,起竿的时候很容易挂底,而我们建议的长度,也就是6~8厘米,最长不要超过10~12厘米最佳,这样不会挂底。
3、不建议采用歪嘴、带倒刺、小号鱼钩
红尾副鳅的嘴张的并不大,但也不算小,而且既然带了一个鳅字,生理结构和泥鳅类似,简单点说,就是直肠子,鱼钩太小,会导致红尾副鳅将鱼钩吞咽的太深,可能把鱼钩拉出来没多久,就死掉了;
而歪嘴钩、带倒刺钩,虽然挂上石蚕之后,石蚕不宜脱钩,但是一旦红尾副鳅中钩之后,很容易把鱼嘴拉烂,而保管不当,可能没等把鱼提回家,鱼就死完了。
那么建议使用0.8~1号的新关东,亦或者是6~8号的伊豆,前者钩门宽且直,石蚕不宜脱落;后者钩柄较长,一旦红尾副鳅吞钩,就不能轻易吐出鱼钩,但这两种鱼钩都没倒刺,对中钩的红尾副鳅,伤害最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6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