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高密度养殖的淡水鱼品种
适合高密度养殖的淡水鱼品种
适合高密度养殖的淡水鱼品种,养鱼也是一种很好的创业项目,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不同品种的鱼的养殖方法不一样,以下分享适合高密度养殖的淡水鱼品种。
适合高密度养殖的淡水鱼品种1一、孔雀鱼
1、孔雀鱼是一种最易饲养的热带淡水鱼,体形娇小,身上的图案五彩缤纷,性情温和,可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较短,适应性很强,能耐16℃低温以及较脏的水质。
2、孔雀鱼有“百万鱼”的称呼,因为其繁殖不分季节,在冬季也能正常生产,若条件适宜,约1个月繁殖1次,每次能产10-120尾仔鱼,1年产仔量很多。
二、草鱼
1、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体为长形,前部近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体呈茶**,腹部为灰白色,体侧鳞片边缘为灰黑色。
2、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通常喜居在水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三、鲫鱼
1、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繁殖力强、抗病力强和生长快的特点,对水温要求不高,易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养殖性鱼类。
2、鲫鱼体态丰腴,通常会在水下游动,当温度升高后,会在水的中下层、中上层游动,其肉质肥美,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食。
四、花鲢鱼
1、花鲢鱼(胖头鱼)身体偏扁,头部大且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性情急躁,善跳跃,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是我国淡水鱼分布最广泛的鱼类。
2、鲢鱼是滤食性鱼类,鱼苗阶段以轮虫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1.5cm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食豆渣粉和米糠等,尤其喜爱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
五、泰国斗鱼
1、泰国斗鱼常活动在热带地区的湖泊、稻田等水流缓慢的水域,其耐盐度低于低于0.05%,是典型的淡水鱼。
2、泰国斗鱼好斗,雄鱼间常为了抢占地盘或争夺配偶,发生争斗,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外形艳丽夸张,是较容易饲养的观赏鱼之一。
适合高密度养殖的淡水鱼品种2鲶鱼适合高密度养殖。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
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
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 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
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①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②单养、混养和套养。
③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④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适合高密度养殖的淡水鱼品种3哪种淡水鱼最好养?
1、黑鱼
黑鱼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又叫做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主要生长在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者是微流水中,黑鱼是很多地区养殖的淡水鱼品种,一般养殖8-9个月体重可达0.5~0.7千克,是一种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鱼。
2、青鱼
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目前很多地区都有人工饲养。青鱼主要生长在中下层水域,最适合生长的水温为22-28度,主要以螺蛳、蚬、蚌、蛤、虾以及昆虫为食,其生长速度非常快,最大可以长到70公斤左右。
3、草鱼
草鱼也是四大家鱼之一,是我国人工饲养最多的鱼品种,草鱼主要生长在中下层的水域以及水草比较丰盛的水域,是一种以草为食的'淡水鱼,草鱼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最大的个体能够达到40公斤左右。
4、鲶鱼
鲶鱼大家都熟悉,很多地区都有人工饲养。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是一种繁殖能力快,生存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淡水鱼,很多人不知道它生长速度可以半年长了6斤,也是很多地区饲养的淡水鱼品种。
5、鲢鱼
鲢鱼也叫做白鲢,主要生活在中上层水域,冬季温度低,会到深水域越冬。鲢鱼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生长速度也属于比较快的鱼类。
6、鳙鱼
鳙鱼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鱼,我们经常吃的剁椒鱼头就是用鳙鱼做的,鳙鱼主要生活在中上层水域,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生长速度比较快。
7、武昌鱼
武昌鱼是一种产自长江中下游的我国特有的鱼类,其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是一种很好养殖的鱼类。另外武昌鱼肉质鲜嫩,特别适合清蒸,清蒸武昌鱼是湖北省的一道传统名菜,深受湖北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
鳗鱼又名白鳝、白鳅等,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饲料来源也广。近年来,养殖户大量在土池中进行鳗鱼养殖,均获得高产高效。早春投放鳗种,秋末冬初即可上市,一般每亩产800公斤~1000公斤。现将鳗鱼土池高产高效养殖决窍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与消毒
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在土池的四周种植0.8米~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用篱笆或网片围栏,这样既可防止鳗鱼外逃,又可遮阴,利于其生长。
放养前应挖除土地内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进、排水口,在鳗种下池前10天~15天每10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公斤~125公斤清池消毒,彻底杀死野杂鱼和敌害生物。然后在鳗种下池前5天~7天注水0.6米~0.7米深,进水口用60目筛子过滤。最后施基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泼施腐熟猪牛粪300公斤~400公斤,待水呈淡绿色或黄褐色后再放鳗种,使其下池后可吃到充足的天然饵料。15天左右将池水加深至1.5米。
二、鳗种处理与投放
鳗鱼生长的适温为20℃~28℃,水温在12℃时开始摄食,因此投放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投放前,先将鳗种包装袋放入水中浸泡20分钟~30分钟,以适应水温,袋内外温差小于5℃时才能拆袋,然后用小水盆向袋内倒入2盆~3盆池水,使鳗种从高溶氧状态逐步适应低溶氧状态。同时,投放前还应进行鳗种消毒,每50公斤水用食盐0.75公斤~1公斤浸洗鳗种15分钟~20分钟。
投放的鳗种要求体色青灰、肌肤丰润、富有弹性、游泳活跃,同池鳗种规格要整齐一致,否则因鳗鱼间的相互争食会影响到个体弱者的摄食。放养密度一般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尾~5000尾20克左右的鳗鱼;50克左右的可投3000尾~4000尾;100克左右的可投放2000尾~3000尾。同时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混养鳙鱼50尾、鲢鱼30尾、罗非鱼200尾,一方面可滤食浮游生物,食净鳗鱼排泄的粪便,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增加鱼产量。
三、饲料种类与投喂
鳗鱼人工养殖主要依靠专用配合饲料(市上有售),并在每50公斤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维生素A、B、C、E)50克~60克、鱼肝油1.5公斤~2公斤(水温在20℃以下或35℃以上应停供鱼肝油)。幼鳗适当少加,成鳗多加。若暂时缺少专用饲料,可用小杂鱼、畜禽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饲料绞碎拌面粉代用,其粗蛋白质含量必须在40%以上。
鳗鱼是肉食性鱼类,贪食。投喂时要实行“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质:即保证饲料的质量。调制好的饲料要软硬适度(加水量为1.2倍~1.3倍),新鲜洁净,不能变质腐败。定量:即投喂量要根据鳗鱼的规格、摄食、消化及天气、水温、水质状况适量投。一般日投饲量为鳗鱼体重的1.5%~2.5%,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定时:即鱼体规格小、密度大,每日上午8时、下午4时左右各投喂1次;鳗鱼规格在100克以上,每日上午8时~9时投喂1次即可。定位:即饲料投放在固定食台上,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设置2个~3个食台。
四、日常管理与防病
每天早晚巡池,观察鳗鱼活动与摄食状况,雨后检查排水口等,防止逃鱼。平时每10天~15天加注新水1次,夏、秋季每5天~7天1次,每次换水量为全池的10%左右。同时注意使pH值在7~8.5之间,pH值过高时应换入新水,过低则每1000平方米用15公斤~20公斤生石灰调节。
鳗鱼主要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水瓜虫病等,可每隔20天~30天用2.5ppm~3ppm痢特灵药液和1ppm漂白粉药液全池泼洒2天~3天,每天1次进行防治。池中若发现池虫和水蛭,可每1000平方米用晶体敌百虫450克~500克全池泼洒杀灭。
南美白对虾
一、 调控水质 由于南美白对虾是海水虾,所以对池水中藻类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最适应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藻类是虾塘中的良性生物群落,有固氨、氮的净化作用。常讲的养虾要管好一池水,一个重要点就是采取措施使用水色调节至这一颜色。我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是施有机肥,像颗粒鸡粪10-15公斤/亩.米。 南美白对虾适的PH值为7.8-8.5,若池水PH值低于7.5则需轻施工生石灰1.5-2.5公斤/亩.米,施用天数视PH值变化而定,一般在晴天上午9-10时施。 南美白对虾长至5厘米后,除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最好施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促进生长。但像东太湖地区,由于一般池性偏酸,每下雨一次后,须立即泼洒生石灰,同时配以光合细菌,以调节PH值,改善水质。
二、严格投饲 由于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较低,一般为1.5-2.0,所投饵不宜过多。在对虾体长小于2厘米前,若不考虑池内的基础饵料(红虫),则日投饵料店量为150克/万尾,以后随时着虾的逐渐长大,投饲量也逐渐增加,以投饲后2小时全部吃完为标准。 投饲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一般坚持: 1.勤投少喂(每天不少于4次); 2.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 3.水温高于32℃,水质变劣时少喂; 4.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 5.池内竞争性生物(蝌蚪)多时适当多喂(今年这个问题较普遍)。 投饵量的多少、时间均要灵活掌握,一般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较多,可少喂;中期应投优质对虾专用料;后期为了促生长,像我们吴江地区应适量投喂一些轧碎,清洗后的新鲜螺蛳,以改善海水虾淡养过程中壳薄、色淡的问题。
三、 适时增氧 对南美白对虾而言,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养殖要求3-5毫克/升,因此特别要重视增氧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在白对虾3厘米以后开始开启增氧机,从起始的每天2小时逐渐增加开启时间,对虾长至6厘米以后,每天至少要开10小时,特别是晴天中午的5小时更重要。又因我市是淡水养殖,一般池水水质不十分差的情况下,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强化投饲管理,以光合细菌得以调节,同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这样既改良了水质,又对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活力,提高成活率有益处,这一点去年在东太湖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当然,每5亩配3KW的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色泽、提高运输成活率,最好在后期适当施些食盐以调节盐度。
四、 防病 南美白对虾(特别是巴西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不是说不得病,象病毒性、细菌性及其它营养性、真菌性疾病都有要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象常规的烂尾、黑鳃 、褐斑、红腿等只要采用普遍的杀菌消毒剂即可。这里提的重点是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病虾形体消瘦,甲壳变软,体色变深;胃不饱满,活动差,附着物增多,黄鳃、肿鳃,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病毒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但环境压力可诱发病毒,细菌的原发性感染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对虾病毒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但淡水养殖切断了垂直传播――这一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使发病率大大降低,应做到以防为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76648.html